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1:17 | 查看全部
《马嵬坡》
作者: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注解】: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3、景阳句:陈后主叔宝,闻隋兵至,刀偕其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出景阳殿,自投井
??中,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韵译】: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
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
景阳宫井陈后主又是什么人?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及,
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
马嵬事变。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
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
“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
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
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
胜实在无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1:32 | 查看全部
《瑶瑟怨》
作者: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解】:
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韵译】:
银床竹席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评析】:
??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
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
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
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1:45 | 查看全部
《贾生》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解】: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韵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
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
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
讽,讽刺效果颇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1:56 | 查看全部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
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
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
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2:08 | 查看全部
《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解】:
1、八骏:据说穆王有赤骥、华骝、绿耳等八匹骏马。
2、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满,传说他曾周游天下。

【韵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
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
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评析】:
??晚唐迷信神仙之风极盛,最高统治者尤最,好几个皇帝因服丹药妄求长生而丧
命。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
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
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构思巧
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2:28 | 查看全部
以下部分【第十一卷:七言乐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3:11 | 查看全部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评析】: ??此题作者《全唐诗》为无名氏。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 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 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 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3:27 | 查看全部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3、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4、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韵译】: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
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
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
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
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
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
“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
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
“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
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
诗的绝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3:42 | 查看全部
《清平调·其三》
作者: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注解】:
此篇无注释。

【韵译】: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
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
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评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
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
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
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
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
??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
赏,贵妃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3:13:55 | 查看全部
《清平调·其二》
作者: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注解】:
此篇无注释。

【韵译】: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
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
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评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
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第二首,写贵妃的受宠幸。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
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
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