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08:03:16 | 查看全部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译文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赏析
??这是写景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8:05:59 | 查看全部
寄人——张沁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1、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2、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译文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
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
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赏析
??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4:16 | 查看全部
题金陵渡——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
1、金陵:南京。
2、津渡:渡口。
3、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译文
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
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
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赏析
??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确实难断。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8:13:21 | 查看全部
赠内人——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注释
1、禁门:宫门。
2、红焰:指灯芯。译文
暗淡的月光移过宫门和树木,
明眸媚眼只看那宿鹭的巢窠。
孤灯斜影看她偏头拔下玉钗,
挑开烛芯的红焰救出了飞蛾。赏析
??意在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先写宫门森严,时光飞逝;次写丽质不宠,艳羡宿鹭;再写斜拔玉钗,丰姿袅娜;最后写剔焰救蛾,使其重生。虽是无意,却颇有情。有感于自身深锁宫禁,恰如飞蛾扑焰,大有怜蛾自怜的情感。全诗造意深曲,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8:17:29 | 查看全部
集灵台·日光斜照集灵台——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注解
1、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译文
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
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
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赏析
??这两首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13:46 | 查看全部
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注解
1、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2、平明:天刚亮时。译文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
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
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赏析
??第二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
??这两首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08:16: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08:15:51 | 查看全部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
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译文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赏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8:08:01 | 查看全部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未知作者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译文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
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赏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08:21:05 | 查看全部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