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3 17:08:47
|
查看全部
中海油另一个大型下游石化项目自1988年开始寻觅外方合作企业,但直到2000年才最终确定壳牌作为合作对象,诞生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该乙烯生产项目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经济开发区,总占地2.6平方公里,共投资43亿美元,由中海油与壳牌各出资50%。
即使在10年后的今天,南海石化项目依然是壳牌在中国最大的心血之作。高级职业经理人蔡丰在2001—2006年全程参与了南海石化项目的投资兴建,他向《商务周刊》回忆:“壳牌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要求从2001年开始正式运行的第一个10年里,项目完全按照壳牌的操作模式运行。中方只是派出代表,主要负责这10年里的资金支持,以及协调地方关系。”
南海石化项目由13个生产工艺装置组成,一共引进了12项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其中除了两项是从美国SW公司引进,其余都是壳牌独有的专利。化工厂因对环境的破坏一直备受公众瞩目,在中海壳牌项目中,壳牌使用了当时刚刚研制不久的蒸馏塔技术,这项可自循环散热的全新废水处理技术能将化学废料从水中分离,释放的热量可重新用于加热其他蒸馏塔。凭借这项技术,中海壳牌项目中将近90%的液体和固体废物都被回收利用或用于发电,与其他中国同类工厂相比,耗水量减少了25%。
“壳牌在同行业里是花最多钱做研发的。”林浩光告诉记者,“实际上,我们现在有两个做法,一个是尽量提高技术,再有就是压低成本。”
蔡丰在其撰写的《亲历壳牌》一书中提及:“只有管理者和一定级别的员工才有单独的办公室,绝大多数员工都在敞开的环境下集中办公。每层楼通常只有一到两台打印机,复印纸都是尽量双面使用。我的上司马丁就习惯将用过的有空白部分的复印纸回收回来,放在纸盒内备用,或将纸张裁成便条,给下属安排工作时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