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熊红莲

灰心+失望+坚持+努力=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17:28: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4楼丁于兵于2007-10-26 17:24发表的  :




我想说的是,夏老师可能比你所见到的大多数老师要敬业、要负责任的多,很多通讯员都碰到过,深夜12点多了,夏老师还在网上对通讯员的稿子进行点评。
.......
我没有任何否认夏老师的意思。我想说明的意思是编辑老师的辛劳和“定主题”之间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17:41:01 | 查看全部
实际上,对于我们通讯员来说,我们应该感恩编辑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帮助,她们是在无私地做着“嫁衣”,为了我们的稿子能见报,为了能给广大职工端出一桌丰盛的精神大餐,她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熊红莲同志,您说是吗?


我初入平台,也是好长时间没发稿子。但我及时研究别人的稿子,研究办报风格,多揣磨别人的稿子,认真总结不足,及时加以改正,这才走向坦途的。


所以,我们的稿子不能见报,作为我们通讯员,一定要端正心态,要把功夫多花在研究别人的稿子上,花在多向别人学习上,花在多查找自己的不足上,而不是把功夫花在钻“牛角尖”上,花在一味的怨天忧人上,只有我们的心态端正了,功夫用足了,我们总会进步的。您说,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17:43:14 | 查看全部
“我的这期关心老员工的稿子,我在9月份就投到平台去了,现在才刊用,说明什么?说明大多数主题还是根据平台稿件来定的,如果有好的稿件、集中的稿件,从中归纳一个主题集中进行编排,有什么不妥吗?”
   我强烈赞成这种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17:45:0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9楼丁于兵于2007-10-26 17:41发表的  :
实际上,对于我们通讯员来说,我们应该感恩编辑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帮助,她们是在无私地做着“嫁衣”,为了我们的稿子能见报,为了能给广大职工端出一桌丰盛的精神大餐,她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熊红莲同志,您说是吗?


我初入平台,也是好长时间没发稿子。但我及时研究别人的稿子,研究办报风格,多揣磨别人的稿子,认真总结不足,及时加以改正,这才走向坦途的。

.......
又离题了……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17:46:09 | 查看全部
有意思,从头看到尾,还真需要一点时间呢,我们新兵只有学习的份,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嘛,叫做“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才是实事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17:48:47 | 查看全部
我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了。还懂一点点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19:49:08 | 查看全部
我刚开始尝试着往班组天地栏目投稿的时候,发张图片都老发错(格式不对),连续几次都犯同样的错误,假如换份报纸,也许编辑早就弃置之不用了,那对于一个准新手来说真正的是一种失落和打击。但夏老师为了我的一篇稿件,竟然给我打了两个电话,指点我怎样发图片,夏老师作为一个国家级主流媒体的编辑,在繁忙工作中,能够对一个素不相识,而初入平台的新手如此上心(我想我们平台上的朋友都会有过这种经历),那时的我真的是在紧张之余又饱含感激。由此一件小事可窥全局,夏老师为了班组天地栏目,为了我们每个通讯员的稿件能够刊登,也使为了我们广大通讯员的写作水平能够提高,真可谓是呕心沥血。熊老师,我把我真实的经历说出来,只是想印证一个事实:夏老师,是值得我们所有人信赖和尊重的老师!作为我个人,始终对夏老师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感激,因为当时若不是夏老师给予我一种“特殊待遇”,可想而知,我也许早就打退堂鼓了,但现在,我很感谢夏老师,因为那不仅仅是刊登一篇稿件,更重要的帮助我树立信心,也很感激平台上的各位老师,给予我帮助,引领着我不断进步。我想对熊老师说的是:平台虽是一个栏目,但用心来感受,它就是一个家,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熊老师,静下心来,你会感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20:22:32 | 查看全部
熊老师,我说的和您提出的可能有点文不对题,但我只是想用我的经历来告诉您,夏老师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静下心来,诚如前面各位老师所说的一样,仔细研究一下版面需求,写出经得起推敲,让夏老师满意的稿件,我想,也会得到老师格外“垂青”的,摒弃杂念,正确看待,放松心情,继续努力,我想你一定会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22:57:03 | 查看全部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01:20:4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7楼熊红莲于2007-10-26 16:14发表的  :
关于“文不对路”的一点建议


        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赞同!如果是稿件质量技不如人,当然无话可说。如果因为有些稿件(姑且说是优秀稿件)主题和当期班组天地主题不对路就被“枪毙”,那么,不免死得也太冤了点。班组天地是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平台也应该为整个报社服务(包括其他的栏目和版面)。既然如此,何不把这种质量还将就过得去而“错投”的稿件推荐到工人日报的其他版面呢?这样,平台才真正起到了服务于不止班组天地的巨大作用。
        至于很多新闻稿件为何会“文不对路”。我的看法是,既是新闻就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时间和主题并不能和当期班组天地的报道主题同步。也就是说,班组天地报道主题一推出,企业就顺应这个主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一主题的新闻事件。如果真是这样,不是太“牵强”了吗?这一直是我的迷惑之处。恳请各位大师赐教,指点迷津。这里先行谢过!

看了许多朋友的帖子和楼主的建议,除了对许多朋友对平台的支持多说几声感谢外,感觉还有些话不得不说。

第一,据我所知,从来就没有优秀的稿件因与班组天地当期主题不对路就被枪毙的事情发生过,如果有这样的稿件,肯定就被夏老师当了本期或者下期甚至下下期主题了。从夏老师处理稿件的风格和习惯中大家应该能够看到,比如这期见报的主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3周前置顶的吧?错过的大都是那些可用可不用、没有明显不足却也缺少鲜明特色的稿件。

第二,从夏老师处理稿件的一贯思路看,如果不是报社命题,或者全总、中宣部指令,一般每期版面的主题都是从许多通讯员来稿中提炼,几乎没有先定主题后选稿件的情形。而且有的稿件,只要主题新颖,文字乱七八糟夏老师也不放弃,不惜豁出时间和精力从头到尾改写,然后署上通讯员名字刊发。我和许多来平台的朋友,都曾是夏老师严谨编辑作风的受益者。

第三,就是想说楼主要求班组天地也就是夏老师承担帮通讯员向各栏目和版面推荐稿件的说法我觉得有些过分了。我们不能因为夏老师开了平台,在稿件上可以帮大家就进一步提出更多要求。因为,开这个平台、给大家设投稿通道不是夏老师分内工作,这都是夏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工作之外帮大家的,所有花费和投入都是夏老师想办法或者自己掏腰包的,而且帮通讯员点评稿子等工作,既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任何奖励,也不是报社的要求,我们有什么理由还要求夏老师承担更多本来不属于她分内工作的事情呢?如果为通讯员做了这么多工作的夏老师还要承受个别人的不满甚至指责,那么,对绝大多数的从不这样抛头露面、甚至根本不会搭理你的编辑们又要做何评说呢?楼主又会有何脾气呢?

更何况,报社的各个部门、各个版面也都是各自为政的,而且跟班组天地是平级的,夏老师能把自己不用的稿件“推荐”给其它部门和版面吗?那样的话,人家又将会对夏老师有何想法呢?现在夏老师凭着自己的私人关系和影响力,争取尽力帮通讯员多创造些机会和途径了,比如陆续设置其它版面或者报纸的投稿通道,告诉更多的编辑来平台挑选稿件等等。个别人如果还不满意,完全可以自己去找有关编辑,找你认为满意的门路,大可不必在此发牢骚啊!这里本来就是班组天地的专用投稿通道,可以跟任何版面或者媒体无关的,难道这还有什么错吗?

第四,夏老师常告诫我们平台的工作人员,要对所有通讯员一视同仁,要向有才华、有能力的通讯员多学习,几个月来,我们的确看到这里有许多通讯员中的精英人物、大腕儿让人佩服,比如顾永强、刘浩军、张先锋、李启恩、王兰英、毕爱学、谷文生、于丁兵、赵则阳、王俊、王克礼、吕清山、高惠民 、张林、谢玉文 、汪峰、张耀杨 、李明航、赤堰 、方向、张静 、栗振国等,还有许多我一时叫不上名字来的朋友,大家在这里相互学习,共同改稿,彼此理解、体谅,感觉真的很好。为何就有个别人不能融入其中呢??到底是谁出了问题呢?是不是应该多些反思、少些抱怨呢??

第五,夏老师常说,输什么不能输人品,教给平台工作人员做事要先做人,我觉得这话用来自勉也可以用来勉人,许多朋友不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平台的吗?记得好像高惠民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意思是说来这里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的意思远大于发一篇稿件,我觉得能说出这种话的人真的很智慧,因为他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

说了这么多,都是有所感而发,哪里说错了,请朋友们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