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前嫌(1)
作为世界五百强公司,英国UP的招聘广告一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出去,立刻就有无数封应聘的电子简历飞来,通过网络电子面试的邮件,以每天平均一千余封的速度将行政人事部的邮箱塞得满满当当。
张墨借故自己很忙,干脆利索地将邮箱密码告诉叶小荼,“委托”她全权筛选符合条件的应聘人。
虽然叶小荼离开招聘岗位一年有余,工作又看似繁杂,但对她而言其实也算不了什么,三年的招聘主管工作经历让她积累了很多处理求职邮件的经验,基本上点开一封邮件大致看一眼,再配合参考应聘者在网上笔试所得的分数,大约一分钟就能判断出哪些是非常不合适的邮件。
这种工作非常耗费时间,也非常耗费精力和眼力,虽然这几天她必须集中精力协助招聘,自己的客户方面也不能放松,以致于上海十方科技集团那边况炜星要的项目计划,她只能在八小时之外加班加点进行。
叶小荼按照程序,花了三天时间,经过了最庞杂的初选阶段,终于从数千封邮件中选出了大约三十份左右的简历,准备整理之后交给张墨。
按理说,这三十多位候选人都是符合麦克道尔“参照行政人事部经理”的候选要求,不管麦克道尔的眼光有多么挑剔,应该都能够选出比较合适的人,根本不需要她再去库存里面“捞人”。出于HR的老习惯,在退出邮件系统之前,叶小荼又向收件箱里看了一眼。
不过十几分钟,邮件里又多了大约数十份简历。
叶小荼还是忍不住顺着看了下来,看到第三封的时候,邮件标题上标注的名字让她怔了一怔——苏霓亚(Sonia)应聘贵公司行政人事部专员。
苏霓亚,Sonia?
叶小荼立刻点开了那封求职邮件,里面的详细信息闪烁着一些她熟悉的字母和职称,“苏霓亚,生于19XX,已婚,毕业于上海XX大学企业管理系,曾任美国JOY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这些信息,几乎可以让她确信,这份简历千真万确是她的前同事兼前上司Sonia发来的。
想起苏霓亚,想起美国JOY,叶小荼的胸口略微有一点儿发紧。
一年前的那个冬天,就是那个曾经与她情同姐妹、同甘共苦了三年的好同事苏霓亚,在刚刚升职成为她的顶头上司之后,采用了一种并不光彩的方式,刻意给她制造了“不合格”的年终考核成绩,让她不得不忍气吞声地离开了工作三年之久的美国JOY公司,而她却也因为那次出走,来到了如今的英国UP公司,干出了业绩,得到了职位,甚至还有最重要的,找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命运就是这样充满传奇色彩,当一扇窗关闭,上帝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如果没有Sonia,决不会有今天的叶小荼。
可是,Sonia在美国JOY公司不是正春风得意吗?为什么她会愿意离开那里,放弃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位置来角逐英国UP公司行政人事部的一个小小人事专员的职位呢?难道仅仅是仰慕英国UP公司的名气?
叶小荼轻轻吸了一口气,让自己保持着平静的心态,以一种职业的眼光继续看那封邮件。
苏霓亚在邮件中陈述的离职理由很简单——寻求个人发展,这是一个在HR眼中普通得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求职诚意的理由。况且,同为外资公司,从“人力资源部经理”到“人事专员”,这个跨度实在算不上是“个人发展”,苏霓亚自己应该很清楚,这是一个十分牵强的理由。作为一个资深HR,她绝对不应该这么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