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王瑞平

[解词释义] 宋庆龄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8:36:57 | 查看全部
出手援助
1936年12月,西安兵变蒋介石不抗日被扣,生死不明,一下震惊了南京政府和宋美龄。南京乱成了一锅粥,谣言满天飞。宋美龄在情急之中,想到二姐庆龄能帮助自己,直接挂通了电话,美龄是哭着求二姐帮忙,请求协助解危释放蒋。因为姐妹间十年没有来往了:当年庆龄曾说过,她宁愿看到小妹去死,也不愿小妹嫁给老蒋。就在小妹嫁给老蒋的当年,蒋就发动了“四·一二”大屠杀,国共合作破裂,政治离间了姐妹亲情。庆龄当面答应帮忙,只有一个条件:蒋要顺应潮流抗日。美龄也当场做了保证。这表明了宋庆龄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远超过自身的恩怨,使小妹美龄大受感动。

宋庆龄说办即办,她与中共及时进行了联系,说明了自己的意愿。中共指定同国民党高层接触的代表潘汉年得到宋庆龄的通知后去了南京。(为安全起见,他在南京前边的一个小站下车,以防邀请他去的人叛卖他,也防国民党亲日派袭击,因为亲日派要除掉蒋介石,作为扩大内战的第一步。)据说,蒋夫人在南京接见潘汉年时恳求共产党保证她丈夫的安全。

西安兵变的和平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为抗日三姐妹摒弃政见重新走到了一起提供了契机。

日本攻占上海后,宋庆龄转移到一个新的地点香港去继续她的工作。

在转移出去之前,她要摆脱日本特务的监视。她的寓所在法租界(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归外国人管辖,在法理上是中立地带),为了麻痹这些家伙,在动身的那一天1937年12月23日她在家中安排了一种使人不可能产生任何疑窦的安详景象。两位外国女友到家里来喝茶。她和贴身女佣李姐从后门登上雇来的出租汽车,然后开往公共租界的外滩码头,登上一艘挂外国旗的客轮。她用头巾捂住半个脸庞(那天天气很冷),一只手挽住艾胡结实的臂膀,显得十分轻松自如地一同走上跳板,没有人来得及阻止和盘问。

她选择香港作为目的地是根据中共驻上海代表潘汉年转达的中共中央的意见。他们抵达香港正好是圣诞节。在四年时间中,这里成为宋庆龄开展持久的、多方面活动的基地。

为什么选择香港而不是武汉(中国政府从南京撤退到这里,以后又西撤到重庆)?这是因为香港属华南战区,便于访问和来往,但又可不受国民党的干涉或检查。从这个还在英国人手里的开放港口,不论在政治上或在交通上,她还能更方便地接触到海外支持中国民族解放和进步的人士他们中间有外国人,也有分布世界各地的华侨,而在外国人和华侨中宋庆龄都有很高声望。他们可以通过香港把他们捐赠的款项和实物,经由他们所信赖的宋庆龄的手分配出去。

因此,除了短期去内地旅行外,她一直住在香港,直到1941年底日本人占领香港为止。宋庆龄
宋庆龄

1940年3月报端出现“三姐妹(霭龄、庆龄、美龄)团聚”这一吸引人眼球的消息。

她们最初被人发现在一起是在香港一家旅馆里。消息传出后,人群聚集在这家旅馆门口(不只是为了满足对名人的好奇心,而是表达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民族团结的热望)。后来,她们在一次集会上先后进行讲话,这次集会是为了成立宋美龄领导的全国性组织“伤兵之友社”香港分社。最异乎寻常的是,宋美龄公开赞扬宋庆龄通过保卫中国同盟和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均为国民党所禁忌)为中国的战争灾胞所做的工作。

据《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报道:“在香港,保卫中国同盟被委托审计当地"伤兵之友"运动的所有账目。保盟除了积极从事这一工作外,还首次捐款500元港币用于该运动的行政管理开支,用于救济目的之款项则不计在内。”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这一期封面刊登了宋美龄为该《通讯》撰写的专稿《“伤兵之友”运动》。此文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验教训,详细论述在这一次大战之后中国的伤兵安置工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当前战场上的需要则一笔带过。但引起人们注意的倒不在于文章的内容,而是文章发表的场合。保盟总算第一次得到了来自国民党权力圣殿的默许。还有,要求保盟审计“伤兵之友”账目一事也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承认保盟正直无私的声誉。这些都是在救亡工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大背景进行的。

这就是著名的“三姐妹团聚”。但当时的论述几乎可以说无奇不有,每个新闻来源都按它自己的需要加以渲染。在香港,流传着古老的“浪子回头”的谣言宋庆龄因苏德条约和苏芬战争而感到“幻想破灭”,回到了自己亲属的怀抱之中。在重庆,则描绘出一个任性的姐妹最后承认蒋介石和他的政府的明智处在一种相互宽恕和既往不咎的氛围之中。

几十年后,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一些名人的传记和电视片中又使“三姐妹团聚”呈现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情景亲人之爱战胜了一切原则上的分歧。

事实上,三姐妹对于在不很紧张的情况下聚会固然感到愉快,但此事的基础既不是任何一方放弃政治信仰,也不是纯粹的私人关系。就像中国各党派战时的统一战线一样,这里面“既有团结、又有斗争”。

仅在几个月以前,国民党就忙于对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挑起事端,以防止其“扩大势力”(即使这种“扩大”完全是在日本占领下收复失地)。它甚至于杀害根据协议派驻在国民党区域的中共代表。

尽管“三姐妹团聚”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但它并没有改变蒋介石和宋氏亲属一个长期的愿望,那就是把宋庆龄变成他们政权的装饰品,从而使她不再成为他们已经抛弃的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象征。他们想使她显得完全同意蒋的政府,所有不同政见均已消除。但在这次联袂旅行中,她决定担负起一项更有独立性的任务努力加强国民党内部反对投降的趋势,呼吁按照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尽可能广泛地为更有效的、更民主的抗战和民族复兴开展组织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8:45:30 | 查看全部
大事年表折叠编辑本段
1893年

1月27日,诞生于上海。


1907年

赴美国留学。[2]

1908年

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学院。

1913年

获文学士学位毕业。8月离美国途经日本。冬,任孙中山秘书。

1915年

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1916年

5月,随孙中山离日本回国,抵上海。

1917年

7月,随孙中山离沪赴穗,进行“护法”运动。

1918年

5月21日,第一次“护法”失败,随孙中山离广州,6月26日抵上海。

1920年

11月,粤军攻克广州,随孙中山离沪返穗,再次组织“护法”军政府。

1922年

6月16日,陈炯明叛乱。勇敢的掩护孙中山脱险。翌晨转赴黄埔与孙中山会合于永丰舰。后转居上海。

8月23日,在上海寓所陪同孙中山与李大钊等会晤,商讨国共合作等问题。

1923年

2月,随孙中山再次赴穗。

8月,在永丰舰纪念蒙难一周年。

1924年

6月16日,随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出席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

11月13日,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离穗北上。17日经上海。28日途经日本神户,发表了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演说。

12月4日,抵天津。31日抵北京。

1925年

年初,孙中山病重,在病榻旁侍侯。

3月11日,接受孙中山遗嘱,并应允代孙中山访苏。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此后经常向国内外介绍孙中山遗嘱和三大政策。

4月,从北京回上海。

8月,对廖仲恺在广州被暗杀,深感悲痛和愤慨。

1926年

1月,在广州召开的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坚持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演说。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1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率国民政府先遣人员抵武汉,筹备迁都。

12月,与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领袖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国民政府临时联席会议”,作为迁都前的临时党政最高权力机关。

1927年

2月,在武汉开办妇女政治训练班。

3月,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同月,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任国民政府委员。

7月14日,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与当局决裂。

8月1日,支持南昌起义。2日,被选为南昌起义的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8月23日,离上海赴苏访问

9月6日,抵莫斯科。

12月,在比利时召开的国际反帝同盟大会上,被选为名誉主席。

1929年

5月,离欧洲回国,参加南京的孙中山国葬仪式。行前发表《关于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

8月10日,以英文发表《与戴传贤的谈话记录》。同月,国际反帝同盟在德国开会,再度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

9月21日,离沪赴法国。

1930年

旅居欧洲,多在柏林。

1931年

7月,从德国回国。

12月19日,为邓演达被害发表《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一文。

1932年

1月,与杨铨、何香凝等创办“国民伤兵医院”,为抗日救济伤病人员。

12月,与蔡元培、鲁迅、杨铨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3年

1月,在上海成立“民权保障同盟”分会。

3月8日,在上海“国民御悔自救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号召民众团结抗日。

5月13日,到德国驻沪办事处递交抗议书,谴责法西斯恐怖统治。

6月18日,杨铨被暗杀。为此发表声明,抗议当局杀害进步人士,并亲自参加杨铨的葬仪

9月30日,在上海主持“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大会,并发表《中国的自由与反战斗争》的演说。是年,领导“民权保障同盟”营救罗登贤、陈赓等人。

1934年

4月20日,与何香凝等1779人联名发表《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

秋,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任主席。

1935年

资助旅费给上海的共产党干部赴陕北联系工作。

1936年

春,促成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的陕北之行。

5月底,在沈钧儒等于上海成立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上,被选为执行委员。

11月26日,为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发表声明。

12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7年

2月,同何香凝、冯玉祥等联名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并在会上发表《实行孙中山的遗嘱》的演说。

6月,同胡愈之等16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7月5日,亲率12人从上海到苏州监狱探视“七君子”,并要求同服“爱国罪”。

7月,在上海寓所接待周恩来、博古和林伯渠,拥护共产党共同抗日的主张。

8月,发表《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一文。

11月,发表《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

12月,移居香港。


1938年

1月23日,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在汉口成立。和蔡元培、吴玉章等被选为出席伦敦代表大会代表,但未成行。

6月14日,邀集中外著名人士,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

9月,参加保卫广州的斗争。发表《华侨总动员--庆祝华侨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一文。

1939年

在香港开展“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

12月12日,在香港电台发表演说,支援抗战。

1940年

在香港继续“保盟”的工作。

1941年

1月,与何香凝等联名通电:斥责当局破坏团结抗战,制造“皖南事变”。

12月,日军侵占香港。在香港沦陷前,乘最后一班飞机离港赴渝。

当年,支持路易·艾黎等发起工业合作社运动。

1942年

继续“保盟”的工作。冬,在重庆与周恩来、邓颖超等欢送董必武离渝返延安。


1943年

5月,以中华全国儿童福利协会主席名义举办国际足球赈灾义演,将全部所得捐赠河南灾民。

9月18日,发表《给中国在海外的朋友们的公开信》,呼吁大家继续支持人民的斗争。

1944年  

2月8日,发表《致美国工人们》一文,呼吁美国工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民主斗争。

3月12日,为在美国举行的孙中山纪念日,发表《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的广播演说。

10月1日,在重庆同72人发起各党派各阶层举行追悼邹韬奋大会。

1945年

9月,在重庆上清寺张治中住所与毛泽东会见。

12月,离渝回上海。将“保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继续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支持人民解放斗争。并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救济事业。

1946年

7月23日,在上海发表声明,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

1947年

9月16日,发表声明,否认参加“竞选”。

1948年

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被推选为名誉主席。同月,发表《给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信》,呼吁保卫世界和平。冬,迁居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住宅(即今上海宋庆龄故居)。

1949年

7月1日在上海发表《向中国共产党致敬》一文。同月7日,在上海各界纪念“七七”庆祝大会上发表题为《帝国主义,滚开吧!否则将与反动派同归于尽》的谈话。


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3]

12月11日出席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同月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1950年

4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救济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执委会主席。

8月宣布中国福利基金会改为中国福利会,继续任该组织执委会主席。

11月23号,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1年

9月18日,在北京接受“1950年度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全部奖金献给中国福利会,创办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11月26日,在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委员会主席

1952年

年初,创办《中国建设》杂志。

3月21日,与郭沫若等发起召开亚洲即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10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被选为亚太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12月11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同月下旬访苏。

1953年

1月13日,在莫斯科会见斯大林。

4月25日,在第二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1954年

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2月,在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

1月,被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

8月20日,出席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30周年大会,并发表讲话。

12月,率廖承志等访问印度。

1956年

1月-2月,率廖承志等访问缅甸和巴基斯坦。接受达卡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8月,率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

9月,应邀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致辞。

11月,发表《孙中山-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和《回忆孙中山》两文。

1957年

9月,在全国妇联第三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11月,随毛泽东率领的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并列席)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1958年

6月14日,参加庆祝中国福利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并发表讲话。

1959年

4月,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60年

4月,出席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1961年

5月11日,在上海寓所会见毛泽东。

9月,任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委员。

1962年

1月17日,在上海会见锡兰总理班拉达奈克夫人。

11月12日,发表《孙中山和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文。

1963年

4月,迁居北京后海北沿46号新住所(今宋庆龄故居)。

6月,在北京住所举行庆祝中国福利会成立25周年招待会。

12月21日,出席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并任会议执行主席。

1965年

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0月,任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筹委会副主席。

1966年

11月12日,在北京参加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会,并发表题为《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的演说。同月,《宋庆龄选集》出版。

1972年

1月10日,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参加陈毅追悼会。

9月5日,在北京参加何香凝追悼会,并致悼词。

1975年

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副委员长。

6月14日,参加中国福利会成立40周年大会。

9月17日,在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并致闭幕词。

1979年

6月,接见美国知名妇女访问团、美国夏威夷各界访华团。

10月12日,在北京住所宴请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

1980年

元旦,与邓小平等出席全国政协的茶会。

3月5日,主持纪念蔡元培逝世40周年大会,并致祝词。

5月17日,参加刘少奇追悼会。

10月7日,任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活动筹委会副主席委员。

1981年

5月8日,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并发表讲话。

同月15日,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同月16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

同月29日晚8时18分 在北京寓所逝世。

6月3日,在北京举行宋庆龄追悼会。6月4日,骨灰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寓宋氏墓地(今宋庆龄陵园)。

诞辰121周年

宋庆龄诞生于1893年1月27日,2014年是其诞辰121周年纪念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8:46:09 | 查看全部
未葬中山陵
宋庆龄缘何不和孙中山合葬:宋家早有约定

2013年9月17日上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宋庆龄故居原主任何大章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进行视频访谈。在谈到宋庆龄为什么没选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与孙中山一起合葬的问题时,何大章解释说,宋庆龄曾经讲过,紫金山是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服务的。言外之意就是她是一个普通人,是人民的一员。虽然是孙中山的夫人,但她不愿意用这种身份去分享伟人的光辉。所以,她觉得普通人要葬在公墓里。这是宋庆龄为什么不葬在紫金山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家有一个约定,就是活着的时候不管有多少矛盾,死了一定要葬在一起。宋庆龄曾经在一封信里写到,记得我家有八穴地,所谓八穴地就是八个墓穴。这八个穴地就是给她的父亲宋耀如、母亲倪珪贞,以及他们的六个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八个人要葬在一起,这是早就说好了的。

1931年宋庆龄的母亲去世以后,子女就商量给他们的父母建一个合葬墓。因为她父亲早就去世了,所以做合葬墓之前,宋庆龄和她的小弟弟宋子安去给父亲扫最后一次墓。扫墓的时候他们照了一张照片,在照片背面宋庆龄写了八个大字,“树长万代、叶落归根”,就是说要尊重家族的这种约定,渴望家族团圆。

何大章认为,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庆龄对父母有一种内疚。因为她坚持要嫁给孙中山,这件事伤了父母的心,她是逃出来的。当时父亲就病得很重,她肯定心里很难受。可能她想当时使父母伤心了,死后一定要陪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8:48:17 | 查看全部
人物名言
1.我的一生是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2.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3.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4.对儿童要恪守我们的天职是我们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之一。

5.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08:54:55 | 查看全部
国母宋庆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08:55:00 | 查看全部
问好瑞平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9:09:30 | 查看全部
云峰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