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3-12 09:55:52
|
查看全部
青岛地区二月二的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又称“龙头节”,它也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土地会”。天暖和了,地气上升了,年节也结束了,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旧时,以农业为主的旧青岛人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劳动。这一天,富人家的觅汉(雇工)上工,崂山庙、寺里的佃户也开始干活了,农户开始试犁。这一点类似现在的新市民到城里打工,不过换了身份,时间也提前到7天大假后就有了上班的人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旧俗二月二这天不从井中打水(有的地方等太阳出来即可),怕“怒龙王”;不动针,怕刺伤“龙眼”;妇女不在屋内梳头,更不准用长绳,免得屋上掉蛇(俗称“长虫”)、蚰蜒、蝎子等。
旧时,青岛地区的农户要在二月二的凌晨,用草木灰在院内、胡同,场院撒些圆圈,名曰“打囤”。囤内划十字,放少许豆、麦粒,乞求粮食满仓,五谷丰登。清代《即墨县志》载:“二月二,食炒豆,煎饼、以灰界地作仓囤状形,撒以五谷,宜亦祈年之意。”过去做饭用是大锅灶,烧柴草,草木灰多的很,取用方便,现在锅灶改革了,习俗渐消。不过吃的还是发扬光大,吃煎饼、小豆腐,最火爆的是吃糖豆,有炒黄豆,炒地瓜棋,炒面棋,最近上大超市看一看就知道,卖的最火的就是各种二月二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