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8|回复: 18

股份动力厂 10T双梁液压抓斗行车改造成功

发表于 2015-7-24 17:2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股份动力厂 10T双梁液压抓斗行车改造成功
本报讯 713日、14日,股份动力厂配电工段综合电工班利用再生铅厂一期分离系统大修之际,对原料一期10T双梁液压抓斗行车升降控制回路进行了全面改造,使行车整体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10T抓斗行车上升、下降辅助触点有8对,控制线多达三十多根,线路即复杂,安全系数又低,操作台机构故障时,上升、下降联锁点来不及动作,瞬间就使两台接触器主回路发生两相短路,造成行车电源空开跳闸,再加上更换联锁点时,由于空间狭小,每次更换都变得异常艰难。对于这一不利现象,综合电工班利用本次大修之际,对上升、下降控制回路进行了全面技改,加装两台12A接触器,辅助线路精简后接与控制接触器上,利用两台12A接触器来控制上升、下降主接触器,对上升、下降实现二次联锁,有效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同时,对液压抓斗电机的负载线插件也由胶木改为塑壳式大容量插件,安全系数也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14日下午的通电试车,为期两天的10T双梁液压抓斗行车技改圆满成功。此次改造不仅降低了行车的故障率,使维修工的工作量得到明显下降,还为行车的整体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继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5:42 | 查看全部
机械公司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培训新常态
7月9日,公司上半年培训工作检查开始,机械公司凭借扎实的基础工作,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再次名列前茅。
随着机械公司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积极完善员工培训方法、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员工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支撑公司发展。
一是完善培训目标和内容。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使用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公司组织技师、工段长共同编写师带徒大纲和阶段考核大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公司明确指定培训管理责任人,统筹负责公司培训管理工作,明确各单位责任人为本单位培训第一责任人,在月度目标责任书中将培训工作分解为月度重点工作,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确保培训实践环节落在实处。三是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师徒双方的培训兴趣和责任,针对师傅:一是参加过师带徒活动的在技术职务聘任中优先推荐,已获得技术职务的将是否带徒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带徒成绩和技术职务的津贴挂钩,针对徒弟:形成考试成绩40%(实操和理论)+日常讲义、笔记30%+培训开展情况评议、工作表现、工件质量情况30%的综合打分体系,并根据成绩对师徒双方进行考核。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机械公司的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济源市职工技能竞赛中多次代表豫光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扎实的基层培训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工队伍,促进机械公司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机械公司完成工业性作业价值2332万元,占年计划的58.3%,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王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5:56 | 查看全部
精炼厂     除铜环保治理项目积极推进
本报讯   7月4日,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精炼厂一车间除铜锅台全封闭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并投入运行,经过半个月的使用情况观察,效果良好,标志着该厂除铜环保治理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为改善除铜工序作业环境、解决无组织排放的问题,该厂积极召开由科室人员、工段长及班组长参加的环保专题讨论会,并且根据讨论意见,积极制定方案,最终决定对除铜锅台进行全封闭改造。6月15日,精炼厂开始对一车间除铜密闭锅罩进行改造,由精炼厂与冶金机械公司共同完成锅罩的设计,并进行制作、安装。目前锅罩的设计、制作已经完成,正在对其进行调试,7月4日投入使用。该锅罩由3个固定锅罩、6个活动锅罩配合使用,对除铜锅台全部进行密封,通过遥控装置对锅罩进行移动。当某口锅处于作业状态时,该锅的锅罩全部打开,其余处于封闭状态,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锅罩,确保生产过程中烟尘全部进入收尘系统,从而杜绝无组织排放,改善除铜作业环境。同时生产科制定了安环、设备操作规程,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安全、正确使用锅罩。
    据悉,该厂将密切跟踪锅罩改造后的使用效果,视改造效果确定其余三个车间除铜锅罩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进度。
              (精炼厂   李合纯   刘书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6:10 | 查看全部
锌业公司开展“三个一”试点活动
本报讯  7月16日,锌业公司开展“三个一”试点活动,即一个人一个月提升一平方米区域内的现场管理,改善公共区域5S水平。
怎么才能做好5S现场管理公共区域提升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说难,因为要提升的区域比较多。但是,如果细分到每一位职工,工作就轻松很多了,锌业公司有2000职工,就算1个人1个月提升1平方米,这一个月下来,就是2000平方米,一年就是24000平方米,两年就是48000平方米……7月13日,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在锌业公司qq工作群里引起了讨论,大家针对现场提升,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想法。
3天后,锌业一厂率先开始了试点活动,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分厂管理人员,清理自己包干的绿化区域内的杂草,紧接着新业二厂、锌业动力厂、锌业电厂也不甘示弱,纷纷行动起来,锌业三厂、四厂、五厂紧随其后,布置开展“三个一”试点活动。
“一个人一平方,面积不大,下班或者午休的时间来整理就足够了,大家都行动起来,这里很快就大变样了。‘三个一’试点活动的提升思想,是一种化整为零的管理思路,踏实务实,体现了共建共享的精神”,锌业一厂的许斌指着刚拔掉的一大堆杂草说道。

                                 (焦现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6:26 | 查看全部
锌业五厂  合金“新丁”为增效续航
本报讯:上半年,锌业五厂合金工段成功开发了三种新产品:YX10、YX11、YX5A,分别累计生产630吨、45.8吨、307吨,其中YX11和YX5A产品销售价格每吨高于0#锌250元左右,实现增效8.82万元的同时提高了合金生产规模。
根据公司确定的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去年年底该厂在进行客户回访时了解到了YX10产品,通过与株冶交流,结合化验中心制作相应标样等措施,今年年初在意向客户中进行了产品试用,成功开发了此项产品和使用客户。YX11和YX5A为邯钢定制产品,产品规格要求较高,公司委派专人到邯钢技术部门进行深入沟通,签订了售前技术协议,同时分厂抽调精干力量保证生产和质量,摸索出了采用锭表冷却剂和特制浇水工具来解决锭表质量控制难题。目前,客户均反映良好,预示着我公司产品向合金市场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锌业五厂:李小会  张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6:50 | 查看全部
     
                   锌业三厂      电解车间全面恢复生产
  本报讯:7月13日,锌业三厂电解车间时隔32天后,三台冷却塔风机齐声鸣响,奏出了全面恢复生产和谐乐章。
  6.10火灾发生后,面对一片狼藉的现场和恢复重建的压力,该厂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斗志昂扬,积极应对,举全厂之力,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以最有力的措施把火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6月10日当夜,他们组织全体管理人员研究复产方案,部署生产工序调整,确保整个生产系统平稳过度。生产科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制定出台小电流生产方案,为快速复产提供技术支持。电解员工连夜奋战,从电解槽中捞出阴阳极板,并进行平板刷板和擦洗导电头等准备工作。全体管理人员放弃所有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对电解车间房顶、冷却塔上的杂物废墟实施全面清理,通过高强度的连续体力劳动和现场体验企图唤醒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铭记惨痛的教训。经过连续5昼夜超负荷的工作,6月 16日,非正常状态下生产的80吨析出锌送至成品车间,缓解了下游生产压力。7月13日,三台冷却塔提前两天终于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析出锌产量已达到正常状态的百分之八十,较好地满足了下游生产的需要。    (乔立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7:06 | 查看全部
锌业动力厂酸化原盐复苏试验取得成功                                                         
本报讯:截至7月15日,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锌业动力厂供水工段软水机的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用良好,软水指标和产量均达到生产要求,标志着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酸化原盐复苏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在软水生产过程中,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将原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以达到软水水质要求。如果树脂吸附的杂质接近饱和状态,就需要进行再生处理,常规再生方法就是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再生。但是如果一旦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毒无法再生,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时间和费用进行更换。这次酸化原盐复苏试验就是尝试将再生液原盐溶液加入30%的盐酸,再通过PH值调节,对中毒的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复苏。
酸化原盐复苏方法试验取得成功后,不但解决了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毒再生失效后重新更换树脂影响软水产量的问题,同时可为公司节约4.05万元。(刘林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7:20 | 查看全部
公司召开现场管理座谈会

本报讯  7月15日下午,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处组织召开了二季度现场管理座谈会,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小国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上,四个代表单位分别就今年现场管理提升的具体措施、方法和创新点,用PPT方式进行了展示。各单位负责人、工段长及班组长畅谈了现场管理提升中的感受,提出了一些意见,如现场管理要延伸到二级机构化验室、仓库、餐厅、洗浴中心等。锌业公司副总经理李拥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卢笛分别谈了公司现场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努力方向。
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小国强调,去年以来,各生产单位积极行动,现场作业环境明显改观。今年,公司全面开展劳动竞赛,现场管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现场管理与技术指标、设备完好率、运转率、能耗降低、工艺改进等密切相关。要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现场保持习惯。其次,各单位现场管理从身边做起,把随手能做到的坚持做好,并通过小改小革,解决各类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严三实”文件精神,依法依规,从严考核。要自觉自愿,打好现场持久战,使公司现场管理不断持续提升。
公司各相关处室、各生产厂负责人及部分工段长、班组长约70人参加了座谈会 。                  (袁枚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7:44 | 查看全部
做好自己该做的
      
7月15日,公司生产处组织召开了“现场提升管理经验交流座谈会”,原料厂在坚持“做好自己该做的”的工作思路下,克服了“汽车、火车矿粉交叉货源、吞吐量大、管理难度大”等诸多困难,现场管理取得了点滴进步。
2014年12月,公司机构改革,股份公司原料厂成立了,它所承担的职能也在变化,由原先单纯的物料接收使用单位转变成物料验收、入库、盘存、出库、投用等多项工作的综合性服务单位。身处公司生产的“粮仓”重地,现场提升管理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突破口在哪里?生产厂领导杨卫东带领管理人员一起细致摸排现场问题,首先规范管理制度,指导工段修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场提升管理方案》,区域划分到人,统一考核标准,实行现场点检管理。其次从料场基础设施管理做起,对三个料场入口进行管控,增设栏杆,入口和出口明确,对火车道轨进行分段管理,责任到人,定期对道轨、路基周围残留矿粉进行彻底的清理回收,做到颗粒归仓,不留死角。并发动全体员工,利用休班时间,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人工分拣彻底处理含有大量石头、废钢丝绳、混凝土块等杂物的擞袋粉,累计回收铅矿粉3000吨。另外,积极争取公司支持,在东料场新建一处洗车台,大幅提升洗车效率,规避了进出东料场空车、重车来回碾压带料现象。
原料料场多年积压呆滞杂料1.4万吨,块矿0.5万吨,杂质多,处理难度大,不仅占用公司大量资金,同时也给现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今年以来,通过与两个熔炼厂紧密协作,利用效益预算软件,在库存杂料处理量大于15%的基础上,保证配料效益最大化。上半年共处理杂料2700吨,处理呆滞块矿2331吨,盘活资金1600万元。利用效益化软件配料,3-6月份共配料30批,累计产生配料效益982万元。处理长期积压低硫金矿1800吨,将金子变现,减少了公司资金占用。
针对工作职能的变化,在5月份,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涵盖了物料接收、现场管理、出库入库、工艺配料等内容,提高大家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6月1日,组建原料服务团队,确立了队名、服务宗旨、口号、工作程序,坚持每天班前10分钟团队集训、每周组织一次职业操守、岗位责任心教育,逐步建设人性化、便捷化的物料接收模式,从车辆入厂开始,由物料接收员指引按流程卸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员工的智慧成果也在工作中得以体现,诸如“在物料组门口挂物料接收员公示牌”、“在东料场入口处设立栏杆”、“车辆迎检平台改为活动式”、“现场悬挂责任牌,包片管理”等建议,经评审后立即采纳实施,并对员工进行奖励。
现场管理提升是一种习惯的养成,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场所,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乐在其所,爱岗乐业,也许,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原料厂   商顺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29:32 | 查看全部
贵冶厂:小技改解决大问题

为有效去除电泥中的杂质,我厂在煮电泥时需加入硝酸进行除杂。受环境限制,我厂所用硝酸盛装在单个50kg重的硝酸罐中,煮电泥时利用一根直径10mm的引流管通过虹吸方式加入到反应釜中,由于流速过快,反应较为激烈,偶尔会有烟气产生。鉴于当前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为有效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工段决定利用较细的的引流管加酸,降低反应速度,但通过试验发现改变管径后,虹吸不易成功,加酸过程时断时续,影响正常生产。
针对这一问题,厂长提出可将一小段不锈钢圆柱中间钻孔后塞入引流管的出口处,以达到降低加酸速度的目的。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不锈钢柱体孔径为4mm比较合适,该建议实施后,效果明显。原来每罐硝酸约10分钟加完,现在加酸时间可控制到30分钟左右,有效缓解了反应过于激烈导致的冒烟现象,改善作业环境的同时也使职工的身体健康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贵冶厂:李高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