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4|回复: 38

[解词释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发表于 2015-7-25 18:08: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 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种。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09:42 | 查看全部
病因
一、主要是胃炎和其它刺激因素。长期的影响于胃粘膜,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产生溃疡性损坏。 (1)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酸过多);
(2)胃黏膜屏障被破坏;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的主要诱因。
(4)遗传:有的人胃和十二指肠功能低下。
(5)不良习惯:吃喝生冷、辛辣食物、过热、粗糙,烟、酒等造成。吃饭不规律,饿一顿饱一顿。
(6)精神情绪:紧张、生气、长期处于恐惧之中。
(7)疾病:
二、胃溃疡:主要是胃内缺少胃粘液。伤胃物质和因素。造成了胃粘膜屏障被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10:59 | 查看全部
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可概括为两种力量之间的抗衡,一是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二是粘膜自身的防卫力,侵袭力过强、防卫力过低或侵袭力超过防卫力时,就会产生溃疡。
所谓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特别是胃酸,其他如胆盐、胰酶、某些化学药品、乙醇等,也具有侵袭作用。粘膜防卫因子主要包括粘膜屏障、粘液?HCO3-屏障,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细胞更新、表皮生长因子和粘膜血流量等,均能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正常时胃酸并不损伤粘膜,只有在粘膜因某种情况发生病损后胃酸/ 胃蛋白酶才起自身消化作用,从而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1)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过程中,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力起主要作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时有过多的胃酸进入十二指肠球部,不能很好地被正常生理功能所中和,导致十二指肠的过度酸负荷,这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
(2)粘膜防卫力量削弱:粘膜防卫力量的削弱主要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十二指肠球炎也可直接破坏粘膜屏障,从而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
(3)血液循环:粘膜良好的血液循环,是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去除有害代谢物质的一个重要保证,对保护粘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十二指肠球部的血液供应与胃小弯一样,直接由左胃动脉分出来的终端小动脉所供应,在粘膜与相邻的血管网沟通较少,故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当粘膜有炎症水肿时更易受压迫而发生微循环障碍,助长粘膜的缺血性损伤,极易受胃酸之侵袭而发生溃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14:45 | 查看全部
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
胃部剖面图
胃部剖面图
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
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16:58 | 查看全部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
1、早期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早期,可能会出现疼痛、反酸和泛口水、烧心、食欲和体重等症状,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突出症状。至少90%的病例有疼痛表现。多在上腹部,靠近中线的任何一侧,通常是右侧。
并且,其疼痛是有规律的,有节律的,逐天出现,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而后缓解,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行复发。
也有些患者有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纳差,以及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中后期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到了中后期,则可能会出现呕血、黑粪等症状,这时候,疼痛的节律渐渐打破,表示溃疡向深部穿透累及浆膜。或具有并发症,如穿孔、梗阻的发生。
也有些会伴有肠易激综合征和贫血症状,因溃疡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和力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18:37 | 查看全部
发病特点
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
② 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过去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现因有效治疗而显著缩短。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的仅几周或几个月,长的可达几年。
③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解热镇痛药及消炎药物诱发。
④多发于中青年男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20:04 | 查看全部
胃痛
部分病例可无上述典型的疼痛,而仅表现为无规律性较含糊的上腹隐痛不适,伴腹胀、厌食、嗳气等症状。可以适当使用中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因并发症的出现而发生症状的改变。一般来说,十二指球部肠溃疡具有上腹疼痛而部位不很确定的特点。如果疼痛加剧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制酸剂缓解,常提示后壁有慢性穿孔;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全腹时应考虑有急性穿孔;有突然眩晕者说明可能并发出血。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21:26 | 查看全部
影像学表现

1.龛影:龛影为诊断十二脂肠球溃疡的直接征象,多见于球部偏基底部。正位,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加压时周围有整齐的环状透亮带称"日晕征"。切线位,龛影为突出球内壁轮廓外的乳头状影。
胃部详细构造图
胃部详细构造图
2."激惹征":钡剂于球部不能停留,迅速排空,称为"激惹征"。
3.十二指肠球畸形: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常见的重要征象。表现为球一侧出现指状切迹,后者不恒定,随蠕动而变浅、消失,球外形呈山字形、花瓣型及小球状等畸形。
4.假性憩室:其形态大小可改变,尚可见粘膜皱壁进入憩室内,而龛影形态不变。
5.粘膜皱襞改变;粘膜皱襞增粗、平坦或模糊,可呈放射状纠集到龛影边缘。
6.常伴胃窦炎
7.球后溃疡:球后溃疡较常见,大小不一,多位于肠腔内侧,外侧壁常有痉挛收缩或疤痕形成,使管腔狭窄,多呈偏心性。凡十二指肠降段上部发现痉挛收缩,应考虑球后溃疡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25:24 | 查看全部
溃疡的鉴别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属消化性溃疡,因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不少共性,故一般都统称消化性溃疡。但毕竟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从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有必要加以鉴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8:26:32 | 查看全部
临床症状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可出现规律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多在餐后1/2~1小时即可发生疼痛,在下次餐前自行消失,部分病例进食后即可引起腹痛,尤其幽门管溃疡表现更为明显,常伴见餐后饱胀不适或恶心呕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1~3小时,下次餐后则疼痛缓解。约半数病人有午夜疼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