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62|回复: 26

班组员工60年:变“制于人”为“制人”

发表于 2009-9-23 21:4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 曲淑贤

            2009年,是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当我们回忆60年的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我们无愧地说:我们企业员工挺起的是中国人钢铁般的脊梁!

        建国初期的“强企梦”是在“闭门研究”和拚命苦干中进行的。学习的是“大庆精神”。提倡的就是为了工业的发展而苦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那时的企业员工,不仅难以学到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就是在国内同行业之间,也很难做到取长补短。

        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企业员工学会了借力圆梦——借助国外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强企梦”。开始走出国门,以配套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主。或用资金直接购进,或靠产品,“换”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那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现代化是“买”来的、“换”来的。拿当时的宝钢为例,引进了集西欧、日本、美国等国家数百项使用权和技术秘密。背后却是不菲的代价。宝钢钢铁工业基地陆续投入了300亿元。当年全国的财政收入才800亿元!而煤炭业,引入技术设备开采煤矿,反过来由煤炭去偿还。代价也是昂贵的。我们的梦不香、不甜也不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企业的主人,要一改“制于人”的现状。要挺起中国人的脊梁。要变“制于人”为“制人”。我们开始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可是,我们的基础差,怎么办?我们便在技术引进后,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由简单模仿,再到创新出新的技术,使之更上一层楼。鞍钢的中冶焦耐就是这样由模仿到创新的典型。他们研究出的技术在超过了拥有原始技术的日本之后,反过来被日本所用。

        如今,我们已由借助外力,慢慢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企业员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强企梦”。如今,我们的企业员工走出国门,再也不是单纯的出“劳务”,而是作为技术指导;我们员工带着的设备走出国门,“发洋财”;我们员工随着公司走出国门,实现了跨国经营。

        企业的发展壮大,给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再也不是会国工人统一“撞蓝衫”;再也没有工人向总理反映:蔬菜少,肉类缺;再也不是“满脸灰,两手黑,地上垃圾随便堆”;“算盘噼啪响,帐本一箩筐。一到用餐时,饭盒响叮当”。

      挺起了脊梁的企业员工,让“中国制造”不仅改变了企业,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美国投资银行的谢安迪说:“不光是美国,其实世界也越来越依赖中国了”。今天,我们企业员工,正在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行走在由“世界工厂”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49:59 | 查看全部
先写到这儿,发上来。时间快到了。请各位老师帮忙看看,谢谢谢谢!深鞠躬答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06:06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2:15:09 | 查看全部

回 2楼(yzkcxy) 的帖子

老师,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改才好?谢谢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17:17 | 查看全部
曲老师,“再也不是会国工人统一“撞蓝衫””这句,“会国”是啥意思,是“全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24:44 | 查看全部
深度报道,由表及里,“挖”得还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25:28 | 查看全部
对比出来了,可是总觉得“再现”的不够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2:26:51 | 查看全部

回 4楼(邢承木) 的帖子

哈哈哈,您说的太对太对太对了!我自己读了几遍都没看出来啊!马上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2:27:43 | 查看全部

回 6楼(朱玉琳) 的帖子

如何改进呢?我再想一下。争取加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49:31 | 查看全部
闭门研究”改为闭门造车合适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