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6|回复: 29

“5S”和安全要两手抓

发表于 2015-11-18 22:3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S”和安全要两手抓
自从公司开展5S现场管理以来,公司的各个角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在干净整洁的厂区,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作为一名电器维修工,每天行走于各个生产厂区,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员工在现场搞5S时,表现出的一些不安全行为,面对此种现象,笔者真是既高兴又担心。
5S现场管理的开展,由一开始员工的不理解,觉得是一阵风、劳民伤财,到现在的主动搞5S。因为5S的开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片片清新的环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了我们的作业环境,使我们整天都能保持心情愉快地去工作,高高兴兴地上下班。就拿我的工作来说,每天去现场搞维修,再也不见设备上厚厚的灰尘及控制柜内的蜘蛛网,设备上的油污也不会让你无从下手……面对干净整洁的现场环境,工作时自然会心旷神怡,效率就有了很大提高,这些都是5S带来的可喜变化。
由于5S的强力推行,5S在员工们的头脑中已占了主导地位,好像任何工作都没有5S重要,因此就出现了下面的现象。一次,在去车间巡检时,操作工说下料螺旋不知怎么突然停了,经检查,原来是一名操作工在清理设备卫生时,误碰到了急停开关造成停机。由于上游设备没有停,致使螺旋内堵塞,经清理几个小时后,生产才最终恢复正常。还有一次,在维修搅拌机时,一名操作工突然说手有点麻,我回过头一看,原来他拿着湿淋淋的抹布在擦电器控制箱,我告诉他:电气控制箱必须保持干燥,绝对不能拿湿抹布擦,千万不能心存侥幸,这样很危险,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搞5S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要忽视安全盲目去搞。在巡检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的员工为了不耽误下班,竟然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在旋转部位搞卫生,我看着都害怕,真替他们捏把汗。
实践证明:5S现场管理确实让我们的现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我们的操作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企业管理变化,推行5S现场管理的正确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在推行5S的过程中,暴漏出的安全问题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轻则造成停机影响生产,重则给我们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两手抓,在搞5S时,千万不能忽视安全,不能逾越这条红线。这就需要不论我们是操作工、维修工、还是各级管理者,都要高度重视起来,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确保5S在安全的前提下长久地推行下去。


杨继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39:36 | 查看全部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企业员工也在不断变动,新人员的不断增加,有经验的老职工的退休或离职以及减员后工作量的增加都给企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挑战。
9月份,笔者所在的单位开展“重读操作规程、严守操作规程、提高精细化操作、杜绝随意性操作”。为什么要“重读”,就是因为很多操作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由最初的不熟练时按操作规程一步一步来到现在的熟练后养成按记忆习惯性操作,操作方式渐渐随意性、简化式。另外,在基层的“师带徒”过程中,为了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岗位,很多师傅在教授过程中,往往“好心”的以自己摸索出来简单实用的习惯性操作授之。比如有师傅教授岗位知识时,都会说,“按规定应该这样操作,但实际上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自己灵活掌握。”习惯性操作的传授带来的是更为随意性的操作。
习惯性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长期的环境又及其容易造成习惯性行为的发生。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习惯性操作往往会带来习惯性违章作业。所以,“重读”旨在规范操作,严守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
10月7日,在节日收心会上,党委副书记张小国也曾说过,豫光在现代化管理方面还很落后,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人出去学习其他企业好的管理方式,但往往是好的管理思路及模式尚未成型,却把好的传统管理方式也丢掉了。
每个企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无论以往就有的,亦或新近外面“拿来”改进的,好的制度关键在于推行,而最好的执行力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开展落实的“笨”方法。
笔者曾记得上初中时,有一位老师教什么课程,什么课程总是第一。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该老师教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多数都是逼着让学生想方设法记住所有书本知识、课后题及卷子试题。虽然这种教学在旁人看来很“笨”,但成绩却证明有时候“笨”方法就是最有用的方法。
所以在大力倡导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一些好的传统管理。所谓的“笨方法”其实就是认真的对待。工作不怕出问题,就怕认真对待问题,只要我们用直面问题的“笨”方法一步步剖析原因,解决问题;用坚持落实的“笨”方法一步步推行制度,贯彻执行;用勇往直前的“笨方法”大干四季度,就一定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党春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39:59 | 查看全部

安全不需要理由

安全不需要理由
今天,换二厂四楼弯头时,机修工武超找到副工段长牛明光说焊管道得用吊栏。
听到他们的对话,我心想,探探身就能焊到背面,没有必要用吊栏吧。但是牛明光当即打电话联系,并安排人去硫酸工段拉来吊栏。下午,我看到机修工武超、红星稳当地站在吊栏里聚精会神地焊着管道,足足在吊栏里呆了两个小时。我开始庆幸用了吊栏,虽说费事,但到底是安全,有了安全的工作空间,机修工也才可以全神贯注地焊接管道。
开始,我觉得没必要用吊栏,归根结底是嫌费事,现在我倒有些惭愧了。想想咱的安全操作规程,有的看似没必要,而很多事故往往就因为少了这些没必要而惨痛地发生了。所以为了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怕费事,也不能怕影响工作进度而贪图所谓的捷径,安全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有的都是繁琐而又有用的安全防护措施。仔细一点,多想一点,安全宁可多做一步,也不敢少做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不安全行为寻找任何理由。
安全是责任,是生命、效益的基石。它不需要理由,只需要我们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不折不扣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王社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0:28 | 查看全部

股份公司: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上岗执勤”

股份公司: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上岗执勤”
     本报讯:11月1日,从股份公司传出喜讯,经过集团信息中心、股份生产部、保卫部近两个月的辛勤努力,从事内部劳务作业的50辆汽车和铲车、成功安装了GPS卫星自动跟踪定位系统、并正式“上岗执勤”,这是继去年在济源鼎鑫车检中心集中上线进行安全检测之后的又一次车辆物料运输安全管理新举措。
为积极响应公司抓好信息化改造升级的要求,集团信息中心结合股份生产部、保卫部,对从事厂内劳务作业的汽车、铲车作业区域、工作时间、行走路线、人员上岗等进行认真调研,确定对50辆安装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
该GPS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有车载接收器、后台服务器、卫星定位等三部分组成,通过卫星自动跟踪、反馈信息,达到监控的目的;根据股份北厂区、玉川厂区物料运输实际情况,设定禁止驶出区域、禁止驶入区域、禁止途中停车等报警;车辆未按照规定路线、规定时间、规定区域行驶,报警系统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和报警短信,分别呈报给监控室值班员和分管领导;监控室值班员及时将违规信息提供给相关人员和领导。
    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投入运行,为公司的物料运输安全、车辆的自身安全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支持。(韩升民 冯维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0:51 | 查看全部

检查 找茬

检查 找茬
厂小人少,总在现场巡查,渐与操作工熟悉起来,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多了。展开的话题大多是现场整理、安环操作、隐患整改、劳保佩戴及劳动纪律问题,说多了,员工都感到乏味。凡走进车间,即能听到“来检查了,又来找茬”的声音。随即都忙活起来,真怕找出茬,不然又是一番说教,甚至考核,得不偿失。
检查是在找茬,员工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检查就是要查出问题所在,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说教或通报,让员工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检查找茬,还能给员工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员工时刻警惕着,努力去改善操作环境,按规操作。检查找茬,还能找出员工不经意的隐患和操作习惯,唤醒在同一个环境时间过长逐渐麻木的心,整改隐患校正习惯,让操作更安全。
但检查不仅仅是找茬,更重要的是推广好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方式。只有检查,才能在岗位上发现好的工作方法或操作方式,挖掘出来,通过包装在同样的岗位推广,或者让不同的岗位借鉴使用,使工作更主动高效。
因推广经验是管理者的事,但考核可是实实在在的作用在自身,员工主观上就认为检查就是找茬。由之,员工怕检查,查出问题不考核还好,认认真真的去整改隐患,积极的去改正坏习惯,可真考核了,不但自身受损,集体跟着受害,一时间抬不起头来。因此,检查者大多以说教为主,点明问题的关键让员工刻意整改,只在同样的事情重复发生、代表性强、危险性较大的时候去考核通报,提高注意力和影响范围,教育大多数,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
每一级都有上级,各级都怕检查,实质是怕找茬。怕找茬,说明各自的工作还有缺陷,还有死角,还有未做到位的地方,怕被查出来通报考核。实际上,受人自身思维影响,工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自身看不到想不到的问题,别人或许一眼就能看出。通过别人来检查,把问题提出来,让自身注意同样的错误,努力去改正,工作才能更圆满的完成。
不怕检查、不怕找茬,让别人想找找不到茬,这是工作的高境界。就让我们努力的去提高自身,完善自身,把我们的工作做为别人的经验去借鉴推广吧!                           (张专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1:12 | 查看全部

检讨要“深刻”才有说服力

检讨要“深刻”才有说服力
前几天,小张因操作不当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按制度,不仅要对他进行考核,而且责令写出书面检讨。
小张利用休息时间写了一份检讨书,也是绞尽脑汁,短短的200多字,在班后会上进行检讨。检讨完后,班长指出了他检讨书的不足之处:字数太少、字迹潦草、不够深刻、条理不清、预防措施不到位,这翻分析下来,检讨书根本说明不了问题,也体现不出他改变的决心。于是,班长让他回去重新写,深入剖析问题,提出预防措施。
对于写检讨一事,大家并不陌生。在工作中,它的成文代表着一一个个事故的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深入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每一份“深刻”检讨的背后都有值得大家警醒的地方,每一条预防措施可能就会避免一场事故的发生。所以,从始至终,检讨不仅体现事故本身,更体现检讨者的态度和对他人的参考价值,不能仅仅让它体现在口头上念出来,或是写出来流于形式。
一份字迹潦草、区区几行、蜻蜓点水式的检讨是不够“深刻”的,更加不能“深刻”地警醒他人,起不到这项制度本身的作用。因此,既然犯错,我们就要抱定深刻检讨和坚决改正的决心,按照制度把检讨工整深刻地写出来,这样的检讨不仅说服他人,更是说服自己。     
                                     (锌业五厂:李小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2:44 | 查看全部

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玉川冶炼厂支部现有职工690余人,其中党员34名,多为后勤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大专以上学历职工220人,占总人数的31%,是学生职工较为集中的生产厂,新入员工114人,几乎是入厂前没有操作过生产设备的“白脖”。
2015年,是玉川冶炼厂快速提升的一年,产品产量、经济技术指标、管理水平等得到快速突破,特别是经过7月份的检修之后,对双底炼铜工艺有了更加全面的提升。其次,对自主创新的核心工艺吹炼炉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不仅掌握了最为原始的生产技术指标,特别是铜口砖、渣口转的使用寿命有了大的突破,枪砖的寿命也源于工艺操作稳定,寿命从平均12天超过20天,甚至更长,设备作业率也跟着由87%提升为94%。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更和我支部一直以来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3:07 | 查看全部

侧重骨干框架的巩固与发展

作为去年刚刚成立的新厂,加上是之前从未涉及的新工艺,面对全新的一切,我支部首先建立了一个骨干框架,也是试产的基础。通过一年的试产磨练,这个骨干的框架结构及数量也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由2014年的50名发展到125名。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支部首先从管理队伍建设入手,响应公司党委关于三严三实活动的号召,通过党员学习会和生产例会以及工段车间骨干会议,一层一层去贯彻去落实,使其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好职工的表率和知心人。这些工作对一线的岗位操作人员尤其是对有上进心的员工形成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一批骨干慢慢形成。针对学生建立详细的人员档案,在新进员工内挑专业学历和职业经历的通过观察发现苗子优先培养并明确告知其本人,使其提高工作积极性。分等级结对子,一对一培养,厂长对工段长、工段长对班组长、班组长对骨干、骨干对新员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3:48 | 查看全部

有的放矢  大力提升职工操作技能

针对我支部新入职工之多,仅2015年社招的、从未操作过设备的新员工就114人,还有很多其他单位调入的对工艺操作陌生的员工,这使很多工段长不得不降低对员工的要求,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设备操作、工艺操作都有很大的弊端。所以,对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和提升,也成了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
首先,对于新入员工的浮躁心理,我们让他们知道,现有职工操作存在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将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使职工明白自己的差距,然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进行培训。
其次,今年5月份生产科针对职工培训制定并下发了《玉川冶炼厂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职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摸底。结果发现大多数职工对知识渴望还是比较强烈,也认为大家的操作技能还有很多不足,也愿意接受培训,只是培训形式需要灵活一点,培训内容更务实一点,对此我厂制定了多样的培训方式和计划。
还有,制定具体培训规划。5月份建立员工基本操作技能情况调查表;6—7月份进行基础知识掌握,比如三规一制培训,主要在现场,通过老师的实地操作和讲解,再让职工操作,或手指口述,以后每个月每个工段抽一个岗位进行考试;每天生产科牵头对每个工段按每周20%的比例进行抽查,并有抽查台账在案;8—9月份侧重专项技术应用,每个工段都有一个专项技术培训,对各工段内部存在的关键点,职工技术欠缺的点,让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编制教材、授课。经过半年的执行,职工也慢慢地适应这种氛围,养成学习技能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22:44:16 | 查看全部

职工思想工作雷打不动

今年9月份,我支部针对职工基本思想状况,制作了职工思想调查问卷,设计25个问题,问卷回收后发现,职工基本上能够踏实面对自己的工作,部分职工存在浮躁情绪,大家对自己以后的收入、技能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欲望,从这些欲望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帮助职工实现价值是我们必须做的重要工作。
一直以来,我支部坚持从几方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我支部没有调度员,晚上值班是所有管理人员,每晚9点的班前班后会雷打不动,其目的是让各工段负责人也能对全厂的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理解上下游工序,减少中间的扯皮和对立。再者就是让所有管理者直面一线员工,在了解生产的同时对各班组人员状况进行摸底,掌握职工心声。对个别有情绪的职工,面对面谈心了解每位职工不同的诉求,在分厂层面积极予以解决。对新进大学生和社招新人,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班长、工段长、厂长每月与基层职工谈心次数不得少于10次,要有最基础的人员情况动态表,且有谈心记录可查。
比如新员工马晓威,炉前工,外地大学生,大家一致认为脑子非常灵活,在日常的交流中慢慢感觉他在思想上有一些动摇,感觉自己很迷茫,工资不高,买房困难,对象难找,晋升前景不明朗等等,分厂及工段都和他进行了诚恳的交流、谈心,使其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现在已经由一名普通的炉前工成为为炉后主操,负责炉后工艺。还有陈亚洲、丁鹏等新入研究生都是在分厂和工段的帮扶下,都能放下身段投身到基层生产工作中,并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起到关键作用,成为岗位骨干。
针对老员工,这些对豫光贡献比较大的员工,给予创新平台,灌输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虽然薪水上没有太大的体现,却能使其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愿意自己提升的同时,帮助身边的新员工一起进步。比如徐亚丰,整个中控只有30%是曾经的中控工,其他全为新入厂的大学生,徐亚丰不仅知无不言地带徒弟,还手把手教、跟班教。还有任鹏波、王卫明、李鹏等,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带出了不少优秀的操作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