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回复: 20

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小常识

发表于 2015-11-21 09:24: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01Q54158-0.jpg    
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小常识
  饮食过热造成口腔血疱、溃疡的病例呈高发趋势。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吃烫火锅汤锅时,食物的温度大多会在60℃~70℃之间,这个温度不仅会烫坏口腔,造成起疱、溃烂等口腔病症,还可能烫坏食管黏膜。
  在美食面前人们难免食欲高涨,但刚出锅的食物温度较高,温度越高的食物对口腔的损伤也越大,常见的情况有起疱、掉皮、溃疡等。日常饮食中,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左右,刚煮好的食物最好先凉一凉再入口,千万不要贪图“趁热吃”。
  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讲究温度。宜饮不超过40℃的温水,因为过烫的水会强烈刺激口腔环境,甚至可能烫伤口腔黏膜。同时,应适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健指南】有人采取“以冷制冷”的方法,冷水刷牙,其实温水才是口腔保护剂。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是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髓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
  用温水刷牙,有利于牙齿健康,也有利于咽喉和舌头,还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
  常嚼槟榔引起牙齿冷热敏感牙痛
  低温雨雪天,冷得实在让人发抖,通过嚼槟榔来驱寒暖身,是湖南地区不少人的习惯。槟榔嚼食后,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发红,身上微微发汗,就像喝过酒一般。在台湾地区,过去住高山地带的民众,也常以吃槟榔来御寒和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惫。
  槟榔虽有药用价值,但不适宜长期咀嚼。因槟榔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易造成牙齿过度磨耗,甚至牙根折裂,引起牙齿冷热敏感、牙痛、牙龈肿胀等。
  经常咀嚼槟榔,还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白斑等黏膜病变,引起黏膜烧灼感、溃疡、变白,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甚至引发癌变,口腔癌患者中半数以上有嚼槟榔的习惯。嚼食槟榔吞下的汁液,还可能引起咽喉和肝脏的病变。
  【保健指南】要坚持早晚温水刷牙,餐后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不要少于3分钟。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最好采用竖刷的方式,提倡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漱口水不需要天天使用,漱口水更不能代替刷牙的功效。
  此外,最好定期到专业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常规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卫生部在去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时倡议:洁治(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每年1次,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洁治,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
  冬日严寒干燥,各种口腔问题增多,人们往往认为是饮食上火,其实许多反复发生的问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不能忽视。比如人们常加重饮食的热辣口感,牙龈红肿、出血、牙齿酸痛等问题就常有发生,不少人认为是饮食上火,却不知这可能患上牙周炎。不少患者由于忽视反复发生的牙龈肿痛,不及时就医,使病情延误,牙龈萎缩,牙齿日渐松动,最后不得不拔牙。
  在我国牙周炎的发病现象十分普遍,3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85%的人都患有牙周炎。在冬季更易发生,它也是导致许多人牙齿脱落、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反复发生的口内黏膜疼痛、溃疡,也可能是一些癌前病损的症状。比如进食热辣刺激性食物时口腔内灼痛,软腭经常起疱疼痛、有异物感,不能张大口,都可能是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表现。
  主要病因与咀嚼槟榔有关,这样的患者往往口腔内黏膜发白,牙齿磨耗严重,不能接触酸冷食物。而口腔内糜烂疼痛,长时间不能愈合,有时长达数月或数年,愈合后又反复发作,则有可能是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也是另一种癌前状态。
  【保健指南】冬季,是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的季节,口腔问题也会因某些全身问题而加重,比如有高血压的牙周病患者,可能出现夜间出血等。
  因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常见的牙周病会诱发或加重全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老年痴呆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会在口腔有所表现,因此,我们应高度警惕某些全身疾病在口腔中的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6:15 | 查看全部
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小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6:28 | 查看全部
饮食过热造成口腔血疱、溃疡的病例呈高发趋势。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吃烫火锅汤锅时,食物的温度大多会在60℃~70℃之间,这个温度不仅会烫坏口腔,造成起疱、溃烂等口腔病症,还可能烫坏食管黏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6:39 | 查看全部
 在美食面前人们难免食欲高涨,但刚出锅的食物温度较高,温度越高的食物对口腔的损伤也越大,常见的情况有起疱、掉皮、溃疡等。日常饮食中,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左右,刚煮好的食物最好先凉一凉再入口,千万不要贪图“趁热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7:46 | 查看全部
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讲究温度。宜饮不超过40℃的温水,因为过烫的水会强烈刺激口腔环境,甚至可能烫伤口腔黏膜。同时,应适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9:05 | 查看全部
【保健指南】有人采取“以冷制冷”的方法,冷水刷牙,其实温水才是口腔保护剂。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是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髓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9:17 | 查看全部
 用温水刷牙,有利于牙齿健康,也有利于咽喉和舌头,还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
  常嚼槟榔引起牙齿冷热敏感牙痛
  低温雨雪天,冷得实在让人发抖,通过嚼槟榔来驱寒暖身,是湖南地区不少人的习惯。槟榔嚼食后,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发红,身上微微发汗,就像喝过酒一般。在台湾地区,过去住高山地带的民众,也常以吃槟榔来御寒和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9: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9:34 | 查看全部
 槟榔虽有药用价值,但不适宜长期咀嚼。因槟榔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易造成牙齿过度磨耗,甚至牙根折裂,引起牙齿冷热敏感、牙痛、牙龈肿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29:46 | 查看全部
经常咀嚼槟榔,还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白斑等黏膜病变,引起黏膜烧灼感、溃疡、变白,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甚至引发癌变,口腔癌患者中半数以上有嚼槟榔的习惯。嚼食槟榔吞下的汁液,还可能引起咽喉和肝脏的病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