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智囊全集》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3:11 | 查看全部
915、崔敬女 络秀
【原文】

唐冀州长史吉懋欲为男顼取南宫县丞崔敬女,敬不许。因有故,胁以求亲,敬惧而许之。择日下函,并花车卒然至门,敬妻郑氏初不知,抱女大哭曰:“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女坚卧不起,其小女白其母曰:“父有急难,杀身救解,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姓望之门,何足为耻,姊若不可,儿自当之!”遂登车而去,顼后贵至拜相。

周顗母李氏,字络秀,少在室,顗父浚时为安东将军,因出猎遇雨,止秀家。会秀父兄出,乃独与一婢为具数十人馔,甚精腆,寂不闻人声。浚怪觇之,见秀甚美,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秀曰:“门户单寒,何惜一女,焉知非福?”已归浚,生顗及嵩,谟,已三子并贵显。秀谓曰:“我屈节为汝门妾,计门户耳。汝不与吾家为亲亲者,吾亦何惜余年?”顗等敬诺,自是李氏遂振。

[评]

绝无一毫巾帼气。“生男勿喜女勿悲”,此诗正堪为二女咏耳。

【译文】

唐冀州副刺史吉懋,想要为儿子吉顼娶南宫县丞崔敬的女儿为妻,但是崔敬认为两家门第悬殊而拒绝。于是吉懋就利用权势胁迫崔敬,崔敬恐惧之余只好同意。吉懋选了个黄道吉日,抬着一顶花轿带着聘金前来迎娶。由于事出突然,崔敬的妻子郑氏还不知道已答应这门亲事,因此抱着女儿痛哭,感叹自己家的门第太低,连女儿的终身大事都不能做主;女儿也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这时崔敬的小女儿对母亲说:“父亲遭逢危难,杀身营救乃属当然,即使被卖为奴婢也心甘情愿,想那吉家也算是名门大户,嫁到他家并不算耻辱,如果姊姊不愿意嫁,那就让我来代替好啦。”于是妹妹坐上花轿,吉顼果然很有出息,后来官至宰相。

晋朝人周顗(字伯仁)的母亲李氏,闺名叫“络秀”。当她还待字闺中时,周顗的父亲周浚官拜安东将军。有一次,周浚外出打猎遇到大雨,投宿在络秀的家中。正巧这天络秀的父兄外出,她跟婢女两人作了满桌的菜,色香味俱全,让周浚和随行的许多人饱餐一顿。由于家中悄然没有人声,周浚觉得很奇怪,就偷偷探头往室内看,这才发现络秀是一个出奇的美女,惊喜之余,想要把她纳为侍妾。络秀的父亲、哥哥对这门婚事都不表同意,可是络秀却说:“我们家门第这么卑下,为什么还可惜我这个女儿,我嫁过去以后说不定会很幸福。”

络秀嫁给周浚为妾后,一共生了周顗、周嵩、周谟三个儿子,每个儿子都非常有出息,成为朝中显贵。

后来络秀对儿子们说:“我所以愿意嫁来你们家当妾,为的是想照顾娘家,可是你们却不把我的娘家当亲戚,我对往后的日子还有什么好指望的呢?”从此周浚就和络秀的娘家经常来往,李家也因而一天比一天有声望。

[评译文]

绝无一毫巾帼气。“生男勿喜女勿悲”,这句诗正好可借为咏叹这两位奇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3:22 | 查看全部
916、乐羊子妻
【原文】

乐羊子尝于行路拾遗金一饼,还以语妻,妻曰:“志士不饮盗泉,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羊子大惭,即捐之野。

乐羊子游学,一年而归。妻问故,羊子曰:“久客怀思耳。”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自一丝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学废半途,何以异是?”羊子感其言,还卒业,七年不返。

乐羊子游学,其妻勤作以养姑。尝有他舍鸡谬入园,姑杀而烹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故,对曰:“自伤居贫,不能备物,使食有他肉耳。”姑遂弃去不食。

[评]

返遗金,则妻为益友;卒业,则妻为严师;谕姑于道,成夫之德,则妻又为大贤孝妇。

【译文】

乐羊子有次在路边捡到一锭金子,回家后很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妻子说:“有志节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节的人不吃乞讨来的食物,更何况是捡来的金子呢?”乐羊子听了大为惭愧,立即将金子放回路边。

乐羊子离家求学一年后突然返家,妻子问他为何提早回家。乐羊子说:“久居异乡心中想家,所以就回来了。”妻子就拿着剪刀走到织布机旁,对乐羊子说:“这匹绢布是由一丝一线累成尺寸,再由尺寸累成丈,最后成匹,今天若是剪掉织布机只织到一半的布,那么前些日子所织的布,全都成没有用的废物了。现在你求学半途而废,和我将这半成品毁掉有何差别?”乐羊子被妻子这番话所感动,于是发愤继续求学,七年间不曾返家。

乐羊子离家求学期间,妻子辛勤持家,照顾婆婆。有一次,邻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乐羊子的园中,婆婆便抓来杀了做菜吃。到吃饭时,乐羊子妻知道鸡的来历,直对着那盘鸡流泪,不吃饭。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我是难过家里太穷,不能有好菜吃,才让您吃邻人家的鸡。”

婆婆听了大感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评译文]

劝勉丈夫不拾遗金,乐羊子妻可说是益友;断织布鼓励丈夫坚持完成学业,乐羊子妻可说是严师;用道理晓喻婆婆,保全丈夫的名声,又可说是贤德的孝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3:32 | 查看全部
917、孙太学妻
【原文】

嘉靖间,娄东有孙太学者,与妓某善,誓相嫁娶,为之倾赀。无何孙丧妇,家益贫落,亲友因唆使讼妓。妓闻之,以计致孙饮食之,与申前约,以身委焉。孙故不善治产,妓所携簪珥,不久复费尽,妓日夜勤辟纑以奉之,饘粥而已。如是十余年,孙益老成悔过,选期已及。自伤无赀,中夜泣,妓审其诚,于日坐辟绩处,使孙穴地得千金,皆妓所阴埋也,孙以此其选县尉,迁按察司经历。宦橐稍润,妓遂劝孙乞休归,享小康终其身。

[评]

既成就孙,而身亦得所归,可谓两利;所难者,十余年坚忍耳。

【译文】

明朝嘉靖年间,娄江地方有位孙太学(太学,对监生的尊称),他和一个妓女是老相好,两人立下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誓言。孙太学为了她散尽家财。

没多久,孙太学元配去世,孙家的家道更加衰落,生活日益困难。亲友们于是唆使孙太学具状控告妓女。妓女听说这件事,就派人照料孙太学的起居,并提醒他两人曾有的盟约,愿意嫁他为妻。

孙太学本来是个不善理财的人,不久便把妓女陪嫁过来的玉簪、珠宝都散尽花光,妓女日夜辛勤的纺织,张罗家用,也仅够糊口而已。

这样一晃便是十多年,孙太学年纪大了,开始后悔年轻时的荒唐孟浪,眼看又到大比之年,想到没有盘缠赴京应考,不禁伤心落泪。

妓女发觉孙太学是真心想上进求功名,就要孙太学在她平日织布的地方向下挖,结果挖出一千多两黄金,都是妓女悄悄埋藏的。孙太学终于如愿赴京参加考试,放榜后被任命为县尉,后来调升为按察司经历。生活比以往改善许多,于是妓女勤孙太学辞官回家,安享余年。

[评译文]

妓女既成就孙太学,也为自己觅得一个好归宿,可说是相互得利;所难的是她竟能熬得住这十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3:40 | 查看全部
918、吴生妓
【原文】

真定吴生有声于庠,性不羁。悦某妓,而橐中实无余钱。妓怜其才,因询所长,曰:“善樗蒲。”妓乃馆生他室中,所遇凡爱樗蒲者,辄令生变姓名与之角,生多胜。因以供生灯火费,妓暇则就生宿,生暇则读书,后生成进士,欲娶妓,而妓适死,因为制服执丧,葬之以礼,每向人言,则流涕。

[评]

吴生从未出丑,此妓胜汧国夫人多多矣。

【译文】

真定地方有个姓吴的书生,性情豪迈不拘,在太学中小有名声。他爱上一名妓女,但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可让他常上妓院。妓女怜惜吴生是个人才,就问他擅长什么。吴生说:“掷骰。”于是妓女就在妓馆中另辟一室,凡是碰到喜欢掷骰的客人,就要吴生改名换姓与客人对掷,吴生常赢,于是就有余钱充当生活费。

妓女有空就去陪吴生,吴生也尽量利用空闲时读书,后来吴生高中进士,想迎娶妓女,没想到妓女却在这时去逝。吴生为她服丧,并以礼厚葬她,后来每逢向人道及妓女的种种往事,必会流下泪来。

[评译文]

以吴生豪放不羁的个性,在妓馆掷骰从未出过差池,这妓女真是胜过妍国夫人多多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3:50 | 查看全部
919、陶侃母
【原文】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赀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卧荐以为马草,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

【译文】

陶侃的母亲湛氏是豫章新淦人,早年被陶侃的父亲纳为妾。生下陶侃后,陶家更加穷困,湛氏每日辛勤的纺织供给陶侃日常所需,要他结交才识高的朋友。

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衙小吏,曾掌鱼市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给母亲一条腌鱼,湛氏退还腌鱼,并且写了封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假公济私把鱼拿来送给我,非但不能让我高兴,反而更增加我的困扰。 

鄱阳的范逵以孝闻名,被举为孝廉(时选举科目名,推举能孝顺父母,德行廉洁清正的人)。一次他投宿陶侃家,正逢连日冰雪,陶侃家中空无一物,而范逵随行仆从,马匹甚多,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请客人留下,我自有打算。”

湛氏有一头乌黑亮丽,长度及地的头发,她一刀剪下头发,买得好几斗米回来,又将睡觉用的草垫一割为二,做为马匹的粮草,再砍断屋柱作柴薪,就这样准备了丰盛的馔食,使范逵主仆受到周全、忱的招待。

事后范逵曾感叹的说:“没有湛氏这样的母亲,生不出陶侃这样的儿子。”

范逵到洛阳后,对陶侃大加赞誉,极力推荐陶侃的才学,陶侃终于成为晋朝大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4:01 | 查看全部
920、李畲母
【原文】

监察御史李畲母,清素贞洁。请禄米送至宅,母遣量之,剩三石,问其故。史曰:“御史例不概。”问脚钱几,又曰:“御史例不还脚车钱。”母怒,令送所剩米及脚钱,以责畲。及追仓官科罪,[批:既沿例亦不必科罪。]诸御史皆有惭色。

【译文】

唐朝监察御史李畲(字玉田)的母亲,是个清廉贞节的人。有一次李畲命人把自己的俸米送回家,李母命人量米,结果多出三石,问小吏原因。小吏说:“按旧例御史所领的俸米,都会超过应领的数量。”李母又问要给搬夫多少工钱。小吏答:“按旧例御史是不用给脚钱。”李母听了大为生气,命人把多领的俸米及工钱送还,并生气的责备李畲。于是李畲追究有关官员的失职罪,令其他的御史大感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4:38 | 查看全部
921、王孙贾母
【原文】

齐湣王失国,王孙贾从王,失王之处。其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事王,不知王处,汝尚何归?”贾乃入市呼曰:“从我者”袒!”从者三百人,相与攻杀淖齿,求王子奉之,卒复齐国。

[述评]

不杀淖齿,则乐毅之势不孤,而兴复难于措手,非但仇不共戴天已也。张伯起作《灌园记》传奇,只谱私欢,而于王孙母子忠义不录,大失轻重,余已为改正矣。

【译文】

战国时齐国淖齿叛乱,当初王孙贾追随齐湣王,齐湣王去世后,他的母亲说:“每当你朝出晚归,我总是倚门盼望你回来,又或你晚出不归,我也总是倚闾盼望你回来。你口口声声要事奉君王,如今连君王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还能追随谁呢?”

王孙贾听了大感惭愧,就来到市街大声叫喊:“淖齿叛乱,杀了君王,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去杀淖齿的,请卷起衣袖,露出你的左臂来!”经他大声一呼,立刻有三百人愿意跟随他一起去杀了淖齿,并找到湣王的儿子,拥立他为齐王,最后终于复兴齐国。

[冯评译文]

王孙贾不率众人杀淖齿,燕国乐毅的用兵形势就不会显得薄弱,如此一来齐国不仅无法报杀君之仇,更谈不上复兴了。

张伯起著有《灌园记》传奇,但只记叙男女情爱,对于像王孙贾母子这般忠义的事迹却不予记载,失去著书立论的轻重旨趣,我已加以改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6:35 | 查看全部
922、赵括母 柴克宏母
【原文】

秦、赵相距长平,赵王信秦反间,欲以赵奢之子括为将而代廉颇。括平日每易言兵,奢不以为然,及是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坐。”王许诺,括既将,悉变廉颇约束,兵败身死,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评]

括母不独知人,其论将处亦高。

后唐龙武都虞侯柴克宏,再用之子也。沈嘿好施,不事家产,虽典宿卫,日与宾客博奕饮酒,未尝言兵,时人以为非将帅才。及吴越围常州,克宏请效死行阵,其母亦表称克宏有父风,可为将,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用为左武卫将军,使救常州,大破敌兵。

[评议]

括唯不知兵,故易言兵;克宏未尝言兵,政深于兵。赵母知败,柴母知胜,皆以其父决之,异哉!

【译文】

战国的秦国派兵攻打赵国,两国军队在长平对阵,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想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平日将兵法等闲视之,善于纸上谈兵,但父亲赵奢总认为儿子赵括的本领还不到。听说赵括即将率兵启程时,他的母亲亲自上书赵王,说不可派用赵括。赵王问为什么,赵母说:“当初赵括他父亲在世为将时,屈身去亲奉饮食的人就有十几人,和他结交为友则有一百多位;国君及皇室所赏赐东西,先夫全都分给官兵;每当接受君命之日起,便不问家事专心投入作战准备;现在赵括做了将军,军官无人敢抬头看他,君王一有赏赐,就统统拿回家收藏起来;看到便宜、增值快的田宅,能买的便把它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像他父亲,其实父子的心志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

赵王说:“你不用再多说了,孤王已经决定。”

赵母说:“既然大王已经决定,如果今后赵括有不称职的事情发生,请大王记得老妇有言在先,不要怪罪于我。”

赵王立即答应。

赵括代廉颇为将军后,完全改变廉颇的作战方式,最后果然兵败身死,赵王因有言在先,所以赵母并未受到牵连。

[评文]

赵母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儿子,谈论带兵之道也颇为高明。

后唐的柴克宏是柴再用的儿子。平日不多话但喜欢帮助别人,平时对自家产业的经营并不重视,虽然他身为禁宫警卫,但从来没有听他谈论用兵之道,只是和朋友下棋饮酒,有人因此断定他绝非将帅之才。

后来吴越王围攻常州时,柴克宏请求准许随军御敌,他的母亲也上表章说儿子有乃父之风,可以任命为将领,如果日后柴克宏有失职之处,愿意领罪受罚。

元宗于是任命他为左武卫将军,命他救援常州,果然大破敌兵。

[评译]

正因赵括只知死读兵书,不知随机应变,所以才敢轻易的谈论兵事;柴克宏不曾谈论兵事,却深懂用兵之道。赵母知道儿子带兵必败,柴母知道儿子为将必胜,两位母亲都是由他们的父亲来评断儿子日后的作为,不能不令人称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6:55 | 查看全部
923、陈婴母 王陵母
【原文】

东阳少年起兵,欲立令史陈婴为王。婴母曰:“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封侯;不成,非世所指名也。”婴乃推项梁。

王陵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遂伏剑而死。[边批:干净。]

[评]

婴母知废,胜于陈涉、韩广、田横、英布、陈豨诸人;陵母知兴,胜于亚父、蒯通、贯高诸人。姜叙讨贼,其母速之:马超叛,杀刺史、太守,叙议讨之,母曰:“当速发,勿顾我。”超袭执叙母,母骂超而死,明大义也;乃楚项争衡,雌雄未定,而陵母预识天下必属长者,而唯恐陵失之,且伏剑以绝其念,死生之际,能断决如此,女子中伟丈夫哉!徐庶之不终于昭烈也,其母存也,陵母不伏剑,陵亦庶也。

【译文】

汉朝时东阳的年青人杀死县令,聚集两万人,想拥立陈婴(秦二世时为东阳令史,谥安,为王)。陈婴的母亲说:“你家不曾有过显赫的祖先,突然获致尊荣,并非吉兆,不如依附他人,如果起义成功,日后仍能封侯;即使失败,也不致成为后世指名叫骂的对象。”于是陈婴率军推项梁为王。

汉朝人王陵(曾率兵归汉,天下既定,受封为安国侯)率兵投靠汉王刘邦,项羽把王陵的母亲请来,安置在军中,王陵派人探问消息,项羽就让王陵母亲向东坐,表示尊敬,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偷偷送走使者,哭着对他说:“希望你替我转告王陵,好好事奉汉王,汉王是个长者,最后终会得到天下,不要因为我的关系,对汉王抱持二心。”于是引剑自杀。

[评译文]

陈婴的母亲在起义之初,就已断定必败,就这点已强过陈涉、吴广等人;王陵的母亲断定刘邦必胜,也强过亚父、贯高等人。

马超谋叛,姜叙的母亲鼓励他尽快发兵,并因此而死,可说是位深明大义的妇人。楚汉相争,胜负未定时,王陵的母亲已断言天下必属于汉王,惟恐王陵失去辅佐汉王定天下的机会,引剑自杀,了断王陵心中的牵挂,生死关头能如此果断,真可说是女中丈夫。

徐庶最后不能辅佐刘备,是为保全母亲的性命,如果王陵的母亲不自杀,王陵的遭遇也将和徐庶一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07:27 | 查看全部
924、叔向母
【原文】

初,叔向[晋大夫羊舌]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夏姬也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厌,忿顈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今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汝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伯石始生,叔向之母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弗视。

【译文】

春秋时,晋大夫叔向(本名羊舌芢\)想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可是叔向的母亲却希望他娶自己娘家的人。

叔向说:“我的庶母虽然很多,但是庶兄弟却很少,我讨厌亲上加亲。”

他母亲说:“子灵的妻子,夏姬,害死了三个丈夫,一个国君,一个儿子,导致一个国家和两位卿大夫灭亡,这还不够可怕吗?我听说:‘世上出现过份美丽的女人,必然有凶险万端的祸事伴随而来。’古时的有仍氏生了个女儿,一头青丝又黑又美,光可鉴人,人称她为‘玄妻’。后来乐正后夔娶她为妻,生了个儿子名叫‘伯封’。这儿子的性情像猪一样,贪婪无厌,凶狠无度,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封豕’的外号。后来有穷国的后羿把伯封杀了,从此夔氏断了香烟。三代的灭亡,和晋太子申生的废立,祸端都是出在美女,你为什么还要娶美女呢?天生的美人足以迷惑人心,假使没有完美的品德,一定会带来灭祸。”

叔向听了母亲的话,觉得害怕,就打消娶尤物为妻的念头。可是晋平公却强逼叔向娶申公巫臣的女儿,婚后生了个儿子名叫伯石。当伯石出生时,叔向的母亲前去探视,才到堂前,听见婴儿的哭声就掉头而走,说:“这哭声简直像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如果有了他,恐怕我们羊舌家会灭亡。”她因而不肯探视孙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