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智囊全集》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19:45 | 查看全部
945、袁隗妻
【原文】

袁隗妻,马融女也,字伦,有才辩。家世丰豪,资妆甚盛,初成礼,隗问之曰:“妇奉箕帚而已,何过珍丽乎?”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君若慕鲍宣、梁鸿之高者,妾亦请从少君、德曜之事矣。”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貌,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边批:隗应大惭。]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擅词宗,而所在动以贿闻,何也?”对曰:“孔子大圣,蒙毁武叔;子路大贤,见愬伯寮。家君获此,固其宜耳。”隗默然,不能屈。

【译文】

后汉人袁隗(字次阳)的妻子是马融的女儿,名伦,有辩才。因家世显赫,所以平日非常注重衣着妆扮。刚嫁入袁家时,袁隗曾问妻子:“妇人在家只是洒扫、整理家务而已,为什么要穿得如此华丽?”

妻子说:“父母的爱心不敢违逆,如果夫君羡慕鲍宣(汉朝人,字子都)、梁鸿的气节,愿意效法他们,妾身当然也愿追随夫君。”

袁隗又说:“兄弟二人,如果弟弟比哥哥先中举人,世人就会讥笑那个做哥哥的人;你姊姊还没嫁,你怎么就先嫁了呢?”

妻子答:“我的姊姊品高貌美,一时间找不到可堪匹配的郎君,不像我眼光鄙俗,一切马马虎虎也就算了。”

袁隗又问:“老丈人学识渊博,更擅长词赋,只是为什么他老人家任官之地,常有贿赂的传闻发生呢?”

妻答:“像孔子这般的圣人,也曾遭武叔(春秋鲁大夫,即叔孙州仇)毁谤;像子路这般的贤者,也曾遭伯僚(孔子弟子,字子周)的诬陷。我父亲会遭到小人谗言毁谤,也就不足为怪了。”

袁隗说不过妻子,只好闭口不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0:05 | 查看全部
946、李夫人
【原文】

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李生昌邑王。]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上曰:“夫人第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必欲见之,夫人遂转向嘘唏而不复言。于是上不悦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耶.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恋恋我者,以平生容貌故。今日我毁坏,必畏恶吐弃我,[边批:识透人情。]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及夫人卒,上思念不已。

【译文】

李夫人(李延年之妹,受宠于汉武帝)病势危急时,汉武帝亲临探病,李夫人听说皇帝来了,急忙用棉被蒙着脸说:“臣妾生病这期间,形容憔悴,不敢见皇上,只希望将臣妾儿子昌邑王及臣妾兄弟的后事托付皇上。”

武帝说:“夫人既然病重,为什么不见这最后一面,托付后事呢。”

夫人说:“臣妾未经修饰妆扮,不能见皇上。”

武帝说:“只要夫人见朕一面,朕立即赐予千金,封夫人兄弟高官厚爵。”

夫人说:“封官是陛下的恩典,与见面不相关。”

武帝仍然坚持要见一面,夫人索性转身向内,抽抽噎噎的哭起来,武帝非常不高兴地离去。

夫人的姊妹纷纷埋怨说:“你为什么就不肯见皇上一面,嘱托兄弟呢?”

夫人说:“以容貌事奉君王的人,一旦容貌衰老,对方的爱意也会跟着衰退;爱意一衰退,则恩情也将断绝。上之所以对我还恋恋不忘,就是贪恋我往日的美貌,今天如果见了我这憔悴的样子,一定失望厌恶,还肯以往日的恩情照顾我兄弟吗。我之所以不肯见皇上,正是为了要托付兄弟啊。”

不久李夫人死,武帝果然思念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0:14 | 查看全部
947、张说女
【原文】

张说女家卢氏,女尝为其舅求官,说不语,但指搘床龟示之,归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

【译文】

张说的女儿嫁入卢府,张女为公公向父亲要求谋一官职,张说不说话,只是用手指着支床的乌龟。张女回家后对丈夫说:“公公已经被任命为詹事(官名,掌东宫内外庶务,詹事与‘占事’谐音,以手指龟,影射占卜之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0:25 | 查看全部
948、湖州妓
【原文】

湖守饮饯。客有献木瓜,所未尝有也,传以示客。有中使即袖归曰:“禁中未曾有,宜进于上。”顷之解舟而去。郡守惧得罪,不乐,欲撤饮。官妓作洒纠者立白守曰:“请郎中尽饮,某度木瓜经宿,必委中流也。”守征其说。

曰:“此物芳脆,初因递观,手掐必损,何能入献?”会送使者还,云:“果溃烂弃之矣。”守因召妓,厚赍之。

[评议]

谚云:“智妇胜男。”即不胜,亦无不及。吾于赵威后诸人得“见大”焉,于崔敬女、络秀诸人得“远犹”焉,于柳氏婢得“通简”焉,于侯敏、许允、宰宪英妇得“游刃”焉,于叔向母、伯宗妻得“知微”焉,于李新声、潘炎妻等得“亿中”焉,于王陵、赵括、柴克宏诸母得“识断”焉,于屈原姊、娄江妓得“委蛇”焉,于王佐妾得“谬数”焉,于李文姬得“权奇”焉,于陶侃母得“灵变”焉,于张说女得“敏悟”焉。所以经国祚家、相夫勖子,其效亦可睹已!

【译文】

湖州郡守为人送行饯别,有客人送来一个木瓜,由于平日难得一见,所以传给在坐的客人轮流观赏。客人中有一位是天子身边的近臣,手捧木瓜说:“这珍果连宫中都不曾有,应该拿回宫中献给皇上。”说完近臣离席搭船返京,近臣离去后,郡守很担心,怕为此事而获罪,因此面带忧戚地宣布散席。

这时有个在席间斟酒的官妓,起身对郡守说:“何不请大家再坐下继续畅饮?依我推断,这木瓜过不了今晚,就会被扔到河里。”

经这官妓一说,郡守才想到,木瓜的皮肉很细致,很容易受损伤,再说经过这么多客人观赏,必然很快就腐烂,近臣如何能献给皇帝呢?不久护送近臣的使者回来,向郡守报告,木瓜因腐烂而被近臣丢到河里去了。郡守召来那名官妓予以重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0:33 | 查看全部
雄略卷二十六
【原文】

士或巾帼,女或弁冕;行不逾阈,谟能致远;睹彼英英,惭余谫谫。集“雄略”。

【译文】

有时男人会作妇人打扮,有时女人要装扮做男子;她们的行动完全可以成为楷模,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看看那些妇女的英雄事迹,我们这些男士真要汗颜三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0:43 | 查看全部
949、齐襄王后
【原文】

秦王使人献玉连环于君王后,[齐襄王之后,太史氏。]曰:“齐人多智,能解此环乎?”君王后取椎击碎之,谢使者曰:“已解之矣。”

[述评]

君王后识法章于佣奴之中,可谓具眼。其椎碎连环,不受秦人戏侮,分明女中蔺相如矣。汉惠时,匈奴为书以谑吕后,耻莫大焉,而乃过自贬损,为好语以答之。平、勃皆在,无一君王后之智也,何哉?

【译文】

秦王派使者拿玉连环献给齐襄王的皇后,说:“听说齐国人很聪明,所以把这种有‘智慧环’之称的玉连环送到齐国,希望有人能解开。”

齐襄王后拿起金锤,一举把玉连环击碎,然后对使者说:“已经解开了。”

[述评译文]

齐后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难题,可算是独具“智眼”的人。她用金锤打碎玉连环,等于驳斥秦王蓄意的戏弄,真可说是女中的蔺相如。

汉惠帝时,匈奴王曾写了一封信给吕后,极尽戏谑侮辱,对汉朝而言,可说是莫大的耻辱。但是当时虽然有陈平、周勃等名臣,尤其陈平又是以善于谋略闻名,最后仍想不出对策,只是给单于回了一封措词极为谦卑的信。为什么堂堂汉朝有那么多的智谋之臣,却没一位有齐襄王后的智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0:55 | 查看全部
950、齐姜 张后
【原文】

晋公子重耳出亡至齐,齐桓妻以宗女,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留齐五岁,无去心。赵衰、狐犯辈乃于桑下谋行,蚕妾在桑上闻之,以告姜氏。姜氏杀之,劝公子趣行,公子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姜氏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子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评]

五伯桓、文为盛,即一女一妻,已足千古。

张氏,司马懿后也,有智略。懿初辞魏武命,托病风痹不起。一日晒书,忽暴雨至,懿不觉自起收之,家唯一婢见,后即手杀婢以灭口,而亲自执爨。

【译文】

晋公子重耳出奔齐国,齐桓公非常礼遇,把女儿姜氏嫁他为妻,并且还送给他八十匹马。重耳因为在齐国的生活舒适,住了五年仍不想回到晋国争取王位。但是随行的家臣赵衰、狐犯等人都认为齐国非久留之地,他们聚集在桑树下商议,这时恰好有一个养蚕的女子在树上采桑叶,偷听到他们的计划,告诉姜氏。姜氏怕养蚕女泄露消息,就把养蚕女杀了,劝重耳离开齐国。重耳说:“人生但求安乐,何必管其他的事呢?”

姜氏说:“夫君是一国公子,被迫出奔齐国,追随夫君的臣子个个愿为夫君效死。夫君若是不急于重返晋国、争取王位,只是一味留恋妻子和贪图享受,如何对得起那些追随你的人?臣妾实在为夫君感到惭愧。现在不回晋国,什么时候才会有成功的一天?”于是姜氏和赵衰)舅犯等人合谋,把重耳灌醉抬到车上,离开了齐国。

[评译]

春秋五霸中,以齐桓公、晋文公的声名最盛,名传千古,全靠一女一妻的功劳。

司马懿的妻子张氏,聪明有谋略。

当初司马懿托词中风,向武帝(曹操)辞官。有一天司马家晒书,忽然下起一阵暴雨,司马懿在情急下,竟不自觉的跑去收书,被家中一名婢女瞧见,张氏立即杀了那名婢女灭口,自己接替婢女煮饭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1:12 | 查看全部
951、宋太祖姊
【原文】

宋太祖将北征,京师喧言“军中欲立点检为天子”。太祖告家人曰:“外间讻讻如此,将若之何?”太祖姊方在厨,引面杖击太祖,逐之曰:“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于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而出。

[议]

分明劝驾。

【译文】

宋太祖赵匡胤还没有得到天下时,在他行将率军北征的前夕,都城突然谣言满天飞,说军队打算拥立赵匡胤为天子。赵匡胤问家人:“外面一片乱哄哄的,谣言满天飞,怎么办?”他姊姊正在厨房作饭,拿起面杖就打他,说:“男子汉大丈夫遇到大事临头,应该拿出主见去决定,拿外面的流言来惊吓家中的女流,你是干什么吃的?”太祖默默无语走出家门。

[议译]

太祖姊姊这番话显然是鼓励赵匡胤接受拥立为帝,后来他果然黄袍加身即皇帝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1:24 | 查看全部
952、刘太妃
【原文】

太妃刘氏,晋王克用妻也。克用追黄巢,还军过梁,朱温阳为欢宴,阴伏兵,夜半攻之。克用逃归,即议击温,刘谏曰:“公本为国讨贼,今梁事未暴,而遽反兵相攻,天下闻之,莫分曲直,不若敛军还镇,自诉于朝,然后可声罪也。”克用悟,从之,天下于是不直温。

[按]

克用困上源驿,左右先脱归者,以汴人为变告刘。刘神色不动,立斩之,阴召大将约束,谋保军以还。此其智勇,岂克用所可及哉?假令克用不幸而死,必能为张茂之妻;设犹幸未死,必能为邵续之女。虽然,为张茂之妻、邵续之女易,为刘太妃难。何也?其勇可及,其智不可及也!

张茂为吴郡守,被江充所害,妻陆氏率茂部曲为先登讨充。充败,遂为陆所杀。

邵续女嫁刘遐,遐为石季龙所困。女将数骑拔围,出遐于万人之中。

太原被围,克用屡败,忧窘不知所为。时大将李存信劝且亡入北边,以图后举,克用以语刘,刘骂曰:“存信代北牧羊奴,何足与计成败!公尝笑王行瑜弃邠州走,卒为人擒,今乃躬蹈之耶?昔公亡走鞑靼,几不能自脱,赖天下多故,乃得南归。今屡败之兵,人无固志,一失守,谁复从公者?北边其可至乎?”克用悟,乃止。

【译文】

刘太妃是晋王李克用的妻子。李克用在追杀并大败黄巢的军队后,率军经过汴州,朱温假意盛宴招待李克用,暗中发动军队半夜围攻,李克用逃回自己的营区后,想要带兵攻打朱温。刘氏劝阻说:“夫君本是为国征讨贼寇,今天朱温在汴州围攻夫君的事,天下无人知晓,如果夫君擅自发动军队攻击,那么,天下有谁能分辨这是非曲直呢?不如率军回营,另向朝廷申诉之后,再声讨朱温的罪行。”李克用依刘氏的话去做,于是天下人都指责朱温。

[按译]

当李克用被朱温围困在上源驿时,李克用的亲信曾脱逃回来报告汴人发动军变的消息。刘氏不动声色,立刻把他杀了。暗中召集将领,部署士兵,策划如何救援。这等智谋勇略,岂是李克用比得上的?

如果李克用不幸中朱温埋伏身亡,那么刘氏一定会像张茂(晋人,字伟康,元帝时与三个儿子遭江充所害)的妻子般为夫报仇;如果李克用不死而只是被围,刘氏也一定会像邵续(晋人,字嗣祖)的女儿救夫突围。

然而,不论是身为张茂的妻子或邵续的女儿,她们的处境都比刘太妃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勇气可以培养,智慧却不容易养成。

张茂为吴州郡守时,被江充所害。张茂的妻子陆氏率吴郡百姓为先锋,征讨江充。江充兵败,终为陆氏所杀。

邵续的女儿嫁刘遐为妻。刘遐被石李伦围困,刘妻率数名骑兵突围,从一万多贼兵包围下救出丈夫。

当初太原被围,李克用屡战屡败,正不知该如何进退时,大将李存信曾劝李克用暂到北方,日后再图谋反攻。李克用把李存信的建议告诉刘氏,刘氏骂道:“李存信只是个北方牧羊人的小孩,哪能懂得事情成败的关键呢?大王曾经讥笑王行瑜(唐朝节度使,曾因功获赐铁券,谋废帝,李克用出兵征讨,后为部将所杀)轻易放弃守城,以至于死在别人手中,今天大王为什么要重蹈覆辙呢?况且大王以前也在鞑靼呆过,几乎无法免于灾难,幸好天下纷扰多事,才能重返南方。今天只要离开守城,就会有无法预料的灾祸发生,战败的士兵,信心动摇,一旦离开、有谁会继续追随大王?北方又怎能走得到?”李克用听从刘氏的话,乃打消去北方的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1:21:38 | 查看全部
953、苻坚妻
【原文】

坚妻张氏,明辨,有才识。坚将寇晋,群臣切谏不从,张氏进曰:“妾闻圣王御天下,莫不因其性而鬯之,汤、武灭夏、商,因民欲也,是以有因成,无因败。今朝臣上下,皆言不可,陛下复何所因乎?术士有言:‘鸡夜鸣者,不利行师;犬群嗥者,宅室必空。兵动马惊,军败不归。’秋冬以来,每夜犬嗥鸡鸣,又闻厩马惊逸,武库兵器,无故作声,即天道崇远,非妾所知;遽斯人事,未见其可,愿陛下熟思之。”坚曰:“军旅之事,岂妇人所知?”遂兴兵,张氏请从。坚败,张氏即自杀。

【译文】

苻坚的妻子张氏不但有才识,而且能明辨是非。苻坚想出兵攻打东晋,群臣极力劝阻,苻坚不肯听从。张氏劝谏说:“臣妾听说圣王治理天下,莫不是依顺万物自然的天性。汤、武率百姓攻打桀、纣,是顺从民意。所以顺民意者能成功,不顺者会失败。现在无论在朝的官员,或是在野的百姓,都认为现在不是伐晋的时机,陛下却执意伐晋。臣妾不知道陛下所凭借的理由是什么?相命术士说:‘夜里鸡啼,代表行军不利;狗成群哀号,表示屋宅将有丧事发生。’兵器无故的摇动,马匹无由的惊恐,是战争失利不能归来的先兆。自从秋、冬以来,每夜都可听到鸡啼狗号,马厩中的战马也显得惊恐不安,武库中陈列的兵器,更是无故的发出声响。虽然天道神明不是臣妾所能推断,但就常理而言,也非出兵的瑞兆。请陛下再三思。”

苻坚说:“行军打仗的事,哪是女人能懂得的?”于是出兵伐晋,张氏请求随军同行,后来苻坚兵败,张氏自杀而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