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4 08:40:51
|
查看全部
【夏日故事】征文:岳父变菜农
山东新陶阳公司社区管理中心 张修东
邮编:271624 微信号:zxd_0925
夏日来临,想说说关于我的岳父的故事。
实实在在地说,认识岳父,应该比认识他的大闺女就是我的媳妇要至少早七八年,虽然当时和有段时间还不能这样称呼。
1981年底我参加工作,那时岳父已经是我所在煤矿煤质科的技术员,科技革新项目在矿上叫得响,煤炭质量技术管理是矿上的“大拿”,名气已经不小。后来,我在宣传科从事新闻报道、在矿长办公室干秘书,与岳父打交道的机会自然多了起来,多次帮助撰写、修改和整理QC成果,并由此多次赴省进京报送煤质管理经验材料,使单位多次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而认识媳妇却是宣传部门的科长牵线搭桥,与当时认识岳父关系不大。
谈恋爱时,媳妇还在兄弟矿务局读政工中专,岳父此时已是煤质科科长,身份的关系,他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与几乎一顿不落在食堂吃饭的我天天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俩确立关系后,岳母关心在单身宿舍居住、一天三顿吃食堂饭菜的我,于是经常在周末等时间喊我去家里吃饭。这时我才得以了解岳父的一些情况。
岳父多次变换过身份。世世代代老农民的家庭背景,加之在家里排行老大,岳父能摸得、会操作的农家本事也就自然多了。种麦收秋、种瓜栽豆,不在话下;木匠、泥瓦匠、手工编织活,手到擒来;裁衣、纳鞋底,样样精通;家务活件件拾得起、项项放得下。转换农民身份,参加煤矿工作后,家里又有几个子女,但始终没有影响岳父的精力,他专一致志,集中专攻提高煤炭质量技术,结果在省内乃至全国煤炭企业连续十几年站排头,为矿上赢得了好多荣誉,赚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大家公认的“能人”。
岳父对土地有情,对农家活有恩,与土地打交道有缘,他常说,农家活,饿不着。即使退休赋闲在家,有时听听养生讲座,他也是给我说,啥时候也不能忘了农民,啥时候也不能看不起农民。直到后来,岳父看上了刘叔的一块地,并且开始耕耘、收获,这时的我才如梦初醒,理解了平日里说那些话的因由。在那爿闲地上,岳父时不时想起农家乐的日子,回忆思念那旧时的光阴,于是,翻耕,除草,开垦,搂沟,买秧苗,接水管……当年,菜地就有了收成,岳父在古稀之年又变化身份,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且是菜农。我于是想到,这不该是人们常说的本态归根吧。一个朋友,师大毕业后,应当是做英语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服从组织分配,从事了党群工作,结果多少年后,企业控员了,岗位受到冲击,只能改行,最终又回到了教授英语的原点上,虽然这时的素养比先前有了大的进步。看来,岳父的身份置换,也是一种本态回归啊。
记得岳母曾说过,在泰安老家时,岳父就是种菜的一把好手。夏播秋收,春种冬藏,一年之中瓜果蔬菜不断流,基本上不用购买,方便了一家人的生活,也节省了大家庭的开支。遇到吃不迭的蔬菜,送给邻里乡亲,没有不说好的。几十年后的今天,岳父重操旧业,一方面是闲来无事,找点事干,活动活动筋骨,二来是让家人吃点无公害蔬菜,把养生的理念渗透到实际生活了。
夏日的一天,我随岳父来到离社区宿舍几里外的菜地。苦瓜长势喜人,黄瓜纽子青翠,洋葱长成匀均,韭菜苗细茁壮……着实吸引了我的目光。岳父是个菜农,不干则已,干就像样。可曾记得,去年,岳父种植的胡萝卜丰收,我们一家人没少吃了岳母蒸制的胡萝卜肉包子,没少吃了岳母煎制的胡萝卜木耳鸡蛋火烧……这些都得益于岳父身份置换后的功劳。
人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平,则饮食安。岳父爱这片土地,也深深爱这个家庭,每时每刻都在为家庭做着什么,做着力所能及的什么。他的举动是个无声的带动,矿工种菜潮涌动矿区,五块木板一钉,填上土,撒上种,栽上苗,施上肥,浇上水,往阳台有限的空间一放,不几日就是片片绿油油的韭菜地、棵棵壮实的茄子架辣椒架……随吃随摘,颇有人人是菜农的味道。
在菜地地头,岳父对我说,煤矿形势好时,种菜是个营生,随玩随种,填补家用;可煤矿形势不见好时,种菜就成了糊口工具的辅佐。岳父继续说,这些技能,是不能丢的,它不光是咱们煤矿工人的传家宝,也是咱们生存的根啊。
我头点得像大雨来临之前的磕头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