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中企互动】难忘师徒情

发表于 2016-11-19 15:12:35 | 查看全部
7月23日早上8点一接班,湖北化肥储运部调车一组调车长王昌军就开始安排47节燃料煤车调车作业计划。既要节约作业时间,减少车皮延时费,又要确保20日暴雨后铁路行车安全,有着22年工龄的王昌军也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很快,大家各就各位,进入工作状态。调车员包大川行使调车长作业指挥权,王昌军则带着徒弟李波到煤车最前端,负责推送作业瞭望。一上午就在师徒俩紧张忙碌的问答、操作、解惑中,不知不觉流逝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中午12点半。连日的高温天气,让煤车温度超过70℃,师徒俩在热的发烫的空气里蒸着“桑拿”,炼化兰工装被汗水打得湿透,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

“库2线存11节,解列后再存12节,转机待线存12节,再进库1挂12节空车……”35节煤车的采样刚结束,燃料库12节煤车也报空待出库,王昌军顾不上抹一把额头上一直往下淌的汗水,拿着调车作业计划单,不厌其烦地向徒弟交代作业顺序。

半小时后,李波记清楚了作业顺序,王昌军的担心也随着汗水排除到了体外。“作业完成后再吃饭吧!”听到对讲机里时不时传来大伙儿吆喝去食堂吃午饭的声音,摸了摸咕咕唱“空城计”的肚子,他咬咬牙,对徒弟说。

观速观距是铁路调车员的基本功。在正午袭人的热浪里,王昌军手把手地教徒弟列车解列观速观距技巧:看车皮车号最省时间,也不容易出错;列车解列时,要左右观察,并呼叫“上道作业”,这样才能保障安全。“一关前,二关后,三摘风管,四提钩”师傅一边念着列车摘钩操作技能,一边紧盯徒弟摘钩操作顺序……

看到徒弟站在煤库门口,手拿对讲机像模像样地呼叫十、五、三车的作业联控,王昌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小子行啊,有悟性!忙活了大半天,直到13点半,师徒俩才安心地到食堂吃上了午饭!(张爱红 王泽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2:49 | 查看全部
张泽天说:
“我不仅学会了技术,更学会了做人。”

我是一名新分来的大学生,在采油二厂新庄采管区王集油田5号计量站实习。我的师傅是高级技师徐新军。

师傅对我说:“如果连最基本的采油工技术都学不好,以后出去不要说跟我学过。”他把我当作他的孩子一样管教,而且非常认真负责。采油井井口流程、注水井井口流程、巡井、取样、量油等工作技能,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

一天午休,我们用水泥修补墙壁上的漏洞。我第一次和水泥,没经验,和得太干了。师父抢过铁锹自己和,顺便教我。不一会儿,我发现他的手在渗血。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才淡淡地说:“之前虎口处有个伤口,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让他们听见,要不又要撵我回去休息了。”他坚持做完了工作。

长期以来,糖尿病、腱鞘炎一直困扰着师傅。医生多次嘱咐他,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否则会加重病情。我曾问他:“你50多岁了,身体这样不好,为什么不申请去后勤单位工作?”徐师傅说:“干了一辈子采油工,我还是觉得在前线工作踏实。”

我的实习期快要结束了,就要离开师傅了。要问我跟着恩师学会了什么,我的回答是,学会了技术,更学会了做人。我由衷地说一声:“徐师傅,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2:59 | 查看全部
姜莎说:“师傅让我明白,不能忽视细节。”

6年前,我通过油田招工考试当上了一名采油工。到岗位的第一天,我就蒙了。看着复杂的工艺,弯弯曲曲的管线,密密麻麻的阀门,我彻底晕菜了。经验丰富的牛金范师傅说:“等你学会了,就不晕了。”

“停停停,你这样操作很危险。”他看我量油的方法不对,大声喊停。

我第一次独立操作就出师不利。

“阀门不是先开后关吗,哪里出问题了?”我一脸茫然。

“没错,可你忽视了一个细节。阀门都带着高压,操作时一定要侧身。阀门如果刺漏了,那可是十几个兆帕的压力啊,打到身上小命都没了。开阀门一定要开到底后再回半圈,因为很多阀门前面几圈可能是空扣。这样操作,可避免管线憋压刺漏。”他耐心地教导着。

“这么说,我的问题真是够严重了!”我连说话声音都变小了。

“平时操作要细心,采油这活,不敢马虎,安全生产是大前提。”6年过去了,师傅的话仍在耳畔回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3:11 | 查看全部
张向东说:“师傅比我小,却值得我佩服。”

我参加工作近20年。去年,因为油田优化人力资源,我转岗来到新庄采管区,半路出家当了采油工。一个“80后”小伙子成为我的师傅。

第一次见小师傅李宇时,他正站在抽油机的护栏上卸平衡块上的螺母。他看起来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他缓缓地提起5千克重的大锤,猛地用力砸向扳手柄。重复四五下后,螺母松动了。

“张哥,刚才的操作看清楚了吗?”他笑着说,“虽然看着简单,但需要技巧。你也来试一下吧。”

“这算啥?不就抡大锤吗,只要有力气就行了。”我一脸不屑,心里满是牢骚。

我爬上护栏,从他手里接过大锤。“砰……”螺母纹丝不动,扳手却弹了起来。大锤的反作用力差点把我震下护栏。

“砸反了。”李宇紧紧拉住差点摔下去的我,厉声说道。

“哎,糗大了!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办砸了。”我心里嘀咕着。

随后,他又是示范,又是讲解。经多次练习,我才拿下这活。

我开始佩服这个小师傅了。他年龄不大,经验很丰富。

“你不怕我学会技术抢了你的饭碗?”我这样问是有原因的。目前,因为生产经营困难,岗位竞争非常激烈。

“不怕!”他答道,“咱们是一个集体,需要更多有责任心和熟练专业技术的人。”

别看岁数小,他心胸却很大,值得我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3:28 | 查看全部
2005年,我四年的大学生活戛然而止,就在八月份的一天,我在石化企业应聘合格,全新的生活也拉开了帷幕。

含着些许的青涩、带着父母的嘱托,更揣着憧憬和向往,我被安排到浙江绍兴东湖油库工作。由于学的是电气专业,实习期过后很自然地被分配在检修班,从事了电气维修工作,而班长也成了我的师傅。

“师傅”这个称谓,大概应该是“不苟言笑”和“严肃”的代名词吧。而眼前这位,怎么看都和这几个字沾不上边。除了工作时话不多外,平时总是大大咧咧、风趣幽默,也不会责骂我半句。呵呵,这性格,叫哥是蛮合适的。

一头寸发,一副黑边眼镜,常年日晒的脸庞黝黑中泛着油光。健朗的身板,矫健的步伐,那大一号的工作服上星星点点的油漆渍,显得有点不修边幅。

几个月里,每天跟着师傅一起检修,递个工具,扶个梯子,然后再听上师傅的一顿唠叨。唉!感觉自己快成《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了。不过也没什么,不上手感觉还是蛮轻松的。

“晗浩,该教的都教过你了,这次你来!”一次检修配电箱,师傅突然来了一句,一点不给心理准备啊?有点懵了!胆小的我哪干过这事。家里的电气活都是老爸处理掉的,而学校里学得那点电气知识和现在都对不上号啊!等等,师傅以前教的都什么来着?不行了,满脑子都是浆糊了。想到这,我怯怯地说了声:“这我不会啊!”“不行,越不动手胆子越小,我会盯着你的!”师傅今天“翻脸”了。

颤巍巍拿起的螺丝刀显得格外的沉重,另一个手都感觉无处可落。眼前的配电箱仿佛是一片雷区,碰哪儿,哪儿都会响似的。头皮阵阵发麻,那只持刀的手已不自觉地移向了开关。“啪”,一声脆响,手上感觉像被什么打了一下。不会触电了吧?噢,我的小心脏啊!

“教过你几遍了,干电气活没电要当带电干,怎么都忘了?你再看看你的手指放在哪里了?”一股凉意直穿头顶,瞬间,脑子变得格外的清醒,手背上几个手指印正逐渐地清晰起来。

责骂声中,我看清了我那只拿螺丝刀的手,一根食指正死死地抵着起子的金属部分,难怪从不骂我的师傅发狠了。记忆此刻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师傅教过的话也在耳边响起:“握柄的手不要超出柄与刀杆的连接部位!”原来师傅是教过的啊!

定了下神后,我把师傅往日维修时的动作回了一遍,然后静下心来,顺利换掉了烧坏的开关。

“好了。”“好了?”晕,师傅为什么用这严肃又疑问的口气?难道我哪里又出错了?

又理了一遍,没错啊?“好了。”“真好了?”还是一脸的严肃。头有点大了,鼻子上已冒出了汗珠。

再理了一遍,没错啊!“真好了,师傅你看对吗?”“为什么问我,你应该问自己!”依然是那副严肃的表情。

重新再理了一遍!“真好了,没错!”“噢,没错,那罩上外壳、合上开关、清理现场。”师傅已换回了轻松的面容,嘴角也微微地扬了起来。原来这是在考验我的自信心啊!

从那以后,每当我拿起工具时总会想起那次“首秀”,而每次师傅吩咐下的事,我总是默默地对自己说:“晗浩,重要的事说一次就够了,千万都记下了!”

(绍兴石油 张晗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3:43 | 查看全部
上班的时候,看着平时一脸严肃的师傅脸上一直挂着的淡淡笑容。忍了半天的我实在忍不住了。

“师傅,你到底有什么好事?难道是你中500万了?”

“不是,只是你师傅我马上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

这高兴得和孩子一样的师傅,就是我们的班长,一个有着20年工龄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个获得过多次车间责任员工的和公司差别化隐患排查重奖的员工——廖海。

闲不住的班长

认真,负责,细心,这些词都是其他员工对廖海的评价。作为一名班长,廖海在每天忙完自己的工作后都会坚持抽时间出来去把整个罐区巡检一次。即使干完活后已经是凌晨,也依旧坚持出来认真查看现场。通常是精神抖擞来到车间,疲惫不堪的回去。

2015年10月10日凌晨,他照例出来巡检,当巡检到升压器E-303时,发现在离地面2.5米处升压器去火炬线管线阀有结霜现象,于是细心的他就停下来认真查看,最后回到中控拿来肥皂水确认了是升压器去火炬线焊缝泄漏。然后上报车间处理,避免了事故了的扩大。

10月15日凌晨,在巡检,当走到6#西罐组时,闻到一阵阵强烈刺激的气味,然后逆着风向,顺藤摸瓜,通过用肥皂水检测的方法,发现V-601B罐氮封的返回线阀体泄露。及时上报车间处理。

“廖海,来,跟我去现场改改流程。”

“好咧,来了。”

因为熟悉现场流程,每当工艺组需要帮忙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他也没有任何怨言,都是直接拿着扳手就跟着工艺员向现场走去。以至于每个工艺员提到他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老师傅。

耐心的好师傅

作为今年刚分了储运的大学生,在车间级培训时,就听车间工艺员车工说了我将分到的班的师傅是个非常认真的师傅。

刚到了班组,面对偌大的一个罐区,看着厚厚的一本操作法和流程图,完全不知从何处下手。这个时候,他带着我从石脑油流程开始,带着我从原料来的管带,再到罐、泵、再到去装置的管线一步一步地走下来。边走边说,将这些书上没有的东西悉数相传。帮助我形成大概的概念,那段时间,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每天都在罐区内穿梭。

每每需要干什么活都带着我这个拖油瓶去观看,面对我的一些幼稚的问题也没有不耐烦。详细的和我讲解为什么这样做和要注意的事项,让我学习速度飞快。现在想来那段时间师傅他每天要做那么多的工作还有抽时间带我走流程,真是极为辛苦。

安全的监督者

二十年的工厂生活,四年的看火经历让廖海对安全,对于规章制度有着比其他员工更多的敏感。2015年,他3次被评为“储运最负责任员工”,共计发现上报分部级以上安全环保隐患26项。有次他巡检3#东北罐组西面消防路处,发现消防门给一台货车停在那挡住出入口,于是他立即找来附近准备干活的施工人员了解,原来是中石化五公司的车,于是他找到司机,教育了一番停在消防门前的危害后并立即令其马上开走,保持消防路畅通。  

11月12日晚上20:30,廖海发现渣油输送泵P-201B泵机封泄露……

11月14日凌晨4:30,廖海发现升压器E-303去火炬线盲板法兰处泄露液化气……

11月27日晚上20:00,廖海发现生产装置送港口管线的仪表采压点接口处泄漏物料。及时汇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这就是我的班长,我的师傅廖海,一个老师傅,一个新党员。(周刘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3:55 | 查看全部
上班的时候,看着平时一脸严肃的师傅脸上一直挂着的淡淡笑容。忍了半天的我实在忍不住了。

“师傅,你到底有什么好事?难道是你中500万了?”

“不是,只是你师傅我马上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

这高兴得和孩子一样的师傅,就是我们的班长,一个有着20年工龄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个获得过多次车间责任员工的和公司差别化隐患排查重奖的员工——廖海。

闲不住的班长

认真,负责,细心,这些词都是其他员工对廖海的评价。作为一名班长,廖海在每天忙完自己的工作后都会坚持抽时间出来去把整个罐区巡检一次。即使干完活后已经是凌晨,也依旧坚持出来认真查看现场。通常是精神抖擞来到车间,疲惫不堪的回去。

2015年10月10日凌晨,他照例出来巡检,当巡检到升压器E-303时,发现在离地面2.5米处升压器去火炬线管线阀有结霜现象,于是细心的他就停下来认真查看,最后回到中控拿来肥皂水确认了是升压器去火炬线焊缝泄漏。然后上报车间处理,避免了事故了的扩大。

10月15日凌晨,在巡检,当走到6#西罐组时,闻到一阵阵强烈刺激的气味,然后逆着风向,顺藤摸瓜,通过用肥皂水检测的方法,发现V-601B罐氮封的返回线阀体泄露。及时上报车间处理。

“廖海,来,跟我去现场改改流程。”

“好咧,来了。”

因为熟悉现场流程,每当工艺组需要帮忙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他也没有任何怨言,都是直接拿着扳手就跟着工艺员向现场走去。以至于每个工艺员提到他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老师傅。

耐心的好师傅

作为今年刚分了储运的大学生,在车间级培训时,就听车间工艺员车工说了我将分到的班的师傅是个非常认真的师傅。

刚到了班组,面对偌大的一个罐区,看着厚厚的一本操作法和流程图,完全不知从何处下手。这个时候,他带着我从石脑油流程开始,带着我从原料来的管带,再到罐、泵、再到去装置的管线一步一步地走下来。边走边说,将这些书上没有的东西悉数相传。帮助我形成大概的概念,那段时间,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每天都在罐区内穿梭。

每每需要干什么活都带着我这个拖油瓶去观看,面对我的一些幼稚的问题也没有不耐烦。详细的和我讲解为什么这样做和要注意的事项,让我学习速度飞快。现在想来那段时间师傅他每天要做那么多的工作还有抽时间带我走流程,真是极为辛苦。

安全的监督者

二十年的工厂生活,四年的看火经历让廖海对安全,对于规章制度有着比其他员工更多的敏感。2015年,他3次被评为“储运最负责任员工”,共计发现上报分部级以上安全环保隐患26项。有次他巡检3#东北罐组西面消防路处,发现消防门给一台货车停在那挡住出入口,于是他立即找来附近准备干活的施工人员了解,原来是中石化五公司的车,于是他找到司机,教育了一番停在消防门前的危害后并立即令其马上开走,保持消防路畅通。  

11月12日晚上20:30,廖海发现渣油输送泵P-201B泵机封泄露……

11月14日凌晨4:30,廖海发现升压器E-303去火炬线盲板法兰处泄露液化气……

11月27日晚上20:00,廖海发现生产装置送港口管线的仪表采压点接口处泄漏物料。及时汇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这就是我的班长,我的师傅廖海,一个老师傅,一个新党员。(周刘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4:10 | 查看全部
在广州石化动力事业部电气二车间东区班有一个这样的班长,他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作为他的为人准则。在平时闲暇的时间,喜欢与班组其他班员互相调侃一下;而在工作时绝对是一丝不苟、毫不马虎。他的名字叫刘锦祥,我们都叫他“祥叔”。

9月17日,N58所消缺,作为突击队队员,我和班长“祥叔”赶赴“前线”。在N58所Ⅰ段高压清扫之前,电气二车间副主任李志荣对清扫现场的安全措施做了强调,并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工作任务。我和“祥叔”分到了一组。在安全措施做足之后,进入现场开始作业。

“嘿,孙敏帮我去拿块抹布来,记住倒一些酒精进去。”过来了一会,“帮我拿力矩扳手来”那熟悉的声音又传来。看着他那忘我工作,作为徒弟的我,深深的感觉到什么叫言传施教,什么叫榜样的力量。

我说“祥叔”我来拧吧,之后“祥叔”教了我如何使用、怎样才能算拧紧。在他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说是掌握了,但使用这“玩意”确实需要费很大的劲,看着好几个电气柜回路都被我搞定了,一种满足感涌上心头。

可回头看“祥叔”他已经爬上柜顶去拆母线桥的盖板了,突然感觉他那并不算庞大的身躯顿时在我眼中无限的放大,或许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需要任何的修饰,他就在那里,朴实、敬业、专注。

“祥叔”不仅工作起来忘我,在技术方面绝对是“大拿”,9月11日,他在日常巡检中发现了焦化二高压水泵电机(3300KW)P1119A柜综保闪屏,这台机是焦化二的核心装置,如果它“趴下”了,而另一台机也“不好运”的话,对装置的正常运行实在威胁太大了。“祥叔”立马做出了判断是综保电源模块故障。在更换之前征得的车间设备员同意,并且得知了工艺当晚20:00时开始除焦。他立刻回班组拿备用的电源模块,看着“祥叔”兴致冲冲的走出去,我也跟上。在一切安全措施都完成之后,他开始更换模板,那娴熟的操作,清晰的思路,在一旁的我对于“祥叔”的技术那是心里一个佩服。更换完毕之后,他通知工艺已经成功更换并告知工艺下次开机正常与否都要与他联系。次日,在得知开机正常的好消息,“祥叔”也微微的笑了。

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师傅,他不总是在言辞方面进行的教导,而是让你自己发现、学习、思考,等这些都你都经历了之后,他才会从理论上给你剖析。有这样的师傅我感觉很欣慰。同时我也想告知其他青工,什么样的精神,才是我们作为年轻人拥有的,脚踏实地,不断的学习,取长不短,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的成长。(孙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4:44 | 查看全部
作者:潘景照
[/table]
摄影:乐鸣   王俊   刘继鸣
我出生于1984年3月,宝钢投产于1985年9月,之前同样是“80后”的我们互不认识,我也不知道在遥远的上海有一个宝钢。
2007年7月,经过16年的求学生涯,在一些必然和偶然因素的推动下,我来到了上海,投入了宝钢的怀抱。
刚参加工作时候,有很多的不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很艰难。这一切,我的师傅都看在眼里。记得实习的时候,当我看到作业区师傅们熟练地调出各个参数画面,我就想:这么多的代码怎么记啊?看着他们飞快地进行数据计算,从容地用广播发布指令,我心里充满了敬佩,什么时候我才能做到啊?忘不了第一次上夜班的时候,上眼皮和下眼皮打了一个晚上的架;第一次做日报,面对着成百上千个数据,失误频频……师傅用他宽阔的胸怀包容了我,不但教我怎么做事,还教我怎么做人,把他的一身本领倾囊相授,使我顺利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宝钢人。从师傅那里,我知道了“85·9”——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师傅告诉我,当年一期建设中的宝钢,各方面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宝钢位于上海郊区,交通不便。再加上其中经历了“下马”和“缓建”的困难期,更让大家的思想背上了一层负担。但是,宝钢的前辈们,“不抛弃,不放弃”,顶着各种压力,刻苦学习,消化资料,按照原计划在各培训单位参加操作培训。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建设宝钢。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家在消化资料和参加现场安装调试时,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他们虚心向日方专家请教,认真记录各类数据,利用点滴时间边学边模拟操作。而这一切工作都是在简易工棚内进行的。
1985年9月15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宝钢一号高炉点火成功。看着奔腾的铁水,大家互相拥抱,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老一辈宝钢人不仅为宝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85·9”精神。宝钢人怀揣着“85·9”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首先在国内实现了大批量的无缝钢管生产,然后冷轧板投入市场,再就是汽车板作为第一个战略产品推出,大大提升了我国的钢铁生产水平,带动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2012年,宝钢推出了第二个战略产品——硅钢,随着第一卷合格的取向硅钢板卷于5月15日下线,标志着宝钢掌握了代表钢铁业顶级制造能力的取向硅钢工艺技术。
转眼间来到了2014年,我30岁了,是宝钢的沃土培养了我,是“85·9”精神激励了我,让我经受住了现场的考验;三十而立,经过7年的锻炼和培养,我逐渐从一名技术协理成长为一名区域工程师。也是在这一年,我开始带徒弟了。当徒弟看到我熟练地调出各个参数画面,飞快地进行数据计算,从容地发布指令,也是满满的羡慕。从他的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在心里说:放心吧,徒儿,师傅一定把这几年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你,也一定会给你讲述师傅的师傅讲过的“85·9”故事,把“85·9”精神传承给你。
时间定格在2015年,宝钢即将投产30周年了,三十而立的宝钢也将迎来湛江钢铁的“15·9”点火。如今,我带过的两个徒弟都在湛江热土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他们是幸运的,能经历湛钢从无到有的过程,和项目一起成长,这份机遇可遇不可求。徒弟今后也会有他们的徒弟,我相信他们也会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也一定会给他们讲“85·9”故事、“15·9”故事……
[table=100%,#ffffd9]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现在整个钢铁行业都进入了冬天,我们更要追根溯源,用“85·9”精神来强化我们的战斗力,不断践行宝钢人的知与行,从而继续保持行业最优的地位。(作者单位:宝钢股份炼铁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15:07 | 查看全部
作者:施锦雷
[/table]
摄影:姜华   刘海华   杨建华
2001年,我从宝钢工业技术学校毕业进入当时的企业开发总公司综合开发公司,刚进单位的第一眼完全颠覆了以往我对宝钢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钢铁工人应该就是穿着防护服挥汗在炼钢炉旁,一旁火花四溅。
虽然就读于宝钢技校,平时也或多或少听老师介绍过宝钢的一些情况,但是上班后的第一个岗位却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公司坐落在宝钢大院内滩涂边上的一大片空地上,宽阔的泥地上铺天盖地地堆着废钢、废铁。依稀记得上班第一天办完相关手续后,人事员把我带到一个头戴草帽、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面前,向我介绍说这是以后带教我的黄师傅,我怯生生地叫了声“黄师傅”。“小伙子,刚刚毕业吧,瞧你瘦的!来,先和我一起搬根槽钢。”就这样,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干起了搬运工,当时我刚从学校毕业,1.72米的个头不满100斤,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后才摇摇晃晃地把槽钢扛到肩膀上,后来才知道那根槽钢重达400斤。
虽然在单位没有抱怨过一句,但是回到家却再也忍不住哭着对妈妈诉苦,妈妈安慰说:“学校和社会完全是两个概念,妈妈当初进厂的时候什么苦活、脏活没干过?而且你是一个男子汉,现在肩膀上扛起的是槽钢,以后会扛起更多。”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我才明白妈妈当时说的话。就这样干了一个星期,肩膀上皮都破了,又红又肿,黄师傅问我:“怎么样,还习惯吗?我们这边就是这样,缺乏机械设备,很多时候都要靠人工搬运。”我好奇地问黄师傅:“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废钢、废铁搬来搬去,而且还要进行切割?”“是这样的,宝钢并不像你在书本上看到的那样,光有炼钢、炼铁,那么大一个厂有着许多不同的分工,就拿我们来说,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通俗的叫法就是废钢、废铁,这些产生的废弃物我们难道就丢弃吗?当然不是,我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能重新回炉的进行切割。对不能回炉的我们进行加工,实在不能利用的我们才会去卖。别看我们干的活很简单、很粗糙,但是很重要。”
[table=100%,#ffffd9]

在宝钢15年的工作生涯中,我前前后后跟过许多师傅,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大部分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许多朴实无华的话语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伴随着我不断成长。今年是宝钢投产30周年,同时也是宝钢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我不禁想起老师傅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不奋斗不算年轻过。”我们青年员工更应立足岗位,握紧接力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宝钢二次创业作出贡献!(作者单位:宝钢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