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62|回复: 53

年终盘点之六:【职工素质与市场】淄矿集团: 铸市场“熔炉”炼就职工素质持续提升的

发表于 2007-12-12 07:28: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修改稿:                                       

                                               淄矿集团: 铸市场“熔炉”炼就职工素质持续提升的“金钥匙”
         严寒挡不住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唐口煤业公司职工报名上“大学”的热情,连日来,报名的职工络绎不绝。据该集团煤炭技术学院负责报名登记的宋老师介绍,为方便职工“深造”,煤炭技术学院今年在各下属单位设立了“流动大学”,唐口煤业公司报名上“大学”的一线职工已超过了600人,整个淄矿集团则达到了20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报考了综采、综掘、矿山机电等专业。淄矿集团一线职工上“大学”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今年实施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如是说。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淄矿集团的领导深深认识到:煤矿一线职工80%以上来自农村,普遍文化水平低,业务技能差,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和效率、效益提高的“瓶颈”。特别是随着煤矿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靠持续提升职工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始终充满活力的矿山“生力军”。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市场化”手段促职工队伍素质持续提升。为此,该集团活用“素质金字塔”、“书友会”、“奖学金”等一系列“市场化”手段,让企业变成了锻造高素质人才的大“熔炉”。
      “素质金字塔”逼提升。埠村煤矿统计报表显示:今年1~11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掘进区队的进尺和材料回收复用率提高了近20%,职工人均工资增长近万元。“这都是沾了矿上实施的‘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的光,职工素质不断提升,效率不断提高,收入相应的也水涨船高了。”埠村煤矿二号井掘三队职工韩士伟如是说。
        今年初,淄矿集团埠村煤矿等单位实施了“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每季度一次以知识考试+技能测定+群众评议+绩效考评的四合一评价为基本依据,动态评定星级职工、骨干职工、首席职工,等级与岗位调整和收入挂钩,许多职工由于素质提升快,由普通员工专为业务骨干或班组长,今年收入增长了近两万元。也有少数人由于素质提升不够快,由关键岗位转为一般岗位,收入反而减少。这样一来,通过阶段性、不间断轮次的评定转换,逼着职工自觉学技术、钻业务,不断提升素质。据统计,埠村煤矿今年90%以上的职工实现了素质攀升。
        为配合“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淄矿集团投资数千万元在高级技校和有条件的矿井建立了网能大学、实物教学基地,推行了“631”培训模式,重点开展安全生产、采煤、机电等知识的培训,使一线职工普遍得到一次更新知识的机会。工会组织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今年共进行了200多个项目的比武,累计有15000多人次参加,比武项目和参加人数均创历年来之最。对“武状元”除命名和现金奖励外,在一定时期内还发放“特殊津贴”,让技术尖子“名利双收”。此外,每年都组织技工晋级考试,目前淄矿集团具有技术等级的技工近8000人,拥有各类操作证的职工达10000多人。
        “书友会”促提升。“听说《最佳员工生存手册》是本好书,针对性强,非常实用,建议买两本。”“我建议多买几本关于技术方面的书籍。”又到买书的时候了,淄矿集团各单位“书友会”专门召开会议,征求会员意见,以增强买书的针对性。
         “书友会”是淄矿集团各单位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职工素质提升的得意之笔。会员每季缴纳一定的会费,用于购买新书籍,由“书友会”统一管理,会员定期到“书友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新书,实现有限书籍的无限流动,形成“没有库存的书吧”。“书友会”倡导“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古训,要求会员限期还书,并要写读后感,督促职工主动学习,持续更新。受“书友会”的启示,许多单位还设立了“文学社”、“青年记者站”,以“市场化”手段运作,进行集体“充电”,促进了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淄矿集团许厂煤矿“青年记者站”成立不到半年,“记者”们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50多篇,两名佼佼者还走上了秘书岗位。
        “奖学金”激提升。一提起“奖学金”,大多数人恐怕会认为这是学生的“专利”。而淄矿集团埠村煤矿的职工只要考试成绩好,每月都能拿到“奖学金”。“奖学金”是淄矿集团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职工素质持续提升的又一有效手段。
        埠村煤矿针对过去部分职工因为学技术、钻业务积极性不高,素质提升不够快的实际,每月从工资总额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职工素质提升“奖学金”。职工凡是当月无违章、无事故,在应知应会考试中得分达到80分,当月奖励100元,高于80分的按照超出的分值另外奖励,达不到80分的不予奖励,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有时职工因事耽误了考试,都主动要求参加补考。“我们两个因休班耽误了考试,还是让我们参加补考吧!”日前休班返矿的职工王力强和张超一听说本月的考试已结束,第一件事就是找领导要求参加补考。
        与此同时,淄矿集团也设立了“奖学金”,每月组织一次抽考,只要考试成绩好,每月能拿300元左右的“奖学金”。考试根据职工所学内容临时命题,临时确定参考人员,实行单人单桌,多人监考,防止作弊,并实行“连坐式”考核,一人考不好,全员的“奖学金”都要受影响,激励职工自觉努力学习、相互监督学习,促进素质的不断提升。
        令人眼红的还有“带徒奖学金”和“学历奖学金”。为调动青工学技和老技师传技的积极性,淄矿集团许多下属单位设立了“带徒奖学金”,老师教得好,学生进步快,师徒同时受奖励。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集团已有近2000对师徒受到奖励,发放奖金达100多万元。为鼓励职工自学,淄矿集团许多下属单位规定,凡自学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校、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分别给于1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报销部分学费,出现了职工争相报名上大学的喜人景象。据介绍,三年以后,该集团70%以上的职工将达到中专以上文凭。
        职工素质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和效益的提高,淄矿集团今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销售收入与去年相比仅增加了10%左右,而利润却增长了近30%。
    笔者评说:
                                               精心搭建职工素质持续提升的“赛马场”
        “国以才治,业以才兴”。职工素质、团队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靠持续提升职工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始终充满活力的职工队伍。
         当前,各行各业普遍存在“人才荒”、“技工荒”。事实证明,企业之所以出现“人才荒”、“技工荒”,并不是真正的缺乏人才,关键是缺乏出人才的机制。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精心搭建“赛马场”,让各类人才在竞争中不断提升素质,脱颖而出。淄矿集团运用“市场化”手段,精心“铸造”锤炼让高素质人才不断涌流的“熔炉”,为职工搭建起了一个“赛马场”,营造了职工人人把学习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主动学习,持续更新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素质攀升、收入提升的良性循环,使自觉掌握丰富的岗位知识、练就高超的岗位技能、奉献厚实的岗位绩效成为每一名职工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王俊)
地址: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
电话:0533—5850080  13853384509
邮编:255120
审稿: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部长国洪伟
电话:0533—5851191
      







原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职工素质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的“砝码”。如何持续提升职工素质?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值得借鉴
                                                              淄博矿业:“市场化”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助推器”
         本报讯  严寒挡不住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唐口煤业公司职工报名上学的热情。日前,负责报名登记的宋老师一边为报名者登记一边介绍说,截止目前,该矿报名上“大学”的一线职工达到了600多人。如今在淄矿集团,报名参加在职教育培训的不仅仅是唐口煤业公司的一线职工,现在整个集团掀起了上学“热”,有2000多名一线职工积极报名上“大学”深造。该集团一线职工报名上“大学”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认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化手段,大力开展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如是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职工素质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的“砝码”。如何持续提升职工素质?淄矿集团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运用好“市场化”这一有力武器,是最有效的办法。
        为此,该集团把今年定为“职工素质提升年”,分别建立了职工素质档案和素质提升远景目标,围绕学习有提高、学历有提高、技能有提高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与岗位调整和收入挂钩。他们以提高技能为目的,投资数千万元在高级技校和有条件的矿井建立了网能大学、实物教学基地,创造性地推行了“631”培训模式,重点开展安全生产、采煤、机电等主体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使一线职工普遍得到一次知识更新的机会。工会组织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并实行重奖,调动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今年有许多职工因为技术比武成绩好就拿到了3000元以上的奖金。
        为鼓励职工自学,淄矿集团许多下属单位规定,凡自学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学历或学位的,分别给于1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对学费报销50%或25%。“参加培训班不仅能取得学历、增长知识,还能领奖金,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唐口煤业公司巷修队副班长王光成说。据介绍,唐口煤业公司等现代化矿井计划到2010年,一线班组职工70%以上达到中专、技校文化程度。
         一提起“奖学金”,大多数人恐怕会认为这是学生的“专利”。而淄矿集团埠村煤矿的职工只要考试成绩好,每月都能拿到“奖学金”。 “奖学金”是淄矿集团“市场化”促职工素质持续提升的又一有效手段。
        埠村煤矿针对过去部分职工因为学技术、钻业务积极性不高,素质提升不够快的实际,运用“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每月从工资总额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职工素质提升“奖学金”。职工凡是当月无违章、无事故,在应知应会考试中得分达80分者,当月奖励100元,超出80分按照超出的分值另外奖励,达不到80分的不予奖励。有力地调动了职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职工有时因事耽误了考试,都主动要求参加补考。“前天我们两个休班,还是让我们参加补考吧!”日前休班返矿的职工王力强和张超一听说已考完试,第一件事就是到办公室恳求参加补考。
        与此同时,淄矿集团也设立了“奖学金”,每月组织一次抽考,只要考试成绩好,每月能拿300元左右的“奖学金”。考试根据职工所学内容临时命题,临时确定参考人员,实行单人单桌,多人监考,防止作弊,并实行“连坐式”考核,一人考不好,全员的“奖学金”都要受影响,激励职工自觉努力学习、相互监督学习,促进素质的不断提升。
        令人眼红的还有“带徒奖学金”。为调动青工学技和老技师传技的积极性,淄矿集团许多下属单位设立了“带徒奖学金”,定期考核,老师教得好,学生进步快,师徒同时受奖励。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集团已有近2000对师徒受到奖励,发放奖金达100多万元。
      “书友会”是淄矿集团各单位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促职工素质提升的得意之笔。会员每季交纳一定的会费,用于购买新书籍,对旧书进行定期淘汰,达到人人每季更新一套图书。采取图书定期更换、“资源共享”的运作方式,会员定期到“书友会”根据图书目录选择自己喜爱的新书,实现有限书籍的无限流动,形成“没有库存的书吧”。“书友会”倡导“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古训,限定期限还书,并要求会员谈读后感,督促职工主动学习,持续更新。
        职工素质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和效益提高,淄矿集团连续四年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2左右,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有4个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最长的已达7周年,销售收入与去年相比仅增加了10%左右,而利润却增长了近30%。
(王俊)
地址: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
电话:0533—5850080  13853384509
邮编:255120
审稿: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部长国洪伟
电话:0533—58511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07:31:26 | 查看全部
敬请各位老师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08:00:57 | 查看全部
王老师,你真是快手,我想这应该也是年终盘点主题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08:08:50 | 查看全部
王老师真是大作不断,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08:09:56 | 查看全部
我也跟上一帖

年终盘点之六:【bztdxxl职工素质与市场】《中原油田:职工提素  入市提速  赢在市场》


         日前,笔者从中原油田获悉,该油田海内外市场捷报频传:2007年1~11月国际市场综合效益再创历史新高,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10家上游企业中海外市场收益最好的油田;国内市场也实现了持续增量增效。骄人的工作业绩得益于该油田大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不断增强,让中原品牌不断叫响国内外市场。

                                            职工提素:发挥骨干作用影响一大片

        提高素质,培养人才,中原油田奉行的是不落下一名职工的原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年初以来,该油田在广大职工中倡导的“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风已经在基层班组“扎根”,而读书活动、培训活动的成效都通过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呈现了出来,尤其在通过开展“创争”活动以来,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取得了大跨度的跃升。目前,该油田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操作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6.3%。在“创争”活动中,采油四厂53号注水站被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采油分院分层工艺班组等三个班组被命名为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钻井公司70118钻井班组被推荐为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
        在强抓“普遍”教育和培训的同时,油田发挥骨干职工的“标杆”带头作用,让“一人影响一大片”。采油一厂职工赵玉臣,总结出“四个到层”结论,使“文10块”累计增油8万多吨,“文10块”荣获“全国优质高效开发油气田”称号,成为全国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典范,他还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该油田充分利用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收到了很好效果。行动是无声的老师,今年以来,测井公司陕北项目组在班组长李建华带领下,这个项目班组的62名职工累计为油田创造了上千万元的产值。

                                            入市提速:多元培训高综合素质职工

        今年来,为了提高入市速度,中原油田职工培训费用提取比例由过去的1.5%增加到2.5%。2007年1~11月,日均举办培训班1.5个,培训人员1.8万多人次。该油田把培训关口前移,自主开发采油、作业等主体工种及涉外施工人员培训教材,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创建采油、作业、钻井等六大培训基地。“结构完善”式的办班方式和岗前培训、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同时,该油田积极优化高综合素质职工队伍结构,合理配置高综合素质职工资源,建立岗位竞聘制度,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打破了高综合素质职工的身份和界限,形成了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保证了高综合素质职工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该油田在核心产业、主体工种、包括海外和普光等在内的尖子高综合素质职工培养方面狠下工夫。该油田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通过培训数据的网络化使得网上课件等资源实现共享,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全过程严格按照IS010015国际标准,制定了职工“精一专二会三”的目标,推广CBE培训模式,先后开发制定22个工种、46个岗位的DACUM大表,引用国际流行的开放式、互动式培训模式,采取仿真培训、研讨共享、多岗锻炼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过硬的跨国高综合素质职工队伍,打造了一支素质精良、能征善战的国际化高综合素质职工队伍,在国内外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中原品牌形象。

                                          赢在市场:倚重高综合素质职工团队

        赢得市场,以高综合素质职工为本。年初以来,中原油田积极倡导“发展的企业为职工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职工为企业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的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理念,制订了建设技术、技能带头人、外向型复合型职工等多方面的职工高综合素质培养规划。今年以来,中原油田国内市场持续扩大,在国际市场形成了中东、非洲、南美、中亚四大区域的稳定市场,国内市场形成了“做强西南,做大东北”的新局面。300多支队伍奋战在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的石油和社会市场;国际市场实现了新的跨越,96支专业化队伍活跃在9个国家的工程技术服务市场,中原油田海外市场以每年30%~40%的规模扩张,取得了队伍规模、合同数额、经济总量、经济效益和资金回流的“五个增长”。沙特SINO—1赢得了3+1、也门908班组新签1+1年等长期合同,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原油田在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施工的4口井,创造了单井建井周期最短、搬迁安装速度最快、固井质量全优的好成绩。在也门凭借较强的竞争实力,成为DNO和TOTAL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涉外职工群体很好地树立起了中国工人的良好国内、国际形象。
         
        (本报特约通讯员编号301 赵则阳 通讯员王世英)
        联系单位:河南省范县中原油田工会中心报道组
        联系电话:0393-4843541
        邮编:457532
        审核:中原油田工会宣教部王世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08:27:1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胜利顾永强于2007-12-12 08:00发表的  :
王老师,你真是快手,我想这应该也是年终盘点主题之一。


顾老师说是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08:30:55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鼓励!还请多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09:19:14 | 查看全部
我也觉得这有可能成为今年最后一个盘点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11:45:48 | 查看全部
哈,这期主题没有夏老师点拨,都象一群无助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13:24:16 | 查看全部
拜读了!写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