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郝基伟

“三八妇女节赞风采、送祝福”活动

发表于 2017-3-7 22:00:28 | 查看全部

回 39楼(郝基伟) 的帖子

感谢郝老师精彩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0:05:07 | 查看全部
我的姐妹
我的姐妹,
从远方走来,
来自东北的黑土地,
来自青藏的大草原,
来自富饶的海南岛,
来自温情的渤海湾。
她们有多重的称谓,
女儿 ,
母亲,
职场女工人!
一张张自信的脸,
一双双淡定眼神,
一只只有力的手,
托举起新的希望,
新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0:06:15 | 查看全部
祝所有奋斗在职场的姐妹们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7:13:12 | 查看全部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衷心祝福全天下妇女同胞们:节日快乐,身体安康,快乐幸福到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7:13:23 | 查看全部
默默祝福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7:13:39 | 查看全部
祝你天天快乐.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9:21:34 | 查看全部
祝各位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21:08 | 查看全部
知性丽人 品质生活
        “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挂了” 。北京输油气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赵晨霞喜欢用这句话调侃遇到的困难。
      生命在,热情在,石油女人要靠自己甩开生活苦涩艰辛,让爱好丰富生活,要做点有激情和创意的事情给生活加些色彩和调料。2016年4月,她把扔了20多年的画笔重新拾起来。从临摹世界名画到写生,赵晨霞都大胆尝试。她的临摹作品《夜间咖啡馆》在国家一级作家、诗人、画家赵丽华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从小爱画画的她,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学习,好在现在通讯发达,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偶尔听一听当代前沿画家的网络授课。凭借天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她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色彩与色彩的碰撞,在一幅幅作品中丰满自己的生命。
      业余时间,她还喜欢扎染。随性的扎染艺术可以发现更多的奇迹,生活也是如此,随心随性的生活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挖掘生命的无限可能。赵晨霞用行动验证:人生有许多可能性,零基础也可能在艺术的道路上精彩绽放。
最近,她还爱上了烘焙。周末下厨做几样精美的点心,配上一杯咖啡或一盏香茗,好友温情相聚,共享惬意休闲时光。
       “工作的时候犹如拼命三郎,工作以外活得声情并茂”。说起她,同事们的话语里充满了羡慕。
                                           呼和浩特分公司 司建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27:49 | 查看全部
有一种牵挂,叫“想家”
呼和浩特分公司  赵慧颖
   “夫妻在一个站上上班,夫唱妇随的,多幸福呀。”每次谈及家庭,在内蒙工作的18对石油夫妻,都会成为大家羡慕的焦点,尤其是在同一个输油小站上工作的那12对。但听了关于他们的故事,在艳羡的背后,又多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她叫王彦菊,是呼和浩特分公司鄂托克旗输油站的综合运行工,丈夫是该站的技术员,他们的女儿今年5年级,患脑血栓后遗症的父亲,由辞去工作的大姐在家照顾。听彦菊说,每月留给大姐2500元的生活费,顺便看管女儿。
上40天、休20的轮休倒班制度,在站上的夫妻都能一起返岗、回家,但对彦菊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儿,一家三口团圆,也只能等到每年的寒暑假,把女儿接到站上才能实现。为了照顾千里之外的家中老小,她和老公要轮流休假,每月在站上相聚10天。
“今年春节总算是团圆了,站长照顾,让他提前休假,这回他得连续上两个月,把之前欠的班儿都补回来。”谈起这次倒休,彦菊很是感激,回到岗位上,夫妻俩更是细心工作。
记得管道公司首次员工平均水平测试,彦菊得了分公司第五名,“是老公帮教的结果,遇到不懂的就问他,常翻看他小本上的故障处理记录,我也能多学点知识”,在彦菊眼里,老公是她的师傅。
站上离城镇有70多公里,四周都是黄沙和丘壑,但彦菊说,她不觉得憋闷,已习惯了那份安静,就是夜深的时候,会时常想家……
2月21日,综合运行工王彦菊认真检查电伴热效果.JPG 2月21日,王彦菊雪后巡检压变参数.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37:25 | 查看全部
社区好儿媳
                                                                    呼和浩特分公司  赵慧颖
         “闺女又回来了”,2月27日,高英在房山家属院小区陪婆婆遛弯,看到了同院住的大爷们,“只接走了两天,就呆不住了,嫌院里的人不熟,非吵着要回来,我只能跟着回来住了。”高英和大爷们唠着嗑,老婆婆摸着儿媳的后背,已乐得合不拢嘴。
        看到了退休阿姨李翠亭,高英迎了上去,“大爷最近怎么样?病情稳住了吧,您的手,今天比以前热乎了……”,高英关切地打听大爷病情,阿姨握着高英的手,久久的不肯松开。
        婆婆有4个儿子,原本在身边上班的3个,这两年也陆续去了内蒙,照顾婆婆的事儿,就落到了高英肩上。婆婆常向邻里炫耀:“我最大的福气,就是有这么个贴心的儿媳妇。”
高英负责北京分公司离退休工作,凡有个大事小情的,她都会到场帮忙,奔走于生病住院的老职工家里和医院,协助家属料理去世老人的后事,更是她的“家常便饭”。
        记得钱兵珍老人去世时,火化等待时间比往常多了一倍。因当地习俗要在中午十二点前下葬,高英就跑去火化室找工作人员,帮助协调、解决问题。
        同事关切的问她:“你真行,总去那地方,不害怕吗?”高英开朗的笑笑:“我做的是好事,老人家会保佑我的。”
        从事离退休工作八年多来,高英慰问员工已达900余人次,协助职工家属料理后事90人次。她心系老同志,老人们也把她当成了亲人,授予高英“社区好儿媳”称号。
到家中看望刚出院的退休职工王玉章(小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