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0|回复: 0

煤海领航人(作者:周广琦)

发表于 2017-7-8 11:08: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煤海领航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一个胸徽就是一盏灯。

        在兖矿集团鲍店矿31年的发展历程中,总会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扎根矿区、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甘于平凡;奉献青春,甘于清苦,他们与困难相伴,与艰辛抗战,把满腔热忱倾注于百米井下,将无数汗水挥洒于千尺煤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旗熠熠生辉,让党徽闪闪发光。
他是生产一线上的“拼命三郎”

        都说干综掘很苦,可是他从来没想过放弃;都说开掘进机很脏,可是他却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7年;都说当工班长很累,可是他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就是综掘一区551队副队长杨广兰,他没有魁梧的身材,没有耀眼的荣誉,更没有光鲜的称号,他所拥有的只是一颗向党的红心。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于综掘迎头,任劳任怨、敢打敢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在他当工长的25年时间里,班上没有出现过一次人身安全事故,对待矿上交给的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从来都是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

        在2016年103下06工作面掘进会战中,他带领全班积极克服顶板破碎、淋水大、坡度大、压力大等诸多困难,始终保持了平均班日进尺4.5米的好成绩。当年3月18日,在晚班班前会之前,他得知夜班掘进机司机休班,这也就意味着夜班很可能要停产,他考虑到当时生产任务的紧张,二话没说,直接向工区要求打连勤,当他连续工作了两个班于第二天早上拖着既疲惫又早已被淋水湿透了的身体上井时,职工们都说他太傻了,可是他却认为自己既是工班长,又是一名党员,时刻都应该以大局为重,少生产一个班就意味着不能按期完成进尺任务,就会给矿上的生产计划带来影响,正是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博得了区队领导的大力赞扬。

        “他开掘进机的水平很高,不光是速度快,最主要的是他很细心,能提前预判机器故障,避免了很多生产事故,给矿上生产挣得了很多宝贵时间。”工区领导这样评价他。有一次他听到掘进机在行进过程中发出了轻微异响,他立即意识到肯定是履带要脱壳了,他立即停下机子,查看后发现此时掘进机履带很轻微的脱离了牙轮,由于淋水与浮煤掺杂在一起形成了煤泥浆,履带被牢牢吸住,给复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他不顾劳累,顺手摸起铲子,俯下身子,一铲子一铲子清理了起来,遇到铲子伸不进去的地方,直接用手往外扒,就这样他和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着,仅仅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清理、复带工作。“当时如果不停机,再往前走不到半米履带就会全部脱落,这样至少要影响一个班的生产。”他说。

        现如今,他已经50多岁了,带出的徒弟大部分也走上了工班长的岗位,可他始终保持着当初的干劲。“既然我是党员,就要对得起这个身份,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我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争取为矿上再多做点贡献!”他这样诠释着对待工作的态度。

他是“一条龙”运输系统上的“清道夫”
        今年34岁的李运成已在选煤中心工作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他始终恪守“低调做人,安心做事”的人生信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他所在的原煤车间是矿井生产的“咽喉”,设备多、范围广、生产任务重、安全压力大、技术要求高,稍有疏忽,就会“卡住脖子”,造成全矿停产。作为车间主任,他多年如一日,每天都会深入现场,仔细查看设备运行和生产情况,并为每台设备都建立了“病历”,详尽记录设备的运转情况、使用周期、完好情况等重要数据,“我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盯在现场,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也能在第一时间处理,为矿井生产争取更多的时间。”他说。正是因为这样,他练就了一套通过听设备运行声音判断故障的能力,同时在设备管理方面,他创造性提出了“计划检修,强制检修,超前预防”的机电管理“十二字”方针,原煤生产基本上实现了“零事故”运转。2017年5月,由于新更换的矸石脱介筛基础较前增高,造成入料槽下料不畅,持续下去很有可能造成矿井停产,李运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带领车间骨干技术人员蹲现场、查根源、定方案,遇到煤炭有堆积的时候,他亲自上阵,带领大家一起用铲子往下推,“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我不带头谁带头?”他当时带着这样的想法,保障了物料的正常供给,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奋战,他们终于解决了问题,保障了正常生产。

        他还根据日常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同事一起编写了安全知识题库,建立了全员培训档案,定期组织安全规程考试和安全技术培训,利用班前会积极开展“每日一题”活动,每天学习一项制度,讲解一种检修工艺,分析一起事故原由,演示一种规范操作,讲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特点、检修工艺以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知识,不定期组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并把学习培训地点由班组转移到工作现场,提高了培训质量,在他的带动下,单位职工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氛围日益浓厚,带出了一批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矿井原煤正常运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是执着绽放的煤海之花
        张丽娜是矿生产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女工,今年仅有24岁,同时还是一名退伍的女兵,早在当兵第二年,她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是该中心为数不多的女党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与其他90后女生不同的是,她没有浓妆艳抹,只是素颜裹面,却显得格外清奇俊秀,没有艳丽的衣衫,只穿一身合体的工装,却显得格外朴实无华。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太拧,越是不好干的活,我就越想把它干好!”她笑着说。她在部队里学的是卫生员,来到矿上后却成为了一名机修电钳工,从一个“白衣天使”变成了普通的车间工人,这种现实的差距并没有让她感到失落,相反,面对这样一台台运转的机器,面对一件件自己加工的成品,她感到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干劲。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最让她头疼的是学习万能分度头的使用,机器虽然不大,可是用起来却麻烦的多,“等分盘上密密麻麻的小孔,让我眼花缭乱,复杂的计算公式更是让我找不着北。”她笑着说。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向师傅求教,缠着师傅一遍遍地讲解,一次次地做示范,并且她还从师傅那里借来了几本相关的书籍,一字字地看,一点点地琢磨,一遍遍地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万能分度头的使用方法。

        由于她所在的车间比较简陋,夏天闷热难耐,冬天车间的温度比室外的还要低,可是,为了尽快成长起来,这些在她看来都不是困难,她常常在钻床前面一站就是一整天,有时候连水都喝不上一口,夏天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她只是用手背轻轻擦拭,然后再用手掌扇扇风,冬天冻的脚生疼,她就原地跺跺脚,缓解一下麻木的神经,长时间的站立让她患上了腰间盘突出,可是,她依然还在坚持着,凭着这种精神,她出师的第二年,在矿上组织的职工技能比武中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你正值花信年华,为什么不继续做一个白衣天使呢?”笔者问。“我觉着这里的工作很有挑战性,再说了,矿山就是我的家,更何况作为一个党员,我更有义务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它。”张丽娜说。(周广琦)
原贴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916018-page-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