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活动】谁不说俺家乡美
最美不过家乡美,让我们一起赞家乡。述说乡情乡愁,传递家乡精神和家乡文化,无论第一故乡,还是第二故乡,都是我们的家乡,欢迎大家一起来:说家乡,聊风俗,谈景观、讲小吃。带着我们一起游家乡。
说说家乡的风俗、说说家乡的历史,说说家乡的发展,说说家乡的聚变;说说家乡的小吃、说说家乡的小路。来吧,我们一起说说家乡的人文、家乡的风景。
介绍完自己的家乡,可以留下一道题,让大家想一想、找一找、猜一猜。
欢迎跟帖!
我的家乡最美:我的家乡山美水美,十里桃行,每年春天桃花盛开,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令人心醉;我的家乡东临魏巍泰山,登泰山,拜碧霞神君,为泰山老奶奶过寿辰,祈求泰山老奶奶庇佑,这些习俗大家都乐此不疲,在拜祭的同时,也得到了健身锻炼。
Re:最美不过家乡美,让我们一起赞家乡
第三故乡作者 张修东
我的老家在山东莱芜。1983年,莱芜县摇身一变成了莱芜市,1992年升格为地级市,27年后的2019年,划归济南市,老家莱芜市莱城区改成了济南市莱芜区。不管她的区划归属如何改变,级别层次怎么变化,莱芜,就像是我的亲娘老子,孩子即便没有做成大事业,或者是没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依旧要认祖归宗的,莱芜,依旧是我心目中的第一故乡,依然要认领和接收我这个拥有滚烫心肠的孩子。
二十多年前,就听当时身体还算硬朗的父亲说过,他是1958年由故乡来到肥城煤矿做工的。他说,你三大爷先来的煤矿,干了几天,不习惯井下的一团漆黑,就偷偷跑回老家了,你奶奶使尽法子劝他回来,都没有结果,我说去试试,你奶奶说,你三哥都干不了,但也没阻拦。父亲咬紧牙关一干就是37年,直到1995年退休。这三十多年,培育了我和家人的第二故乡----肥城。
世道轮回,四季递嬗,似乎是液晶电视换了一个频道的功夫,又一个37年过去了。去年11月底,在第二故乡生活了37个年头的我,光荣退休了。萧乾老先生说过,语言是跟着生活走的。我说,思念是跟着故乡走的。工作期间,我多次回第一故乡。身上流淌的故乡的血液,心里默念的故乡的人情,故乡教我的为人处世原则,像深深打在我身上的烙印,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走到肥城带到了肥城。回忆我1981年底从破旧不堪的故乡走出来、奔赴煤矿时的样子,与现时相比,确实天翻地覆----柏油路、“老年房”、大蒜产业园、“探马河”公园……现实让我回一次家就有一次兴奋。说实话,我是爱第一故乡的,就像一位原苏联诗人写的,“哪里好,哪里便是故乡。哪里往往不是很好,哪里还是故乡。”何况,我的第一故乡,打我记事起,她的发展让我牵肠挂肚,本族之事一直萦绕脑际,亲情友情一直延续呢?!实际上,感同身受变化最大的还是矿区。终究,我在第二故乡工作占据的时间段,已经远远超过在第一故乡生活的时间段。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像一对恋人耳鬓厮磨发生感情一样,慢慢地,第二故乡显得亲切起来,温存起来,可爱起来。身边的亲人繁衍开来,二十多年间,我家由原始的父母及三个儿子5口人,达到现在的10口人;周围的同事宽泛起来,我自己前后经过七八个单位的磨砺,又先后两次在万人社区担责,熟知的人多起来、能够说得上话的邻里朋友多起来;经历的事情复杂起来,一个小社会所有的吃喝拉撒睡都在眼前晃来晃去,房产、互联网、房贷、车贷、打工……应有尽有,着实丰富了矿区生活,更使得第二故乡的“故乡”氛围,像一杯醇酒,愈放愈纯,愈来愈浓。耳濡目染之中,似乎,我的“第一故乡”淡化了,只有在奔赴老家参与红白事时才有点感觉,生活方式、方言特点、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已经不知不觉被“第二故乡”赤化、融合、变迁和适应,我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肥城人。
施蛰存先生在《论老年》里说,人,到了一定年纪,“记远不记近”。意思是说,年代久远的事情或者人事,大都记得,最近发生的反而都不记得了。我才五十多岁的年纪,夜间做梦大都以第一故乡为主,第二故乡为辅,更多的时候是第一故乡第二故乡相互掺杂互相交织互为因果护卫撺掇,情景交融,场景既有第一故乡的河滩、树林、小道、麦田、庄稼地,也有第二故乡煤矿井下的打钻、喷浆、运料、攉煤,演员不只是单纯的哪个故乡,而是都成了我嫡系部队里的同事、好友、亲戚、老乡,故事需要哪些人,拉出来就能派上用场,不需要编剧导演,拉出一段就是故事,这样子,虽然演绎的故事繁琐,但是心里舒坦,本来,地球村就是一家人,活动半径还没有逃出山东省嘛。更为奇特的是,夜里起来如厕,将故事拦腰斩断,可当重又躺倒床上,故事不间断接续上演,却没有断片。
世事裂变,人时催变,我真切地发现、切身地感受到,人这一生,仅仅拥有第一故乡,已经明显落伍,就是拥有第二故乡,也已经不够新潮,故乡的概念在拓展,故乡的外延在深入。2019年5月12日,我唯一的女儿张弛在淄博张店完婚,女婿是淄博当地人。回矿办理回门宴的时候,几位熟悉的文友就问我和妻子:啥时候去给孩子看孩子呀?推杯换盏之间,多人都在问同一问题,于是展开了我的思索。看看曾经的老大哥老大姐,退休后,几乎在诺大的社区见不到人影了。借着女儿婚礼他们来喝喜酒的机会,我了解到,大多数都在孩子的工作或生活地,为他们带孩子,实现了退休再上岗。不用多久,他们在那里的活动,也会像曾经在第二故乡一样,滋生出感情,组建起圈子,打造出新的故乡。
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我一起干秘书的同事李哥,前些年倾其所有60万交首付,在济南为儿子购房120平米。幸亏俩孩子一月有两万的收入,加快了还贷步伐。从此,李哥和嫂子很少回到矿上的“窝”。
和我一块参加工作的老乡张哥,孩子在北京打拼,退休后,连同老母一起带过去,伺候老的,照顾小的,一举多得。不遇矿上有红白事,张家哥嫂集中精力在京生活,并找了一份打工的活儿。京城成了他们的新家。
晚上睡不着时,我在想,不出几年,我要把孩子的工作地----淄博,作为新的故乡来对待……
可能,多少年后,我会和李哥张哥他们一样,定居于新的故乡。这大概就是我想说、所说的第三故乡吧。
建国70年,我在矿区生活40年,感受最深的变化:一是家族房产多了。过去多少年,一代代的矿工依附于父母的工作、一辈子就干一个行业、几个工种,时下的状况得到嬗变,孩子们离开煤矿这块天地在外打拼,自然有了立足之地----房产。二是围着孩子转的多了。过去,一家几个孩子,过年过节都往矿上的家跑,来父母身边团聚。现在,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孩子,年节不回矿、休假陪孩子的现象逐渐增多,孩子的工作地,成了一个家庭新开辟的根据地。三是蜗居矿区的少了。有不少老退休职工,在岗时天天见,退休了难再见,社区的房子成了“旅馆”,他们,都在默默奉献,精心培育那片等自己老了、走不动时安度晚年的养老之地。
可以设想,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人“原籍资源”的整合势在必行。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山东省成了济南省,所有原来山东省的省辖市统统九九归一,那也就无所谓第一故乡、第二故乡、第三故乡了。可以设想,多少年之后,大中华的未来必定更加美好,大中华,处处是我故乡焉!
Re:最美不过家乡美,让我们一起赞家乡
我先赞赞洛阳的美,这里我用一首歌介绍下洛阳,先说说洛阳的牡丹、牡丹的美,后面在逐步给大家展开介绍历史中的洛阳、发展中的洛阳。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热爱着她
她的国色天香已经传扬千年
我的家就住在美丽洛水河畔
那是华夏文明的起源
在长大以后我就离开了家
走在世界各地陌生的地方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告诉人们
那就是接下来的话
洛阳的美牡丹的香
华夏的文明在此绽放
洛水的美家乡的水
古老的城市重新出发
洛阳牡丹甲天下天下人人都爱她
虽然她的花期很短暂却最惹人爱怜
洛阳山水美如画让人留恋忘返啊
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就听我为你唱这歌啊
在长大以后我就离开了家
走在世界各地陌生的地方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告诉人们
那就是接下来的话
洛阳的美牡丹的香
华夏的文明在此绽放
洛水的美家乡的水
古老的城市重新出发
洛阳牡丹甲天下天下人人都爱她
虽然她的花期很短暂却最惹人爱怜
洛阳山水美如画让人留恋忘返啊
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就听我为你唱这歌啊
洛阳的美牡丹的香
华夏的文明在此绽放
洛水的美家乡的水
古老的城市重新出发
洛阳牡丹甲天下天下人人都爱她
虽然她的花期很短暂却最惹人爱怜
洛阳山水美如画让人留恋忘返啊
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就听我为你唱这歌啊
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就听我为你唱这歌啊
我的问题是,唱这首歌的歌手叫什么名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Re:最美不过家乡美,让我们一起赞家乡
我们家乡的早点很有特色——锅块我的问题是,唱这首歌的歌手叫什么名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 莱芜有三辣:大蒜,生姜,花椒麻 洛阳水席天下独一 菏泽历史上3个皇帝、8个状元,1997年,鄄城周边降下陨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