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亮 发表于 2020-4-16 22:11:35

山东当过皇帝的三个人都是是菏泽的

黄巢(曹州冤句人)、刘贺(巨野昌邑)、刘欣(定陶);1997年2月15日,鄄城周边降下陨石雨

4天以后,邓小平逝世。

阿哲 发表于 2020-4-16 22:21:24

我的家乡在河北,我来自燕赵大地,我的家乡美如画古时候叫顺德府,是一座历史明城,距今3500历史也有说3800年邢台是中国十大历史古城之一。
这里走出了三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得故里在我们邢台的尧山,今邢台隆尧和巨鹿搭界处,大禹治水在这里的麓山,我们有中国的紫金书院,紫金山,这里有道家的名人老子,名髯,号太上老君,我的老家沙河渡口广阳山是他的道场;我们这里有黄巢起义的历史古迹,还有岳飞的大将牛皋的练兵场;我们的邢台巨鹿县就是历史著名的巨鹿之战的故地。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也来自邢台的张果老山,我的老家还有唐王李世民败逃休憩的秦王湖旅游区,我们的邢台南河是我们的观音菩萨诞生地这里有详细记载,邢台的柏乡县有三千多年的汉牡丹,这里有牡丹园。
千古一帝秦始皇暴毙于沙丘就是在我们邢台的广宗县,历史学家,天文学家郭守敬是元代的杰出代表,刘秉忠也是邢台人,如今的历史名人也是比比皆是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来自邢台,著名演员陈佩斯来自邢台宁晋县,杜志国,杜淳,南河的傻根王宝强;著名相声表演大师赵炎来自邢台,足球明星付斌也是邢台人。
我们这里的哈烙面非常不错,鸡蛋灌饼,邢台的巨鹿水仙花好酒,古顺酒业也是很棒,邢台电缆厂有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的亲笔提字,我们的邢台眼科医院更是远近闻名的好医院,有国家领导人薄一波的提字。
清河县是中国的羊绒衫最大的基地之一,平乡县是全国最大的自行车装配场,内丘县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黒\瓷基地。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大家来做客!

zj66 发表于 2020-4-16 22:30:28


我家乡的脆脆香

zj66 发表于 2020-4-16 22:38:23

童年的故乡
       每当草长莺飞的季节,故乡便是草木繁盛、黄河奔涌。虽然儿时故乡的记忆,但对故乡的情愫从未间断……
数了千百遍日出日落,故乡的山水草木对于我当然是熟悉的。曾经的伙伴、村落的树林,冬天冒汽的黄河、河边阡陌纵横的庄稼地,还有那曲曲弯弯长满野草的小路,我都可以在梦中画出四季的风景。
       那漫山的树林,那桃红柳绿碧水连天的沃野,那不知名的鸟雀,仿佛都成了石磨和碾子下流淌出来的浓浓的故乡味道。
记得多少次,我和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把田里收获的庄稼用架子车拉回场院,有时肩挑背扛,常常是直到黄昏,我们在小路上摸索着,摸索着……我不会跌倒的,因为我太熟悉它了,哪一段高、哪一段低,哪里有水塘、哪里有歇台,我都心里有数。
       群鸡啄米、羊群暮归、黄牛春耕……通人性的生灵,一招一颦,都形成难以言状、不好描摹的本真、恬淡而又朴实自然的田园生活。
多少次,在怀乡的抚慰中沉醉,因为童年与故乡的生活是完整的,不是像有些人的故乡印象是游走的、割裂的、支离的,甚至符号化的。庆幸故乡在我的生活中不只是一个符号。小时候的梦想离开,转眼间又变成逃离钢筋水泥森林,回到老家那座属于自己的房子,感受邻里之间的温度,呼吸泥土的芬芳……
       而今,乌黑的一级公路喘着粗气驮着公路上的“火车”,以一种喧嚣、趾高气扬的神态从村旁呼啸而过,时而卷起墨色的尘土,使我滋生一种莫名的失落和伤感。被遗弃的小路,像一幅冷风景,斜挂在故乡的山崖,成为闲适人们偶尔怀旧的对象,就像回不去充满童趣童年时的故乡。
       作者:张坚

dongzi 发表于 2020-4-17 08:13:41

美文共欣赏,最念是家乡

敬业心 发表于 2020-4-17 08:18:14

家乡美,美在心里,可惜多年没有回去了。

老哥 发表于 2020-4-17 08:50:22

烟花三月下扬州

牵住你的手

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

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

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

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

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

我这样的知心人哪

扬州城有没有人

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牵住你的手

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

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

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

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

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

我这样的知心人哪

扬州城有没有人

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烟花三月是啥意思?

抬头望湖 发表于 2020-4-17 09:01:17


我们家乡满山的连翘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0-4-17 09:17:33

“村”节

      到了腊月二十三,实际上就已经迈进了中国传统年,特别是在农村,基本上已经开始杀猪宰羊制备年货了。

      我出生在农村,还依稀记得那时的春节,每天都在忙碌,家里每天都有新变化,比如打扫屋子了,一定是不能留蜘蛛网的,所以房上房下都要扫个干干净净。这个习俗可能同南方有些不同,南方是专门留蜘蛛网的,那代表的结财。

    清理干净了屋子,然后就是布置门窗,帖对联一般都在三十左右,但是帖窗花可都是在之前就弄好了,那时住的都是平房,而且北方相当的冷,所以窗户都是双层的,父母为了让木窗更保暖,常常是在两层窗户之间装上木屑(就是常说的锯末子),为了好看,一定要剪上各种好看的花纸洒在上面,这样窗棂就活起来了,当然这些都是铺垫,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随心所欲剪出的各种图案,纷纷都粘帖在窗上,整个宽敞的窗户就成了我们的剪贴画展。

    忙活完这些,我们小孩自然没了什么正经的活,基本上开始跑商店,看看有没有好看的年画,进没进新型的花炮,如果有赶紧第一时间去告诉父母,或许还能抢个彩头,因为这时的父母都忙着置备年货,准备孩子的礼物,很少关心这些,所以这些我们感兴趣的事自然也不用父母操心了,两个互动双赢。

    那时我们的新衣都是母亲早就谋划好的,用什么布料,做什么款式则是裁衣服的人给的主意,当然每当母亲带着我们拿着布料前去裁衣时,自己总是兴奋的,总是期盼那件衣服是最漂亮的一件。其实那时哪有什么审美观点啊,只要是新衣服就会相当喜欢的,而且这件新衣服一定要大年初一去给左邻右舍拜年时才穿上的。

    当然让我记忆犹新的还不是这些,是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忙碌做的年夜饭。那时蒸的馒头、粘豆包一定要多,多到装满一大缸。剩下的大缸里装的就是切成一块一块的冻猪肉,自己灌的香肠,另外就是鸡、鱼都收拾好了同样放进缸里,于是这个大缸就成了从初一到十五的菜肴集结地。那时居住的村落还不是很发达,过年时根本买不到新鲜菜,为了能够吃上豆角、芹菜之类的蔬菜,父母都是提前去很远的地方买回来速冻蔬菜,速冻蔬菜吃着不香,但是如果家里面在年夜饭里有这样的青菜,那也是很了不得的一件事。

    当然说了这些吃的不能不说水果。大年初一总会有人来串门、来拜年的,花生、瓜子都是自己事先炒好的,那水果都有啥,记忆中自己的春节最多吃的就是苹果。因果过年吗都讨个好彩头。说到吃还不得不提的就是春节时的忌讳,不准说些不吉利的话,谁要是不小心说了都会被大人痛说一顿,忌讳的有“梨”、“死”呀这样的同音字,所以过年那几天很少吃冻秋梨,很少说去四叔、十哥家什么的,哈哈,关键也没有,再有就是我们淘气不小心打碎了碗,父母也会补上句“岁岁平安”,不会怪罪,可见那时的年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有多重要。

    那时农村的年算是很热闹的,电影院基本是把电影从初一排到十五,各种新颖的冰雕作品也都是年前就放到广场最显眼处,还有就是花枝招展的秧歌队,一定是从初一扭到十五,特别是初一和十五的时候还要大大的闹一场,秧歌队分成若干组走街串巷的扭,有时进了一条巷子,或到了熟人家的门前,就停在那里扭上一会,这是你就听吧,喇叭、唢呐和鼓点此起彼伏,总会把你从家里吸引出去看个够。

    小的时候,过年时消遣的方式不是很多,最开始没有电视的时候,基本都是听广播玩扑克,爸爸妈妈终于放下架子能够认认真真地陪我们玩上很长时间,如果不是到了该煮饺子的时间,大人们是不会离开的,当然不能白玩了,父母总是这个时候答应一些我们的无理要求,比如说我们赢了他们就要给我们买鞭炮、买画书,父母们往往也是这个时候答应的最为爽快。

    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真的又回到了童年的春节。这春节是洋溢着幸福的“村”结,至今还抹不去挥不掉,或许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春节了,但是这种“村”结已经深深植入我的身体,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慢慢翻出出来咀嚼回味,回味自己最幸福的“村”结。

猜猜我的家乡是哪里?

中国牡丹之都 发表于 2020-4-17 09:20:23

菏泽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   我的家乡山东菏泽,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平台活动】谁不说俺家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