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8
9月8日,在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课堂上,青年教师戴超正结合暑期企业实训的真实案例,向学生详解电力设备安装中精细操作的必要性。这一教学内容的更新,源于今年夏天一场面向高校教师的定制培训。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理论强、实践弱”的普遍问题,7月7日至7月9日,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首次将产教融合对象从学生拓展至高校师资,为河海大学14名青年教师开展沉浸式实训,课程涵盖架空线路施工、变电设备排故等关键技能,并通过模拟高空作业、绝缘油色谱分析等实操训练,强化教师对“安全带即生命线”等现场安全理念的理解。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09/2565136_4096x10000.jpeg“教师只有自己理解了‘一个密封圈装错就可能导致整站停运’的严重后果,才能在课堂上讲得清楚、教得透彻。”该公司施培基地负责人武春丽表示。此次培训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起点。下一步,江苏送变电公司将持续进行电力专业师资培训,联合高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与课程,并探索“双导师”教学机制,促进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为电力系统建设精准培养实用人才。(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吉京京 记者 黄洪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8
经济日报记者 刘兴
江西广昌白莲,也叫广昌通芯白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因色白粒大、味甘清香、炖煮易烂等品质而受到消费者青睐,广昌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通芯白莲之乡”。
“白莲全身是宝,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充分挖掘价值,把白莲产业做大做强。”致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荣华告诉记者,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联农富农、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白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致纯食品实现稳步发展,成长为集莲系列食品深加工、销售以及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开发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精深加工
走进致纯食品莲子加工基地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的生产设备正高速运转,莲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在这里,一粒粒莲子“进化”成莲子汁、香莲茶、莲子素饼等形态各异的产品,实现价值跃升。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昌人,自幼与莲为伴,后来外出做生意挣了钱,下决心回家乡创业。那个时候,广昌白莲加工大都停留在去壳、去皮、通芯、清洗、烘干等初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白莲资源丰富但价值难以凸显。”陈荣华说,“通过调研,我深刻意识到,要真正做大做强广昌白莲产业,就必须深耕精深加工领域,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
创新是破解发展困局的“金钥匙”。致纯食品在推动白莲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同时,下大力气开展自主研发,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攻关,不断推出新产品,注册“莲爽”“致纯”等商标,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建立起企业发展“护城河”。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致纯食品联合南昌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白莲食品科研中心,对莲系列产品进行原材料创新、工艺流程创新、产品配方创新。
“瞄准鲜莲瞬时锁鲜技术,公司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合作,通过深入研究,创新性集成多参数耦合调控锁鲜技术,在实现冷冻周期压缩的同时,构建冰晶形态定向调控体系,使莲子核心营养素大幅提升。这一技术体系为鲜莲全年供应保障及多元精深加工产品矩阵构建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将白莲附加值提高近10倍。”致纯食品研发总监吴壮武说,过去,大家只能在夏天吃到新鲜莲子,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2024年,公司鲜莲单品销售额近6000万元,总销售额达1.2亿元。
研发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近年来,致纯食品科技研发投入3000万元,开发出莲子汁、藕粉等四大系列30余种产品,获得3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
“我们不断创新完善研发机制,丰富产品结构,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致纯食品副总经理张妍说,“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努力打造拳头产品,比如,尝试将莲子做成类似开心果一样的干果小零食,推动企业走向更大市场,实现更大发展。”
提升品质
在致纯食品厂区,有一块巨大的屏幕,实时显示着各生产基地智慧虫情测报灯、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杀虫灯等相关数据。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全流程可控和绿色生产,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药食同源食材,莲子市场大有可为。”张妍说,回归白莲自然本味,生产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产品,是公司努力的方向。
致纯食品引进数条先进智能化食品生产线,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体系,从采摘、脱皮、烘烤到产品深加工,建立完整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避免加工原材料的二次污染,保障产品品质。
“产品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瞄准健康安全的目标,我们既要提高产品口感,更要确保白莲药用价值。”在公司产品展厅,陈荣华拿起一罐荷叶茶饮料告诉记者,研发人员在开发这款产品时,以广昌白莲采摘莲子后的荷叶为原料,经过反复试验,采用低温提取、超滤等新技术,经提取、过滤、调配、灌装、杀菌等多道程序加工,最大限度保留荷叶碱等活性成分含量,并较好地保留荷叶原有香味。
致纯食品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持续推动产品向绿色化、健康化发展,陆续开发出莲子红枣汁、莲子百合、莲子燕麦等饮品。“这些新产品适应多种消费场景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需求,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张妍说,今年,公司品牌价值达7.58亿元。
“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做‘致纯至真’产品,当产品里只有莲,就是成功的时候。”陈荣华说。
联农带农
盛夏时节,广昌县内各处莲塘莲香飘逸,满眼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白莲产业是广昌县支柱产业,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往,白莲大部分是农户分散式种植,几乎都是“靠天吃饭”,效益较低。致纯食品打造绿色有机莲种植试验基地进行示范,并在多个乡镇开展“千户万亩工程”,推广绿色有机莲种植。如今,广昌白莲大部分莲池已转变为绿色有机莲生态种植基地。
“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兜底保价订单式种植模式,直接带动1500余农户参与有机莲种植,户年均增收达1.2万余元。同时,公司收购白莲采摘后的莲叶作为产品原材料,实现变废为宝,可为农户每亩增收1000余元。”张妍说,公司一年可消化白莲约1500吨,莲叶约145吨。订单式种植模式既提升了公司白莲原料品质,又为农户增收提供了新路径,取得良好成效。
针对市场分散、有品类但无品牌等广昌白莲产业发展“痛点”,致纯食品将目光瞄准高端市场,自建销售渠道。“我们启动‘百城千馆’计划,在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开设品牌店,让消费者在线下门店深入体验莲文化,品尝现泡荷叶茶、鲜磨莲子汁。”致纯食品销售经理赖艳萍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公司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建设集品莲、赏莲、享莲于一体的莲文化体验馆,加快把广昌白莲一二三产业“链”起来。
今年2月14日,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协会江西白莲产业分会在南昌正式成立,陈荣华当选江西白莲产业分会副会长。“我们不仅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更要把白莲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与国内大型食品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合作开发更多莲产品,把‘赣莲’推向世界。”陈荣华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8
经济日报记者 齐慧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在国际油价同比下降15.1%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动态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运行,主要生产指标保持稳定增长;油气当量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炼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内成品油、天然气、化工产品销量保持增长,经营业绩好于预期。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坚持把创新作为公司第一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经营利润1170.3亿元,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自由现金流1122.8亿元,同比增长11.5%,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公司狠抓产能建设部署优化、方案优化和效益排队,多措并举提高采收率、控制递减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并在编制‘十五五’规划中超前谋划油气增储上产。”中国石油副总裁何江川说。
在此推动下,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在超深井、页岩油气等领域屡获突破。深地塔科1井宣布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发现油气显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日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创历史新高;西南油气田公司天府气田致密气日产气量突破1400万立方米。
同时,中国石油持续加大煤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吉气田煤岩气截至目前累计产量已突破30亿立方米,长庆油田在陕西米脂、横山等区块打出一批高产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李勇认为,中国石油在煤岩气领域加速布局,引领技术理论创新,让煤岩气有望成为我国最现实的后续天然气上产接替资源。
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中国石油先后落实“6油5气”11个规模储量区,并积极推进非常规资源规模高效开发,油气产量当量与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油气当量产量约9.2亿桶,同比增长2.0%。
在油气产量当量稳中有增、非常规资源开发提速的同时,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加快转型升级。
当前,全国化工市场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低谷。“公司持续推进炼化业务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减油增化、减油增特,保持乙烯、芳烃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装置高负荷运行。”中国石油副总裁李汝新说。
上半年,中国石油原油加工量6.9亿桶,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保税船用燃料油、石蜡等产品市场份额保持领先;自主开发溶液法聚乙烯、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新材料生产技术,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近54.9%。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化工品消费市场,但高端新材料产能不足。通过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将带动中国石油炼化业务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科研部主任胡才仲说。
中国石油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公司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炼化节能提效和清洁替代,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何江川介绍,上半年,中国石油清洁能源发展提速,天然气销量再创新高。
中国石油执行董事、总裁黄永章说,公司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8
占地6000平方米、3000个座位、80个中央空调出风口——这不是某个商业综合体,而是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星人”)为职工打造的“五星级餐厅”。该食堂自2020年建成投用后,历经多年的持续升级与优化,从最初仅供应嘉兴本地菜的普通食堂,逐步发展为连续5年获评海宁市总工会“职工有品食堂”的职工服务阵地。
2020年食堂建成初期,火星人工会很快发现了一个现实问题:企业内来自重庆、河南、东北等地的职工占比超过66%,许多人对清淡偏甜的本地菜系并不适应。“不少外地职工自己带辣酱、咸菜下饭,甚至有职工顿顿点外卖。”公司工会主席郑洁回忆。
如何打破“舌尖上的隔阂”?食堂启动首轮改革:组建多元化餐饮团队。从四川、山东、广东等地引进了具有地域菜系特长的8名持证专业厨师。其中,“行政总厨”钟海均来自四川,有21年川菜烹饪经验,他带领团队在保留本土菜品的同时,陆续推出毛血旺、水煮牛肉等川味菜品,开辟了鲁菜、粤菜等一系列地方美食档口。
针对北方职工对面食的强烈需求,食堂改变过去“仅在早餐少量供应面条”的做法,早中晚三餐均提供面点,让吃不惯米饭的胃也能在火星人找到家的感觉。
如今,火星人食堂提供川、鲁、豫、粤等多种菜系。早餐有25种品类,午、晚餐自选餐有36种品类,小炒有35种品类,轻食餐有26种品类,同时动态调整菜谱,确保每天都有新花样。
在味道正宗之外,持续创新同样是火星人食堂留住职工胃的关键。火星人工会每年举办“厨艺争霸赛”,每位厨师研发具有家乡风味或创意融合的新菜品,邀请职工代表担任评委现场打分。4年来,“厨艺争霸赛”平均每年产生创新菜30余道。截至目前,已有70余道菜被纳入日常菜单。像云南籍厨师展正则研发的“酸菜香辣烤鱼”就是通过“厨艺争霸赛”纳入菜单,成为广受年轻职工欢迎的明星菜品。
除了口味改良,火星人食堂还在便捷性上下足功夫。公司工会引入智能餐盘系统,在每个餐碟底部加装智能芯片,实现“放盘即识别、3秒内结算”。装配车间职工郭银艳告诉记者:“以前中午排队至少要10分钟,现在整个流程不到5分钟,午休时间更充裕了。”
持续投入与精准改进让火星人食堂成了企业招才留人的“隐形名片”。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职工对食堂的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7%以上,成为公司评分最高的福利项目;近三年来,企业职工离职率也持续下降,整体队伍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暮色渐浓,食堂里依然灯火通明。在这里,一碗地道的毛血旺、一份手工面,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而且是连接企业与职工的情感纽带,“以职工为本”的深刻内涵,就藏在对职工味蕾的满足里。
记者手记
小食堂里的“大文章”
走进火星人食堂,扑面而来的不仅是饭菜香,还有一种幸福感。
占地6000平方米、3000个座位、80个中央空调出风口……火星人食堂的成功不仅在于硬件投入,更在于“职工至上”的服务理念。从因“人”制宜拓展菜系,到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再到让职工成为菜品的“评审官”,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企业对职工福祉的重视。当一个企业愿意为职工的一日三餐倾注心血,收获的自然不仅是满意的职工,更是一个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团队。
火星人用最朴素的方式——让职工吃好饭,为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才流失难题提供了新解法。这一生动实践告诉我们,职工关怀投入与经济效益产出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企业管理有时候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真正把职工放在心上,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 金钧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8
中新社长沙9月8日电 (记者 鲁毅)一款集成钻爆、清渣、喷混、支护等多种功能的斜井开挖钻护一体化装备8日在长沙下线,填补国际斜井隧道施工集成化智能成套设备的空白。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09/2565494_4096x10000.jpeg9月8日,中国首台斜井开挖钻护一体化装备在长沙下线。中新社记者 鲁毅 摄该套设备由山河智能旗下广州山河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绿色智能建造研究院联合研制,适用于水利水电、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还可扩展至矿山隧洞、交通隧道等工程领域,可适应50度至70度坡度、6米至9米直径隧道施工。在斜井施工中,因作业面倾斜、地质条件复杂,长期面临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突出难题。该设备通过集成凿岩臂、扒渣臂、喷浆机械手及高空作业平台于一体,实现全断面机械臂打孔、出渣、支护及高空作业连续化施工,极大提高了工序衔接效率和整体施工速度。同时,该装备搭载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多设备运行的统一调度与精准控制,推动斜井施工由传统人工作业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活动现场资料显示,以钻爆施工为例,通过该套设备整机操作,原本需要9人协同完成的凿岩、物料、辅助等工作,现在4到6人即可完成,整体施工成本得到大幅降低。该装备同时配备多重安全监控与防护系统,实现全方位安全防护,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9
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9日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获悉,首架C909医疗机当天在郑州交付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国飞龙通航),将投入紧急救援、远程医疗和重症转运等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国产商用飞机系列化发展实现新拓展。
同日,C9生命之翼航空医疗联盟在郑州成立,将促进C909医疗机在航空医疗领域应用,助力完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
据中国商飞介绍,C909医疗机最大设计商载10吨,标准航程可达3700公里,具备高高原机场起降能力。舱内布局可根据不同救援需求灵活改装,能够满足医疗救援队伍出行、边远地区医疗救助、伤病员转运等多场景应用。
航空医疗利用航空器提供医疗救援、医疗转运等服务,具有响应速度快、救援范围广、救援效率高等特点。C909医疗机的交付将为完善中国国内空中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新选择。
新成立的C9生命之翼航空医疗联盟,由中国商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中豫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首批成员涵盖医疗机构、航空公司、制造企业、保险和公共服务等40余家单位,旨在整合产业、医疗、科研与金融资源,通过打造固定翼航空医疗多主体协同平台,探索可复制、可持续航空医疗救援模式,实现公益化与市场化双向驱动,为中国航空医疗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未来,C9生命之翼航空医疗联盟将推动构建标准化、强联动、高效可持续的航空医疗服务生态,为国家公共卫生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C909医疗机的首家用户,中国飞龙通航将依托自身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和运行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全国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并逐步形成“国内立足、区域覆盖、国际延伸”的发展模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9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玉波 通讯员刘霞 李想)夏末秋初,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103亩燕麦进入生长关键期,强降雨给农田机井供电和作物生长带来挑战。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卓资供电分公司以可靠供电为保障,为金秋丰收筑牢“电”基。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09/2565712.jpg?r=1757399057136工作人员向农户分发安全用电宣传资料。乌兰察布卓资供电分公司供图走进大榆树乡西壕堑村,卓资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用电带电搭火作业,为即将开展的农作物收割新增一路电源。入秋以来,该公司聚焦“保秋收、稳生产”,为农户办结80余笔机井专变复电业务,精准覆盖燕麦田、马铃薯田、西兰花地等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同时,工作人员创新采用“人巡+机巡”双轨模式,对涉及农机的10千伏电力线路展开拉网式排查,向农户分发了300余份安全用电宣传资料,普及科学用电知识,确保供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9
9月4日,由中铁二局承建的深圳11号线二期(红岭南站站后折返线)常规安装装修工程顺利通过单位工程验收,为后续开通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09/2565750.jpg在深圳市安监总站的监督指导下,由五方责任主体为成员的工程验收组对深圳11号线二期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内业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验收评定。经过现场实体查验和会议集中评审,一致认为该工程已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建设内容,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相关规范要求,档案资料齐全,满足验收条件,同意通过单位工程验收。深圳地铁11号线二期起于岗厦北站(不含),止于红岭南站,线路全长约4.39公里,共设3站3区间,另含福新停车场出入线工程及11号线机场北停车场改扩建工程。开通运营后,岗厦北站发车间隔直接缩短一倍,提高11号线折返效率,能有效缓解岗厦北站客流压力,同时提高11号线与14号线换乘效率,进一步满足深圳东西向发展主轴中心间快速通达的需要。(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高飞 马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09
9月8日,由中铁三局承建的沈阳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中街站—大南门站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始发,为全线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街站—大南门站区间左线全长1120.7米,共934环。区间沿线商业、住宅、文物建筑密集,纵向平行下穿中街地下人防结构,同时侧穿多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施工环境复杂、风险管控要求高。
据悉,在盾构机始发阶段,项目团队提前对掘进参数及安全措施进行了反复推演与论证,制定了详细严谨的施工方案,强化资源配置与工序衔接,实行“白班+夜班”双循环模式,保证掘进、运输、拼装无缝衔接,同时深化应急联动机制,联合产权单位、街道社区开展应急演练,保证了盾构机顺利始发。(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兰德华 通讯员 宋立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昨天 14:10
9月8日,随着旋挖钻机的轰鸣声,由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丰都县高铁新区综合交通及广场枢纽建设项目(一期)桥梁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一“首钻”不仅标志着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的启动,更预示着丰都县正加速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此次桥梁桩基施工为站前大道2号大桥0号台首钻。丰都高铁新区枢纽不仅将成为一座地标性建筑,更将成为驱动丰都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承载着百万丰都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和对区域繁荣的期盼。
丰都县高铁新区综合交通及广场枢纽建设项目(一期)位于长江北岸的名山街道新堤村,是服务于新建渝万高铁丰都北站的核心配套工程。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交通换乘、商业服务、市民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枢纽,实现高铁、公交、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项目(一期)主要包含两大板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和道路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建筑面积达21021.41平方米,包括宽敞的站前广场、大型地下车库(16,328.03平方米)、多栋配套商业服务楼宇及公交大巴停车场等设施。道路工程为新建4条城市道路,总长约1.178公里。道路工程包含三座关键的跨河桥梁。项目预计于2026年10月24日完工,合同价为3.97亿元。(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燕鸿军 高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