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5 小时前

9月15日,中铁二局浙江公司杭州西站枢纽北综合体地下道路工程项目部组织30余名产业工人,调配10余套急救车辆和设备,开展深基坑开挖综合应急演练,以实战化场景筑牢项目安全生产“防火墙”,为产业工人安全素质提升搭建实践平台。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035.jpg此次演练紧扣“实战化”核心,精准模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突发围护结构渗漏水的紧急场景——大量渗水威胁坑内作业人员安全,且1名人员在撤离时不慎受伤。险情发生瞬间,项目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技术方案组、治安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援组闻令而动,快速集结并高效联动。治安保卫组第一时间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周边人员,为救援筑牢安全防线;技术方案组结合现场勘察,实时监测地面沉降数据,为科学救援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抢险救援组迅速调配沙袋封堵渗水点、启用水泵抽排积水,同步疏通周边排水沟,全力遏制险情扩散;医疗救援组及时对受伤人员开展紧急处置,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整个演练流程紧凑、反应迅速、处置得当,不仅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更让产业工人在沉浸式实战场景中熟悉应急流程、掌握救援技能,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实战化演练,全体参建产业工人的安全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有效提升。下一步,项目部将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持续创新安全培训与演练形式,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举措。(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朱红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5 小时前

日前,由中建二局浙江分公司承建的浙江安吉未来科技城财富中心项目基本完工。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042.png据介绍,该项目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是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首批启动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地上由14栋塔楼构成,集商业、办公、科创研发、金融保险等功能于一体。作为安吉新发展阶段的绿色城市实践,项目锚定“两山”理念,以“绿色化、低碳化”为建造核心,借技术创新与生态设计赋能,让“溪畔春笋”既是城市建筑地标,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载体。据介绍,在生态功能上,项目融合“海绵城市”理念打造“雨水花园”:通过科学地形塑造、透水材料与乡土植物配置,让雨水自然滞渗、净化、循环——既补充地下水、为绿植提供天然灌溉,减少人工补水;又削减暴雨地表径流,规避污染,将雨水从“环境负担”转为滋养空间、服务办公人群的“生态资源”。安吉财富中心BLOCK街区,以“餐饮+艺术+社交+时尚”的多元业态深度融合为内核,以7×24小时不间断的鲜活姿态,重构安吉商业生活新场景。白日里,美食香气与艺术装置相映,潮流店铺与休闲空间交织,既还原安吉烟火气,又传递潮流文化的“视觉载体”。据了解,未来,这座多元综合体将持续以“逐梦、品质、未来”之姿,为人才集聚、科技赋能搭台,成为安吉绿色发展与创新升级的核心引擎,书写城市新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兵 通讯员 曲明杰 陆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5 小时前

日前,中铁二局唐河治理工程(清苑区段)项目建设进入秋季百日攻坚阶段,水稳层试验段顺利铺筑。这一关键节点的推进,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路面施工新阶段,为确保2025年底前国债水利项目早日交付使用奠定重要基础。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046.jpg水稳层试验段铺设是水利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河堤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保障河堤路建设品质与效率,项目在施工工艺与质量管控上双管齐下。准备施工阶段,项目部对施工技术人员、运输作业队等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重新整修碾压试验段内路基表面,路床进行标高和压实度验收,合格后组织进行水稳层的施工作业;试验段填筑施工阶段,项目部采取刻度法控制松铺厚度,全自动摊铺机进行摊铺,选用10-22t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度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路面整体平整度,为后续的路面水稳层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作为河堤路结构中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水稳层摊铺试验段实施全流程管控,从原材料进场的严格质量筛查,到配合比的反复设计验证;从摊铺厚度的毫米级精度控制,到分层碾压的标准化工艺执行,每一核心环节均对标最高设计规范,确保水稳层实体质量达标。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047.jpg据悉,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唐河治理工程(清苑区段)项目为河北省重要水利工程、民生工程,项目部将继续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克服土源紧张、征地拆迁等难点,多方协调、抢抓施工黄金期,争取2025年底前唐河治理工程(清苑区段)项目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河北省清苑区段河道行洪能力,极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区有水河流段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对推动城市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唐兴艳 罗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5 小时前

9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采油四厂,看见宣传橱窗里有4位员工的工作照片非常醒目,标题为“成果以‘你’为名 我们以‘你’为荣”,文字内容是介绍以4位员工名字命名的技术成果:刘守朝的“守朝取样器”、李文亮的“文亮水侵预警法”、魏鹏飞的“鹏飞套管整形法”和杨彦冬的“彦冬晃电治理法”。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138.jpg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采油四厂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范凯告诉记者,这种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技术成果,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更成为顺北油气田攻坚克难的“技术名片”,激发了一线员工的创新热情。据悉,2024年,采油四厂党委首次以中国石化劳动模范刘守朝的名字命名了“守朝取样器”。这项发明解决了高压高气油比单井取样难的问题。同时,油藏技术员李文亮研发的断控型凝析气藏水侵预警技术被命名为“文亮水侵预警法”,在35口井试应用后,显著延长了高产井无水采油期。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140.jpg今年,采油四厂党委用员工命名技术成果的热度再次升温,工程技术员魏鹏飞参与创新的超深井大尺寸套管整形修复技术,在全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得二等奖。电力专家杨彦冬针对沙漠电网运行晃电难题创立的综合治理体系,系统根治了这一困扰顺北多年的顽疾。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6/2573142.jpg截至目前,这4项命名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范凯表示,今后采油四厂党委计划将命名机制常态化,建立完善的创新成果申报与评估流程,推动更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场,命名不是终点,而是创新的起点,要通过此举激发更多员工投身技术攻坚克难。(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9月16日企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