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2:54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时间:2013-05-21 作者:小小Z 点击:868次   人们的头上会顶着一个太阳,其实我们心中也揣着一个太阳,当心中的太阳被尘埃遮翳时,我们要及时去擦拭,也就是说,每日都要拭亮一个太阳。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你就会勤于动心敏于动手。“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说的与这个意思相仿。由是,你就会抓住当下,掌控每一个现在。就不会荒疏自己思想,不会懈怠自己的行动,就会让怯懦、恐惧的霾翳与尘埃无处藏身,你就会懂得美德和生命力从来都是由擦试出的新亮的生命迸射而出。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你就不会向一切霾翳、尘埃妥协。你就会明白即使给你曾经带来鲜花花环的东西,未必就会永远鲜活恒常光亮。那说不定是外界用来麻痹你的迷魂草,制约你的魔圈和牢笼。你就不会因为昔日的“明丽”而忘乎所以,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无谓的妥协调和是愚蠢颟顸的行为,得到的只不过是庸俗的政治家、哲学家等人的恭维和奉承。今天要说出今天的想法,哪怕被误解,也要义无反顾。如此,你就不再一味地取悦于人,而孩童般地向同时代的精英倾吐心声,并且能做到少说“我抱歉”,多说“我应该”,把自己的心智公布于众,从而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自我,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会让你对生活信心百倍。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会信心满满地说,他的星星并不比自己的璀璨,他的月亮并不比自己的皎洁,他的太阳也并不比自己的更加灿烂。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他们说话并非口吐莲花,喷珠唾玉,他们却是公认的伟人,只因他们能够充满自信地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说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想。没有必要窥人轨辙,看人模样,你就是你自己,只要你能够更多地发现和观察心灵深处一闪即过的火花,用它来镀亮心中的那一轮被擦试过的太阳,你就比他们一点也不会差。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会让你时刻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光芒。你不会藏身于云海峰峦之后,也不会隐匿于苍苍林莽之中,而是彻照蓝天之上,你会让青竹绿林增碧添翠,会让湖光潭水耀金烁银,你会让荒丘变为绿洲,会让大漠在为鱼乡。你会给苍白以缤纷,给贫宪法以诗意,你会给浑浊以明澈,给沉闷以清新。你以你不凡的存在,诠释着世上所有景致,注解着时代的万丈风情。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今日之太阳绝不会与以往任何之太阳重复。拭亮一个太阳似埃及金字塔,拭亮一个太阳如中国古长城,拭亮一个太阳如法国凯旋门;拭一个太阳似秀美的杨柳,拭一个太阳如温柔的兰草……每一天,你就是高喊打着能发出金石之声的你,你就是柔肠情深的你。自己不模仿自己,更不与他人雷同。你站着便巍巍然,倒下也会霞光万道;你挺立着展示着生命的灵动,倒下也会魂魄芳香。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吧,你就成了一种预言,你会说,你就是一位无私无畏的勇气,阴霾与尘埃不会在你之心灵落脚,它们一旦见到你就会远远逃遁;你会说,你是一则抒怀的寓言,在叹惋夕阳短暂的时候,又将失去一个白天,可你知道你之生命中会又有着一个光亮的太阳正冉冉升起;你会说,你是一个豪迈的智者,风永远也不能把阳光打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3:08

成功有个缺口时间:2013-05-22 作者:小小Z 点击:1134次   1928年他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师,母亲是拉丁语教师,日子过得殷实而温馨。
  
  他把心思和精力全部花在功课上,可成绩却很糟糕。到了中学,他的物理和化学成绩频频出现零分。在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向他的母亲抱怨,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后来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有几次在课上,老师演算了整整一黑板的习题,他只用简单的几步就解出来了。但这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让他得到一个“怪才”的称号。他变得更孤僻,成天钻进书堆里,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
  
  高中毕业后。他没能顺利考上大学。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毅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就这样,他走进了爱因斯坦等世界级大师云集的数学中心。
  
  大二时,他就分到了一个和物理专业联合的“数学粒子”问题,这个问题尚在起步阶段,没有人愿意接手,但他却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因为他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成功。
  
  从那以后,他把图书馆当做自己的“情人”。把时间全部花在功课上。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是个“学习狂”,他精力过人,每天至少要工作15个小时,经常一个人偷偷跑到楼道里去看书。
  
  他劳神苦思,浸泡在数学的王国里,思考了许多古怪的事: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的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只有他能够读懂;他有时对着天花板发呆,幻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跟神秘的数学符号有关……生活中的他依然喜欢独来独往,所以别人都认为他是“疯子”。不久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住进医院后,他仍然在想那些数学问题。有时还深夜爬起来在纸上写下一连串数字命题的论题,并不时对着问题痴痴地发笑。
  
  不知情者都以为他的病情很严重,但后来经医院证实,他是一个正常人,只是由于对数学的兴趣太浓厚了。才让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认为他活在“梦游般”的精神状态中。
  
  出院后,他被原来的大学毅然地留下了,也许在别的地方他会被当成一名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开始认为: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慢慢地人们开始淡忘他,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年沉醉于数学的生活,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数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各大学术报刊上。
  
  直到25年后,也就是1994年,他彻底苏醒,迎来了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他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这一消息传来。顿时轰动了整个数学界,一些人开始惊叹:“原来他还活着!”
  
  他就是纳什,“纳什均衡”和“纳什程序”的创造者。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他这样说道:“这漫长的25年,在你们看来,我活在不真实的思维里。但我找到了‘数学’这个缺口,当我找到它时,非常兴奋和无比快乐。我顺着它一路爬过来,就获得了今天这枚奖章!”
  
  成功有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你的兴趣。当你找到了它,顺着它走下去,就会如鱼得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3:22

人生低谷时的成功法则时间:2013-05-22 作者:小小Z 点击:1265次   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几年后,终于盼来了全国解放,但是凌解放却让父亲和老师们伤透了脑筋。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糟糕。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1岁才勉强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在山西大同当了一名工程兵。那时,他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听到脚下的黑水哗哗作响,抬头不见天日,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觉得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谷底。
  
  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每天从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什么书都读,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只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以当时的条件,除了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力、法来改变自己。
  
  他越看越多,渐渐地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然后带回来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书本上找不到,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全靠自己用心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不知不觉中,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再回过头去读《古文观止》等古籍时,就觉得非常容易。当他从部队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自学,为自己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又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又谈到他的祖父曹寅,再联想起康熙皇帝。随即有人感叹,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言谈中,众人无不遗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决心写一部历史小说。
  
  这时候。他在部队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研究第一手史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盛夏酷暑,他把毛巾缠在手臂上,双脚泡在水桶里,既防蚊子又能降温,左手拿蒲扇,右手执笔,拼了命地写作。水到渠成,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满腔的创作热情,就像迎春的二月河,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他的人生开始解冻。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在部队的自学经历,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二月河。他在21岁时跌入了人生最低谷,又在不惑之年步入巅峰,从超龄留级生到著名作家,其间的机缘转折,似乎有些误打误撞。但二月河不这么理解,他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3:32

沙漠中的“硕大”时间:2013-05-23 作者:小小Z 点击:645次   由于高温缺水,沙漠中的植物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过多,它们的叶子通常是细小的。可有一种叫做沙漠地黄的绿色植物,居然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中长出了硕大的叶片。
  
  大漠茫茫,烈日炎炎。一株株沙漠地黄将叶子向天空尽情伸展着,这些叶子如同一扇扇大大的吸盘,哪怕是飘荡在空气中的忽微的水分子,也被它们吸收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其他沙漠植物的叶子要是长得大大的,不也有着同样的功效?其实。这是沙漠地黄在与恶劣环境的漫长抗争中,进化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本领。
  
  沙漠地黄的叶子不仅仅硕大,而且在叶面上“堆”起了许多小“丘包”,还在小丘包间“挖”出了许多沟沟壑壑。更绝的是,它所有叶子的叶柄不是长在枝杆上。而是伸入地下。与根部相连。
  
  这些丘包虽说疙疙瘩瘩,有几分丑陋,但它们却能更有效地挡住水分子。特别是在水汽比较多的黎明和黄昏,这些疙疙瘩瘩可就要大显神威了。
  
  当些微的水分子聚集成小水滴,小水滴又聚集得足够大的时候,它们因压力而滑落,滴答着汇入沟壑中;随即,它们又顺着小沟流到了根系处。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每株沙漠地黄的平均年集水量为4。2升,这些水就是它每年所需要的水量。
  
  仔细想想沙漠地黄的生存智慧,主要有三点:一是自我加压。它们让叶片尽可能大,还不惜生出丘包。而这些只是为了变压力为动力,使得自己能广开水源。二是注重积蓄,“点滴归沟”。三是简捷,将水直接输送到根部。所以它们收集到的水会渗透至地表以下10厘米处,据说这是落在沙漠表面的水渗透深度的10倍,这也就为它们尽情享用了。
  
  由此,我想到了人类。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大凡由于贪图轻松,又不知道集腋可成裘的道理,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办好一件事情,内因是决定的因素。一个总能做到“自我灌溉”的人,即使身处再恶劣的环境。他也能微笑面对,并能以自己的不断壮大,获取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3:44

换一种思维就能赢时间:2013-05-23 作者:小小Z 点击:1647次   在美国内达华州的一个小镇上,约翰新开了一家服装超市,服装超市是一个三层小楼,第一层是女装,第二层是女性的化妆品,第三层是男装。
  
  约翰的超市开业一个月后,生意很好,尤其是女性顾客很多,可是三个月后,约翰的超市营业额开始直线下滑,后来甚至到了亏损的地步。约翰采取了好多措施。如用一些促销手段,给顾客办优惠卡等。可是没有用。无论约翰采取什么措施,营业额还是不停地下滑,约翰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到半年,约翰的服装超市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了。
  
  看着超市就要倒闭了,约翰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整天叹气。而超市的员工也有空就偷懒。这时候,约翰的一个朋友汤姆听说了约翰超市的情况后,找到了约翰,并把约翰的营业发票、记录看了一下,然后给约翰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很简单,就是把三层服装格局重新调整一下。把男装调到一楼,而把女装调整到三楼。约翰问朋友道:“这成吗?就这么简单,有效吗?”
  
  约翰的朋友汤姆笑道:“肯定成,再说了,如果不成,就是调整一下格局也没有什么损失呀,反正又花不了多少钱。”约翰想也是,于是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超市格局重新调整了一下,顺便装修了一下超市。
  
  三天后,约翰的超市又重新开张了。刚开始的几天,营业额还是很差,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星期,营业额又恢复到了刚开张第一个星期的水平,到第二个星期营业额开始大幅度上涨,到第三个星期的时候,约翰的服装超市营业额上升到了令约翰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晚上的时候,约翰把汤姆约到一个酒吧一起喝酒,同时想好好感谢一下朋友的锦囊妙计。汤姆笑了笑道:“其实当初出这个主意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约翰问道:“你当初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汤姆笑道:“你想想,有时间而且喜欢逛服装超市的是哪些人呀?”约翰说道:“当然是那些家庭主妇了。”“说对了,不知你发现了没有,你的超市主要就是败在你的三楼男装,就是因为三楼的男装没有多少人去购买,才会导致你的超市营业额下滑。你想一想,当这些家庭主妇来逛超市时,她只是买一些女性服装和化妆品,肯定就不会去三楼了。而当一些男性顾客来到你服装超市时,发现一楼是女性服装,就没有多少兴趣去二楼三楼了,所以男性顾客一般也不会到三楼去。因此,三楼就成了你服装超市的一个死角,没有多少顾客去逛,更别提买了,这样你的超市就成了一个女性服装超市了,因此你的服装超市营业额下滑就不足为怪了。”
  
  约翰问道:“那调整了怎么会有这样大的改观呢?”“你想想呀,当你把男装调整到一楼时,对于原先的女性顾客来说,没有多大损失,说不定还会顺便逛一下,给丈夫买几件衣服,而如果是夫妻两个人一起来时,妻子肯定会先陪丈夫逛男装。说不定妻子还会给丈夫买几件衣服,这样后来妻子去二楼三楼逛女装时,丈夫也会心甘情愿地等着。把男装设在一楼,不仅会带来大量的男性顾客,甚至会带来比以前更多的女性顾客,这样营业额不上升才怪呢。”
  
  约翰感叹道,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调整,会有这样大的改变。
  
  其实成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简单,仅仅是换一种思维,就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3:55

没有四肢的生命时间:2013-05-25 作者:小小Z 点击:872次   尼克·沃尔奇克26年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出生时就没有四肢。问围的人以为他将无法融入社会,但沃尔奇克如今币仅能够打电脑、用嘴叼着笔写字。还能游泳、冲浪、打高尔夫球甚至“踢”足球。他还创办了“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用自己的乐观、坚强,感染和帮助有相似经历的人们。
  
  出生:父亲被吓吐,母亲不敢抱
  
  沃尔奇克出生于1982年12月4日。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看到儿子的样子,他的父亲吓了一大跳,甚至忍不住跑到医院产房外呕吐:他的母亲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直到沃尔奇克4个月大时才敢抱他。
  
  沃尔奇克这种罕见的病例医学上取名为“海豹肢症”。“为什么会得这种病?”他的父母多年来到处咨询医生也始终得不到医学上的合理解释。“我母亲本身是名护士,怀孕期间一切按照规矩做。”沃尔奇克说,“她一直在自责。”
  
  求学:双亲决定把儿子送到普通小学
  
  但是,沃尔奇克的双亲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培养,而是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学习。
  
  “父亲在我18个月大时就把我放到水里。”沃尔奇克说,“让我有勇气学习游泳。”
  
  沃尔奇克的父亲是一名电脑程序员,也是一名会计。沃尔奇克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用两个脚指头打字。
  
  后来,他的父母思前想后,最终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把儿子送进当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而不是送他去为残障儿童设立的特殊学校。沃尔奇克行动靠电动轮椅,还有护理人员负责照顾他。母亲还发明了一个特殊塑料装置,夹在他的脚趾上,让他可以拿笔。
  
  如今回想起那段艰辛的学习经历,沃尔奇克认为这是父母为让他融入社会作出的最佳抉择。“那段时间对我而言非常艰难,但它让我变得独立。”现在,沃尔奇克已获得“金融理财和地产”学士学位。
  
  在学校里。沃尔奇克难免受到同学的嘲筻和欺侮。“8岁时,我非常消沉。”他回忆说,“我冲妈妈大喊,告诉她我想死。”
  
  10岁的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幸好没有成功。沃尔奇克说:“当时我觉得活着没有目标,而当你没有了目标,是很难坚持的。”
  
  但双亲一直鼓励他,他也逐渐交到了朋友。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沃尔奇克最终挺了过来,并且成为一个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13岁那年,沃尔奇克看到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介绍了一名残疾人如何自强不息,不仅自己完成了许多了不起的目标,还帮助了别人。
  
  他受到激励,决定把帮助别人作为人生目标。“上帝让我生成这样,就是为了给别人带去希望。”
  
  挑战:会游泳会打高尔夫球还会冲浪
  
  经过长期训练,残缺的左“脚”成了沃尔奇克的好帮手,不仅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踢球、打字。他要写字或取物时,也是用两个脚指头夹着笔或其他物体。
  
  “我管它叫‘小鸡腿’。”沃尔奇克开玩笑地说,“我呆在水里时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
  
  游泳并不是沃尔奇克唯一拿手的体育运动,他对滑板、足球也很在行,“最喜欢英超比赛”。
  
  他还能打高尔夫球。他用下巴和左肩夹紧特制球杆,然后击球。
  
  去年,沃尔奇克在美国夏威夷学会了冲浪。他甚至掌握了在冲浪板上360°旋转这样的超高难度动作。由于这个动作属首创,他完成旋转的照片还上了《冲浪》杂志封面。“我的重心非常低,所以可以很好地掌握平衡。”对此,他平静地说。
  
  由于沃尔奇克的勇敢和坚忍,1990年他被授予“年度澳大利亚年轻公民”称号。
  
  沃尔奇克从17岁起开始做演讲,向人们介绍自己不屈服于命运的经历。随着演讲邀请信纷至沓来,沃尔奇克开始到世界各地演讲,迄今已到过24个国家和地区。
  
  他还创办了“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帮助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走出阴影。
  
  2007年,沃尔奇克移居美国洛杉矶,不过演讲活动并没有停止。今年他计划去南非和中东地区演讲。
  
  他说:“我告诉人们跌倒了要学会爬起来,并始终爱自己。哪怕我只成功地鼓励了一个人,那我此生的工作也就有了意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4:25

针灸疗法时间:2013-05-18 作者:小小Z 点击:962次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中国远古的战场上,曾经有一名士兵被敌人的一种小箭射中了,他的同僚赶忙过去救他。
  
  当同僚赶到时,发现这个被小箭射中的士兵不但没有死,甚至也没有受伤。更离奇的是,他的伤口并不是很痛,也没有流多少血。
  
  这名士兵的同僚,把他的箭拔了出来,送他回后方养伤。经过一段日子的治疗,他发现自己原先罹患的某些疾病,在这一次箭伤之后,居然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没多久,在战场上,另外一名士兵也被箭射中了,竟然又出现同样的情况。经过观察,军医发现,许多士兵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几位比较敏感的军医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经过深入地研究,慢慢得出结论。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发展成为今天中医学上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
  
  据说,这场因箭伤而发展成针灸医术的战役,已经是2600年前的事情了。
  
  一个小小的箭伤发展成为今日中医重要医术的针灸,这告诉我们,在生命当中,隐藏着许多大自然想要启示我们的重要奥秘,要正确地将它发掘出来,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细心与智慧了。
  
  下一次,若是有人故意用恶毒言语的小箭射伤你,你是要沉溺在伤口的痛苦当中,还是要试着从其中找出可以医治更多人的绝妙医术呢?
  
  或许,人生中有许多遭受“伤害”的机会,更有许多人喜欢用“受到伤害”作为借口,来逃避许多自己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但是,千万别忘记,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何人可以伤害你。
  
  但愿你能记住,在挫折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在遭到所谓“伤害”的同时,你将会得到更好的成长机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4:35

生于适应,死于爱护时间:2013-05-17 作者:小小Z 点击:868次   地处赤道附近的尼日利亚特内雷地区是一个沙漠,寸草难生。那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终年干旱,日夜温差极大,而且天气状况很难预测。也许几分钟之前还是骄阳似火,转眼间就变成狂风暴雨,有时还会夹带着冰雹和风沙。所以,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矗立在这片沙漠中的这棵金合欢树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不过是个幻觉。在这里连草都难以生存下来,更何况是从科学理论上讲绝对不适合在这里生长的金合欢树呢?
  
  但这棵金合欢树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它的主干已经弯曲,树身上满是冰雹撞击的伤痕,但它的枝头上有少许绿叶,年年生枝发芽,以此向人们昭示自己的生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金合欢树已经在沙海里存在了1800年,除了给予它“神树”的称号外,大家再也想不出该怎样来形容它了。为此,一条大路经过了它的身旁。在尼日利亚1∶100000的地图上,这棵金合欢树有了自己的位置,它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棵在地图上被标出的树。
  
  所有看到特内雷“神树”的人都说这是个奇迹,大家坚信,既然奇迹已经存在了1800年,人们的任务就是延续这个奇迹。但是很遗憾,在一次遭遇汽车撞击后,特内雷“神树”枯萎了。当雨季再次来临的时候,它再也没有长出嫩叶,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地。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次汽车的撞击甚至没有一次冰雹的威力大,怎么可能带给“神树”致命之伤?自从特内雷“神树”出名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车队和骆驼队都会自动自发地维护它,帮它修剪残枝败叶,在它的根部堆上从远处带来的泥土,并且拿出珍贵的饮用水来浇灌它。为了帮“神树”遮挡沙漠中反复无常的风沙和冰雹,人们用各种材料在“神树”的周围建起屏障,因此,它所受到的风沙冰雹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对“神树”来说,这已经是人们所能给予的最精心的爱护了。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神树”死亡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枯枝败叶有人修剪,所以“神树”不再努力去长出更多的枝条;因为脚下有肥沃的泥土,有足够的水,所以“神树”的根须不再往更深的地下蔓延;因为人工的屏障挡住了风沙冰雹,所以面对伤害它变得很脆弱。如果说“神树”活了1800年是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就是适应,因为它已经适应了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现在,人们给予它的善意爱护,让它不再主动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它变得连一点小小的伤害都难以应付。因此,“神树”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的摧残,而是死于善意的爱护。
  
  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适应,不管是食物还是空气,甚至父母关爱的方式,我们都在适应着,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因为适应,我们有了各自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对我们帮助很大,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予我们最贴心的爱护,为的是我们能够健康成长。那些善意的爱护,有时候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少遭遇很多麻烦。只是,在这些爱护的背后,谁也不能肯定会不会有危机存在。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应该把握爱的分寸。
  
  要知道,过分依赖爱护,你的人生是不可能有奇迹出现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0:44:45

刺角魔蜥的疼与生时间:2013-05-15 作者:小小Z 点击:475次   在澳洲内陆的沙漠中心,生活着一种叫刺角魔蜥的蜥蜴,因为体型非常瘦小,它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蜥蜴,同时又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凹凸不平、歪歪斜斜的刺,极为可怕,因此又被看成是最“丑陋”的蜥蜴。
  
  因为个头非常小,势单力薄,再加上沙漠的荒凉,刺角魔蜥基本上很难捕食到其他生物,它唯一的食物来源也只有比它更瘦小的黑蚂蚁了。一般情况下,刺角魔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依靠自身的保护色隐藏在黑蚂蚁经过的路上,静静守候黑蚂蚁的到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刺角魔蜥还会遇到两种意外情况:一种是黑蚂蚁会改变路径,让刺角魔蜥一无所获,白等一场;另一种是黑蚂蚁会来,却姗姗来迟了好几个小时,甚至是大半天。但是无论在哪种意外情况之下,刺角魔蜥都不会气馁和懊恼,而是耐着性子,一直在炽热的太阳底下等待!
  
  不过“守路待蚁”还不是对刺角魔蜥的最大考验和挑战,在解决了食物问题后,刺角魔蜥还需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找水。
  
  沙漠一年四季难得有水,老天偶尔会下一点雨,但更多更有保障性的水源则是夜里的露水。如何才能收集到这些水又是摆在刺角魔蜥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每只小刺角魔蜥从一出生,便会在父母的指导下,找一块坚硬的石头或者几颗大沙粒,然后用它们不停地磨蹭自己尚未完成长成型的脊背,一直磨呀磨,直至它们的脊背上形成一条“小沟渠”。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沙漠下雨时,雨水便能顺着脊背上的“沟渠”,流进刺角魔蜥的口中,让它喝上水!这是一个痛苦的挑战,因为整个磨蹭脊背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好几个月,每次,刺角魔蜥都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让石头和沙粒把脊背磨蹭得血肉模糊,直到“沟渠”完全形成。
  
  除了“引水”外,脊背上的“沟渠”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储藏露水。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刺角魔蜥都要靠沙漠里夜间的露水生存。为了获得露水,刺角魔蜥需要待在植物的下面,静静地守上一夜,这样脊背上的“沟渠”才能收集到几点植物排散出来的小水滴,如果不能坚持,稍微动弹或者移动,就会错过水滴。
  
  正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夜以继日地等待和忍痛“磨身”,刺角魔蜥才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丑陋化为奇迹,最终得以在干燥残酷的沙漠里顽强生存下来,传承不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15:12:20

狐獴的生存智慧时间:2013-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637次   在非洲南部延绵几十公里的喀拉哈里荒漠地带,几乎每天都要上演动物之间的生死大戏。凶残暴戾的大型猫科动物,如虎、豹、狮子等占尽了便宜。每天,荒漠上都有为数众多的野兔、麋鹿和狒狒,难逃它们的獠牙。而对于一些刚出生的幼崽来说更是如此,它们的平均成活率还不到30%。
  
  但是,有一种动物却是例外,它几乎很少死于大型猫科动物的利齿之下,即便是刚出生的幼崽,大型猫科动物也很难尝到它们的身上鲜,它就是非洲狐獴。事实上,论聪明灵巧和反应迅速,非洲狐獴不及野兔和麋鹿,论奔跑速度,它不及狒狒,那么是什么让狐獴总能从大型猫科动物的鼻子底下成功逃生呢?答案是,因为荒漠上随处都有狐獴的藏身之所——洞穴,当遇到攻击时,狐獴总能轻易逃脱掉。
  
  原来,为了躲避大型猫科动物的捕杀,每个狐獴家族都会在荒漠上四处挖洞穴,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几乎遍及该狐獴家族所能到达的区域,这些洞穴俨然一座地下迷宫,有的独立成洞,有的纵横交错,有的很深,有的很浅。如果把荒漠上所有狐獴家族挖出的洞加在一起就能遍及整个荒漠,因此,狐獴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内受到攻击,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藏进离自己最近的洞穴里去,让企图捕杀它们的大型猫科动物无计可施,望洞兴叹!而不必像其他小动物那样,被追得无处可逃,最后一命呜呼。这是最快捷,也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式。
  
  正是意识到自身在荒漠上生存的缺陷和不足,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危险和应对的方法,非洲狐獴才最终决定在荒漠上四处挖洞。虽然这一行为在野兔、麋鹿和狒狒们看来“很傻,很天真”,远不如它们四处游逛那样逍遥自在和遇到追捕立即就逃来得方便省事,然而就是这个在其他动物看来蠢笨至极的办法却最终让狐獴在喀拉哈里荒漠上“獴丁兴旺”,生生不息!
页: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