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6:31

乐在其中时间:2013-03-09 作者:小小Z 点击:1690次   乐在其中
  
  如果你曾因为失败而泄气,请往下看。因为实现目标常常并不重要。且听我往下解释。
  
  两个小兄弟决定在屋后挖一个深洞。他们干得正欢时,两个大孩子停在一边看热闹。“你们在干吗呢?”其中一个问道。“我们打算挖一个洞,一直把地球挖穿!”小兄弟中有一个兴奋地主动搭腔。大孩子们笑起来,告诉小家伙们把地球挖穿是不可能的。沉默了好一会儿,一个孩子拾起一个装满蜘蛛、蠕虫和各色昆虫的罐子。他拿掉盖子,把里面的精彩内容展现在嘲弄者面前,然后轻声地、自信地说:“即使我们不能把地球挖穿,可瞧瞧我们挖地洞时的奇妙发现吧!”
  
  他们的目标过于雄心勃勃,却促使他们开挖起来。这正是目标的意义所在――促使我们按既定方向进发,换句话说,促使我们真正行动起来!
  
  但是,并非所有的目标都会圆满实现,并非所有的工作最终都能成功,并非所有的关系都能持久,并非所有的希望都能满足,并非所有的爱都能维系永远,并非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当你达不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这么说:“没错儿,但瞧我这一路上的奇妙发现!看看我的努力带给生活的精彩!”
  
  生活其实也是一个挖掘的过程。我坚信最终真正重要的是乐在其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6:42

走路,人不抬腿,再近也到不了时间:2013-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4155次   一个人要到某地去,路程很近。正因为近,这个人就不着急,迟迟不愿动身。“什么时候想走,一抬腿就到了。”他安慰自己。
  
  他每天要喝功夫茶,要打麻将牌;要看电视,要听音乐;要吃饭,要睡觉。总而言之,吃喝拉撒,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他太忙太忙。
  
  他没有忘记自己还要赶路。可是真到下决心要走时,就又安慰自己:“反正一抬腿就到了,喝足了茶再去也不晚。”“反正一抬腿就到了,过过牌瘾再去也不晚。”“反正一抬腿就到了,看会儿电视再去也不晚。”……
  
  ――路程虽然很近,这个人始终没能到达目的地。人不抬腿,再近也到不了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6:51

怎样把水烧开时间:2013-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4481次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

  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些柴火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火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火,等找到了足够的柴火回来,那壶水已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火。由于柴火准备得足,水不一会儿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火,你该怎样把水烧开?"
  
  青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多的柴火,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火!”
  
  青年顿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划掉了许多,只留下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务时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
  
  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另外,我们只有不断地捡拾那些“柴火”,才能使人生逐渐加温,最终才会让生命沸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7:05

[青春励志] 挑剔的客人时间:2013-03-16 作者:小小Z 点击:3457次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如今又出了一个新行当,他能取得成功吗?
  
  郑同是个宾馆服务生。这天,他负责的楼层来了个女客人。此人长发披肩,身材苗条,提着个旅行箱,是个漂亮姑娘。
  
  郑同帮姑娘开了房门,刚要转身离开,姑娘却叫住了他:“你先别走,等我看看房间。”
  
  开了门,姑娘就脱掉高跟鞋,赤脚走了进去。她伸手摸了摸茶几,拉开窗帘望了望,又在床上坐了坐,还到卫生间门口闻了闻。
  
  郑同正纳闷呢,姑娘对他说:“这房间我不太满意,能不能换一间?”郑同点点头,又给她开了隔壁一间客房。不料,姑娘察看了一番,还是不满意。郑同只好又给她开了一间。就这样,一连看了三间,姑娘都不满意,她要求再看看对面那间。
  
  郑同有些为难地说:“对面那间不是我负责的。不过你要看的话,我可以给你开门。”于是,他下楼拿来钥匙,给姑娘开了门。姑娘依旧赤脚走了进去,但只走了几步就退了出来。她看着脚底的灰尘皱起了眉头。
  
  郑同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可能是打扫房间的时候不够仔细。”姑娘看着他笑了:“不是你负责的房间你也道歉?算了,看了这几间,我还是觉得第一间最好,我还是要那间吧。”
  
  得,闹了半天又回到了起点。不过,郑同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没有半点的不耐烦。姑娘对他的服务好像挺满意,关门前还伸出手来和他握手:“谢谢你了,我叫汤莹。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郑同也介绍了一下自己,就走了。
  
  郑同来到电梯口,碰到了客房部经理汪宇民,汪宇民问他:“听说来了个很挑剔的客人?”郑同回答说:“也没什么。只是多看了几间房间,现在已经住下了。”汪宇民哼了一声说:“如果是故意找茬,也不能由着她。”
  
  正说着呢,汤莹也来到了电梯口。郑同告诉汪宇民:“就是这位客人。”可汪宇民却两眼发直,似乎没听到他说的话。这个汪宇民人长得帅,会交际,常自吹没有他追不到的女孩子,这下看来又动了心。果然,汪宇民立刻和汤莹搭起讪来。郑同找个理由先走了。
  
  不一会儿,汪宇民就找到郑同,让他送些一次性用品到汤莹的房间去。郑同有些疑惑:“这些东西,咱们宾馆现在不是不提供了吗?”汪宇民有些不耐烦:“让你送你就送吧,问那么多干什么?如果她问起,你就说是客房部特别提供的。”
  
  郑同把东西送到了汤莹的房间。汤莹只说了声“谢谢”,并没有多问。
  
  第二天,汪宇民原本轮到休息,但他却精心打扮地来了,手中还捧着一大束鲜花。郑同远远看见汪宇民去敲汤莹的房门,他不禁摇摇头,走开了。
  
  到了下午,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汤莹从外面回来,淋得跟落汤鸡似的。郑同忙上前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汤莹摇摇头,说:“不用了。我明天就要走了,所以想去附近转转,没想到突然下大雨了。”听说汤莹明天就走,郑同心里竟有些怅然若失。
  
  可到了第二天中午,汤莹没有退房,甚至连门都没有出。郑同不由得担心起来,他借客房服务的机会敲了敲汤莹的门。汤莹披着外套来开门,脸色很憔悴,显然是昨天淋雨着了凉。郑同赶忙跑回自己的储物间,拿出感冒药给汤莹送了过去。
  
  第二天上午,汤莹找到郑同说:“谢谢你的药,我的感冒好多了。你今天有空吗?我想请你陪我出去走走。”郑同正好下午休息,就高兴地答应了。不料,恰好被一旁的汪宇民听到了,他气得鼻子都歪了:“我约她出去她不答应,她却主动约你出去?是不是你给她吃错药了?”郑同心里高兴,也不和他计较。
  
  下午,郑同和汤莹一起出了宾馆。汤莹这才说道:“其实,我来这里是为了工作,本来昨天我就该走了,因为生病才留下的。所以今天索性给自己放一天假,好好放松一下。”
  
  郑同诧异地问:“你不是来度假的吗?怎么变成了工作?”
  
  汤莹抿嘴笑了:“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告诉你也无妨。其实,我是个酒店试睡员,负责体验酒店的各项服务,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成报告,发布在网上。那天我故意找借口换房间,就是想看看你们的卫生状况。你打理的房间我很满意,但别人打理的,我的评价就不高了。”
  
  汤莹看了看郑同吃惊的表情,接着说:“其实我这工作并不轻松,我要马不停蹄地跑很多酒店,经常觉得很累,所以想找个朋友轻松地玩一下。我觉得你人不错,所以才约你出来,咱们好好玩半天吧。”郑同听完,高兴地点点头。
  
  那天下午,两人去了很多地方,玩得非常开心。不料,两人刚回到酒店,就有人通知郑同,说是总经理找他。郑同急急忙忙赶去了。
  
  就在总经理办公室门外,郑同碰到了汪宇民。汪宇民满脸的不高兴,连招呼也不打就走了。郑同心情忐忑地进了办公室,总经理笑着问他:“小郑,你下午是不是和一个叫汤莹的客人出去了?”郑同心里咯噔了一下,点了点头。
  
  “我给你看样东西。”说着,总经理把桌上的电脑屏幕转过来给他看。郑同一看,页面上正是汤莹发布在旅游网站上评价本酒店的文章,但评价内容大多比较负面,比如酒店房间的卫生不尽如人意、向客人提供一次性用品不够环保等等。
  
  总经理又说:“这个汤莹是个酒店试睡员,对我们的酒店做出了很多负面评价,影响很不好。从文章上看,汤莹对你的评价还不错,我想请你和她联系,让她修改这些负面评价。”
  
  见郑同有些犹豫,总经理接着说:“这件事成功与否,关系到酒店的荣誉。我可以告诉你,汪宇民肯定不能再做客房部经理了,如果你能让汤莹修改评价,他的位置就是你的。如果不行,你也不用在这里干了。”
  
  走出办公室,郑同心情特别沉重。在大堂里,他正好碰上已经退房的汤莹。两人一起走出宾馆,汤莹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怎么啦,是不是被领导批评了?”
  
  郑同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
  
  汤莹说:“汪宇民刚才对我说,你捅了篓子,要倒霉了。他的话我当然不相信,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正想找你呢。”
  
  郑同很感动,就告诉了她总经理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汤莹停住了脚步,愧疚地说:“那篇文章我不能修改,那个网站的设置就是这样,除非直接删除。但我想我的评价是客观的,你们酒店的确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我不会删除,这关系到我的职业道德。对不起,我可能要害你丢饭碗了。”
  
  郑同却笑了:“我不是来请求你修改评价的。换了我,我也不会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其实,我出来打工,不是为了挣那点工资。你有没有听说过银顶山?”
  
  汤莹点点头:“知道,那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区。”
  
  郑同神秘地笑了笑,说:“其实我家就在那里经营酒店。我出来工作,是为了锻炼自己。现在是时候辞职回去,大干一场了。到时,我想请你也去我的酒店看看,给我们一个评价。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汤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开发新酒店也是我们试睡员的职责之一。我当然有兴趣。不过……”汤莹顿了顿又说,“我们有一个原则,不能私下接受酒店的邀请,以免影响评价的公正性。但是,我想以朋友的身份去你那里小住一段,你欢迎吗?”
  
  “太好了,当然欢迎!”郑同高兴得一把握住了汤莹的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7:16

是富是穷看硬币,洛克菲勒一个著名的励志故事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2027次   关于洛克菲勒有一个著名的励志故事。有一次,洛克菲勒给一个乞丐一张纸币,不留意带出了衣袋里的一枚硬币。硬币在地上划了一个圈,掉进沟里,洛克菲勒费了很大的劲才将之捡起。

  乞丐说:如果我也是像您一样的富翁,我就不会要这枚硬币了。

  而洛克菲勒说:“这也许就是你至今仍是乞丐的原因吧。”
  
  最近,有一项实验证明,事实与故事相反。
  
  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对14名志愿者进行了一项实验。

  每次,当这些志愿者通过一项电脑测试时,都会获得一枚20美分的硬币,作为奖励。
  
  研究人员向一位志愿者展示两幅抽象画中的一幅。正确的画面后,会出现一幅硬币的画面——也就是得到的奖励;错误的画面,则会出现一张杂乱无章的硬币图像。
  
  研究人员这样指导志愿者:如果他们知道硬币的画面出现了,就按下一个按钮,然后继续按足够长的时间,来表示他们对这个图像有多确定。研究人员认为,志愿者学这项任务越快,就越显示20美分在他们心里很重要。
  
  志愿者们的奖励额从0~3万英镑,平均数大约是10250英镑。研究人员发现,比起更富有的同伴,奖励数额尾端的志愿者的按键速度比他们快1/3。
  
  接着,研究人员重复做这个实验,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用核磁共振机观测志愿者的大脑。结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大脑有三块区域出现亮点,而富人的大脑出现亮点的时间比穷人要慢。
  
  心理学家认为,实验结果显示富人不像穷人那样珍惜小硬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与故事并不总是一致的,并不总是值得推敲的,而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故事、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既定的结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7:37

拨亮心中的目标时间:2013-02-24 作者:小小Z 点击:1139次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总裁刘易斯·沃克,有一次接受记者有关稳健投资方面的采访。

  聊了一会儿,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
  
  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
  
  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
  
  沃克说:“在几分钟前,我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出在‘有一天’的表述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 www.rensheng5.com
 
  接着,沃克又说:“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栋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算出小屋的价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小屋是多少钱。接着,你还必须算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而已,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梦想是愉快的,没有配合实际行动的模糊梦想,只是妄想而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7:50

不要掉进人生的陷阱时间:2013-02-27 作者:小小Z 点击:1142次   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出价第二高的人,不但无法获得千元大钞,还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这个别开生面的“以钱买钱”的拍卖会,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开始时,100元、150元、200元……竞价声此起彼伏,到价码抬高到500元时,步调缓和了下来,只剩下几个人在竞价。最后,只剩下王先生和林先生相持不下。
  
  当王先生喊出950元时,张先生弹一弹他手上的千元大钞,暧昧地看着林先生,林先生似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1050元!这时会场里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张先生转而得意地看着王先生,等待他加价或者退出,王先生咬一咬牙说:2050元!人群里起了更大的骚动,林先生摆一摆手,喝口鸡尾酒,表示退出这个“疯狂的拍卖游戏”。
  
  结果,王先生付出2050元,买到那张1000元的钞票,而林先生则白白付出了1050元。两人“平分秋色”,各损失的1050元都进了张先生的腰包。
  
  陷阱的3个特征
  
  这个游戏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苏必克发明的。拍卖钱的人,几乎屡试不爽地从这种拍卖里“赚到钱”。它是一个具体而微妙的“人生陷阱”,参与竞价的林先生和王先生,在这个“陷阱”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自古以来,人类为捕杀动物所设的“陷阱”,通常有下列3个特征:
  
  1。有一个明显的诱饵。
  
  2。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
  
  3。越想挣脱,就陷得越深。
  
  人生路上的大小“陷阱”多少也与此类似。社会心理学家泰格曾对参加“千元大钞拍卖游戏”的人加以分析,结果发现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两个动机:一个是经济上的,一个是人际关系上的。
  
  经济动机包括渴望赢得那张千元大钞、想赢回他的损失、想避免更多的损失;人际关系动机包括渴望挽回面子、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玩家、处罚对手等等。
  
  千元大钞就是一个明显的诱饵。开始时,大家都想以廉价而容易的方式去赢得它,希望自己所出的价码是最后的价码,大家都这么想,就不断地互相竞价。
  
  当进行一段时间后,也就是出价相当高时,相持不下的两人都发现自己掉进一个“陷阱”中,但已不能全身而退,他们都已投资了相当多,只有再增加投资以期摆脱困境。
  
  当出价等于“奖金”时,竞争者开始感到焦虑和不安,发现自己的愚蠢,但已身不由己。
  
  当出价高过奖金时,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是“损失者”,不过,为了挽回面子或处罚对方,他不惜“牺牲”地再抬高价码,“好让对手损失得更惨重”。
  
  人生到处有“陷阱”
  
  在日常生活里,大至商场上的竞争,小至等候公交车,都有“陷阱”在等待着你。
  
  譬如公交车平常是15分钟一班,当你花在等待上的时间超过10分钟时,你会开始烦躁不安,但通常你会继续等下去。等到超过15分钟公交车还不来时,你除了咒骂外,也开始感到后悔——应该在15分钟前就走路或坐计程车的。但通常你还会继续等下去,因为你已经“投资了那么多的时间”,不甘心现在改坐计程车,结果越陷越深,直到公交车姗姗来迟,你心理的困境才获得破解。
  
  但人生有很多目标并不像公交车那样“必定会来”,而且投资的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时间”而已。如何避免掉进“陷阱”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心理学家鲁宾的建议是:
  
  1。确立你投入的极限或预先的约定,譬如投资多少钱或多少时间。
  
  2。极限一经确立,就要坚持到底。譬如邀约异性,本来约定“有一次拒绝就放弃”,不可改为“5次里面有3次拒绝才放弃”。
  
  3。自己打定主意,不必看别人。事实证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等公交车,“脱身”的机会就大为减少,因为“别人也在等”。
  
  4。提醒自己继续投入的代价。
  
  5。保持警觉。
  
  这些方法大家也许都知道,但“知易行难”,一旦掉进人生的“陷阱”,抽身是不太容易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8:01

成功或失败的理由,我没有时间时间:2013-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3002次   有个人很喜欢绘画,小时候被人称为神童画家,他的心里便有了当画家的梦想。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先是忙于考理想的大学,又在大学毕业后忙于找一个好的工作,工作后为了发展还要忙于业务和人际关系,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一天,他找一份资料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学时参加绘画比赛得的一摞获奖证书。看着褪了色的证书,想起年少时的梦,他的心不由得一阵悸动。

  最后他无奈地叹道:我没有时间啊!要不我一定会成为画家的。
  
  有一天他在街上偶遇一个老朋友,那是他小学时美术班的同学,虽然多年没见,他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因为这个昔日的同学早已成了闻名全国的国画大师,他曾在无数报纸上看过他的照片。聊了一些当年的事后,他们都很有感触。

  然后这个年轻的国画大师便告辞了、说:我要回去画画了,没有时间和你多聊了。这些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没时间去做别的事啊!看着朋友远去的背影,他怔在那里。当年在美术班里,他的成绩远远比这个同学好,可是时过境迁,他已成为一个太普通的人了。
  
  命运真是捉弄人,他没有成为画家的理由是没有时间,而他的同学成为国画大师的理由也是没有时间。只是前者是没有时间去为了梦想而努力,后者却是没有时间去做梦想以外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迥然不同的结局。

  哲学家费尔德曾精辟地说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对于理想来说,只有把它变成脚下的路和生命的一部分,你才能用全部的时间去奔向它,如果你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把梦想挤远,那梦想只能是你怅然回首时一个遗憾的梦。

  无论道路有多坎坷,只要你在不停地走,就一定能达到梦想的远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18:11

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时间:2013-03-03 作者:小小Z 点击:947次   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
  
  一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
  
  二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成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
  
  三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但这肯定不是由于在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24:35

情绪调和之道:控制敏感,培养钝感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388次 情绪调和之道:控制敏感,培养钝感

  《红楼梦》第七回里,当周瑞家的送宫花给林黛玉时,她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我们看书中记叙知道,周瑞家的是按照居住位置由近及远而送的,并没有让别人挑,别人也没有挑,怎么就成了“别人挑剩下的”呢?黛玉会发作不得不说是敏感使然。

  黛玉的敏感多疑让她极度小题大做、草木皆兵,情绪波动很大,容易生气,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自然更加孱弱,最终早早地香消玉殒了。

  相反,渡边淳一认为人生最需要的就是钝感力,他在他的书《钝感力》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担任整形外科医生期间,一直在医院前辈对后辈的严厉斥责中成长,绝对服从主刀医生,忍受各种训话。但是渡边的师兄S先生却以“唯唯诺诺”对待教授的“嘟嘟囔囔”,“以惊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统统丢到了脑后”,最终成为一代名医。如果过于敏感,可能无法接受那么多的精神打击,也就难以成才。

  敏感多疑、喜欢耍脾气使小性子的人常常因为旁人一句无心的话无端生出许多猜测,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受欢迎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大大咧咧、神经大条的人通常都有着超好的人缘和众多的朋友。

【小贴士】

  1.发掘自身优点,提高自信心。敏感通常源于不自信,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应该充分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优点,做一些有意义、能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事情,使自己真正拥有自信的资本。这样别人自然不会轻视你,你也能在和人的交往中更有底气。

  2.摆正心态,别太在意旁人的看法。你是为自己而活的,别人的想法你不能左右,也别让它左右你,每当你在意别人说的话,感觉自己受伤害时,就把这句座右铭在脑子里念一念: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3.多与人沟通,少单方面揣测。很多时候你没有去跟别人沟通过,你所认为的别人的态度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瞎猜想的,并不真实。每个人因为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不要因为别人一句无意的话就妄加揣测,把身边的人都想得阳光和善意一点。

  4.多和性格开朗的人交朋友,把自己锻炼得“玩世不恭”一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你和性格大条的人相处时,一方面可以读懂他们说话和相处的方式,以后再有人这么跟你说话,你会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改改自己敏感易怒的毛病。

  5.把敏感的优点放大。敏感也并不全是坏处,敏感的人心思细腻,自尊心强,这种人一般都会鞭策自己努力、奋进,不成功不罢休。只是注意不要过分钻牛角尖即可。
页: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