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24:48

有效管控情绪的八大法则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651次   你正开着车去上班,突然有一辆车插入你的车道,差点撞上你的车。你立即就气疯了,这让你开始了一个有着不好兆头的早上。

  你的一位同事打来电话,说是又病了,这意味着你这个月要第三次干双份的活了。你自己的活已经堆积如山,而你却还要去做完她的活。你向经理室走去,准备爆发。

  要是能够控制情绪,把这些事情或者其他有可能发生的类似事情摆脱掉,那该多好,不是吗?

  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乔治·福尔曼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对某人生气和不满,就好比是让其免费住在你的头脑中。”

  控制情绪对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你是唯一要直接对你的情绪负责任的人。你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反应负责任,没人能够让你按照某种方式做出回应。

  “我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是,人通过改变头脑的内在态度,可以改变其人生的外在方面。”19世纪末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这样说过。很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

  所幸的是,现在有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控制情绪的方法。当然,这需要练习。但回报是明白无误的,你自己都会为此而感谢你自己。下面是需要练习的几个方面:

  1.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情感和精神需要。经常这样做的人将能够更好地处理消极情绪,而且不会对别人构成一种威胁。

  2.确定愤怒和沮丧的感觉——头脑里的和身体上的。如果人与自己的感觉相脱离的话,鲁莽行事的机会就会大得多。

  3.摆脱紧张状态,出去散步。

  4.向那些愿意倾听却不做判断的人倾诉你的情绪。

  5.找一件可以临时分心的事去做。

  6.采取行动。先考虑好怎样才能够积极地改变局势,然后就要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

  7.与那些能够帮助你实现改变的人谈你想做出改变的愿望。

  8.头脑里想的应该是“对的”,而不是“错的”。

  这里有一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位花匠经营的一家店铺,是他们家族几代人传下来的。

  这家店铺有一个传统,就是店主总是在翻领上佩戴一枚大徽章,上面写着“生意很好”的字样。尽管他们也跟其他人一样要度过艰难时期,但是,店主的态度和徽章却从未改变。

  每个人第一次看到这枚徽章时,无不这样问:“生意有多好啊?”有时候,人们会说自己的生意很惨,甚至说自己很惨,觉得工作很有压力。

  这枚徽章引起对话后,花店的店主就会讲述很多他生意上和工作上积极方面的事情。即使是感到自己很惨的人,听了这位很有感染力的乐观的店主的几分钟述说之后,也会觉得自己开心多了。

  我们很难给这种态度做出一种衡量,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或许是一种自我促成的预言。该店主曾经坦言:“有了这个徽章,好生意就会接踵而来。”其实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25:02

迈克尔·杰克逊:因为屈打,他跑成了王者时间:2013-01-25 作者:小小Z 点击:679次   小时候,他到姥姥家去玩,路过一家商店门口时,他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由自主地收住了赶路的脚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结果店主冲了出来,误认为他是小偷,把他打了一顿。虽然打得不算重,但毕竟很委屈,他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去打官司。

  可后来,那场官司竟然没有打赢,理由就是他是黑人,而店主是白人。尽管理由如此荒谬,但在那个黑人普遍受到歧视的特定国度与特定年代里,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地跑开。
  
  为了宣泄心中的不快,让心灵有一个出口,他渐渐喜欢上了唱歌与跳舞。先是唱别人的歌,后来觉得这样不足以确切地表达自己,他就结合自己的经历给自己写歌,歌名《BeatIt》(避开),一经唱出,非同凡响。他借用演唱的形式给当时美国青年一代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不要以暴制暴,如果不可避免,那就《BeatIt》。
  
  《BeatIt》真的能化干戈为玉帛。
  
  1983年,他在街头拍《BeatIt》MV,激情摇滚的风格硬是把一群跟着起哄的黑人小混混征服了,带他们一起进入了歌舞的圣境,阻止了一场即将发生的群殴。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那些混混非常友好,他们不奢求其他,只要求上镜。”
  
  随着《BeatIt》的传唱,连白宫也被感动了。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向他提出友好的建议,要将他的这首歌曲用在公益广告中。他欣然同意。他也因此被里根总统邀请至白宫亲自为其颁发“世界杰出青年奖”以及“特别贡献奖”,同时,他还凭借《BeatIt》被评为第26届格莱美最佳摇滚男歌手,《BeatIt》入围了摇滚名人堂史上500首经典之作,而他又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
  
  这个因为被店主追打而最终选择跑开并不断歌舞着“避开”的他,就是令全球无数歌迷惊叹与怀念的美国著名已故流行音乐人迈克尔·杰克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25:14

平和的心是金时间:2013-01-28 作者:小小Z 点击:881次   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第一个作出这种预言的,是瑞士钟表匠塔・布克。1560年,他在埃及的金字塔游历时,作出了这个预言。
  
  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六百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的,由三十万奴隶所建造。
  
  在四百年前,一个钟表匠为什么一眼就看出,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呢?自埃及考古工作者证实了布克的判断后,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便对这位钟表匠产生了兴趣。他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凭什么作出那种预言的。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开始搜集布克的有关资料。最后,他发现布克是从钟表的制造,预知那个结果的。
  
  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们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钟表的误差低于1/10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起初,布克把它归结为制造的环境,后来,他们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对金字塔的建设者,他之所以能得出自由人的结论,就是基于他对钟表制作的那种认识。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在塔・布克的史料中发现了这么两段话:
  
  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真难想像,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刀片都插不进去。
  
  塔・布克是第一批因反宗教统治,流亡瑞士的钟表匠,他是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据说,瑞士到目前仍保持着塔・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工作采取强制性、有苛扣工人工资行为的国外企业联营。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造不出瑞士表。
  
  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督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0:05

像野兔一样奔跑时间:2013-01-29 作者:小小Z 点击:627次   像野兔一样奔跑
  
  小时候,每当暑假,贪玩的我们就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岁数大一点的学着大人们割麦子,小一点的就捡遗漏在麦田里的麦穗。孩子的贪玩性决定了我们对辛苦的农活没有多大的耐心和韧劲,过不了多久,就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上山采摘野果、掏鸟窝寻找乐趣。
  
  有一次下地干活干累了,我就约伙伴们上山找野兔。在一道山梁上,我们惊动了在茂盛的草丛中睡觉的野兔。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一个野兔猛地从草丛中跃出,拼命向山峰更高处奔跑。我们想如果把野兔往山头追,野兔会累得精疲力竭,最终成为我们的猎物。于是便一鼓作气穷追不舍,从一道山梁追到另一道山梁,从一个沟壑跳过另一个沟壑。跑在前面的伙伴使劲投掷石块,追击野兔,跑在后面的合力大声叫喊着,以震慑野兔,让其减速调转方向。
  
  气喘吁吁地追了大半天,等到我们越过对面的山梁时,野兔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这让我们十分懊丧。
  
  下山后把追兔的经过详细说给休息的大人们听,大人们对我们的傻劲感到很好笑。他们说你们犯了一个常识的错误。你们应该向下追野兔,而不应该向上追,因为野兔前腿短,后腿长,善于向高处奔跑,尤其是在遇到险境时。如果它从高处向低处奔跑,后腿使不上力气,会接二连三的栽跟头,加速落入困境。况且,向上奔跑的时候,人容易疲劳,而野兔则恰恰利用身体的缺陷,把劣势转为优势,脱离险境。
  
  我们恍然大悟。玩性不改的我们又兴冲冲地上山,从山头向山脚搜寻刚才逃逸的野兔。不久我们果真在野兔消失的山岭发现了啃食野草的兔子,我们蹑手蹑脚并没有急于惊动它,而是分头站在高处从不同的方向包抄野兔,野兔迅速发现险情,立即跳出草丛企图向上逃跑,不料陷入了我们的包围圈,野兔只得向下逃跑。果如大人所言,慌乱的野兔向下跑得越快,栽的跟头越多,我们轻而易举地捕获了野兔。
  
  推物及人,我们和野兔相比有时真的很相似,不同的是逆境中的人们向往顺境,把逆境当做绊脚石;而野兔却恰恰相反,在顺境中如履薄冰,向逆境深处走,反而如鱼得水,越走越开阔。
  
  我们真的应该像野兔一样奔跑,跳出思维的定势,化劣势为优势,跑出光明的前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0:17

悬念中的哲理时间:2013-01-29 作者:小小Z 点击:697次   悬念中的哲理
  
  在沿海城市旅游时,我听导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家海鲜馆里,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他们一面品尝菜肴,一面即兴谈天。鱼端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起一些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和其他宝物的趣闻轶事。
  
  一位长者一直默默地听着他们闲聊,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听了你们每个人所讲的故事,都很精彩,现在我也讲一个吧。我年轻的时候,受雇于香港一家进出口公司。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爱了,很快我们就订了婚。就在我们要举行婚礼的前两个月,我突然被派到意大利经办一桩非常重要的生意,不得不离开我的心上人。”
  
  老人顿了顿,接着说:“由于出了些麻烦,我在意大利呆的时间比预期长了许多。当繁杂的工作终于了结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准备返家。启程之前,我买了一只昂贵的钻石戒指,作为给未婚妻的结婚赠品。轮船走得太慢了,我闲极无聊地浏览着驾驶员带上船来的报纸,消磨时光。忽然,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我的未婚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的启事。可想而知,当时我受到了怎样的打击。我愤怒地将我精心选购的钻石戒指向大海扔去。”
  
  他沉默了一会,神情落寞地说:“回到香港后,我再也没有找女朋友,一个人孤单度日,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我来到一家海味馆,一个人闷闷不乐慢慢地进餐。一盘咸水鱼端上来了,我用筷子胡乱夹了些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忽然喉咙被一个硬东西哽了一下。先生们,你们可能已经猜出来了,我吃着什么了?"
  
  “当然是钻戒!”周围的人肯定地说。
  
  “不!”老人凄凉地说,“我开始也这么认为,饭毕才知道,是我一颗早就磨损得差不多、摇摇欲坠了的牙齿滑进了喉咙。”
  
  这一次轮到大伙张大惊疑的嘴巴了。
  
  给一个明确的思维指向,让人有了悬念,结局却拐了一个弯,背离了人们心中的愿望或者潜意识中的目标指向。其实,很多意想不到的结局正是生活中极易发生的平常事,而不是想像中的奇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0:28

山顶的留言时间:2013-02-02 作者:小小Z 点击:724次 一支地质勘探队正在向山里进发。这支队伍翻山越岭,已经走了几天了。山里的路特别难走,山势陡峭,河流湍急。开始时,他们用马匹驮着设备和食品,但后来的路马已经无法通过,队员们只好把马留下。

  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举目四望,四周峭壁林立,已经无路可走。

  有一个年轻的勘探队员,叫萨沙,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说:“我觉得这儿可以走过去。”

  萨沙决定自己先试一试,队长勉强同意了。萨沙一个人艰难地往山上爬。过了一会,上面传来了他兴奋的喊声:“你们都上来吧!上面的石头上有留言,有人曾从这里经过。”

  所有的人都振作了起来。既然有人经过,那就是说,他们也能从这里走出去。

  大家开始努力地往上爬,等众人都上来了,萨沙指着一块石头说:“你们看,石头上有留言。”

  大家一看,有一块大石头上果然写着:8月15日到此。    这是5天前的事,可到底是谁到过这儿呢?他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呢?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样,队员们看到石头上的留言,都很高兴,信心倍增。

  之后的路虽然险象环生,但最后大家都胜利地登上了山顶。

  几个小时后,勘探队终于到达了一个小村庄。队员们吃了晚饭,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回忆这一天艰苦的行程。

  山顶的留言到底是谁写的呢?大家又讨论起了这个问题。

  这时萨沙不好意思地坦白说:“留言是我写的,我是想让大家都能轻松地翻过那座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0:40

两根葱敲开成功大门时间:2013-02-02 作者:小小Z 点击:1216次   有个女孩大学毕业没找工作,而是摆摊卖菜。

  旁边出摊的是一位中年阿姨。

  阿姨好心向她传授“生意经”,比如通常二十根小葱绑成一把,每把少放两根,积少成多,这样就能多赚一笔。
  
  但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她将小葱捆扎得整整齐齐,迎接顾客。一星期之后,她的顾客果然越来越多,还都是回头客。阿姨问她秘诀在哪儿。

  女孩微微一笑,指着小葱说:“秘密就在这里!”
  
  原来,女孩不仅没有听从阿姨的告诫,反而把每把小葱都增加到二十二根。她早就算过了,多送两根葱,还是有钱赚的。那些买菜的人,发现她的小葱分量格外足,就会买别的菜。菜卖得多,自然也赚得多。
  
  坚持多给顾客一点儿是女孩卖菜的原则,也为她赚足了人气。女孩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已经是一位蔬菜批发商了。她不贪图小利,用两根葱敲开了成功的大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0:48

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时间:2013-02-04 作者:小小Z 点击:839次   2007年10月22日,法拉利车队芬兰车手莱科宁赢得了F1世锦赛最后一站巴西大奖赛的胜利,最终成为年度车手总冠军。赛前最大热门迈凯轮车队的汉密尔顿、阿隆索分别排在本站第7位和第3位,最终屈居年度亚军和季军。
  
  对于今年的世界冠军,莱科宁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就是这种坚定不移,帮助他梦想成真。“在赛季的某些时候我们并非处于最强状态,但我们一直坚信会扭转局势。我们从来都相信,我们会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莱科宁,今年最多时曾落后领先者26分,巴西大奖赛决战前落后7分。“即便是在艰难时期,我们仍然团结在一起没有放弃。尽管曾经落后很多,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赢得世界冠军。”
  
  莱科宁能获得世界冠军,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0:57

到沙漠里养鱼时间:2013-02-05 作者:小小Z 点击:847次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虽然没有中国的毛乌素沙漠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那么著名,但也是幅员辽阔寸草不生,不适宜人类生存。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弹丸之地,与巴勒斯坦因土地之争,硝烟弥漫烽火连天,但他们却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境内湖泊沟汊不多,竟然也是水产品出口国。他们的如此众多的水产品难道是从天而降?原来,聪明智慧的以色列人,把死亡之海的沙漠当成了水产品养殖基地,这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就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感到不可思议,为此,他们发表的《全球沙漠展望》报告称,沙漠蕴含着巨大经济潜力!
  
  阿莱夫是到沙漠里养鱼虾的始作俑者。他创办的以他名字命名的阿莱夫水产品公司,立足沙漠,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以色列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开发公司。他的旗下,还有一个沙漠水产品养殖研究所,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什么促使阿莱夫异想天开地要在沙漠里投资养鱼呢?
  
  阿莱夫在到沙漠开发水产品养殖之前,就在他的家乡从事水产品养殖,限于条件,总是上不了规模,还常常因与巴勒斯坦人的战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阿莱夫为此很是苦恼,但也无可奈何。一次他到内盖夫沙漠游玩,不慎迷路。他在沙漠里苦苦挣扎三天,水尽粮绝。最大的问题是严重脱水,他企图寻找到沙漠里的水,算他幸运,眼前,还真的出现了一个沙漠湖泊,在那个干旱的地带,那水主要是冰川融化积蓄的。水倒是清澈见底,但又苦又涩,活命要紧,阿莱夫不顾一切地喝了下去。就是这趟惊心动魄的死亡之旅,让他产生了幻想。沙漠深处竟深藏不露那一片未曾开垦的水域,既然有一片水域,应该有更多的沙漠湖泊存在。这些湖泊,若是能投资养殖,那将是一笔巨大财富。他把这个想法向家人说了,家人以为他是在沙漠里惊魂,神经错乱了,沙漠里的湖泊若能养殖,还会等到今天吗!
  
  阿莱夫执著地开始搜索沙漠里养鱼的资料,但一无所获。这个世界上,迄今为止,从没有谁首开在沙漠养殖的先河。他怀着一线希望,到希伯来大学水产学院请教在沙漠里养鱼的可行性,那里的教授说,我们研究的一直是常规养殖,至于利用沙漠湖泊资源养鱼,对不起,我们还从未涉及过。阿莱夫失望了,但他并不死心,他一直耿耿于怀。都是水,沙漠里的湖泊为什么“另类”,就像沙漠不能种作物一样不能养鱼吗?常言道,有水就有鱼,难道那里真的不适宜鱼类生长?他专程到那个湖泊实地考察,结果,让他很扫兴,水底捞月,偌大的湖泊,一个鱼虾也没捕着。这么说,沙漠里的湖泊真的不长鱼吗?经过化验,那里的水含盐量很高,苦涩不堪,这是不是沙漠里的水不长鱼虾的真正原因?不,根据科学判断,这恰恰说明沙漠里的水是最适合鱼类生息的,否则,同样是苦涩的大海为什么成了鱼的家乡!一意孤行的阿莱夫带着鱼苗出发了,他将那些鱼苗放养在一个小的湖荡里,年底,再到那里捕捞,唉,你还别说,那些鱼比他在自己的鱼塘里放养的同样的鱼长得还大还肥。阿莱夫欢欣鼓舞,于是,他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那块不毛之地,自然没人在乎,阿莱夫得到了免费使用的许可。
  
  阿莱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生产的鱼,因为是出自远离尘嚣的沙漠,没有污染,正宗的绿色产品,进入市场,供不应求。现在,他将自己的水产品,注册成沙漠商标,成了声名远播的品牌,这样,他的鱼在价格上就比同类鱼虾高出20%。在他的影响下,以色列人在沙漠里养鱼,蔚然成风。
  
  在谈到养鱼的成功经验时,阿莱夫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些人认为,沙漠是个灰姑娘,游离于人们的视线之外,没有人真正想过沙漠,似乎那里什么都不可能;但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只要去行动就有可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1:09

到沙漠里养鱼时间:2013-02-05 作者:小小Z 点击:847次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虽然没有中国的毛乌素沙漠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那么著名,但也是幅员辽阔寸草不生,不适宜人类生存。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弹丸之地,与巴勒斯坦因土地之争,硝烟弥漫烽火连天,但他们却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境内湖泊沟汊不多,竟然也是水产品出口国。他们的如此众多的水产品难道是从天而降?原来,聪明智慧的以色列人,把死亡之海的沙漠当成了水产品养殖基地,这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就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感到不可思议,为此,他们发表的《全球沙漠展望》报告称,沙漠蕴含着巨大经济潜力!
  
  阿莱夫是到沙漠里养鱼虾的始作俑者。他创办的以他名字命名的阿莱夫水产品公司,立足沙漠,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以色列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开发公司。他的旗下,还有一个沙漠水产品养殖研究所,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什么促使阿莱夫异想天开地要在沙漠里投资养鱼呢?
  
  阿莱夫在到沙漠开发水产品养殖之前,就在他的家乡从事水产品养殖,限于条件,总是上不了规模,还常常因与巴勒斯坦人的战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阿莱夫为此很是苦恼,但也无可奈何。一次他到内盖夫沙漠游玩,不慎迷路。他在沙漠里苦苦挣扎三天,水尽粮绝。最大的问题是严重脱水,他企图寻找到沙漠里的水,算他幸运,眼前,还真的出现了一个沙漠湖泊,在那个干旱的地带,那水主要是冰川融化积蓄的。水倒是清澈见底,但又苦又涩,活命要紧,阿莱夫不顾一切地喝了下去。就是这趟惊心动魄的死亡之旅,让他产生了幻想。沙漠深处竟深藏不露那一片未曾开垦的水域,既然有一片水域,应该有更多的沙漠湖泊存在。这些湖泊,若是能投资养殖,那将是一笔巨大财富。他把这个想法向家人说了,家人以为他是在沙漠里惊魂,神经错乱了,沙漠里的湖泊若能养殖,还会等到今天吗!
  
  阿莱夫执著地开始搜索沙漠里养鱼的资料,但一无所获。这个世界上,迄今为止,从没有谁首开在沙漠养殖的先河。他怀着一线希望,到希伯来大学水产学院请教在沙漠里养鱼的可行性,那里的教授说,我们研究的一直是常规养殖,至于利用沙漠湖泊资源养鱼,对不起,我们还从未涉及过。阿莱夫失望了,但他并不死心,他一直耿耿于怀。都是水,沙漠里的湖泊为什么“另类”,就像沙漠不能种作物一样不能养鱼吗?常言道,有水就有鱼,难道那里真的不适宜鱼类生长?他专程到那个湖泊实地考察,结果,让他很扫兴,水底捞月,偌大的湖泊,一个鱼虾也没捕着。这么说,沙漠里的湖泊真的不长鱼吗?经过化验,那里的水含盐量很高,苦涩不堪,这是不是沙漠里的水不长鱼虾的真正原因?不,根据科学判断,这恰恰说明沙漠里的水是最适合鱼类生息的,否则,同样是苦涩的大海为什么成了鱼的家乡!一意孤行的阿莱夫带着鱼苗出发了,他将那些鱼苗放养在一个小的湖荡里,年底,再到那里捕捞,唉,你还别说,那些鱼比他在自己的鱼塘里放养的同样的鱼长得还大还肥。阿莱夫欢欣鼓舞,于是,他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那块不毛之地,自然没人在乎,阿莱夫得到了免费使用的许可。
  
  阿莱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生产的鱼,因为是出自远离尘嚣的沙漠,没有污染,正宗的绿色产品,进入市场,供不应求。现在,他将自己的水产品,注册成沙漠商标,成了声名远播的品牌,这样,他的鱼在价格上就比同类鱼虾高出20%。在他的影响下,以色列人在沙漠里养鱼,蔚然成风。
  
  在谈到养鱼的成功经验时,阿莱夫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些人认为,沙漠是个灰姑娘,游离于人们的视线之外,没有人真正想过沙漠,似乎那里什么都不可能;但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只要去行动就有可能。”
页: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