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1:36:00

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723次   在求职节目《职来职往》中,作为BOSS团成员的刘同让人又爱又恨。面对所有这一切,刘同显得云淡风轻,他不会为此拍案而起,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强者是不会被激怒的,他更明白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生活中,刘同有很多理由愤怒。因为父亲不同意他报考中文系,父子关系一度紧张到剑拔弩张,父亲几年不与刘同说一句话。毕业后,他曾因为买不起一件几百块的生日礼物,而落逃朋友的生日局,因为派发不了红包而不好意思回家过年。在职场上,刘同曾被同事在网上攻击,打电话给客户被骂。更甚的是在他当上节目总监时,老板并不信任他,骂他是骗钱的。尊严被如此践踏,刘同真的很生气,他一次次想把手里的台本摔到老板脸上然后愤然离去,但是他又想,在还没有任何成绩时就离开,正应了老板的话。刘同没有愤怒,更不会认输,他像只陀螺一样每天超负荷运转。身心的煎熬外人无法体会,半年后,他制作的节目已经与当时的王牌娱乐节目比肩。同时,他自己还出了三本书。刘同用自己的成绩单结实地回应了老板的质疑,而他决定辞职时,他享受了同事们英雄般的待遇。有实力从不怕被埋没,不久,他收到老东家光线传媒的邀请,重回光线。

  刘同说:“把自己看得贱一点,所有的挫折就都不算什么了!”人的尊严是最珍贵又是最不值钱的,人不能因为尊严被蹂躏而愤怒,正如普京所说: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管理好自己易怒的情绪,如何化愤怒为实力。

【小贴士】

  1.当你觉得愤怒时,闭上眼睛,想象着你最欣赏的最会处理事件的人物,如果你是他,你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去处理发生的事情。

  2.了解情绪的源头,是否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产生的焦躁,如果是就要补充睡眠。如果出现的是非期望性的情绪,要从改变思考方法开始。

  3.因为自卑心理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自卑者易敏感,外界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让自卑者觉得“伤了自尊”而产生愤怒的心理。其实在你愤怒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自顾自愤怒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人沟通才是解决之道。

  4.因为被别人看低而产生的愤怒。但是愤怒丝毫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你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化悲愤为力量,学点东西充实自己,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用实力去回击那些看低你的人,比用恶语与拳头来得更为理智与成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1:47

“打不过就跑”,是最容易走向成功的捷径时间:2012-12-25 作者:小小Z 点击:827次   曾经问一位企业家朋友,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我心里暗笑。没想到朋友又“狗尾续貂”了一句,“第四是放弃”。

  放弃?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朋友说,如果你确实努力再努力了,还不成功的话,那就不是你努力不够的原因,恐怕是努力方向以及你的才能是否匹配的事情了。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快放弃,及时调整,及时调头,寻找新的努力方向,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据说乾隆皇帝曾经在殿试的时候给举子们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要求对下联。一个举子想了一下就直接回答说对不上来,另外的举子们还都在苦思冥想时,乾隆就直接点了那个回答说对不上的举子为状元。因为这个上联的五个字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第一个说放弃的考生肯定思维敏捷,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难度,而敢于说放弃,又说明他有自知之明,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上。“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这句看似“懦弱”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首先要“打”,打过了才知道自己的短处和长处,才知道自己是否是人家的对手,努力了之后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作战略性撤退,不作无谓的牺牲,是智者所为。

  “打不过就跑”,是最容易走向成功的捷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1:59

天下无人不自卑时间:2012-12-23 作者:小小Z 点击:722次 天下无人不自卑

  当然,现代社会发展比较迅速,40岁之前成功的例子已比比皆是(这也说明“我还年轻”的借口同样站不住脚)。由于各人的条件、目标、成功的内容和起始点不同,40岁以后成功的例子也仍然相当普遍。

  年龄,决不能成为不成功的借口。

  “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教育、文凭教育,仅仅是千百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其实,从学校的书本上学东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来自社会大学和自学。

  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人物的教育与文凭情况:“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小学文凭;亿万富翁赵章光,高中文凭;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商李嘉诚,初中二年级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对成功有帮助(可惜的是,有无数受到良好教育,获得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同样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的人,只要愿意,自学永远不晚。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自学成才的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我没有资金,所以我不能成功……”事实是,有资金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但没有资金,只要想办法同样可以创业赚钱,同样可以成功。当代中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几乎全是白手起家。国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到处可见。其实,资金来源途径很多:积少成多,大雪球是从小雪球滚成的;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寻找一个能生财的门路;抓住机会找银行贷款;找有钱单位和个人合伙;集资入股---许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和社会的闲散资金。

  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居然有50多个。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全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种做事的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事实将借口一一驳倒,使它没有脸面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从而为我们做成事情打开成功的通道。

  战胜自卑心理

  凡是做不成事情的人,心中都有自卑感。这种人在无心无力做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常用的借口是:“唉,我能力太差!”这种人无法摆脱自卑的“纠缠”,也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成大事者,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拒绝与自卑纠缠,一脚把自卑踩得粉碎。我们可以称之为“战胜自卑法”。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你是神仙,也会终身平庸。

  有句话说:“天下无人不自卑。无论圣人贤士,富豪王者,抑或贫农寒士,贩夫走卒,在孩提时代的潜意识里,都是充满自卑感的。”但你若想成大事,就必须战胜自卑感。

  一个人自卑的特点是感觉己不如人,低人一等,轻视、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这正是成大事者最蔑视的!那么如何在成大事的过程中,拒绝自卑心理的纠缠呢?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人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轻微的自卑心理很容易超越,它可以很容易地升华为人的一种良好品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转化为一种进取的动力。

  但能做到这点的人不多,大多数自卑者都碌碌无为。自卑心理重者更是如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2:09

别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时间:2012-12-23 作者:小小Z 点击:1476次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毫不留情,不找任何借口,而要像猎豹一样盯住猎物---惟一的目的就是擒住它。看一看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在做事之前,先找借口,不能做这,也不能做那,实际上就是不能做自己。

  的确,在做事的过程中,有些人因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他们的灵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极大地阻碍着他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对于这些人来说,借口已经“吃掉”了他们做事的希望。

  阿春和阿军是少年时代的同乡,不久前的一天两人在街上偶遇,十几年未见面,大家都颇为感慨,于是亲切地聊起来。然而,在谈到未来打算时,阿军竟说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只是为了孩子赚钱,还有十几年就要退休养老了,没有其他想法了”。阿春却兴奋地讲叙了一大串的计划设想。

  阿军他才三十五六岁,怎么就等待退休养老呢?怪不得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失败者,他们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却随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败。

  阿军在少年时代是一个中等偏上智力水平的人,家境也不错,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也有工作,在当年可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他现在在某国营公司当职员,当过兵,老婆在机关工作,他们有一个男孩在读小学。在当今中国,他是一个拥有三口之家的典型男子。按说他现在最具有条件去设立某个目标,努力攀登。遗憾的是,他竟然放弃了一切追求。年龄的借口显露了他消极失败的心态。

  三十五六岁是最有作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因吸收广泛的生活养料而比较成熟,比较容易认识和把握自己。许多大成功者,大都是在30~60岁的年龄阶段完成的。北京天安制药集团总裁克键,49岁才开始辞职创业。山东乳山百万富翁、养蚶专家辛启泰,50岁才从海边滩涂上寻找成功之路。四川“蚊帐大王”“杨百万”,66岁才从摆小摊开始做生意。美国前总统里根73岁还参加竞选。

  据拿破仑?希尔对2500人进行分析,反映出很少有人在40岁以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40岁还没有迈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取得巨大成就之时,已过40岁。希尔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学著作时已是45岁,之后他为成功事业还工作奋斗了42年,当他80岁的时候还在出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2:21

虚度了大半生时间:2012-12-23 作者:小小Z 点击:1466次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项上,你就能非同寻常。”

  成大事者与未成事者之间的差距,并非如大多数人想像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的区别在于一些小小的行动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实验一次。

  这就是说,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你就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www.diyiread.com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与阿诺德之间的差别。“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弄来了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布鲁诺跑了三趟,才在老板的不断提示下,了解了菜市场的部分情况;而阿诺德仅一趟,就掌握了老板需要和可能需要的信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像布鲁诺那样,上司吩咐什么就干什么,自己从不用脑,结果长期不被重用,还感叹命运的不公。而像阿诺德那样办事高效、灵活的人,不仅能圆满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还能主动给领导提供参考意见和尽可能多的信息,自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青睐。

  在办任何一件事情时,你必须与自己做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

  只要再多一点敏捷;

  只要再多一点准备;

  只要再多一点注意;

  只要再多培养一点精力;

  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通常只能遇到实际状况后,才能分辨你的能力是不是足以胜任一份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外科医生,动手术时却手脚笨拙,说明你医术不佳;如果你是一个厨师,只有在你准备了一顿餐点让人品尝后,人们才会晓得你的厨艺高不高明。

  评断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师、消费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

  在行动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能胜任这一个任务。你可以想尽办法掩饰你的无能,并祈祷没有人会发现你知道得很少、动作多么不熟练。但终究你还是得面对自己的无能,也必须自己想办法修正。

  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仍然无法胜任一项工作。第一天你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天你应该懂点什么。第一次尝试一份工作,你可能没办法表现得很完美,但经过一两天的练习,你应该要比第一天做得更好。这样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专家,离成事的时间不远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2:35

磨刀不误砍柴工时间:2012-12-23 作者:小小Z 点击:623次   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人生局面,凡事逢凶化吉,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会办事与不会办事之间的差别到底有多大?是毫厘之差,还是差之千里?或许没有人能对此具体地下结论,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给会办事的人准备的,如财富、地位、名誉和一切与幸福沾边的东西,都被社会上一把无形的尺子拨到了会办事的人的一边,而不会办事的人大都被置于对各种利益可望不可及的境遇。

  其实,会不会办事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任何人所办过的任何一件事,其成功的过程都有借鉴的价值。一件事办不办得成,不是看你有多大的企盼和多大的热情,而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

  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具备智慧的头脑,娴熟的办事技巧。愿读者朋友们通过本书更好地掌握办事的技巧,从而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得名誉,在政治上取得地位,在经济上赚得财富,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爱情上找到美满,在人生中找到幸福。

多努力一点,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一句谚语。这里所说的“磨刀”就是修炼自己各方面的功力,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办事效率有高低。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自己缺乏能力,想多做事,但常常是力不从心,半途而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结果会怎样?结果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强大起来了,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多努力一点”的成事之道。

  渥沦?哈特葛伦在年轻时曾是一名挖沙工人,长年累月的劳作使他萌发了必须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欲望---www.diyiread.com想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按照哈特葛伦所受的教育,本来他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他从1969年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专项上。他每天都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并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从而一举成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这位年轻人开始像博士一样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的名字叫伍迪?艾伦。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与5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2:46

犹豫先生与耕耘先生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1275次   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文凭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禁不住感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说不做(the many who talk),总在犹豫;有不少人只做不说(the few who do),总在耕耘。

  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有了成功的方法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2:57

李维·施特劳斯:成长的机会时间:2012-12-09 作者:小小Z 点击:746次 在去美国西部淘金的过程中,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却成功了,或者发了大财,或者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同样的机遇,不一样的结果,正如俗语所说:事在人为——

  “牛仔大王”李维斯的西部发迹史中曾有这样一段传奇:当年他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带着梦想前往西部追赶淘金热潮。

  一日,突然间他发现有一条大河挡住了他前往西去的路。苦等数日,被阻隔的行人越来越多,但都无法过河。于是陆续有人向上游、下游绕道而行,也有人打道回府,更多的则是怨声一片。而心情慢慢平静下来的李维斯想起了有人传授给他的一个“思考致胜”的法宝,是这样一段话:“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个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于是他来到大河边,“非常兴奋”地不断重复着对自己说:“太棒了,大河居然挡住我的去路,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果然,他真的有了一个绝妙的创业主意——摆渡。没有人吝啬一点小钱坐他的渡船过河,很快,他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居然因大河挡道而获得。

  一段时间后,摆渡生意开始清淡。他决定放弃,并继续前往西部淘金。来到西部,四处是人,他找到一块合适的空地方,买了工具便开始淘起金来。没过多久,有几个恶汉围住他,叫他滚开,别侵犯他们的地盘。他刚理论几句,那伙人便失去耐心,一顿拳打脚踢。无奈之下,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好容易找到另一处合适的地方,没多久,同样的悲剧再次重演,他又被人轰了出来。在刚到西部的那段时间,他多次被欺侮。终于,最后一次被打之后,看着那些人扬长而去的背影,他又一次想起他的“致胜法宝”:“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真切地、兴奋地反复对自己说着,终于,他又想出了另一个绝妙的主意——卖水。

  西部黄金不缺,但自己无力与人争雄;西部缺水,可似乎没什么人能想到它。不久他卖水的生意便红红火火。慢慢地,也有人参与了他的新行业,再后来,同行的人已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在他旁边卖水的一个壮汉对他发出最后通牒:“小个子,以后你别来卖水了,从明天早上开始,这儿卖水的地盘归我了。”他以为那人是在开玩笑,第二天依然来了,没想到那家伙立即走上来,不由分说,便对他一顿暴打,最后还将他的水车拆烂了。李维斯不得不再次无奈地接受现实。然而当这家伙扬长而去时,他立即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再次强行让自己兴奋起来,不断对自己说着:“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开始调整自己注意的焦点。他发现来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极易磨破,同时又发现西部到处都有废弃的帐篷,于是他又有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把那些废弃的帐篷收集起来,洗洗干净,就这样,他缝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牛仔大王”。

你知道吗:

  李维·施特劳斯,1829年出生于一个德国的小职员的家庭,是德籍犹太人。他最初设计的帆布工装裤是给淘金者穿的,后来经过改革,创立了著名品牌“Levi’s”,经过一百四十多年的发展,李维斯公司已发展成为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近四十个生产经营机构的国际公司,年产牛仔裤超亿条。如今,世界上牛仔裤虽已出现众多品牌,但李维斯牛仔裤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的销售量仍稳居第一。

哲言哲语:

  “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这是一种笑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如果我们只知道说这句话,却没有任何后续的行动,那就不折不扣地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但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作为我们走出沮丧的警句,从而转变面对失败时的心态,换个角度思考后重新行动,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3:09

成功的支点时间:2012-12-08 作者:小小Z 点击:1246次   一个爱睡懒觉、撒谎、骂人、办事拖拉、脾气暴躁的青年,在他的父母都拿他没有办法、快失去信心的时候,却在爷爷的管教下,最后成长为一名抗日义勇军的高级将领。那么,这位爷爷是怎么教育孙子的呢——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可是,在成功的路上,这个支点在哪里呢?相信下面这个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

  那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天。一个衣着整洁的妇人,头上顶着一口锅,进了山上的菩萨庙。战乱年代,这里很清净。许多人都逃命去了,只有一个独眼的白胡子老者在这里默默守着。

  妇人进来后,看见老者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她没敢惊动他,只是静静地站在后边。过了许久,老者说:“你头上顶着什么?”

  听见老者说话,那妇人立刻毕恭毕敬地回答:“我顶着生活来的……我们没法活了,您得帮帮我们。”

  老者慢悠悠地说:“唉,这个世上惟一能帮助自己的,恐怕就是自己了。我能帮你们什么呢?”

  妇人抢着说:“不,您能帮助我们,绝对能!”

  “如果我帮不了你,或者,我不愿意帮呢?”老者突然转过身子来,眼睛直直地盯着妇人。

  “那我就将生活放在这里……您看着办吧!”妇人将头上的锅放了下来,稍稍挺了挺乏累的身子。

  “那好吧,你需要我帮你什么呢?”一阵沉默之后,老者说。

  妇人听了很高兴,一边整理着有点散乱的头发一边说:“您好歹也是奇发的爷爷,现在奇发这么没有长进,您怎么能撒手不管呢?”

  “奇发怎么啦?”

  “他读书读不进去;种地又嫌没有出息;经商吧,贩了几次布,将家业快赔完了。后来,跟着奇能当兵,没过半年,又当逃兵跑了回来。奇能写信告诉我,说他弟弟太丢人了……奇发三十好几了,难道我一个妇人家,能养活他一辈子吗?”说着说着,妇人已泪流满面。她继续哽咽着说:“要不是奇能经常寄点钱给我,我们怎么生活呀!唉,他爷爷,您说说。”

  “那能怨谁呢?当初我替你们管教的时候,你们总是心疼……我这只眼睛是怎么瞎的,啊!”老者激动了起来。

  妇人见老者气愤了,急忙跪了下来:“爸爸,都是我不好!您不要和我们晚辈计较,我心里也不是好受的啊!”她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说:“那一次,如果不是我拖住您,护着这个小崽子,也不至于让他用笤帚戳瞎了您的眼睛……”

  “好啦,好啦,别哭啦!这个小子从小就顽皮。”

  “您原谅我们啦?爸爸。”

  “原谅啦!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计较个啥哩……起来说话吧。”

  公公和儿媳多年的恩怨就这样化解了。他们一起下了山,回到了家里。

  那个独眼的白胡子老者回到家后,抓紧了对奇发的管教。那个妇人,再也不拦着了。

  老者的管教从纠正奇发的各种坏习惯着手。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奇发爱睡懒觉、撒谎、骂人、办事拖拉、脾气暴躁等等恶习,终于让爷爷给治住了。当爷爷认为他可以离开自己还能保持良好习惯以后,便送他去了黄埔军校。

  后来奇发的发展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奇发在他火红的青春年代,成了抗日义勇军的高级将领,终于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奇发老年时,有一个学校请奇发老人给学生们讲话。他讲了许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在结束的时候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人成功的支点,就是自己长期养成的习惯。”

哲言哲语:

  骄纵并不是真正的爱,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如果在那个时候家长或老师没有教育培养好孩子,那么他将来很可能一事无成,甚至走上歧途。而父母、老师的教育培养并不只是单纯地给孩子灌输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就像奇发老人说的那样,是成功的支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8 12:13:20

成为富翁其实很简单时间:2012-12-07 作者:小小Z 点击:710次   美国富翁J・R・辛普洛特起初靠养猪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偶然获得了一则信息:前线的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于是就当机立断贷款,买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两家蔬菜脱水工厂,专门给前线部队供应脱水土豆。过了两年,纽约有一位化学师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当时许多人瞧不起这一产品,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辛普洛特却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军需新产品,当前线士兵在战壕里休憩时嚼吃这玩艺儿肯定会喜欢,于是他就果断决定大量生产炸土豆条,产品出来后供应给前线士兵,极受欢迎。更重要的是,这在当时的美国市场上一炮打响,他因此获利不菲。过了不久,辛普洛特发现炸土豆条的工序中,每个土豆大约只能利用一半,剩余的一半都被当做废料扔掉了。他想:为什么不能把那剩余部分土豆再加以利用呢?于是辛普洛特就在这剩余的土豆里拌入谷物用来做牲口的饲料,单用土豆皮就饲养了前线的15万匹军马。此后,辛普洛特又开始琢磨,前线部队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每天承担着繁重的军需运输任务,所消耗掉的汽油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能以代用能源代替一部分汽油,定能获利。他又抓住这一良机,用土豆来制造以酒精为基础的燃料添加剂。与此同时,辛普洛特还把土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糖量丰富的废水灌溉当时俄亥俄州郊外的农田,把土豆喂养战马所产生的马粪收集起来,作为沼气发电厂的用料。就这样,在整个二战中,辛普洛特的土豆系列产品的产值超过了10亿美元,利润达到6亿美元。时至今日,辛普洛特的财产仍然排在美国富翁前300名之列。

  最近在庆祝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美国政府奖励了他一枚纯金的自由胜利勋章,以表彰他在二战中立下的军需供给功劳。在总结自己这些创业历程时,这位耄耋老人这样说:“我一直遵循着两条简单而又明确的原则,一是从大处着想;二是绝不浪费财物。”

  成为富翁其实很简单,从大处着想、从小处做起就行了。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快乐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事情做美一些、把事情做自然一些就行了。

  你成不了富翁,是不是你的眼光不是很远大?是不是你的行为不具体?

  细节决定成败,把每一步作精细一些,把每一件事做漂亮一些,最终还愁不成功吗?

  事业的策划、远景的确立,高远一些,接下去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就行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富翁,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功,原因不是没有大的正确的目标,就是没有与自然、社会和谐的行为计划,不是走错了方向,就是没有扎实地迈好每一步。
页: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