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8:03
为什么优等生大都不成功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400次 有一个在著名外企工作的朋友打电话向我吐槽:公司目光短浅,上司朝令夕改,做得很不开心,想要换份工作,希望我帮她留意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说到她的上司的一些奇闻轶事时,我隐约感觉到了一种气息——“我的上司是极品”。
她的上司是不是真的极品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关系比较紧张。
我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打电话的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智商很高,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优等生,毕业于名校,在名企工作,但跳槽频繁。他们似乎总有一个很极品的上司,而自己有一些怀才不遇,和周围的人相处也不怎么样。一旦他们觉得不开心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跳槽,而且跳来跳去都是知名企业。
既然人家当我是“职场导师”,我就得拿出点“导师”的样子来,给她做做教练,问她几个常见的问题:1。你想要什么工作呢?2。你觉得做什么事情最愉快呢?3。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特长呢?这三个问题不是我的独创,是我向“哈佛幸福课”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学来的。问题的原理是积极心理学中的MPS模型(M=Misssion使命,P=Pleasure兴趣,S=Strength特长),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找到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工作,他不仅会工作愉快,而且还能有所成就。
按理说,这是三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但我得到的答案大多并不能令我满意。这些学校里的优等生一直在赢得比赛,但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这三个问题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学校里的优等生智商超群,却在职场上迷失了方向呢?
你要是问他们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时,他们通常的回答是一份“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呢?他们眼中的好工作往往是这样的:薪水更高,企业更知名,前景更好,老板更优秀,还能兼顾工作和生活平衡……每次听到这里,我就忍不住问:你也在社会上工作几年了,你找到过这样的工作吗?回答自然是没有的,这种“好工作”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完全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其实,真正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们把所谓的“好工作”理解为一些外在标准,而不是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目标的工作。他们甚至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有一些别人眼中的成功标准,就像很多剩女对未来老公的期望一样:有车有房无房贷,但并不真正关心和那个人是否有真感情。另一个问题在于,他们也像那些剩女一样,总觉得一份“好工作”就像“白马王子”在拐角处等他们。
如果说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那总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吧?遗憾的是,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似乎更在乎别人的赞许,并以为那些别人赞许的东西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对于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那些东西并不清楚。
这可能也是拜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所赐。他们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很多学校里的优等生在赢得比赛时,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就不会有对事业的忠诚以及创新精神,他们在职场上往往并非那么如鱼得水。
最悲哀的是这些优等生缺乏那些必备的职场技能。他们很擅长考试,但这些技能在工作中用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很多大学都在宣称自己要成为研究型大学,但他们更像是职业培训学校,在这个学校里面培训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一些实用的职场技能,以及如何与人打交道的学问。在拿了那么多A+的成绩之后,这些优等生们悲哀地发现,职场奉行的规则和学校完全不同。
有统计表明:大多数职场成功者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中上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成绩中上,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们在智商上并不差。第二,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去了。不要小看那些社会实践,因为它让一个人更早地了解这个真实的社会,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这本是一个常识:一个人如果有清晰目标,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自身能力符合目标,他在职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社会和学校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学校评价的更多是他的智商,而社会评价的更多的是他的情商。优等生由于智商太高,反而限制了其情商的培养,导致他们更容易成为专业人士,而非领导者。这也是管理上的一个经典悖论: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capability)太强,就会变成他在另一方面的障碍(disability)。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8:14
借一条船去远方时间:2014-02-21 作者:未详 点击:452次 如今,许多人并不知道远方是什么。我问孩子,你喜欢远方吗?小伙子说,不喜欢,远方是什么地方?我喜欢宅在家里。
对年轻人来说,崇拜远方,不如喜欢家乡;打量虚幻而存在的远方,不如欣赏眼前的繁华。
若干年前,我是喜欢远方的。远方有连绵的山、一条大河、遥远的地平线和地平线上走动的人。
我到一个城市去,看到路上有家乡驶来的班车,隔着150公里的距离,就感到是那样久违。当我回到家乡,我的灵魂又开始躁动不安,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才告别,又开始怀念。
借一条船去远方。《儒林外史》中,儒生钱塘访友,马二先生不在,回处州老家去了。可以想象古人坐在回乡船上,一边看山,一边看水,两岸青山如黛,水流清澈如镜,清风梳头,活水洗脸,或倚或卧,喁喁私谈,桨声欸乃。一条船,在如画的山水间穿行。
远方是一种亲切的距离、空灵的妙境、美好的存在、热闹过后的安静。一条船,是缓缓写在水面上的象形文字。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坐非常快的交通工具,坐一条船,才知道路途的遥远。候船室,曾经是许多人的精神版图。有多少文人雅士,乡野村夫,攥着一张旧船票,从这里上船、下船。一条船,纤绳系在故乡的码头上。
远方有多远?你想象它有多远,就有多远。只要是你不曾去过,一个陌生的地方,哪怕近在咫尺,也是远方。
四川是我半辈子想去的地方,从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就想去。前年,坐飞机去,却不是坐在靠窗口的座位上,我在白云之上打个盹,成都就在眼前。太快了,简直不敢相信,一条直线,把过程省略了,中间的还有那么多的千山万水、李杜唐诗。直到现在,还在怀疑,我有没有去过四川?
少年时,我对武汉向往,在上海老北站看到有汉口的车,就感到有一列火车往门里开,门里就是景象明晰的汉口。偏偏坐动车去了,两个小时后,我坐在吉庆街喝茶,它已不是我想象中的远方。
快,把远方的意境给破坏掉了,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这个年代没有远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8:53
母亲的城时间:2014-02-19 作者:未详 点击:199次 “我在你们这儿住着,虽说吃穿好些,可总觉得像是进了监狱。”母亲总这样说,她笑着,有些苍凉。
我理解母亲,却不能放她回老家。那座城市离我太远,我怕……
以前,父母都住在老家的城里,常常叮嘱我说:要好好上班,不要挂念家里。
直到去年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母亲突然来电话,惊惶地告诉我,父亲快不行了。我将车速开至极限,两个小时后,到家了。
母亲说,父亲知道我最爱吃柿子,想爬上自家的柿子树摘一些鲜柿子给我送去,谁知,竟失足掉下来了。我没有听到父亲最后一句话,只能抱着他冰凉的身体号啕不已。
从此,我发誓再也不要母亲独居在老城。
我给母亲买了一副麻将,说,妈,我把你的城搬过来了。
母亲笑了:要是你父亲在,他最喜欢摆弄砖头了。
我的眼角蓄满了泪。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9:04
双城记时间:2014-02-19 作者:未详 点击:132次 城市的工地上,男人吃力地抬起一捆钢筋,汗涔涔地落下,第38捆了,男人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尽管肩膀磨破了皮,衬衫上已渗出殷红的血渍,想着女人的病,男人还是快速地移动着步子,要知道每多搬一捆,离女人治病的钱就近一点。
另一座城市的屋子里,一个病恹恹的女人,正吃力地从床上爬起来,去够不远处的电话,一不小心,就一骨碌滚下了床。这下,女人一抬手便拿到了电话。
约定的夜晚,电话疯了似的响了起来,男人打开手机,大声地说道:“兰吗,我二宝!”
电话另一端,女人动了动摔得生疼的身子,苍白的脸上飞起一抹红晕:“想你……过得好不好?”
“好着哩,活挺轻松的,就是帮人搬搬货,还是你,要注意身体!”
“我啊,好多了,还常去邻居家串门,倒是记挂着你!”
男人将电话装进兜里,又急急奔向下一个打工的地点。给女人送饭来的母亲,嗔怪着将女人扶上床。平静的夜里偶尔传来女人一两声咳嗽,安静得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只是那用爱编织的谎言,温暖着不同城市的两个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9:21
我在人大附中当“牲口”的日子时间:2014-02-19 作者:未详 点击:209次 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在人大附中度过的6年,是一段最简单、最纯净、也最开心的日子。
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大附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我,则和其他所有家教正规、性情乖顺的孩子一样,是这所学校里一名成绩还不错的普通学生。
高二分文理班,我很自然地选择了文科。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也无所谓“子承父业”,就是觉得文科简单,不过是“背书”而已,不像学理科,永远有做不完的习题。现在看来,那时的我还不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学生,总担心自己一旦陷入了无涯“题海”,就再也没有时间去风花雪月,自得其乐。
其实,文科班本来就是一片风花雪月的乐土。同学们大都多才多艺,你擅琴棋,我长书画,人才济济。如今已是著名情景剧导演兼演员的吕小品同学,当年座位就在我的斜后方。很遗憾,我唯一的“特长”就是学习了。
那时候,凡是期中、期末和各种名目繁多的全区统考,六门功课加在一起的总分,班里和年级一定要排名次。名次,也成为检验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通常,我们会这样来形容一个同学:“李宏这牲口又考了第一!”或者是:“张亮整个一牲口,太生猛了!”
从走进文科班的那天起,我也成了这样一个“牲口”。
之前,我一直舍不得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更不是绝对的“第一名”。直到进了文科班,很奇怪,每一次统考我都排第一。长此以往,老师和同学习惯于默认———她是第一;我自己也生出了使命感———不能不考第一。
但我偏偏不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走出考场,如果我说“还行”,那就是非常好,如果说“不好”,那就是比较好,如果我觉得“很差”,其实结果至少还不错。这种感觉上的偏差,让我浪费了不少感情和眼泪。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我们照例参加海淀区统考。非同寻常的是,如果能在这次考试中名列全区前三名,就可以绕开高考,直接保送上大学。机遇面前,人人跃跃欲试,因为“黑色七月”的恐怖我们早已经耳闻目睹。
考完数学那天中午,我和同学在回家路上边走边对答案。对到最后一道18分的题时,我的心越来越凉。不仅我的解题思路和她完全不同,答案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学逻辑严谨,思路缜密,是理科班的“牲口”之一,还是华罗庚数学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听着她有条不紊、头头是道的分析,我几乎没有任何怀疑或争辩,就口服心服地认定自己错了。
那时候,我很爱哭,看电影会感动得哭,看小说伤心得会哭,考试不满意,当然更会哭。想到自己功败垂成,考了那么多第一,最该拿第一的一次却失了手,眼泪开始在我眼眶里转来转去。
进了家门,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转身就进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下午还有其他考试,我的眼泪像开了闸的洪水,哗啦哗啦流个不停,枕头床单,洇湿了一片。
我妈开始动之以情:“眼睛肿了,多难看啊!再哭,眼泪要把你自己淹死了。”
我爸也开始晓之以理:“每次考完试都哭,结果每次都考第一,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爸说得没错。觉得自己没考好,然后大哭特哭,结果是虚惊一场,最终发现自己考得特别好———这好像是高中时代的我深陷其中的怪圈。
那次的数学考试也不例外。事实证明,我的眼泪又一次白流了,因为我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就这样,我一如既往地再一次蝉联“牲口”的荣誉,并且进入了海淀区的“前三甲”,顺理成章的成了保送生。
多年以后,我还是觉得“牲口”这个词和我特别有缘。
2001年年初,我加盟凤凰卫视,那时资讯台刚刚开播,工作量大,人手却少,每个新来的主持人都忙得四脚朝天团团转,常常是早上7点上早班,下午2点刚下班,当晚11点又要上夜班。
面对新人的唉声叹气,中文台的主持人总会予以善解人意的开导:“凤凰就是这样,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慢慢习惯就好了。”
刘老板从来都是公司里消息最灵通的人士,这样精辟的语言自然不会从他耳朵里漏掉。不久后,老板、我和招商银行的马行长一起吃饭。饭桌上,谈起凤凰员工的超负荷运转,老板不无自豪地夸耀:“连我们主持人自己都说,在凤凰,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老板话音刚落,在大家的哄然大笑声中,我插了一句:“老板你不知道,现在早就是女人直接当牲口用了。”
此后,我的这句话被老板在无数个场合无数次转述,而我也相信,命中注定,我和“牲口”有着不解之缘。
正是这种不解之缘,让我提前迈进了大学的门槛。
后来,我渐渐明白,无论考试、工作,还是其他事,人可能都是这样,当别人认定你是第一,你便会暗示自己不能不做第一,多少次反复与轮回过后,突然有那么一天,你终于蜕变,成为真正的第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9:35
500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你的面试大忌时间:2014-02-19 作者:未详 点击:259次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最近对近500名人力资源经理做了一项新调查,发现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容易把事情搞砸,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这些基本的错误不要犯:参加面试不要迟到,不要贬低以前的雇主。不过有些招聘经理表示,有时候甚至连久经沙场的应聘者也会在阴沟里翻船。
应聘者往往会以一种过于亲昵的语气与招聘经理交谈———根据20%受访者的反馈,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残疾人维权中心的人力资源主管玛丽•维罗比说,有一次她面试的应聘者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居然评论起她眼角的一颗麦粒肿。
“当时我就做出了决定”,玛丽说,那名应聘者没有得到职位。
67%的受访者认为,着装不当是个大忌———它比求职简历中出现错字都要严重(58%的接受调查者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失误)。荷兰国际集团美国金融服务业务部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查恩塔尔•沃比克说,如果应聘者技能出众,她可以原谅简历中出现一个错字,但衣着暴露或穿着懒散等同于立刻被拒绝。
人力资源协会对近500名人力资源经理所做的调查还发现:
30%的招聘经理将在15分钟内决定是否雇佣应聘者。
40%的招聘经理表示,如果在面试中应聘者的手机突然响起,那就“没得可谈”。
70%的招聘经理更喜欢应聘者在其公司涉及的领域有过不领工资的实习经验,而不是在非涉及的领域有过全职的工作经验。
39%的招聘经理说,能否与应聘者产生“化学反应”在其招聘决策中占有一半的作用。
该调查显示,在面试过程中,一些应聘者过早地向人力资源经理提出诸如福利奖金、休假时间和工作灵活性等问题。(30%的招聘经理表示,招聘者在面试结束后的双方交流中问起薪水问题是可以的。)约39%的受访招聘经理表示,应聘者根本不应该询问待遇水平,除非是面试官主动提起。
“有些应聘者一开始就问他们能不能在家上班。”维罗比说,“正确的顺序是,等我们决定你适不适合这份工作,再来讨论你愿意在办公室里待多久。”
一家猎头公司VitalityGroupExecutiveSearch的总裁肖恩•戴斯格罗斯勒建议应聘者参加面试时手上一定要拿点东西———随便什么都行,这样能让你保持专注。(他建议拿一支笔、一本笔记本或一份自己的简历)“两手空空走进面试地点会让人有些手足无措”,他说道。
那么,应聘者要不要在面试后发一封正式的感谢信呢?60%以上接受调查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省略这一步也无伤大雅,发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就行———但送贺卡和彩色气球就不必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39:49
隔着光阴的爱情时间:2014-02-20 作者:未详 点击:167次 二十岁那年,她遇到了他。
那时,他是一个喜欢搞点摄影的男子,寒酸而落魄,在一个小工厂上班。而她,是一个大型歌舞团的演员,跳独舞,倾国倾城。
追求她的男子很多,她接到的情书也很多,但无疑,他是写得最好的一个。
每天,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来找她,高高的个子,一条腿支着自行车,另一条腿来回晃着,拿着一架破照相机对着她。
她就那样心动了,不去坐一些有钱男子的汽车,轻轻地跳上他的自行车,然后去看那条开满了樱花的街。在那条街上,他为她拍下了她青春的倩影,那么美,那么让人心动,他说,和我好吧,一辈子,我们不分离。她说,好。
不久,他考上电影学院,去学摄影,可是他没有钱。那时,她已经小有薄名,所挣的钱全用来资助他了,但仍然不够。为了他高昂的学费,她准备去投拍电视剧,于是她四处去张罗钱,那些老总,看中了她的美貌,吃她的豆腐,可是,为了钱,她含着笑含着泪忍下去。
十万块钱,她投拍了一部电视剧,可是,收视不好,赔掉了。为了还这十万块钱,她拼命地跳舞,一米六八的个子,到最后不到九十斤。
可是,在他毕业那年,他对她说了分手。
他有了名气,有更多更美丽更有才情的女人可以和他配,她不过是一个演员,况且渐渐跳不动了。
她哭了又哭,求了又求,他仍然没有回头。
可是,她还有债,她不愿意欠别人的东西,于是,在一个有钱男人求婚之后,她嫁给了他。
那时,他功成名就,好多关于他的新闻,正面的,负面的,她听到这个名字,仍然心疼。
没有了他,她就有了烟。
烟是她寂寞的伴侣,也是很私密的出口,她抽着烟,在黄昏的街头,被一个摄影记者看到,然后无意间拍下来。
那时的她,已经形销骨立,完全不复当年的青葱年少。
她离了婚,自己开了一个小书店,当年的长发变成了短发,有病后吃了很多激素,人慢慢地胖了起来,后来,胖到从前的人认不出她。
那个摄影记者把照片发表了出来,同在摄影圈的他也看到了。
他很心酸,这个黄昏的女子,抽着烟,头发在风中飘着,眼神寂寞而空洞,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女子都顶不上这个女子的风情。
于是他决定回来找她。
在曾经的路口他们相遇了。
一个是知名的摄影家,一个是发胖了的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子,里面是各式各样的菜。
他们静静地站着,隔了光阴的爱情,泛着黄,变了质。这样的相见,无异于扼杀了所有的记忆。
他们仓皇而逃,各自散去,她跑得极快,竟然不知道自己流了眼泪,他也跑得极快,好像要躲避什么。
现在,她不是树上摘下缺乏水分褪了色的花,而是古绸缎上的折枝花朵,到处是残垣断壁,心里无处不渗绿。
她曾经恨过他,但现在已经不了。
既然爱他,就不必恨,那一切付出,不是为他,是为青春里的爱情和光阴,这样一想,已经释然,其实,能够相爱一场,已经很好。
他也不再幻想把旧日的爱情重拾,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以为还在过去,其实,很多时候,爱情是一辆车,不停地往前走着走着,一直走,一直换着风景。
隔着光阴的爱情,只能放在彼此的相册和橱窗里,适合一个人的时候,展览、怀旧。
仅此而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40:00
爱失落在遗忘的尘埃时间:2014-02-20 作者:未详 点击:221次 一
认识维扬纯属偶然。
苏格带我去她家里玩儿的时候,在门口碰到过他,他出门倒垃圾,门不小心被风给关上了,他站在门口发呆。他身上有一股浓重的忧郁气质,脸色苍白,手指细长,两只手交叉叠放在一起,不停地搓着,眼睛却看着我,看得我有一些心跳。苏格拽着我进屋,小声说,别理他。伸出一只手指,指着脑袋示意我说,有病。
我疑惑地看着苏格,认真地说,不会吧,我觉得不像。苏格笑了,说,你就没看出来,他像个花痴似的。我笑了,你这张嘴啊,真是刻薄,等将来有个厉害的男友管着就老实了。
在苏格的家门口和维扬相遇的次数多了,渐渐地熟了起来,去过两次他的房间,他的房间很大,简单地摆着几样东西,钢琴、玻璃缸的CD架、绿色的橡皮树。我客气地跟维扬攀谈起来,想不到你是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维扬忙站起来说,哪里,我大学里学的是音乐专业。
回到苏格的家里,苏格撇着嘴说,什么专业人士,充其量不过是个发烧友而已。我忙说,我没看出来,我倒觉得他是个彬彬有礼的好青年。苏格拍着手,夸张地说,完了,完了,你中毒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40:13
二
有天中午,因厌倦了公司餐厅千篇一律的午餐,和同事小赵偷偷地溜出去,在日本人开的店里吃寿司。
回来后刚刚踏进办公室,我的顶头上司盛放别有用心地大喊,刚刚派出所打电话来找你,让你马上去一趟。
我大吃一惊,到了派出所,我就看到维扬。
一个年轻的警察把我训斥了一顿。你老公今天早晨在地铁上,调戏良家妇女,被人告到这里,你去办理手续,然后把他带回家,好好看住了,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年轻女性遭殃。
我的脸烧得像吃了生姜,暗暗出了口闷气,心想,幸好我不是他老婆,不然跳到海里喂鱼算了。
出了派出所,我径直回公司去,步子又快又急。维扬跟在我的身后,眼神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他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听我解释。今天早晨的事儿真是天大的冤枉,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子的,今天早晨在413路车上,那个美女正在执行掏人钱包,我只是想制止她,而不是想调戏她。
你不跟警察说,却在这里跟我啰嗦,即便我相信你又如何?也不能还你清白,何苦把自己说得跟英雄似的。维扬见我不信,急得就差对天发誓了,他说,别人信不信都无所谓,我只要你相信我,他一边说一边抓住我的手。
我使劲抽出被他捏得生疼的手。回到办公室,盛放瞅着没人的机会,意味深长地问我,没事儿吧?我笑道,没事儿,会有什么事儿,你盼着我出点事儿?
盛放摇摇头笑道,你这张小嘴啊,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尖酸刻薄起来。
我知道他对我很好,我也知道公司里的很多事儿,他都很照顾我,可是我真的不想跟同事有什么感情瓜葛,更不想谈爱情。
有一天,维扬在电话中急切地说,我在海湾鲜城,你快来救我啊!
可是我正在上班,你还是找别人玩吧!我没好气地对他嚷。他便嬉皮笑脸地央求道,拜托了,你请假吧!来晚了,我可能有性命之忧。刚想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他那边已经挂了电话。
赶到海湾鲜城时,维扬在那里已经等了三个小时,看上去像一个霜打的茄子,紫涨着脸,低头坐在角落里不语。我看了有点莫名的心疼,但说出来的话却是大不相同,我问他怎么了。
维扬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让我不忍心苛责于他。他说,我的钱包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吃了人家的美食,人家不让我走。
替维扬付了账,一起出了那家火锅店,阳光刺得眼生疼,我闭了一下眼睛,维扬趁机说,我请你喝咖啡吧。我疑惑地转回身看他,刚刚被我解救出来的人,还好意思请我喝咖啡。他立即说,不过要你买单。
我忍不住一下子笑出声来,叹气道,我看还是算了吧,刚刚请假出来,被扣薪水不算,还要替你还账,这会子又要我请客,我看下个月我只有喝西北风的份了。
维扬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街上和他分手后,直接回公司,刚好下班时间,人都走光了,我拿了东西刚要走,发现盛放还在,他阴着脸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看见我,劈头就问,你去哪儿了?和你在一起的男人是谁?当心被人骗了。
我气结,白了他一眼,问道,你凭什么跟踪我。
没有。是小赵看见你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很亲密的样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9 20:40:27
三
和维扬走得近了。似乎是最近的事儿,没事儿的时候,维扬打电话过来,让我去他那儿玩。大多数时候,我赤着脚,坐在地板上,听着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旧唱片。
也跟维扬一起去看过一两次电影,光线暗淡的电影院里,除了情侣几乎没有多少人在看电影,吓得我拉着维扬的手逃掉了,还是维扬家里好,光线明亮、宽敞。
苏格说我的状态是和维扬在恋爱,我拒不承认。
去维扬家里,去得顺了脚,有事没事儿便往那儿跑。一天,没有打电话就去了,在街上顺便买了维扬爱吃的凤爪。一进门我就傻眼了,一个女孩子,比我年轻,比我漂亮,脸上写满了稚气,却挺着一个不相称的大肚子,声色俱厉,满脸泪痕地指着维扬,你够狠,这种时候抛弃我,另结新欢,你还是不是人啊?
天啊!傻子也明白,那女孩怀孕了。
那女孩看到我进来,便停下来,不哭也不喊了,很安静地看着我。忽然觉得很郁闷,把凤爪递给维扬,便走了。维扬跟在身后,连声问我,你没事吧,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我摇了摇头,现在我不想和这个叫维扬的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