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7:41

初心时间:2013-08-27 作者:未详 点击:194次   初心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直以来,或者说与生俱来的期许: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期待怎样的世界。失望与绝望在世界面前都是常态,因为他人不由你改变。但一个人仍旧可以依照初心,努力做自己。
  
  我十八岁时读存在主义,曲里拐弯,生吞活剥,学到的大概就是这一点:不论任何境遇,一个人永远可以选择。如今与自己的朋友彼此鼓励,要保持初心。世界上最难的事,差不多就是这一件了吧。
  
  再要强的人,似乎也总有一天会在碰得头破血流后,幽幽地说一句:生活就是渐渐让你知道,自己输了。
  
  太阳落山了,黑夜来时没有人陪伴你。夜里你没睡着,看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你不相信那些可怕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你的心碎了一地,但你不要怕。太阳又升起了,新的一天却没有来,可怕的事情又发生了一遍,和昨天发生的一样,但你还是不要怕。你只静静地等待命运的安排吧,那里应该还有一朵属于你的花。
  
  那朵花,是对你这一世努力保护自己初心的奖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7:54

贵在“自愈”时间:2013-08-27 作者:未详 点击:248次   “砍瓜”,表皮鲜翠,长约1.5米左右,成人小腿般粗细。夏末秋初,走进茂盛的砍瓜林,一条条长瓜仿佛一个个翠衣卫士,分布罗列、唾手可得,场面蔚为壮观。这种瓜奇特的地方是:不像黄瓜、西瓜类等到成熟了再摘下来食用,它可以在生长期随吃随砍,吃多少砍多少。所以,每天都可以保证人们吃到新鲜瓜,被砍过的“伤口”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愈合。如果你的手指破了,几滴新鲜瓜汁就是难得的绿色特效药。
  
  无独有偶。在湖北省一片幽深、茂密的丛林中,生存着一种罕见的神奇的小蛇,身长约40厘米,秤杆般粗细。这种蛇的身体特别脆嫩,若是从山崖上滑落下来,随着“叭”的一声响,蛇身一下子摔成四五节,并且像冰柱落地那样崩飞,起码有1米多远。可你别以为它死了,它自有回天之神术。只见脱开的每一节蛇体,都像离水泥鳅那样不停地跳动,向蛇头聚集。各节“分家”身躯很快跳往一处,但见断头与断头一碰,就自动愈合牢固,再和蛇头粘到一起。不见血,也不见痕迹,整个又连成一条,神气活现地钻进草丛,人们称其为“碎蛇”。它还是治疗跌打损伤的特效方剂,市场价格高达千元一条。
  
  砍瓜在受到“人为伤害”时,仍能不改它皮薄肉嫩、脆甜香糯的本性,除了供人美食,还用流出的“血”为人疗伤;碎蛇从高空跌落,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在最短时间内,倾尽自己的力量重新拼合,恢复原貌。这些生物的生存之道,或许可以给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一些启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8:04

由舍而得时间:2013-08-27 作者:未详 点击:425次   海参是一种棘皮动物,圆筒形的身体一根肠子通到底,身体一端的开口处是嘴,另一端的开口处是肛门,中间是一些可起消化及呼吸作用的管子。

  海参自卫的方法非常特别,当它被人类捉住时,它会把体内又黏又湿的管线及杂七杂八的东西从肛门喷出来,缠到人的手指上,当你还来不及“脱手”时,海参就乘机溜走了。碰到螃蟹前来招惹或大敌压境时,它也同样“弃甲曳兵”而逃。排出黏稠成团的内脏器官,让人“惨不忍睹”,而它却能“无脏一身轻”地从容脱险离去。只要经过几个星期,海参就可以重新长出一套新的“引擎”来。
  
  壮士断臂自有其美。

  “舍”方能“得”。

  海参“能舍”人之“难舍”者,无他,因为它“能得”人之“难得”。

  不居名,才能自由思考;

  不眷恋权势,才能真正为社会做一番贡献;

  不受成见欲念束缚,才能求得真知灼见、正直之言语、端正之品行、平和之情怀、安定之心念,能避免执著迷陷于名利、权势、欲望、成见之中,使生活过得更充实积极而有朝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8:15

别太把自己当主体时间:2013-08-27 作者:未详 点击:399次   应朋友之邀,参观了他的奇石收藏。两间不小的房子里到处摆放着奇珍异石。惊叹大自然天然成趣的奇妙,也赞叹朋友慧眼识珠的匠心。看完了,朋友要我写几个字,我便写了“人藏石原自爱好,石藏人却在精神”赠他。我告诉朋友,在你收藏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收藏了你。你收藏了它的形,它却收藏了你的心。
  
  天下之事,概莫例外。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骑士骑着骏马在大地上飞奔,骑士十分自豪,十分得意,他的自豪得意在驯服驾驭了骏马,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而骏马却不这样认为,路是我跑的,一切风采来自于我的潇洒,我的俊逸,我的力量和速度。至于骑士在马看来,也许无异于它驮的一只羊,一块石头或者什么东西。骑士认为他是主体,因为他是骏马的主人。骏马则认为,没有我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成为骑士,不信你下来走走,有谁会看你。它才真正是骑士的“主人”。一群蚂蚁在大地上爬行,俨然也是一个世界,人走过来了,鄙视蚂蚁的渺小,嘲笑蚂蚁的丑陋,发出蚂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感叹。好像地球只属于人类,不干蚂蚁什么事。便拿起一根树枝戏耍蚂蚁,无聊地显示自己作为人的优越。但蚂蚁同样认为整个地球只属于它们,可笑的正是这些人。人只不过是一种外来入侵的庞然大物,一个硕大的头长了七个孔,一条粗长的胳膊上长出五个叉,丑极了,不是怪物又是什么。它对人的鄙视与嘲笑不屑理会,视而不见地独来独往。在人的戏谑和挑逗面前,它奉行“好蚁不跟人斗”的哲学,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战略,连一眼也懒得看,头也不回忙自己的,表现出人类少有的大度与宽容。如果有时逗急了,它也会不声不响地爬在你的某个部位,狠狠咬你一口,算是一种警告:走着瞧吧,千里之堤还溃于蚁穴呢。
  
  主客体的博弈,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太以自己为中心了,人收藏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收藏了人,然而收藏石头的房子连人和石头一起收藏了。房子所在的楼又收藏了房子,小区又收藏了楼房,城市又收藏了小区……在这些收藏的链接中,谁敢说你是真正永恒的主体。
  
  作家写文章也一样,你爬山涉水收集素材,苦思冥想写成文章,看起来作家是主体,其实文章一写完,这些文字就把你取代了。读者看到的是这些文字,是从这些文字中才认识了你。认识了你的思想、情感、个性、思维甚至人品,绝不是首先通过你才认识作品的。
  
  因此,应谨记的是,也许你当过无数次主体,但是你充当的更多的却是客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8:30

重点请放在最后时间:2013-08-27 作者:未详 点击:470次   日文里有个特色,就是“句尾比句首重要”。也就是说,愈是后面出现的内容愈重要。因此,绝对不要将人们喜欢看的或是宣传重点放在句首,一定要放在句末。
  
  比方说,卖和服给京都人时,要说“这是使用大阪的丝线,但是在京都织成”。相反,卖和服给大阪人时要说“这是在京都织成,但是使用大阪的丝线”,这样一定能让对方感兴趣。
  
  说明同样一件事情时,只要改变陈述顺序,就能给人截然不同的印象。举例来说,下面例句,前者就给人否定的感觉。
  
  “工作效率高,但是个性随便”——“个性随便,但是工作效率高”。
  
  “头脑很好,但是女性关系复杂”——“女性关系复杂,但是头脑很好”。
  
  “很努力,但是最近没有精神”——“最近没有精神,但是很努力”。
  
  “便宜,但是难吃”——“难吃,但是便宜”。
  
  每句话里都包含了“负面”及“正面”词汇,虽然将正面词汇放在句尾,结构上感觉相差不大,可是给人的印象却变得肯定。
  
  心理学上有所谓的“峰终定律”(Peak-End Rule),这是丹尼尔·卡恩曼创造的词汇,说明最后的印象会决定给人感受的好坏。约会迟到时,只要能在临别前好好致意或道歉,就能带给对方好印象。峰终定律指出,最后印象会比第一印象来得更重要。表达时,陈述的顺序很重要,一旦顺序错误,即使讲的是同一件事,给人的印象也会有一百八十度转变,这点务必小心。
  
  当你想要表达某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时,请记得把正面词汇放到句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8:40

静中细思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268次   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

  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

  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

  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

  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

  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8:51

我和你的地域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37次   爱情与其说是两个个体的交流,倒不如说是两个地狱的交流。每个个体都都有其历史,我们成长的背景,家庭,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经历过的事,过去的伤痕,不可告人的秘密,成长过程的创伤,爱恶和志趣,形成了一片地域。
  
  初遇的时候,这两片地域并没有深入的交流,我们会战战兢兢地互相试探,惟恐自己的那片地域不被对方欣赏,而他那片地域也是我无法进入的。
  
  被爱的时候,我们期待对方所爱的不只是我的外表,我的成就,这一切只是我的一部分,并且会随着时日消逝。我们期待他爱的是我那一片地域,它有我的脆弱和自卑,有我最无助和最羞耻的时刻,有我的恐惧,有我的阴暗面,有我的习惯,也有我的梦想。
  
  爱上这片地域,才是爱上我。
  
  我带着一片地域来和你相爱。接受我,便意味着接受我的地域。
  
  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同时意味着你愿意了解这片地域。
  
  爱情有时候很难免夸大了两个人的相似之处。然后有一天我们才发现相似和差异同样重要。
  
  接受人的相同点,当然毫无困难,我们甚至会说,这是我们互相吸引的原因。然而,接受彼此的差异,却是惊涛骇浪,是两个地域的合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9:02

爱需要怜悯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278次   爱之中需要存在怜悯。

  它本是海中的船,摇晃颠簸,朝不保夕。

  有了怜悯,才可以成为海中倒映的云影,与大海互不相关,又融为一体。

  有了怜悯,爱将处于整体性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之中。

  人与人之间,才不会轻易而盲目地分离。
  
  如同深夜看到对面的高山失火,火焰熊熊,却无法抵达施救。

  我们曾有过的感情,是艰难的损失,也是昂贵的美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9:15

反弹琵琶,让幽默妙趣十足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259次   幽默的高手常常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反弹琵琶式的幽默就是与通常的顺向思维相悖,从反面出发,正话反说,则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新奇感,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这种创新的幽默不仅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有时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
  
  有一个香烟公司的老板,在街中心大声地宣传着:“新牌香烟芳香可口,余味无穷,可防蛀牙,除百病,还有其他好处……”这时,突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他帮着老板说:“其他的好处我来补充,小偷不敢进屋,狗不会咬,永远不会老……”这位老板听了喜形于色,赶忙和老人握手,并向他又是点头又是敬烟,然后毕恭毕敬地要求老人向听众解释他的话。老人平静地说:“抽烟的人整夜咳嗽,小偷敢进屋吗?抽烟的人身体虚弱,走路拄着拐棍,狗敢咬吗?抽烟的人易患癌症,能活到老吗?”
  
  听到这番解释,人们哄然大笑起来。
  
  这位老人正是运用了反话正说、欲贬却褒、明褒实贬的幽默方法,让我们在这样的反差中感受到了幽默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创新的幽默方法。
  
  一位演讲家在一次演讲中打了一个比喻,说:“男人,像大拇指;女人,像小拇指。”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女听众们强烈反对演讲家的这一比喻,认为这是贬低了女性。演讲家立即补充道:“女士们,人们的大拇指,粗壮有力,而小拇指却纤细、灵巧而且可爱。不知诸位女士,哪一位愿意颠倒过来?”
  
  这句话就好像一粒“灵丹妙药”一般,立即平息了女听众们的愤怒,让她们相视而笑。
  
  演讲家以大拇指喻男人,以小拇指喻女人,几乎引起会场轩然大波。这不奇怪,因为按一般人的观念,大拇指是顶呱呱的象征,而小拇指是差劲的象征。但演讲家实际上是蓄意正话反说,他把女听众惹得嗔怒之后,一下把原来的比喻翻转过来,揭示出他的正面意思。
  
  可见,反弹琵琶式的幽默要以两种表达方式的语义对立为前提,依靠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以不同的手段将相对立的双重意义向听者巧妙地传达,让其听过之后能顺利地明白话中包含的本意,极具戏谑意味和幽默色彩。
  
  一次,德国外长根舍在与我国外长吴学谦会谈后说:“我认为这次讨论是有成果的,我只对一点感到失望。”在场的人都吃惊地等着他的下文。根舍接着说道,“我感到失望的是,根本没有一个问题是我同我的中国同事可以为之争论的。”
  
  在社会生活,甚至是外交场合的对话中,庄重严肃的话题也并不一概排除诙谐幽默的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反,只要运用巧妙,有时还会收到庄重直言未能实现的效果。

  而反弹琵琶式的幽默就像“绝望之后的惊喜”一样,让人觉得妙趣十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2 17:39:28

钻进有爱人的天堂时间:2013-08-29 作者:未详 点击:265次   那年春天,龚明被派到一个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去“支教”,工作之余,他常常感到很寂寞。
  
  一天,龚明听到屋外一阵悦耳的叫声,连忙循声而去,他惊喜地发现,一只漂亮的小燕子在他屋檐下筑了一个鸟巢,小燕子不停地进进出出、叽叽喳喳,这给龚明寂寞的课余生活添了一丝活气,龚明亲昵地叫它“小蓝”。可是,一连好几天,龚明发现,小蓝回到鸟巢时,并不是窝在巢里休憩,而总是头朝里面,或呢喃私语,或伸颈摆尾,好像是和同类在说话交流。有的时候,小蓝会呆呆地注视着鸟巢后面,似乎有满腹的心事。
  
  龚明觉得很奇怪,难道鸟巢的后面藏着什么秘密?或者后面还有一只燕子?趁小蓝不在鸟巢的时候,龚明拿来一根长竹竿,朝鸟巢后面一通乱捣,那后面硬邦邦的,只是房梁,没有别的燕子,龚明只得作罢。
  
  过了几天,龚明又发现,小蓝每次飞回来时,小巧的嘴巴里总会衔回小虫细草什么的。莫非小蓝要储备食物,为将来打算?可燕子是一种候鸟,夏天过后,它要迁徙的啊!储备这些食物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渐渐的,鸟巢被小蓝衔回来的食物挤得满满当当,小蓝回来歇息时,就没有了安身之所,只好疲惫地站在那根木梁上。
  
  有一天,小蓝的左腿受伤了,它站在木梁上就只能用右腿支撑着,摇摇晃晃的,好几次差点从木梁上滑落下来。龚明心想,小蓝你不是自讨苦吃吗?你储备了这么多食物,害得自己没有了休息的地方,何苦呢?
  
  这真是一只奇怪的小燕子!龚明趁小蓝外出的机会,找来了一把木梯,把木梯搭在屋檐下的木梁上,他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想探个究竟。
  
  这一看,龚明笑了——鸟巢的后面,隐藏着一面小圆镜,龚明知道,这里有一个风俗,屋梁上放一面镜子,可以辟邪。原来小蓝一直是在和镜子里面的自己说话呢,它对着镜子左顾右盼,那是它在臭美啊!想想也真有趣,它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对镜子是情有独钟。可是小蓝为什么要储备食物呢?空闲的时候,龚明常常会坐在屋檐下看着小蓝,琢磨着这个谜团。
  
  那天,小学的校长在龚明屋子里闲聊,龚明把疑惑说了出来。
  
  “你说那只小燕子啊,”校长说,“它可不是什么臭美,那是一只重情重义的鸟呢!”
  
  “重情重义的鸟?”龚明纳闷地问。
  
  “是啊,本来,它有个伴,前段时间,一个捣蛋学生用弹弓把雄燕的翅膀打断了,雄燕就只好呆在鸟巢里,小蓝天天外出觅食,像喂雏燕一样照料着雄燕。可有一天,那个捣蛋鬼趁小蓝外出时,把雄燕抓走了。听你说的情况,估计是小蓝回来后寻找雄燕,找来找去,找到了后面的那面镜子,就把镜子里的自己当成了它的丈夫,天天来照顾镜子里的爱人!”
  
  龚明恍然大悟,随即,心里一阵颤动。看着小蓝单腿支撑的难受样子,龚明对自己说,他要制造一个美丽的谎言,让小蓝认为,它的爱人还活着,每天都在吃它衔回来的食物。趁小蓝不在的时候,龚明搬来木梯,登上去,把鸟巢里的食物全部清理出来,一个精致温暖的窝腾出来了。小蓝回来了,如龚明所愿,它落在鸟巢里,头朝里面,快活地叽叽喳喳着,龚明能听得出,这个时候小蓝的叫声是那么的快乐和轻松,而以前的叫声则是有些急躁。小蓝有了休息的地方,它左腿的伤势很快痊愈了,望着小蓝敏捷漂亮地飞着,龚明心里好高兴。
  
  那之后,每当小蓝外出时,龚明就爬上木梯,把鸟巢里的食物清扫出去,小蓝回来后,总是很快乐,对着镜子里的“他”欢快地叽叽喳喳着。
  
  这个美丽的谎言就这么维持着,转眼间秋意渐浓,龚明这才发现山里山外已经看不见第二只燕子了。是呀,燕子迁徙的季节早就过去了,小蓝没有离开,是因为镜子里面的“他”走不开啊!可怎能违背自然规律呢?秋风让小蓝羽毛黯淡,身形枯槁,快乐的呢喃也有些沙哑,这个美丽的谎言该结束了,小蓝该走了,否则,它就会葬身在这个肃杀的秋天里。龚明开始驱赶小蓝,可是没有用,无论龚明怎么声色俱厉、张牙舞爪,小蓝离开一会后,总会划着敏捷漂亮的弧线飞回鸟巢里,面对着那面镜子,面对着它的“他”。
  
  龚明只能釜底抽薪了。那天上课前,龚明赶走了小蓝后,爬上木梯,取下那面小圆镜,龚明要告诉小蓝—你的爱人走了,你也走吧!
  
  放学后,龚明匆匆回到宿舍,他想看看,小蓝到底飞走了没有。来到屋檐下,龚明抬头看去,他心里一阵轻松,鸟巢里安安静静的,小蓝走了,可一细看,龚明的心又一紧,鸟巢后面的木梁新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浅浅洞穴。
  
  龚明爬上木梯,瞪大眼睛看去,浅浅的洞穴里有依稀的血迹,那洞穴的位置,就是曾放小圆镜的位置,就是小蓝误认为是自己爱人呆过的位置。龚明赶紧朝下看去,灰暗的地面上,散落着锯末般的碎木屑,小蓝歪卧在碎木屑里,身上毛翅凌乱,小嘴血迹斑斑,那只黑豆般的眼睛里满是痛苦和期待……
页: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