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6:20

 其实就算不说,他老婆也能猜到,因为没过几天他就没精打采,还开始呕吐,更惨的是,她对他冷嘲热讽,说他口气“腐臭”。
  
  不过幸运的是,科学“大餐”起效了。巴里肠道组织的一系列活检报告显示,他出现了严重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接着他们又证明了,除去幽门螺旋杆菌后,症状会消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6:30

1984年4月5日,这项研究成果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立刻在学界引起轰动。这一研究打破了当时已流行多年的既有观念,使得消化性溃疡从原先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被誉为“消化病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革命”。
  
  200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这两位科学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6:54

当梦经过的时候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110次   李维嘉,1976年生,湖南卫视主持人。
  
  很多时候,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编排好的梦境,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很多事情好像冥冥当中就有一番安排一样。
  
  小时候,我在工厂的门口游泳,看到沈丹萍等人在拍电视剧,她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的偶像,经常演的就是知青那一类的角色,非常受欢迎。
  
  我见到有热闹可以看,便不再游泳了,就盯着那儿看,发现电视剧原来是这样拍出来的。那会儿我年纪还小,除了好奇,也没有想太深入的东西,感觉拍电视剧这类事情和我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连我父母也争先恐后地挤进人群里,当时我感觉很奇怪,也很神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7:06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岳麓山山底下有一个书院,琼瑶阿姨的《六个梦》正在那里开拍。我们的学校也在附近,当时学校的食堂都是散落在山里面,没有小区,也没有围墙。所以我们围观拍戏,可以说既占尽地势,又不耽误吃饭。
  
  我们一群人围在那里看,前面的学生就说:“台湾的琼瑶在拍电视剧,有刘雪华还有其他一些人。”在那时,他们是非常有名的明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7:17

 很多年后,我来到湖南电视台工作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台长欧阳常林,最早也是跟着琼瑶阿姨一起拍戏的。也许我和湖南电视台冥冥之中真的有缘分,当年,也许在我围观琼瑶阿姨拍戏的时候,正好与欧阳常林擦肩而过呢。
  
  有一类学生用当下的流行词形容是很“宅”的,比如宅在家里打游戏的,宅在体育馆里练体育的;还有一类学生就是经常活跃于学校文艺队的。而我恰恰是后面的这一类。高鼻梁、大眼睛,在当时,很多同学和老师觉得有这种长相的人就算是帅哥。那时候,人们会有这样的前瞻性感受,他们会认为有这种长相的人小时候是帅哥,长大后也应该是帅哥,并且他们觉得这样的人都应该是能歌善舞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我长大后会成为明星,或者是会往那方面发展,而我也这么觉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7:33

 我在初中的时候很喜欢小虎队,也就在那时,同父亲失散多年的伯父突然从台湾回到大陆,找到了我们。令我感到诧异的是,我的伯父竟然是小虎队成员苏有朋的数学老师。因为我和吴奇隆长得很像,伯父认为我肯定可以成为小虎队当中的一员。这些戏剧性的人生际遇,似乎也编排好了我接下来的人生路。
  
  有一次,伯父跟我谈心说:“如果你想要成为小虎队那样的明星,就应该成为像‘乖乖虎’苏有朋那样的人,因为他品学兼优,文艺能力出众,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7:43

  从此,我便像被伯父的话施了魔法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学好普通话,因为伯父是从台湾过来的,如果用湖南话和他沟通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父母又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说话也是湖南口音。学好普通话也就成了我首先要做好的一件大事。伯父经常带我去全国各地游玩,让我增长见识,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这也致使我学习的普通话里夹杂着台湾腔儿,直到现在我讲话还有一点儿“台式味道”。
  
  有时候回想起来,我真的觉得人生的很多路不是我想走就能走的,很多人不是我想遇到就可以遇到的,这些人和事的出现,仿佛冥冥之中就有其固有的方向和规律,无法撼动,坚实如初。而我走上这条路,也是很多人、很多种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和努力,成为我走到今天的关键所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7:55

真正的尊重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91次   姑娘坐在那里,面前放一架脚踏琴。她像一位登台表演的钢琴家,柔和的灯光中,脸上,骄傲并虔诚的表情。和朋友去作协办事,刚下车,就被她吸引。确切说,一开始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琴声。流水般的声音,在嘈杂的市井,静静地淌。她的面前,放一个小巧的塑料筐,里面散落着几张零钞。她并不看那个塑料筐。她的目光盯着围观的人群,盯着街角的合欢树,盯着店铺的招牌,盯着远处的公共汽车。她的目光无处不在,却并不看那个塑料筐。那时她弹的是《致艾丽丝》。很经典的曲子。姑娘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将那架脚踏琴搬到那条繁华的步行街的,但我知道她不是骗子。一个人可以伪装出贫穷和残疾,可以编造出让人同情的谎话,甚至可以流下虚假的眼泪,惟独伪装不出那种善良和纯净的眼神。姑娘的眼神,纯净并且善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8:05

 琴声如月亮般清澈和明净,迎面扑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那琴声的弹奏者,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谈不上震撼。那一刻,却被她感动。和朋友对视一眼,各自掏出十块钱,郑重地放进那个塑料小筐。然后,我拉起朋友,欲走。朋友瞪我一眼。他轻声说,听完!我知道朋友并不喜欢这首曲子。或者,即使喜欢,这首已经可以背下的名曲,也完全没有重听一遍的必要。特别是,那天我们本来已经迟到。时间紧得很。朋友仿佛怕我走开,他紧紧地攥着我,听那位姑娘的琴声。一曲终了,朋友轻轻鼓掌,声音不大,却很郑重。我听到姑娘说,谢谢。她并不看我们,也不看那个塑料筐。她喝下一口水,然后,又一支悠远的曲子从她的指尖流出。后来朋友说,你认为,那十元钱,是对她的怜悯吗?我说不是。朋友说,那就对了。其实那天,我们是在欣赏一位乐者的演奏。所以我们要给钱。所以我们要听完。我想他说得对。那位姑娘当然不是乞丐。甚至,演奏是她的事业,乃至生命。那天我们去欣赏的,其实是她的露天演奏会。我们听了曲子,给了钱,但是,交易并没有到此结束。我们应该听她奏完那首月亮流水般的曲子,我们应该为她的精彩而鼓掌。无论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还是一位街头的卖艺者。这是对她和他人的尊重。真正的尊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28:47

赵闯:从恐龙爱好者到科学艺术家时间:2014-08-10 作者:未详 点击:184次   7岁开始自学画恐龙,21岁时他的作品《远古翔兽复原图》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这是该杂志第一次使用中国人绘制的古生物复原图作为封面。作者赵闯,那时是大二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美术专业学习,对于恐龙是发自内心地热爱。
  
  如今29岁的赵闯,是国内唯一把复原恐龙图当成职业的画家,他的同行在全球少之又少。截至目前,他已经创作了超过1000种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形象复原作品。“可能所有人在小时候都喜欢过恐龙,而我把画恐龙当作一生的职业。”赵闯说。
  
页: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