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1:57

为什么你总是迟到?时间:2014-08-09 作者:未详 点击:180次   世界上有多少像闹钟一样准时的人,就会有多少急匆匆赶到并破门而入的慌张者。

  堵车、回去取东西、记错约会时间等突发事件,都会是迟到者最常用的理由。
  
  但是如果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守时的人总是守时,他们似乎永远时间充沛;
  而迟到的人总是迟到,他们几乎总是时光苦短。
  
  守时对很多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无法克服的难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2:09

尽快有多快时间:2014-08-09 作者:未详 点击:217次   小甄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担任行政助理。负责公司日常事务。
  
  员工宿舍的两台洗衣机坏了半年了,前任行政助理每次都说“尽快联系人维修”。然而,总是不了了之。大家只好用手洗衣服.虽然事情看似不大,却伤害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小甄当了行政助理后,又有不死心的员工要求维修洗衣机。小甄回答:“明天下午下班前肯定能修好。”
  
  由于洗衣机过了保修期。当天中午,小甄不是打个电话了事,而是亲自前往维修店,和师傅一起去员工宿舍,并“监督”师傅维修。结果,当天就把洗衣机修好了。
  
  下班后,公司的员工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说明天下午修好吗?怎么今天就修好了?咱们新来的行政助理工作效率真是惊人啊!”
  
  从此,大家越来越多地听到小甄工作上的具体承诺:“你放心,接客户的车50分钟内能赶到!”“你们部门的快递,半小时内给你们发出去,”“打印纸用完了,20分钟内,我就买回来”……
  
  很快,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真(甄)及时”,老总知道后,觉得这么敬业,高效的人应该得到重用。
  
  公司的生产主管面对一些加急生产的任务,总是对老总说:“我尽快赶进度,尽快抓紧生产。”很多时候,公司已经和客户签订了交货的具体日期,但是,他却总是用模棱两可的“尽快”来回答,这让老总很恼火。
  
  终于老总发了脾气:“尽快?我问你,尽快有多快?”生产主管立即语塞了。老总接下来说:“你这工作态度不适合当生产主管,我准备让人力资源部的小甄接替你的工作……”
  
  很多时候,自己负责的工作是和别人的工作息息相关的,工作上的拖拉和不敬业会严重地影响同事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进度,对单位的整体工作是个很大的伤害。
  商效率的工作才能匹配上单位的发展和壮大,高效率的工作才能使得个人在职场上更多地得到重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2:26

雨后时间:2014-08-10 作者:未详 点击:178次   雨后,天高了,小村高了,树也高了。
  
  刚过去的一道闪电,是上天俯身按下的一次快门吧。而此刻,也许就是刚冲洗出来还未晾干的那张相片。
  
  每一片叶子都带着光,每一片叶子都像是穿上了合身的绸缎袍子,珠子一样的时光从叶面上一颗颗滚落,滚入了路边的草丛,滚入了院里青石板的细缝,也滚入了雨后每一寸香气绵密的栀子花的黄昏。虽然听不到声音,心里却有很大的回响。擎一盏清茶,对着如黛远山,也会喝出微醺酒意。
  
  午后刚开的南瓜花妆都花了,小黄脸蛋皱皱地耷拉着,小风吹呀吹呀,那花朵就又支棱起来,像一架安在藤上的微型留声机,好像随时都会上紧发条“咿咿呀呀”地唱出声来——唱的会是爸妈喜欢的越剧吗?
  
  晾杆上的衣服都逃回了家,晾在空空晾杆上面的只有一滴耳坠似的雨水和晚来的明月清风了。
  
  露天的水缸满了,千里迢迢赶来的雨水在缸里坐躺,随意地歇着,手上托着一片天。一只蜻蜓在微湿的缸沿上踮起脚尖,像一把小小的琴,乐声纤细绵长地悠扬在水天之上。
  
  所有的尘埃都回到地里,深绿浅绿漾出地面,很多看不见的花朵散步在枝丫的阡陌里。
  
  炊烟窈窕,空气微甜,草木生香。白米黑炭,铁锅柴灶,方桌长凳。简单的生活,贵重的安宁。
  
  真后悔没去雨地里,和紫色的辛夷一起,和青绿的藤蔓一起,接受雨水的恩泽,然后,也闪闪发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2:35

我不存在时间:2014-08-10 作者:未详 点击:217次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我不存在。
  
  我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
  
  和别人把我塑造成的那个人
  
  之间的裂缝。或半个裂缝,因为还有生活……
  
  这就是我。没有了。
  
  关灯,闭户,把走廊里的拖鞋声隔绝。
  
  让我一个人待在屋里,和我自己巨大的平静一起。
  
  这是一个冒牌的宇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2:46

丁俊晖:控制是一种从容时间:2014-08-10 作者:未详 点击:184次   4月6日晚,2014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落幕,刚过完27岁生日的丁俊晖以10∶5完胜世界排名第1、卫冕冠军罗伯逊,临时世界排名升至第2位。
  
  同样是中国公开赛,9年前,年仅18岁的丁俊晖上演“丁丁历险记”,斩获职业生涯中首个排名赛冠军,“台球神童”的称号从此总在他名字的前面。
  
  斯诺克音译自Snooker,意为“阻碍、障碍”,精髓在于努力进攻得分的同时还要给对手制造障碍。对丁俊晖而言,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不只局限在球桌上,还存在于他与斯诺克这项运动之间。自8岁起,他便开始了与这项运动的持续角力。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他克服重重障碍,正努力尝试实现对斯诺克运动乃至对自己人生的从容控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3:03

 男孩成长史
  
  丁俊晖出生于江苏宜兴,受父亲丁文钧的影响,在小学一年级就已接触台球。一次丁父在一场众人围观的街头台球赛中,因内急而暂时离场,在众人煽动之下,10岁的丁俊晖代父上阵,竟然打赢了这场比赛。发现儿子的台球天赋之后,丁文钧决定儿子将来应以此为业。他卖掉房产,举家搬至当时国内台球水平最高的东莞,一家3口挤住在球房一角用三合板隔出的临时房间里,丁俊晖随即退学,吃两块钱的盒饭,每天进行1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
  
  如此冒险的培养模式自然备受争议,引发的讨论至今仍未终止,但丁俊晖用努力和源源不断的好成绩,替父亲消除了外界从不停息的质疑。那会儿丁俊晖训练,可以整整两个小时不说一句话。他只要拿起球杆,就一定要赢,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哪怕只是随便玩玩。
  
  15岁时,丁俊晖几乎已经拿遍了世界范围内业余球员能够得到的所有冠军头衔,英国的台球经纪公司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成为职业球手。
  
  独自来到英国时,丁俊晖刚刚16岁,局面似乎失控了。原先那个专注沉稳的丁俊晖变了,在叛逆的青春期脱离了父亲的管束,他开始缺乏节制地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有时输了比赛,他会一脚踹开门,将饮水机打翻在地,或是把球杆摔在地上。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情绪最为焦躁不安的阶段,这种焦躁来自于强烈的求胜心。当对手变成斯诺克发源地的职业球员时,他屡战屡败。
  
  除了暴躁,丁俊晖当时的另一大特征是爱哭——只要一输球,经常哭得稀里哗啦。好在哭完之后,丁俊晖选择在球台上化解所有的痛苦——打不过你,我就玩命练。每天8小时的训练,丁俊晖只说“开灯”“关灯”“摆球”,此外几乎不说一句话。
  
  英国的斯诺克选手们在场下多有交流,甚至成为毕生好友,但当时的丁俊晖却总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童年时长年与球为伴的经历,消解了他与人交友的意愿。相比于周围的人,他更愿意信任自己床头堆积成山的玩具熊。直到20岁以前,如果不抱着玩具熊他都难以入睡。
  
  可以说,斯诺克在当时完全控制了丁俊晖的生活。记者曾问他:“除了拿冠军,作为一个18岁的年轻人,你还有什么愿望?”他的回答毫不迟疑:“没有。除了斯诺克还是斯诺克。”
  
  当时的丁俊晖就像一根直挺挺的钢筋,拼命向前顶,突然迎面遇上一堵厚墙,可他居然硬生生就顶过去了——2005年3月,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举行。短短一周内,丁俊晖连克6大高手,闯入决赛。2005年4月3日,在丁俊晖18岁生日后的第2天,将近1亿中国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看到满脸青春痘的丁俊晖以9∶5的悬殊比分,战胜了“台球皇帝”亨德利。
  
  丁俊晖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也改变了世界斯诺克球坛的格局。这个在英国本土日渐式微的项目,仿佛一夜之间在遥远的东方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在某种程度上,比起1年前在雅典横空出世的刘翔,草根出身的丁俊晖更能唤起中国观众的亲切感——毕竟110米栏大多数人只能在电视机前观赏,而斯诺克则是人人可以参与的运动项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3:15

 喧哗的失控
  
  此后一段时间,丁俊晖似乎在以一种不容分说的强势姿态,迅速实现对斯诺克的控制。职业生涯的前3次排名赛冠军,他分别赢了戴维斯、亨德利和奥沙利文3代球王。他的经纪团队甚至“希望他在2008年到2009年能成为世界第一”。
  
  可事情的进展并不像想象的那般乐观。丁俊晖本人也承认,当时无论是外界还是他自己,对事态的估计都过于乐观了。
  
  面对这样一根突然杀出的“钢筋”,对手可能会暂时失去对局面的控制,可是一旦摸清了规律,也很容易找到反制的方法。2007年年初,丁俊晖出战温布利大师赛,一路通关和儿时的偶像奥沙利文会师决赛。决赛开始之前,很多人将其想象为丁俊晖“抢班夺权”的一场标志性战役。谁知从第10局起,丁俊晖明显感觉到自己压不住对手的球路了,几个必进球机会都拱手让给了对方,只能坐在休息区,看着奥沙利文将台面上剩余的球一一送入球袋。更出乎意料的是,身后一名球迷开始对他进行无休止的辱骂。在一前一后两股凶狠外力的逼迫下,丁俊晖哭了。下半段一局未胜的他甚至记不清比分,提前一盘向奥沙利文祝贺胜利。
  
  “我们原来希望他像男人一样去战斗,不料他最后却像男孩一样崩溃了。”赛后,有媒体这样说。失控并未就此终止,接下来的两年里,他把世界排名前8的选手输了个遍,并得到一个刺耳的称号——“丁一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3:28

 从被控制到控制
  
  对于如此糟糕的战绩,人们更有兴趣谈论的是他的心理状态,“封闭、躲避、消极”这样的字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他的标签。2009年年初,丁俊晖做客央视一档访谈节目。大多数时候他都面无表情,视线都像是在球台前击球时一样从上往下看。主持人问他:“你这么不爱笑,你肯定烦恼特多,你的烦恼是什么?”丁俊晖终于抬起头来直视着对方说:“没什么烦恼!我烦恼拿不到冠军。”
  
  情绪最消沉的时候,他不敢回国。他想不通为什么一回国,成绩总是比在国外时还差。于是,丁俊晖从2005年夺冠开始所建立起来的霸气,悄无声息地一点一点用光了。他似乎不仅丢失了控制局面的能力,还丢失了取胜的意愿,在比赛中只要输一两个球,便显露出提前放弃的迹象。
  
  2009年上半年,他跌入了职业生涯的谷底。因为总是在资格赛中早早出局,赛季后半段他已处于无球可打的状态,只能在球房中独自度过,“不开心,不想练,逃避,一直在逃避”。
  
  他决定暂时逃离斯诺克的世界,去了一个海岛,天天穿着拖鞋骑着自行车闲逛,彻底放空自己,他说:“那段时间,我完全忘了斯诺克。没有人管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种感觉太棒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暂时的退让反倒使丁俊晖挣脱了斯诺克对自己的一再控制,重新占据了主动。2009年年底,他在英锦赛中,连克4位世界排名前5的选手,终结了1211天的冠军荒。
  
  从那之后,丁俊晖重新开始熟悉夺冠的滋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3:38

 随着战绩的回升,在球场上愈发注重防守技术的同时,压抑许久的丁俊晖在球场之外,更多地展示出自己个性强硬的一面。当有媒体像5年前那样反复追问他:“看到那么多负面报道会难过吗?”他不再躲闪:“很多人说我这不好,那不对,我已经习惯了,赢球的时候一片叫好声,输了又全盘否定。说到底,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项运动真正的规律。”
  
  随着比赛成绩的逐步提升,丁俊晖开始重新评估斯诺克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2012年2月一次夺冠后,他主动提起了自己的恋情。以往离群索居的他,如今在训练结束后,会主动叫上三五好友或几个球手,到家里喝茶、玩三国杀或去泡吧。“现在,斯诺克对我来说就像上班一样,上班的时候我专心训练,下班之后我得过我自己的生活。”
  
  时隔9年再次夺得中国公开赛的冠军,各路媒体的褒奖声再次接踵而来,大家也对接下来他从未问鼎的世锦赛冠军寄予厚望。然而,4月21日,2014年世界斯诺克锦标赛,丁俊晖惨遭逆转,首轮被淘汰。失败后,面对记者提问,丁俊晖平静说道:“(世锦赛冠军)也许一辈子都无缘拿到了,也许明年就可以,比赛总是这样,打之前都不知道谁能拿。谁又能想到我这个赛季会取得5个冠军呢?在比赛场上,总是有惊人的事情在发生。”对于失败,如今的丁俊晖已能从容面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4 16:44:27

倪匡:无师自通闯入报界时间:2014-08-09 作者:未详 点击:183次   我的父母1950年就到了香港,所以我知道自己最终也要到香港来。1957年6月,我到了上海。那时正是鸣放最火热的时候,也是环境宽松的时候。7月份,反右就开始了。当时上海莫名其妙地聚集了各地的年轻人,大家在一起商量怎么办,忽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有办法把你们带到香港去,相信我的就参加,费用只能用港币支付。”然后我们约定时间在北火车站集合。
  
  到了香港,他问我家在哪里,要把我送过去。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下着大雨,我们一起躲在楼底下避雨,等雨小一点就冒雨去了我的父母家。妈妈一开门看到我,吓了一大跳。从上海到香港,他只收了我150港币,还帮我拿到了香港的身份证。这是我这辈子花得最值的150港币。
页: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