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1:55

不要想得太多
时间:2015-03-19 作者:未详 点击:1135次

  日本东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吉田正雄做了一项实验。
  
  他招募了100名各方面条件都基本相当的志愿者,把志愿者平均分成两组,然后布置了一个相同的任务,不同的是,对第一组,要求他们全盘考虑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意义,甚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等等,而对第二组不作要求,只让他们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结果,第一组完成任务花费的时间是第二组的近两倍,且完成的质量远不如第二组。
  
  据此,吉田正雄得出结论:

  凡事思虑过度,想得太多,反而会让生活与工作的表现变差,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喜欢制定长远规划,却往往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2:07

没有吃到香蕉的猴子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309次

  一次和朋友聚会,一个小有业绩的朋友出了这样一道问题:
  
  “有一只经过测试很聪明的猴子,人们把他关在一件铁笼子里,笼子是铁柱焊成的,铁柱与铁柱之间刚好可以容猴子把手臂伸出来。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东西。第三天,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放在离猴子很远的地方,又拿了一根长长的顶端带着钩子的竹竿,放在笼子外猴子伸手可得的地方。”说到这里他有意识顿了顿,看到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才不紧不慢地问:“你们说,饥饿的猴子会怎么做呢?”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一番后,回答:“猴子最初自然是去抓香蕉,等到它发现自己不可能抓到香蕉时,就会试着用那根带着钩子的竹竿来帮忙,最后的结果就是猴子依靠竹竿,吃到了香蕉。”
  
  他微笑着,故作玄虚地连连摇头:“错,结果是,猴子因为太饿,太想吃到那串香蕉,它一心一意地伸长手臂去抓香蕉,所以根本就没留意自己身边还有一根可以利用的竹竿。最后,这只猴子没有吃到香蕉!”
  
  “这是什么答案?”
  
  “胡说八道!”
  
  朋友们都有种上当的感觉,异口同声地喝斥开了。
  
  我告诉你们,”他急了,大声地喊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问题,想想看,它说明了什么?动机太强,导致智力低下。换言之,你太在意一件东西,就往往会犯错误。有些还可能是致命的错误……”
  
  喊到这里,他不做声了,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他说,很久以前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女孩明眸皓齿,笑起来时眼睛微微往上弯,像一弯月牙漾在湖水里,他于是忍不住去看,这么看着看着,自己掉了进去。
  
  眼见这女孩先后交了几个男朋友,自己偏又无能为力。
  
  周围的朋友看不过,问:你这么喜欢她,怎么不去追她?
  
  是啊,他虽然喜欢那女孩至极,却从来也没有对她表白过。不知为什么,只要一见到她,在众人面前的侃侃而谈,敏捷锋锐都变成了几句说不出口的嗫懦。至于送什么花、送巧克力之类最“俗气”的招数,他更是没想过。
  
  就这样,一个本来极聪明且不乏勇敢的人,最后眼睁睁看着那个心爱的女孩渐渐走远。“那时候我认为,我还是太小,不够坚强,不够勇敢!现在看来,哪里是坚强和勇敢的问题?”
  
  他不再摇头,只是轻叹。
  
  我们一时无语。
  
  其实什么事情不是这样?当我们太想恋爱,想让我们爱的那个人一样地爱我们;当我们太想升职,认为自己多年的辛苦只能靠着一次机会来回报;当我们太想……每当我们想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变得战战兢兢,是去了惯常的水准,甚至不可避免地作出事后追悔莫及的蠢事。
  
  所以,当我们太在意一时得失,让自己拼命钻进牛角尖,或在一团混乱中泥足深陷的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那只饿死的猴子——它本来是可以吃到那串香蕉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2:22

生命,生存和生活
时间:2015-03-21 作者:未详 点击:603次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生存的技能又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三生”是否“有幸”得到新的解释,从而为人生的意义注入新的说明?无论此生是否足够幸运获得幸福,这三件事还是要搞明白的。
  
  此生如若幸福,需要搞明白三件事
  
  在香港的两天,和莉妮聊天。在她的面海的房间里,畅谈人生。女人的心愿原来不管事业做到多么大,都有脆弱和柔软的底子。
  
  越是天真到了极致的人才可能有机会活出纯粹的境界。我们探讨事业和幸福感的关系;男人应该和可能做到的是否是我们需要的?
  
  我这个实践经验很少,理论境界挺高的人当然有发挥的机会了。
  
  我总结人生要过得好,绝不能依靠任何人,连自己依靠起来都有难度。因为我们那个渺小的自我总是会在算计中,让想象的意义大于生活本身。提防“自我”泛滥都是最难的修行,何况别人呢?
  
  如果有足够的幸运获得此生的幸福,总还是要搞明白三件事:
  
  首要的一件:生命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观
  
  平常看不见,关键时的行为选择和幸福指标却和他息息相关。对生命的理解,一定要在温饱解决后才能平心静气地思考;或者经历生死考验,也能顿悟此道。平凡人家倒不一定非要得到什么概念的说明才能显得生命有意义。
  
  换成一般讲法,有他,生命就丰富,无他,空虚感就无处不在,有钱也不一定管用。这个东东的抽象性就在此处。否则,有些急乎乎的亿万富翁也就不一定非得跳楼了此一生了。由此可以得出:能够有机缘明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二件:生存的技能,是游走人生和社会的方法论和独门秘技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会给人贴上标签和定位,以示区别。这样才能显示分别和高下,才能在秩序和逻辑之上进行社会进步的建设。一个人的才能如果对社会也就是其他人没有用处,基本就无法显示他的价值。所以,人们争着学习各种有用的技能,期待自己能卖个好价钱。我这样讲,有些人不爱听,什么卖不卖的,是为社会做贡献。成为有用的人。
  
  我不反对。但是真理有时化了妆,很难被人认出来,所以,我还是愿意直接一点。但是,学了很多技术,却经常怀才不遇。总是怨社会不公平,不好,十分坏。没有绝对的平等,在家里掖着自己的才能等着上天的恩宠。没有满意就骂社会。
  
  好像一旦“社会”了,就虚指了。就可以骂了。什么都骂。真有意思。如果社会是个人,估计没人天天抱怨。啥人不得在铺天盖地的抱怨中死无葬身之地之地啊。说到这里,我想任何技能的修炼都得跟基本技能挂上钩,才能展示真正的本事。否则,学了用不上,学也白学。
  
  说到此基本技能,除了我们每个人爱好的专业外,这个基本的技能是最最重要的。所以,以被人认可和接受为标志,以被什么人认可和册封为结果的关系建设和维护体系成为技能的根本和独特的学问。不管你学成什么技能,最最重要的是被人接受和认可的沟通技能,理解人情,把握人性,洞察人心应该成为人生最重要的学问来研究。
  
  低层次说,懂人情就可以通过会说话被人接受;中等里讲,通人性就可以通过把事说对被人认可;往高级里努力,了解人心,就可以使人言听计从。表达就是生产力啊,他可以代替千军万马,直取人心。人心都得了,还要什么呢?
  
  太基本了,太重要了。我就说了多些。而沟通技能的根本是找到出发点:从小处着眼,从概念入手,从自己做起,要度人者先自度。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所以,佛祖在心经中,才通过对眼耳鼻舌身的五蕴最准确的分类,对色声香味触的极其明晰的分辩。
  
  使实的相和虚的“意”在一起,表达了他对人身深刻的洞察。和虚的“意”相对,“法”使他将虚化实,在法无定法中,找到说理的基础。这样,佛祖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使思想的辨证和科学的逻辑完美呈现。他才能创立佛教度人。
  
  找到这个根本,人生的方法论就是从自己入手了解人性,从人性入手建设社会,这样,总是错不了的啦。
  
  如此,脱俗者可像耶稣佛祖一样成道度人,非凡者也可向毛泽东一样用思想武装人民;一般文人学者也可留名经史。而那些在活着时无论怎样孔武有力权倾朝野的管理或技术人才,最终都会受到史者文人的评断,后人难辨真假时,历史也就可圈可点的有些意思了。
  
  由此看来,掌握谋生的技能时要记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才算是懂得了第一点的重要。这第二点掌握好了,进入社会历练时,不管经历多么复杂,最终幸运一定跑不了的。
  
  第三件:生活的意义,以人身的行动力来解决
  
  没有行动的人生无异于行尸走肉。思想再复杂价值观再高超,没有身体的表现都是闷葫芦;技能不到位,表现错了就是疯子或傻子,行动不到位,连疯傻都不如。
  
  真正的价值和技能归根结蒂都得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体现。没有听说过崇高的道德不被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却永远默默无闻;世人做事总要露出行迹,凭行迹任何人都可以作出评判。
  
  这次,在马来西亚,一位老华侨说:人做事,天在看。我们大呼过瘾。太对了。自律会表现在行为上;行为总要被人看到和评价。如何洁身自好,过好一生不是为任何人,我们只是为自己。也只能为自己的心负责。沿着心的发现走,人生可以有过,却能解脱;沿着欲望的追求奔,也能人前富贵,却可能身后寂寞。或者根本是饮鸩止渴。
  
  由此理解,活在当下,就是对自己负责,每一时刻止住妄想,活在完满的行动中。身心合一。这是幸福的本源。能够在身心合一的境界中度过此生的人一定可以摆脱欲望的纠缠和思想的幻影,从而让自己获得安宁祥和的人生。
  
  以我有限的经验,任何简单和复杂的定义都是头脑的游戏。活在当下的全然中,我们的幸福胜似一切理论。幸运总会在无求时降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2:35

吃亏,是一种智慧
时间:2015-03-21 作者:未详 点击:1366次

  有人说,人什么都可以吃,但就是不能吃亏,因为吃亏对自己是一种损失。而事实上,吃亏并非完全不利己,相反,有时它能成为你成功的助推器。那年,约翰·阿奇博德来到标准石油公司上班,因为他是新人,加之憨厚老实,公司的一些老员工经常把该自己做的工作推给他做。刚开始,阿奇博德很热情,但时间长了心里就有些不乐意。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少推辞,毕竟自己初来乍到,又没有什么背景,有些事情能忍则忍,尽量不去得罪他人。
  
  阿奇博德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友好与善良,换来的却是同事的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终于有一天,阿奇博德忍无可忍,在办公室里与同事大吵了一架,并决心尽快离开这个不如意的地方,另外寻找一份工作。
  
  那天晚上,阿奇博德回到家里,满心委屈地向父亲诉说起此事。父亲听后,慈爱地说:“孩子,如果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或者这样做能够减轻你内心的痛苦,那么我不反对。可是,你能保证在新的岗位上,就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吗?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应该学会勇敢面对。也许你的同事是有些过分,不过,你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你刚刚步入社会,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需要积累经验,同事让你帮忙,你正好有机会接触到你不了解的领域,这或许对你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吃亏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是你自己要摆正心态。如果你真诚待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相信别人一定会理解你,毕竟人心都是肉做的,今天你为别人付出了,明天别人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于你,并且你得到的远远比你的失去更多。”
  
  父亲的话令阿奇博德茅塞顿开,于是他不再抱怨,也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帮助身边的人。果然,没过多长时间,阿奇博德就成了公司里最受欢迎的人,而那些曾经欺负过他的同事都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后来,阿奇博德还把这种处事原则运用到了工作之中,不管公司的领导有没有安排任务,也不管做这件事有没有报酬,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公司,推销他公司的石油,为此他还获得了一个特别的绰号——“每桶四元”(阿奇博德签名时有一个习惯,喜欢在名字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标准石油”)。一次偶然的机会,标准石油公司总裁洛克菲勒听说了这件事,他感到十分震惊,也十分感动,他没想到世上有这样尽职尽责的员工,竟然把公司的声誉和产品当作自己声誉和产品的来宣传。没过多久,阿奇博德就接到了公司人事部门的通知,让他担任一个重要的职位。再后来,洛克菲勒离开了标准石油公司,而阿奇博德成了他指定的接班人。
  
  原来,一切正如郑板桥所说:吃亏是福。

  能“吃亏”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

  而会“吃亏”则是一种成就事业的智慧与策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2:45

一句话,一辆车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260次

  一个农民正开车沿着一条乡间公路向前行驶,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男人和一辆汽车。
  
  那辆汽车显然出了故障。农民停下来,走上前去,问自己是否可以帮得上忙。那个男人问能不能搭他的车去一下当地的服务站。
  
  农民同意了,两人一起上了路。一路上,那人不停地向农民道谢,并且许诺付给他报酬。听了那人的话,农民回答道:“一个人如果不能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朋友,那是多么糟糕的一种状况啊。”
  
  农民将那个人送到服务站,就开着自己那辆丁当作响、几乎无法行驶的卡车走了。
  
  几个星期后,农民接到铁路运输公司打来的电话,说他们那里有运给他的一件相当大的货物。农民不知道是什么货物,就去了货场。
  
  在一节火车车厢里,他看到一辆崭新的福特牌卡车。有一张纸条是随签收单放在一起的。纸条上只简单地写了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能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朋友,那是多么糟糕的一种状况啊。”
  
  签名是亨利·福特,那个被誉为“汽车大王”的了不起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2:56

什么都不做的人最累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686次

  有一些人,他们很少工作,也没什么交际,但他们任何时候都累得不行。旁观者很难理解他们累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种累,是源自内在的交战。他们一方面无比渴望和人或事链接(这一点并不容易觉察到),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恐惧建立任何链接,所以要压制着链接的渴望。要压制它,那将耗掉大量的能量,累由此而来。
  
  相反,有意义的忙,反而是一种治疗。
  
  做你自己喜欢的事,不仅不容易累,还可以越做越精神。同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也可以越来越享受,这是有链接的发生。链接,意味着关系建立了,关系成为一个通道,而能量在这个通道中流动,这份流动着的能量,是最好的滋养。
  
  我做事情不容易累,因我做的事,基本都是我喜欢的。但与人交往时,我很容易累,是因又渴望链接又抗拒链接的矛盾,在损耗着自己。
  
  这篇小文,得益于一位来访者的故事。她正是没怎么工作,也没什么交际,但每天都累得不得了。她每天简直是用生命看电脑,没法停下来,最后头晕眼花。前不久,因生病,她必须得躺在床上,没法看电脑。躺在床上的十几个小时,她感觉自己得到了休息。“那十几个小时中,我的头脑就像是个游泳池,我的想法在游泳池内自由流动着……”但紧接着,她做了一个噩梦:一个人在靠近她,鼻息都触到了她的脸,她被吓醒了。吓醒后,她感觉自己的头脑不再是流动的游泳池,又变成了一团乱麻。
  
  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偶尔有一个小小的放松,随即她会将自己的心提起来,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漫长的空白。空白,是因为她完全活在一团乱麻的头脑里,而没有和任何事物建立链接。而她的那个噩梦则显示,她在惧怕链接,抗拒链接,任何人的靠近,可能都会吓到她。
  
  整天陷在电脑中,就好像她的头脑和电脑长在了一起。这样的人,现在有太多吧。
  
  从宅在自我中,到与外界建立链接,我们须调整节奏,让自己慢慢进入世界,这时那些看似无聊的东西,可发挥过渡作用。譬如一个书法爱好者,在写字前,他会抽抽烟,和人聊聊天,喝喝茶,随便做点各种无聊的事,突然间,他有感觉了,然后再开始写字。抽烟、聊天、喝茶……这些无聊的事,也是过渡。
  
  任何需要感觉才能做好的事,当事人可能都会发现,自己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有时这个过渡时间会很长。因为感觉,需要你和那个事情建立关系才会发生。由于这一原因,作家、艺术家等,常有严重的拖延症。
  
  不过这份过渡,也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做。譬如,静心会是很好的方式。我偶尔会这样做:在写文章前,先看大量资料,然后让自己安静下来,闭上眼睛,感受身体。这样静心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写文章,就会变得很有效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3:10

卡瑞尔的万灵公式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213次

  卡瑞尔先生到密苏里州去安装一架瓦斯清洁机。经过一番努力,机器勉强可以使用了,然而,远远没有达到公司保证的质量。他对自己的失败感到十分懊恼,简直无法入睡。后来,他意识到烦恼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想出了一个不用烦恼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丢掉差事,也可能老板会把整个机器拆掉,使投下的20000块钱泡汤。
  
  第二步,让自己能够接受这个最坏情况。他对自己说,我也许会因此丢掉差事,那我可以另找一份;至于我的老板,他们也知道这是一种新方法的试验,可以把20000块钱算在研究费用上。
  
  第三步,有了能够接受最坏的情况的思想准备后,就平静地把时间和精力用来试着改善那种最坏的情况。
  
  他做了几次试验,终于发现,如果再多花5000块钱,加装一些设备,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结果公司不但没有损失20000块钱,反而赚了1500块钱。
  
  因为常常烦恼,艾尔·汉里得了胃溃疡。一天晚上,他因胃出血被送进医院。医生坦率地告诉他已经无药可救了。
  
  这样过了几个月。最后,他对自己说:“汉里,如果你除了等死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指望了,还不如好好利用一下剩余的时间呢。你不是一直想环游世界吗?只有现在去做了。”
  
  汉里甚至买了一具棺材,和轮船公司讲好,万一他死了,就把他的尸体放进冷冻舱里。
  
  他从洛杉矶上了亚当斯总统号船,开始向东方航行了。真奇怪,他居然觉得好多了!渐渐地不再吃药和洗胃;不久之后,任何东西都能吃了;甚至可以抽长长的黑雪茄,喝几杯酒,多年来没有这样享受过了。
  
  汉里在船上和人们玩游戏、唱歌、交新朋友,晚上聊到半夜,充满了欢乐。回到美国之后,他的体重增加了90磅,几乎完全忘记了以前的烦恼和病痛。艾尔·汉里在下意识里应用了威利·卡瑞尔征服忧虑的诀窍。
  
  首先,他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答案是:死亡。第二,他让自己接受死亡。第三,想办法改善这种情况。
  
  所以,如果你有了烦恼,你应该用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式,按照以下三点去做:
  
  一、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二、接受这个最坏的情况。
  
  三、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3:21

“没有”就是一张白纸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640次

  每年夏秋两季,牧民们都要将羊群迁移几次。

  在迁移中,羊群要经过的地方,不是危险的山口,就是狭窄的盆地。这些地方总会有狼郡出没,每次不损失几只羊,是无法通过的。
  
  狼又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打又打不得,牧民们相当犯愁。

  为了不让羊群损失太多,牧民们想出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多养狗来保护羊群,然而养狗的代价比失去几只羊的代价更高,有些得不偿失。
  
  最后,牧民们终于想出了办法,每次迁移,他们都会准备一堆带肉的的羊骨头,将这些骨头煮熟,用小绳紧紧地捆住,使狼啃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然后将这些骨头扔在羊群路过的山口或是盆地。
  
  狼本来是等待羊的,他们是奔着羊而来的,却在途中意外地发现了香喷喷的骨头,于是便纷纷啃起了骨头。

  每当这时,一定是羊群通过的时候。
  
  狼会眼睁睁地看着大群的羊从他们的前方通过,却顾不得太多。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嘴里啃着骨头。

  就这样,牧民们用极小的代价,避免了极大的损失。

  狼们不会知道,他们为了眼前拥有的,而去了更多。
  

  深秋,一群天鹅从西北利亚飞往南方去寻觅食物,途中,他们要经过西北利亚湖歇脚,那里的游人很喜欢喂养天鹅,于是,天鹅有了吃的。因为有了吃的,便不再飞往南方,结果却被冻死。
  

  有一年,清华大学管理系的学生还没毕业,98%的学生就被各家招聘公司定了下来。

  等到真正毕业时,一个系里只剩下两名学生还没有着落,这时美国等几家外国大公司来清华大学挑选在华业务的代理人,年薪在三十万元以上。

  于是剩下的这两名学生,都得到了最好的工作。
  

  他们当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最优秀的都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因为已经有了妻子甲,或丈夫乙,所以当遇到更好的丙或丁时,也只好作罢。我们的一生,也许可以发展得更有成就,更辉煌,更有前途,但由于我们早早地有了其他选择,而失去了可能更辉煌的机会。
  
  一个人正是因为已经“有了”反而失去了很多。
  
由此看来:

  “有了”,并不一定就是件好事。

  “没有”倒是一张白纸,因此,我们“没有”什么的时候,不但不应该遗憾,反而应该庆幸,因为这也许正是一种福音、一种机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8:32

首先是数字,然后是生活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198次

  日本几乎把任何事物都数据化和精确化了。
  
  在日本无论你坐哪趟车(新干线电气火车或地铁),站台上都标明了每节车厢的车门位置。你只要站在标出的与车门同宽的两道线内,等车停稳了,门不左不右会正好在你面前打开。所以,如果有后来者想居上枪座的话,他一定只能站在线外等,那离车门反倒远了呢。
  
  据说要将每辆车都停靠到住是需要相当高的技术的。不同的车有不同的脾气,而且还与每次刹车时所载隶客的数量、体重有关。总之。司机要通过相当难度的考试才能取得驾驶证。也曾听说过有新司机停车超前2米左右的,他便通过广播让乘客稍等片刻,将车倒后2米,到往后才开门,因为这是公司的规定。
  
  在日本每个巴士站都标有巴士时刻表。除非暴雨洪水大雪等异常天气,很少有不准时到站的巴士。那时刻表可不是随便贴着供玩的,早上上班的时间大家都争分夺秒,因而它必须得把堵车及等红灯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才行。
  
  同样的方法运用到工厂里,就是生产工序的定量化。每个生产工序的时间加上传送带的运转时间就是生产成品所需的时间。各个工序缩短时间便能超产,反之就完成不?定额——工厂子就制定好了各个工序的所需标准时间了。
  
  在超市的服装专卖店打工,刚开始很奇怪为什么正式店员都一定要大学或硕士毕业,又不是石油期货股票之类的大买卖,卖鱼卖肉卖菜卖衣服难道很难吗?上了几天班才知道那些图表、各类数据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的。每天需要统计出前一天店里的总收入,写出各类衣物出售额的报表;还要算出与上一年同周同日之比,再用计算机画出曲线图,看哪个部门需要怎样努力。统计、画表、进行图表分析、想出耐策,这简直就是经营学本身了。
  
  更绝的是每周总公司都会发来由专家制定的店内标准展示图表。外套、毛衣、衬衣、T恤,牛仔裤、喇叭裤、直筒裤,店里的任何一个品牌样式,颜色、尺寸的衣服都能在这个图表上找到它的定位。店目只需按标准图来进行展示。店内的商品就会井井有条了。你是色盲也好,色弱也好,或你对表达颜色没有自信也好,不用担心,在这里那些颜色只不过是一些数字而已,比如白色是01号,黑色是10号。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不说数字代号,谁又能分得清茶色和咖啡色呢?
  
  在日本你买一个电饭锅就会带有一个所有电饭锅能用的量米杯。量一杯米,洗好后放进锅里,按照锅内的刻度。把水放到刻度那里就好了。
  
  当然,有时也会发现一些令人颇为费解的数据。比如有些电台的天气预报在报完降水概率,湿度之后,会发布当天的洗衣指数说:今天的洗衣指数是60%。当然他们的服务精神可嘉,但是不免让人怀疑其科学性。那个指数到底是依据什么计算出来的呢?10%的洗衣指数和20%的洗衣指数有什么区别呢?究竟洗衣指数达到多少个百分点才可以洗衣服、才可以晾出去呢?
  
  同样的问题也会发生在买水果的时候。2000年开始,超市的水果摊突然流行树起一块糖度指数牌来,糖度为9度时,说明味道一般;10~11度算有一点点甜:至13度时已经很甜了;14度、5度几乎见不到。当然常常出现9±0.5度的牌子;而且指数也从来不会低于9度。
  
  这个指数是由仪器测定出的还是靠人的舌头感觉到的呢?
  
  不管怎样,水果邯的经理说:它给顾客提供了一个挑选商品时的大致的方向,而且,自从标明了糖度指数之后,顾客们试吃的水果数大大地减少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4:48:52

名臣的遗憾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88次

  那年,汴京城发生火灾,绵延了半个皇宫。火熄,宋皇帝把灾后重建的任务放在了丁谓的肩上。
  
  丁谓命人在京城大街取土,将三街九衢挖成壕沟。取土完毕,将壕沟灌上黄河水,外地运来的树木,全部通过壕沟水放入城中。房屋盖好,过去那些灰土碎瓦废砖,又倒入壕沟中,平整成街道:一举三得。
  
  思维的缜密,规划的精妙,用在建设设计上,固然无人可及,如果用在排挤他人、打击政敌上,同样也无人可及。
  
  寇准和丁谓,开始时,是朋友,更是知己。一日,寇准与另一宰相李沆议事,丁谓来拜,谈了一会儿,离开,李沆叮嘱,像丁谓这人,万万不可使得势。
  
  寇准一笑,不以为然。后来随着寇准做宰相后,丁谓登上了副宰相的位置。丁谓曾兵不血刃,安抚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还曾奏议为民减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对丁谓的文学成就给予很高评价。
  
  一日,是中书省举行宴会吧,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胡须上了。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
  
  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是同事兼朋友嘛。可寇准却冷了脸,说了一句话,让丁谓下不来台——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
  
  这以后,丁谓就恨上了寇准,而且私下里处处寻寇准的短。丁谓这样精明的人,要寻别人的错,还不是举手之劳。不久,丁谓投靠真宗皇后刘后,将寇准出知相州,一直贬到雷州半岛。丁谓掌权,不久也犯法被贬,到了更远的海南。最可惜的是,最终他上了《佞臣传》。其实,除了排挤寇准外,他实在没有干什么坏事,算得上一个干吏。
  
  再后来的故事是,丁谓被贬路过雷州,要求拜访寇准,被寇准拒绝,至此,一对朋友永别,彻底断了联系。想过这件事,寇准错了。丁谓也错了。
页: 2627 2628 2629 2630 2631 2632 2633 2634 2635 2636 [2637] 2638 2639 2640 2641 2642 2643 2644 2645 264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