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29:09
世事皆快乐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348次 清晨起床,喝冷茶一杯,慢打太极拳数分钟,打到一半,忘记如何续下去,从头再打,依然打不下去,干脆停止,深呼吸数十下,然后对自己说:“打好了!”再喝茶一杯,晨课结束,不亦乐乎!静室写毛笔字,磨墨太专心,墨成一缸,而字未写一个,已腰酸背痛。凝视字贴10分钟,对自己说:“已经写过了。”绕室散步数圈,擦笔收纸,不亦乐乎!
枯坐会议室中,满堂学者高人,神情俨然。偷看手表指针几乎凝固不动,耳旁演讲欲无心,度日如年。突见案上会议程式数张,悄悄移来折纸船,船好,轻放桌上推来推去玩耍,再看腕表,分针又移两格,不亦乐乎!
山居数日,不读报,不听收音机,不拆信,不收信,下山一看,世界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如我,不亦乐乎!
数日前与朋友约定会面,数日后完全忘却,惊觉时日已过,急打电话道歉,发觉对方亦已忘怀,两不相欠,亦不再约,不亦乐乎!雨夜开车,见公路上一男子淋雨狂奔,煞车请问路人:“上不上来,可以送你?”那人见状狂奔更急,如夜行遇鬼。车远再回头,雨地里那人依旧神情惶然,见车停,那人步子又停并做戒备状,不亦乐乎!
四日不见父母手足,回家小聚,时光飞逝,再上山来,惊见孤灯独对,一室寂然,山风摇窗,野狗哭夜,而又不肯再下山去,不亦乐乎!逛街一整日,购衣不到半件,空手而回。回家看见旧衣,倍觉件件得来不易,而小偷竟连一件也未偷去,心中欢喜,不亦乐乎!夜深人静叩窗声不停,初醒以为灵魂来访,再醒确定是不识灵魂,心中惶然,起床轻轻呼唤,说:“别来了!不认得你。”窗上立即寂然,蒙头再睡,醒来阳光普照,不亦乐乎!
匆忙出门,用力绑鞋带,鞋带断了,丢在墙角。回家来,发觉鞋带可以系辫子,于是再将另一只拉断,得新头绳一付,不亦乐乎!厌友打电话来,喋喋不休,突闻一声铃响,知道此友居然打公用电话,断话之前,对方急说:“我再打来,你接。”电话断,赶紧将话筒搁在桌上,离开很久,不再理会。20分钟后,放回电话,凝视数秒,厌友已走,不再打来,不亦乐乎!上课两小时,学生不提问题,一请二请三请,满室肃然。偷看腕表,只1分钟便将下课,于是笑对学生说:“在大学里,学生对于枯燥的课,常常会逃。现在反过来了,老师对于不发问的学生,也想逃逃课,现在老师逃了,再见。”收拾书籍,大步迈出教室,正好下课铃响,不亦乐乎!
黄昏散步山区,见老式红砖房一幢孤立林间,再闻摩托车声自背后羊肠小径而来。主人下车,见陌生人凝视炊烟,不知如何以对,便说:“来呷蓬!”客笑摇头,主人再说:“免客气,来坐,来呷蓬!”陌生客居然一点头,说:“好,麻烦你!”举步做入室状。主人大惊,客始微笑而去,不亦乐乎!
每日借邻居白狗一同散步,散完将狗送回,不必喂食,不亦乐乎!交稿日期已过,深夜犹看红楼梦。想到“今日事今日毕”格言,看看案头闹钟已指清晨3时半,发觉原来今日刚刚开始,交稿事来日方长,心头舒坦,不亦乐乎!
晨起闻钟声,见校方同学行色匆匆赶赴教室,惊觉自己已不再是学生,安然浇花弄草梳头打扫,不亦乐乎!
每周山居日子断食数日,神智清明。下山回家母亲看不出来,不亦乐乎!求婚者越洋电话深夜打到父母家,恰好接听,答以:“谢谢,不,不能嫁,不要等!”挂完电话蒙头再睡,电话又来,又答,答完心中快乐,静等第三回,再答。又等数小时,而电话不再来,不亦乐乎!有录音带而无录音机,静观音带小匣子,音乐由脑中自然流出来,不必机器,不亦乐乎!
回京翻储藏室,见童年时玻璃动物玩具满满一堆安然无恙,省视自己已过中年,而手脚俱全,不亦乐乎!
归国定居,得宿舍一间,不置冰箱,不备电视,不装音响,不申请电话。早晨起床,打开水龙头,发觉清水涌流,深夜回室,又见灯火满室,欣喜感激,但觉富甲天下,日日如此,不亦乐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29:21
走出“盒子”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258次 因为有手机,可以发短信,可以打电话;因为有互联网,可以“自曝”,可以“偷窥”。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很容易就忘却了分别的痛苦,忘记如何享受孤独,那些本应有的离别感情之伤即将不复存在。或许这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这样的频繁,大多人会忘记那种稀缺的珍惜。
科技带给我们的是便捷,是速度,是生产力,但消磨掉的却是我们自身本该拥有的“沉淀”精神。还记得父辈是如何恋爱的吗?一周见面一次,在湖边漫步聊人生与理想,用书信交流,沉淀下浓厚的情谊。如今短信、电话、微信、QQ,把个人生活无限地“剖析”、切块,想念了只需几秒就可以听见对方的声音、看见对方的模样,你难以体会到无法相见之苦,无法“沉淀”爱恋。回忆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写过一篇文章,更多人把生活的感悟用微博或是博客“全盘抛出”,无论是晒幸福、炫耀物件、抒发情感,还是求得同情、关注。我认为他们的生活多半是空虚的,当然,也许他们渴望被理解,但人应该学会“沉淀”自己的生活。
人们总在抱怨现在的生活缺乏惊喜与快乐,是因为欲望吧。仔细想想,你有没有忘记倾听自己的需要,而过分看重别人眼里的“风景”?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逐渐成为自己的负担,把自己陷于网络编织的盒子中,忘记自己的生活,那你的努力是为了谁的明天呢?
你仍旧可以记得多年前辱骂你的人,在多年之后你选择和他成为勾肩搭背的友人;你可以忘记你曾经深爱的人,在多年之后看见他苍老浮肿的模样而庆幸当初的离开;你可以在年轻的时候矫情文艺的淋漓尽致,而亲眼看着自己所谓的才情在岁月中被消磨殆尽。这些改变,有些是必须的,有些是无奈的。我们总在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接受新事物,摒弃旧的东西,试着“沉淀”自己的生活。也许你需要的不是那么多,也不必改变那么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29:31
人生吃苦是福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635次 郑板桥曰:“吃亏是福。”我的人生体验是,吃苦也是福。
我是“50后”,我们这代人既有幸又不幸,有幸是没经历战乱,不幸是碰上了“大跃进”和“文革”。正所谓长身体时过苦日子,求知识时遇到文化浩劫,找工作时上山下乡,结婚了只能生一个……我没有经受大的苦难,但“小苦”吃得饱饱的。
上世纪50年代的湘南农村比较穷,而我又出生在“多子多福”的家庭,母亲生了8个孩子,却没享什么福。由于嘴巴多,粮食不够吃,经常一天吃两顿。再就是全家总有二三个人上学,靠“鸡屁股银行”交学费。最艰难的是1960年、1961年“过苦日子”,先是喝稀粥,后来稀粥没了吃菜根,菜根没了挖野菜,野菜挖光了吃树叶,人饿得皮包骨,走路打晃。我经常半夜被饿醒,能明显感觉到肚皮贴上了脊梁骨,听到肚子咕咕叫。那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1963年后粮食紧张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是吃不饱,常常饿肚子干活。那时没什么农业机械,犁田靠牛,插秧靠手,打谷用拌桶,劳动强度很大。我印象最深的是插秧,“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时我分在插秧组,一插就是一个月。开始几天不怎么累,到了七八天后腰就受不了啦,先是酸痛,后是针扎一样痛,十多天后像断了一样,弯下去直不起来,直起来弯不下去,上下田埂要两手扶着腰慢慢挪。插秧时最大的享受是躺在湿润的、柔软的田埂上,把腰“平放”一会儿。插秧久了,手也受罪,手指头容易被秧苗下面的谷粒扎破,水渗进去钻心地痛。有时边插秧手指头边流血,真的是“血滴禾下土”。就是用布条子把手指缠上,血也会从里面慢慢渗出来。
“双抢”是夏天最热的时候,烈日下的高温40摄氏度左右。中午时田里的水一脚踩下去“哧哧”地冒热气,像一块肉扔进了沸水里,人在田里如在蒸笼里一样,喘不过气,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从脸上流到脚上,全身都是湿的。小腿上有三种颜色,被泥水泡的部分是乳白色,接近水面的部分是一圈酱黄色,水上面一部分是古铜色(被太阳晒的)。
更加难以忍受的是,人白天“熬干”了,晚上还要加班拔秧。尽管晚上气温没有白天高,但人干了一天后,体力消耗殆尽,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每拔一把秧都非常艰难。再加上水里面蚂蝗咬,多的时候两条腿同时爬上来四五条。有的蚂蝗饿急了,咬着皮肤不松口,扯都扯不下来,使劲拽就会撕下一块皮。水上面蚊子咬,人身上的汗味让蚊子兴奋不已,哼着歌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地往人身上扑,一巴掌可打死好几个。那种又累又乏又被咬的滋味让我终生难忘。
我当时觉得,吃苦太多、太不幸了!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苦是宝贵财富,它使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秉性,为人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岁那年,我到东北边陲当兵。部队那时生活、训练十分艰苦,一些城镇兵感到难以忍受,可我有了农村吃苦的经历,部队的苦是小菜一碟。天天吃粗糙的高粱米,我不觉得苦;在训练场上爬冰卧雪,我不觉得苦;千里野营拉练走得满脚血泡,我不觉得苦;自学考试3年没休过一个星期天,我也不觉得苦。凭着吃苦优势,我提了干,当了“七品芝麻官”,还在灯下苦熬写出了几本“大作”。
苦是双重性,折磨人也磨炼人。人吃苦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面对困难的信心。吃苦是成长的养分,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历练,吃苦是财富,吃苦是金,吃苦是“大补”。生命有苦难的洗礼,才会变得神圣而崇高。
苦与甜是相对的,又是相辅相成的。苦是甜的积累,甜是苦的升华,苦中有甜,苦后更甜。苦是一个过程,甜才是结果。蜂蜜很甜,可酿蜜很苦。哈密瓜很甜,但下秧前要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瓜。
“人生五味”中最重要的两味是苦与甜,其顺序是先苦后甜,若倒过来了,那就是人生之大不幸,一辈子苦不堪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29:45
人生时钟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639次 活到现在,你感觉人生的路走了多久呢?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话,我不妨换个角度再问一次。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正活在几点钟?是温暖和煦的清晨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正处在刚刚吃过午饭,马上准备开工的下午一至两点呢?
我们不妨拿出计算器计算一下。假设你大学毕业时是24岁,又假如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24岁相当于几点呢?
我告诉你,结论是——早上7点12分。
是的,是早上7点12分。大学毕业时的24岁顶多就相当于早上7点12分。
此时此刻,很多人才刚刚起床,为崭新的一天做准备。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有起床。作为大学老师,我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成长,而这一经验帮我认识到7点12分背后所蕴藏的含义要比他们想象中巨大得多。
没错,24岁这一年纪顶多就是早上的7点12分。是正要出门上班的时刻。
度过幼年期和青少年时期,正要踏入社会的24岁,相当于一天中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即将要出门的时刻。
那么,退休后准备安度晚年的60岁相当于几点钟呢?计算一下会得出来,是傍晚6点。这是职场人士们结束一天的辛劳工作下班回家的时刻,也是夜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刻。
这些数字是不是很奇妙呢?跟你想象的有所出入吧?因此,我喜欢将人生的80年跟一天中的24小时进行对照。
人生时钟的计算方法十分简单。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成80年,每等份就是18分钟。1年相当于18分钟,10年相当于3个小时,以此类推,20岁是早上6点,29岁是上午8点42分。我所计算的人生时钟前提是将80岁设定为人的平均寿命,而随着未来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人生时钟的跨度都将增长,单位时间也将变得更加宽松。
曾经有一位60岁的元老级毕业生,参加系里组织的校友会活动时说过,他在大学任教多年,认为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围绕着校园度过,可是新上任的某领导突然决定提前部门的退休年龄,他只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退休了。一开始他十分记恨这位领导,但现如今他十分感谢这位领导让自己提前两年退休,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之中还有许多之前未曾开发的幸福领域。我对这位前辈的话着实吃惊了一番。没错,夕阳西下的6点10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再转换方向,有新的作为,世界仍旧有许多未知的全新领域等待你去探索。夕阳无限好啊。
我将人生时钟介绍给其他人时,大多数人都会流露出惊诧的表情——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时钟要比想象中的都要早。当我对即将年满50的前辈说出“前辈,您现在才处在下午3点哦”,对方会立即掰着手指掐算开来,并且当我将人生时钟的对应讲述给即将迎来毕业时刻的24岁年轻人时,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发出感慨,“我以为自己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人生,可现在才仅仅处在早上7点12分啊!”
没错,你的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点醒来之后,发觉自己已经比别人慢了半拍,不要焦虑和担心,因为这并不意味着会毁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并不会对未来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有些人抱着“我已经来不及了”的态度自暴自弃,并非是“事实”问题,而是“自欺欺人”的问题。切忌不能为自己制造放弃或逃避的借口。你现在所处的时间段还很早,现在的你还拥有大把的时间,悬而未决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30:00
约翰·亚当斯的小故事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267次 有一个叫、男孩,父亲要他学拉丁文,但他对拉丁文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换个事情做?”
父亲说:“可以呀,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正需要尸条灌溉渠道。”
于是,小男孩便真的到牧场去挖水沟。
可是,拿惯笔的人,拿起锹来却十分吃力,当天他就累得疲惫不堪,他咬紧牙关再坚持了一天。
到了傍晚,怎么也熬不住了,他只好承认:“疲累压倒了我的傲气。”他终于回到了学拉丁文的课堂上。
在以后的岁月里,小男孩一直记着从这件挖水沟的小事中得到的教训:
必须承认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
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
正是这件小事,改变了小男孩的一生,使他认识到,一个人不管多么优秀,也有所短,也有所不能。所以,他总是善于借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借别人所能补自己所不能,只要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就大胆起用,成为自己能力的延伸,成为自己事业之树的枝条。
最后,他终于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总统约翰·亚当斯。小事微不足道,但小事不可忽视,只要善于从小事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小事也可成就伟大的人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30:16
就是这么简单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554次 陈染是一所知名大学数学系的副教授。学生打来电话,请教一个问题:若1=5,2=25,3=125,4=925,那么,5=?
陈染仔细看了一遍题目,希望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最终只有次方规律可循,1等于5的一次方,2等于5的二次方,3等于5的三次方,依此类推,那么5就是5的五次方,应该等于3225,可如果这样的话4应该等于625,而不是925。
“你再仔细看看题目,4应该等于625,不应该是925。”陈染拨通了学生的电话。
“4确实是等于925,这可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题目本身应该不会有问题。”学生查了查原题,肯定地说。
陈染又苦思了半个小时,仍然没有结果,决定向自己读研究生时的导师,现在已是全国著名数学专家的朱教授求救。朱教授记下题目,说解答出来马上给他回电话。
40分钟后,朱教授打来电话:“你是不是搞错题目了,4应该等于625,不应该是925!这样的话5应该等于3225!”
“老师,题目确实是4等于925,我没有搞错。”陈染回答说。
“如果这样的话,那这道题目应该是数字领域一项亟待研究的崭新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朱教授兴奋地说。
放下电话,那些数字不停地在陈染脑中萦绕,他一个人坐在客厅呆呆地发愣。妻子小丽上夜班回来,夫妻俩拿着题目埋头共同研究起来。
“妈妈,夜宵做好了没有?”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从房间出来。
“等会儿,妈妈现在有事。”小丽说。
儿子凑上前去,一看是道数学题目,瞟了一眼,不屑地说:“这么简单的题目,有什么好研究的。”
“简单?人小口气倒不小,那你说说5等于多少?”陈染不高兴地说。
“1等于5,不管它2、3、4等于几,5都是等于1,真不知你是怎么被评上副教授的。你们大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想得特别复杂。”儿子鄙视地笑着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30:28
面试一场广告部的策划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413次 公司准备招聘3名应届毕业生,收到一大堆简历,通通吹得天花乱坠。
负责人林乐漫无目的地翻着。
突然,他“咦”了一声。旁边几个人凑过来一看,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一个叫丽羽的大学生在简历的“社会经历”一栏上,只有简单的3个字:“隆了胸”。
比起那些附了写真照片的女大学生,丽羽似乎更坦白和直接。
林乐把简历扔在一旁,说:“真无聊!”停了一会儿,林乐想:叫她来公司看看也无妨。于是,他通知丽羽来面试。
面试那天来的是一个瘦小的女孩,怎么看也不像隆过胸的人。林乐还没开口,女孩就开始介绍自己,历数上学时任过的职务和参与过的社会实践。
林乐问:“丽羽同学,你知不知道诚信是为人之本?”
丽羽点头:“知道。”
林乐问:“那你为什么要在简历上写‘隆了胸’?”
丽羽笑了笑,说:“请问林经理,我是应聘哪个部门的?”
林乐说:“广告部。”
丽羽说:“做广告首先就是要吸引眼球。我相信自己能在众多简历里被挑拣出来,就是因为那3个字吸引了大家。我是利用求职的经过,向各位证明我策划广告的才能。”
林乐等人面面相觑。
末了,他笑着说:“恭喜,你被录取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30:52
一个苹果值多少钱?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441次 公关课上,阿董老师拿出一个苹果,说依靠大家的智慧,来为它增值,想办法把它卖到100万。
您想钱想疯了吧?胖子喊道。全班哄堂大笑。阿董又把苹果举了举,很认真地问,真的不可能?大家摇摇头。
那好吧,我想把它卖到5元钱,有没有办法?
这个好办,加一个漂亮的包装,应该能卖出去!一个女生站了起来。
那,把它卖到20元?
拿到一家高档酒店,榨成苹果汁。驴子站了起来。
阿董举着苹果手舞足蹈。接着来,我们把它卖到100元!
一阵沉默后,瓶子说,找李宇春在苹果上签个名,1000元都有人买。
不错,看看,这个苹果现在已经值1000元了。那我想把它卖到1万元,该怎么办?阿董得寸进尺。
放到神七上,上天走一圈。胖子憋不住了。
这同学的主意不错,只是神七已经下来了,如果把我的苹果放到神八上,你们说,1万元我卖不卖?
不卖!
同学们,看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继续,我想把它卖到10万元,有没有办法?
我们老家有一种植物叫红豆杉,据说含有能治疗癌症的成分,用它雕刻的水杯可以卖到几百元。如果吃一个苹果,癌症就可以治好,那10万元肯定有人买。一个云南的女生说话了。
这样说的话,卖1000万都有人买!同桌跟着附和。
哈哈,很好,我这个苹果被忽悠到了1000万!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定情物,考古新发现!
砸中牛顿的那棵苹果树死前最后结的唯一的苹果……
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阿董总结说,通过策划,把一个苹果卖到100万,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这不是赵本山的小品《公鸡下蛋》吗?忽悠谁啊,有本事你真的把这个苹果卖到100万,就是1万俺也服你!胖子说。
阿董并不生气,虽然在这里卖不到1万,但说不准也可以卖个百儿八十的,不信我们试试?
好!全班跟着起哄。
好,这个苹果,是董老师亲自挑选的,是第一节公关课上的教具。阿董加重了“第一节公关课”的语气。现在开始拍卖,起价1元。
2元、3元、5元、10元……大家轮番抬价。
我出100元,静子站了起来。
同桌说,八成她是向阿董献媚,想搞师生恋吧!你别说,阿董长得还真是一表人才。
我出110元。驴子也站了起来。
120!
130!
最后,驴子叫到330元,静子不再吭声,脸气得通红。
驴子爽快地掏钱给阿董,阿董毫不客气地装进口袋。
晚上,大家都笑驴子买了个金苹果时,他神秘地一笑,说,这给阿董印象多深啊,这课的成绩没问题了!如果因此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你说这个苹果值多少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31:36
拿自己的命下赌注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287次 英国的乔恩·马休现年59岁。2006年4月,他被发现患上一种罕见的绝症——肺部间皮癌。医生预测马休仅可存活9个月,并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别再费心为圣诞节作安排了。”幸运的是,他顺利挺过了那年的圣诞节。
2007年6月1日,顽强存活下来的马休打电话给欧洲最负盛名的威廉·希尔博彩公司,下注100英镑,赌自己能够活到2008年的6月1日。威廉·希尔公司认真考察了马休的病情,又查阅了医学文献,发现历史上肺部间皮癌患者的最长存活时间也不过25个月,这才同意他下注,并且设下50∶1的赔率。不料马休顺利挺过了“大限”。此时距离当初被诊断出患绝症的日子已有25个月零1周,他打破了25个月的生存纪录。
马休并不肯就此罢休,他第2次下注100英镑,这一回的赔率依旧是50∶1,赌自己能够再活一年。如今,距2009年6月1日已经不远,马休看上去生龙活虎。如果不出意外,他将第2次拿到“赌命钱”——5000英镑。
为了激励自己能够与癌症继续斗争下去,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他准备第3次下注100英镑,赔率上升到了100∶1。如果他能活到2010年6月1日,就可以从博彩公司拿到1万英镑的赌金。“抗癌明星”马休屡屡打破肺部间皮癌患者存活纪录,早已成为英国名人。
他说,自己的“抗癌秘诀”,是喜欢在树林中散步,经常参加空手道训练。另外,据说一位印度医生让他服用草药,延长了他的生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3-24 17:31:53
生命的时间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41次 有一个岛上有这样的风俗:岛上的居民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非常明确,每个人做事都非常的高效。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即使这样,一生中自己用在做有意义事情上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
发现这个岛和岛上的这个风俗习惯的是一名医生。
那名医生乘坐一艘航船去旅行,没想到在海上遇到飓风,船沉入茫茫的大海。幸运的是医生落水后,抱着一块木板在海上漂流了好几天,最后漂到一个小岛边。
他被岛上的一位老人救起,经过休养调整,身体逐渐康复。有一天早上,他出来散步,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进岛上那片茂密的森林。在森林深处的一片空地上,他发现一个由木栅栏围起的精致大院子,院子里面是一个个立有墓碑的坟墓,每个坟墓前都很干净,看来经常有人来这里扫墓或者凭吊。
恐怕这里就是岛民先祖的墓地了。好奇之心驱使医生跨进这个无人看守的院子,逐个观察墓碑上的碑文。让他惊诧的是,这里的碑文都一样,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时间。他从来没见过哪个坟墓的碑文这样刻写。
他眼前这块墓碑上刻着:阿布杜尔塔艾格,活了8年6个月零3天。只活了8年6个月零3天?看来这是一个孩子的坟墓。医生的心里一阵难过,一个孩子这么小就死了,是什么剥夺了他幼小的生命呢?他又转向另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亚米尔卡利贝,活了5年8个月零21天。他一连看了好几个墓碑,都是一样的形式。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1年,最短的仅仅几个月。
他没有心情再看下去了,望着数千块墓碑,心里无比的沉重。他不明白,在这个只有数千人居住的小岛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夭折?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他下决心要弄明白这个问题,用自己的医术回报这里善良的人。
他回到救命恩人的家里,向老人问起森林里那片墓地。医生问:“岛上是不是发生过什么瘟疫或灾难?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死亡?现在岛上的孩子怎么样?还有夭折的吗?我是医生,我一定要帮助岛上那些可爱的孩子!”
老人笑着说:“谢谢你,尊敬的医生,这里从没发生过什么瘟疫或灾难,从我记事起,岛上就没有一个孩子死亡。而且,岛上的居民都非常健康,一般都能活到70岁以上,百岁老人非常普遍。要说那个墓地的碑文,那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古老的习俗:在一个人18岁生日那天,父母会给他一个本子。从此,每当他做了对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就打开本子,把它记下来。在左边写上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右边写上做这件事用了多少时间。比方说,他有了一个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去做事,每天为了这个目标真正工作过多长时间,直到目标实现,是一个星期还是几个星期;如果他没有实现那个目标,或者那个目标对他的人生没有意义,就把他为实现这个目标耗费的所有时间划掉。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他在本子上记下自己这一生用来做有意义事情的时间。当他离开人世时,按照我们的习俗,人们打开他的本子,把这些时间加在一起,算出总和,然后把这个时间刻在他的墓碑上。在我们看来,这段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那个墓碑上刻着11年的人,是这个岛上最大的富翁,而那只刻着几个月的人的墓碑,是接受岛民救济最多的穷人!”
假如我们18岁时也有这样一个账本,现在记上了几笔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又花费了多少时间呢?千万别说自己的账本还是空白的。
其实年轻人不必等到自己人生帷幕落下的时候再翻看自己的账本。我们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以一星期为限,别刻意控制自己,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还得做,看看这一星期内自己为这个目标究竟花了多少时间。
这段时间之和,肯定让我们吃惊。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为最渴望实现的目标,投入那么少的时间。从中也会明白,今天应该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如何把握理智和诱惑之间的冲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我们的人生即使不成功,也会无悔无憾。
我们认为成功的人,他一辈子也许就做成一件事,在做这件事上花费的时间总共也不超过10年,甚至是5年。他达到的人生高度让我们望尘莫及,但他开始时也是一无所知的,他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差别在于他坚持每天投入、每年投入,而我们没有。这一生中,我们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看一种专业的书,20年后我们就会成为这个专业的专家;每天花一个小时练习书法,30年后我们就可能是一字千金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