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2:24
一头名叫“皇上”的大象就因为喜欢听别人说“是”,而陷入了灭顶之灾。他是一头烦躁不安的大象,时常为了一只小耗子的调皮捣蛋而闹得惊惶失措。作为象群中至高无上的领导者,他强调令行禁止的管理绩效,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他变得很有些神经质。
夏天的早晨,“皇上”决定带领大伙儿穿过森林外面的一片湿地,走向绿草如茵的草原,在那里,有大象们最喜欢吃的嫩草。然而,“皇上”的决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由于大象的体重,他们很可能会陷入湿地中的沼泽。
“出发!”他命令说。
象群开始行动。可是,有几只大象缩手缩脚的,不愿意执行“皇上”的指令。“皇上”生气地瞪了他们一眼,吓得他们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皇上——”终于,有一只大象鼓起勇气,准备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他。
“你担心什么?你这是扰乱军心!”我们的“皇上”怒不可遏,强硬地要求大家执行他的命令。他的想法是,大象需要足够的食物才能生存,那片草原正好可以满足需要。
朝着“皇上”的指向,象群在向前移动。不甘心送死的部属私底下传递着悲观的消息,这些消息严重影响了象群的速度。
“脚步快一点!”“皇上”催促着大伙儿。
“是。”大伙儿唯唯诺诺,可速度仍然很慢。
为了鼓舞大伙儿的积极性,“皇上”只好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脚步再快一点!”他喊道。
队伍忽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吃惊地看着“皇上”。在“皇上”的前方,绿茵茵的草叶儿下面,一个沼泽的陷阱正在等着他。
“怎么啦?”不知情的他回过头,用责备的眼光严厉地注视着他的部属们。
“皇上——”有一只大象吞吞吐吐地,想说什么。
“皇上”被那位部属吞吞吐吐的样子更加激怒了,很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忠告:“别再找借口磨蹭了!快一点跟上我!”
“是。”所有的大象都在应允。
“快呀!”
“是。”所有的大象都在一边应允,一边怀着复杂的心态,等待着情势的变化。
“快呀!”
“皇上”转过身去,一脚踏入了沼泽。
管理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遇到许多令人头痛的阻扰,因此,对于自己的主张、计划和指令,每一位主管都喜欢部属说“是”。他们认为,“是”是一个部属所能给出的最好答案。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部属为什么说“是”呢?的确,很多时候“是”意味着服从、执行和对上级的支持,然而,有时候“是”也意味着唯唯诺诺、没有主见,或仅仅是口头上的应付。
身为主管,时刻需要警醒的是,无论部属唯唯诺诺或者阳奉阴违,都会让你茫然无知地走向失败的陷阱。事实上,你并不需要部属的唯唯诺诺,你需要的是他们对职守的忠实和勇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2:36
森林娱乐公司准备培养一批歌星。小叫驴因为嗓门儿大,被认为是一块唱高音的料。猪的模样比较笨拙,老板认为他可以做滑稽演员。更令人诧异的是,老板竟然突发奇想,要让一头叫花花的母牛表演空中飞人。
有人好心提醒老板说:“你的计划好像不合适吧,小叫驴虽然嗓门儿大,可他毕竟五音不全哪!猪的模样固然滑稽,却反应迟钝,怎么能够保证演出效果呢?还有空中飞人这个项目,要求表演者身手敏捷、轻快如燕,母牛行吗?"
老板回答说:“这是一种艺术创新,没有创新怎么能够推动事业进步呢?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驴子不能唱高音、笨猪不能当演员、母牛没法表演空中飞人,这才容易叫座呀!”
母牛花花很快就成了森林电视台、《动物新闻快报》等新闻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的明星,在一片镁光灯的闪烁中,老板自然也是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当天晚上,森林电视台播放了记者啄木鸟的专题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啄木鸟和森林娱乐公司的老板有一段引人深思的对话:
啄木鸟问:“天空突然黑了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老板一愣,呆呆地反问:“为什么?"
啄木鸟微笑着告诉他:“为什么天空那么黑?因为牛在天上飞。为什么牛在天上飞?因为你在地上吹。”
倏地一下,老板的脸涨得通红。这位老板并非有意吹牛,只是想法不切实际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优势,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如何识别、培养和发挥这个人的独特优势。就像母牛一样,她更乐意学习生产好奶的新技术,更乐意向你奉献一杯无与伦比的好奶。
许多公司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如此荒唐的故事却在层出不穷地发生。这些公司的管理者仍然坚持说,只要给了员工足够的指导和培训,他们在工作中一定会有上佳的表现。传统的管理者们固执地认为,人是具有可塑性的,只不过有聪明与愚笨之分罢了。
不要试图让母牛去做飞人,你会浪费许多工夫,母牛也会感到痛苦。有一个人们常常说起、又常常忘记的成语:因材施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2:53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
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往往会出现4种类型的员工,一种是高能力的野马,一种是高忠诚度的狗,一种是能力和忠诚度都很低的废物,一种是能力和忠诚度都很高的主人翁。其中,主人翁类型的人才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作为老板,现实的做法是如何配置野马和狗的工作关系。
才华横溢的野马型人才,常常是推动公司进步的原动力。然而,如果没有忠诚的狗来维系日常的程序性工作,所有的变革到头来都只是一场闹剧。
人品和能力同样可贵,只是,能力可以用文凭、绩效来证明,人品用什么来证明呢?答案是忠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3:06
一定要看完呦,最后才经典!
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一只兔子从她的洞里出来享受大好天气。
天气好得让她失去警觉,一只狐狸危随其後,抓住了她。
"我要把你当午餐吃掉!"狐狸说。
"慢著!"兔子答道。"你应该至少等个几天。"
"喔?是吗?为什么我要等?"
"嗯,我正在完成我的博士论文。"
"哈,那是个很蠢的理由。你的论文题目是什 ?"
"我正在写"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
"你疯了吗?我应该现在就把你吃了!大家都知道狐狸总比免子强。"
"根据我的研究,并不尽然。如果你想的话,你可以来我洞里,自己读它。如果你不 能被说服,你可以把我当午餐吃了。"
"你真的疯了!"但狐狸很好奇,而且读读论文也不会损失什么,就跟兔子进去了。
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几天以后兔子又出来休息。一只只狼从树丛中出来并准备吃她。
"慢著!"兔子叫道。"你现在不能吃我。"
"为什么呢?我毛绒绒的开胃菜。"
"我的论文’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几乎要完成了。"
狼笑得太厉害,以至于松开抓住兔子的手。
"也许我不应该吃你。你的脑子真的有病,你可能有某种传染病。"
"你可以自己来读它。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结论,你可以把我吃掉。"
于是狼跟兔子进洞里去,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终于完成她的论文,并出来在萝卜丛中庆祝。
另一只免子过来问她,"什么事?你看起来很快乐。"
"是啊,我刚刚完成我的论文。"
"恭喜!主题是?"
"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
"你确定吗?听起来不太对。"
"喔!进来自己读。"
所以他们一起进洞里去。
当他们进去时,朋友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研究生的窝,一团乱,在完成论文后。
存放这部具争议性的论文的电脑在一个角落,在右边有一叠狐狸骨头,在左边有一叠狼
的骨头,而在中间,有一只巨大的、正在舔嘴唇的狮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你论文的题目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谁是你的指导教授。
引申至上班族为:
你做了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
谁是罩你的老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3:17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廖若星辰,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
“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4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模拟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无从知道,但我确实佩服他的胆识。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决不会有今天的辉煌。那一刻,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3:34
前些时候,香港无线电视台播放过一部电视剧――冲上云霄,其中一个情节演绎的很有意思,值得思考:
在一个航班上,空姐们正在向顾客们提供餐饮服务,一位色迷迷的男士利用一位空姐递咖啡的机会触摸她的手,空姐感觉到了,但她忍住了,礼貌的抽回了手,走开了,接下来的事情是,这位男士得寸进尺,借着这位空姐服务的机会,一次次的触摸她的手,这位空姐实在摆脱不了纠缠,在抽回被触摸手的时候大力了一些,杯中的水溅在了男士的腿上,这位男士就大声叫了起来,质问空姐你是怎样服务的?要求空姐向他道歉。
写到这里,我已是义愤填膺了,这真实恶人先告状,无耻卑鄙的行径!你是否也有同感呢?作为空姐该不该道歉呢?如果你是这个航班的管理人员,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你将怎样处理呢?www.163164.cn
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不妨来看看,电视剧里给出的答案吧:
――首先是管理者礼貌地向那位男士道歉,安抚他的情绪,控制事态继续扩大,承认航空公司做的不够好(很难理解吧?)
――接着,管理者要求空姐当面向那位男士道歉(很难接受吧?)
――再下来,在航班到达后,对空姐提出批评(空姐错在哪里了?)
――最后,告诉她,即便那位男士的确不对,但事情在当时还是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在她感觉到骚扰的时候,应该告诉管理者,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不继续受到那位男士的骚扰,又可以给航空公司时间,及时调换服务人员,避免事态扩大,当然,如果那位男士死性不该,继续骚扰其他空姐的话,那么在航班到达后,航空公司可以拘留这位男士。
看到这里,琢磨一下,电视剧里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真有些道理呢?www.163164.cn
工作当中的许多事情也是如此,我们都在用自己本能的反应和惯常的方式与人沟通,交流,岂不知,有些本能的反应和惯常的方式是不符合职场要求的,职业经理人的境界之一就是理性的按照特定的规律处理问题,这样做,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把自己的本能反应和惯常等的方式拿来检讨,其实是蛮痛苦的一件事,但不得不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3:46
同仁都很兴奋,因单位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份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个月过去,新主管却发威了--坏份子一律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月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後致词:「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後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进门大吃一惊的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後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蔟;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为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4:16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你成功为止。到那时,你再要走我不留你。”老总的宽容让年轻人很感动。他想,总应该做出一两件像样的事来再走。于是,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多了一些冷静和思考。
过了一年,年轻人又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不过,这一次他是轻松的,他已经连续七个月在公司销售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了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原来,这份工作是那么适合他!他想知道,当初,老总为什么会将一个败军之将继续留用呢?www.163164.cn
“因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总的回答完全出乎年轻人的预料。老总
解释道:“记得当初招聘时,公司收下100多份应聘材料,我面试了20多人,最后却只录用了你一个。如果接受你的辞职,我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我深信,既然你能在应聘时得到我的认可。也一定有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客户的认可,你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时间。与其说我对你仍有信心,倒不如说我对自己仍有信心。我相信我没有用错人。”
我就是那个年轻人。从老总那里,我懂得了:给别人以宽容,给自己以信心,就能成就一个全新的局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4:28
曾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为北外的一名工农兵学员。当时她年纪最大,水平最差,第一堂课就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站了一节课。第二天,教室里挂出一条横幅“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她就是这个‘阶级兄弟’。但等到毕业的时候,她已经成为全年级最好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做一个小小的接线员,是很多人觉着没出息的工作。任小萍却把这个普通的工作做出了花。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的家属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些电话进来,有事不知道该找谁,她就会多问问,尽量帮他准确招到人。慢慢的使馆人员有事外出,并不市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会有谁来电话,请转什么,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任小萍成为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的表扬她,这是破天荒的事,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颇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被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也大。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也不要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资力。后来勉强同意一试。一年后,老太太经常对别人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同样出色,获外交部表奖。
一个人无法选择工作时,至少她永远有一样可以选择:就是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在同一种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勤恳敬业,付出得多,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调好工作,而不做好眼前的事。其实这样的选择也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07:24:39
书时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一次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我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我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我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我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结果是,我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我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说实话,我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我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我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我去迎接最后的面试。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我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我们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我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约一个小时左右,我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我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我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我吃惊和恼火———我落聘了!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我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到———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我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