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1:06:32

两者之间的秘密时间:2012-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356次   蒙特利尔是一个大城市。和所有大城市一样,它也有它的小街道,比如爱德华王子街,小到只有四个街区。没有人知道这条街道,也没有人知道皮埃尔・迪潘是谁。他是一个送奶工,就往这条街上的住户家送奶,整整送了30年。

  过去的确良5年里,一直是一匹体格高大的白马给他拉着送奶车。在蒙特利尔,尤其是在它的法语区,人们经常用圣人的名字给小孩和动物起名。皮埃尔的马刚来牛奶公司时,还没有名字。皮埃尔得知,自己可以使用这匹马。他轻抚着马身,怜爱满怀。他盯着马的眼睛,说:“这是一匹温驯的马,从它的眼里,我能看到一种美好的东西。我要用圣・约瑟夫的名字给它命名,那也是一个既文雅又出色的人。”

  大约一年以后,这匹名叫约瑟夫的白马已经对自己的工作驾轻就熟;送奶的时候,它知道哪家订了奶,哪能家没订。

  每天早晨5点钟,皮埃尔赶到牛奶公司的马房。这时,瓶装牛奶已经装上了车,约瑟夫也在等着他了。于是,皮埃尔就爬上车,坐好;一边还跟约瑟夫打招呼:“早上好,老朋友。”那马儿也回过头来倾听。

  皮埃尔这样评价约瑟夫:“它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甚至都不用我碰一下缰绳。所以,只要约瑟夫拉车,即使是一个盲人也可以完成我这份送奶工作。”

  就这样年复一年,时光流逝,皮埃尔和约瑟夫都慢慢变老了。皮埃尔那浓密的海象胡子已是花白一片,而约瑟夫也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昂首奋蹄了。马房的老板雅克,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直到有天早晨,皮埃尔扶着粗重的手杖出现时,他才意识到这回事。

  “嗨,皮埃尔,你是不是得了痛风了,啊”雅克笑道。

  皮埃尔说:“恐怕是这样,雅克。老啦,腿也不听使唤啦。”

  “你应该教教马儿怎么替你送奶。他什么都能干。”雅克给他出主意。

  是的,爱德华王子街有40家订奶户,马儿知道每一家的确切所在。那儿的厨子们知道皮埃尔既不能读,也不会写。所以,如果他们想多要一瓶奶,就直接喊一声,而不是像通常那样,把订单放到空奶瓶里。皮埃尔的马车辘辘驶过,经常听到厨子们大喊:“皮埃尔,今早上多送一瓶过来。”

  每一次,皮埃尔都高兴地回应:“好啊,今晚又有客人哪。”

  皮埃尔记性很好,每次回来,他总记得告诉雅克:“今早晨,帕坎家多要一瓶奶,勒穆瓦家买了一品脱奶油....“

  送奶工要每周列出订奶账单,并且把钱收回来,惟独皮埃尔例外。雅克喜欢他,知道他不识字,从没要求他这样做。因此,皮埃尔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晨5点钟在老地方找到他的送奶车,去送奶。大约两小时后,他回来了:下车,高高兴兴地跟雅克道声“再见”慢慢地走回家去。

  一天,公司董事长来视察早晨送奶情况。雅克指着皮埃尔对他说:“你看,他在跟他的马说话。看到那马在听他说话,把头转向皮埃尔了吗?看到那马的眼神儿了吗?我觉得他俩之间有个秘密。我时常有这种感觉。好像他们离开的时候在笑话我们什么。皮埃尔是一个好人,董事长先生,可是他老了。或许他该退休了,该得到一小笔养老金。”

 “那当然,”董事长笑道,“我了解皮埃尔的工作。他已经为我们工作了30年。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爱他。告诉他,他该退休了,工资照付。”

  但是皮埃尔却拒绝退休。他说他若不能和约瑟夫一起工作,他的生活就毫无意义。他告诉雅克:“我们俩都老了,就让我们有始有终吧。什么时候约瑟夫去了,我就跟他一起去。”

  皮埃尔与约瑟夫之间,有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温情。他们能从彼此间获得力量。干活时,皮埃尔驾着约瑟夫拉的车,谁也不显得老。工作干完了皮埃尔离开时却磕磕绊绊,老太毕现;马儿也脑袋低垂,慢慢挪着步子回畜舍。

  一个寒冷的早晨,雅克给皮埃尔带来了坏消息。天还很黑,空气冰冷,夜里下了大雪。

  雅克说:“皮埃尔,你的马约瑟夫醒不过来了。它太老了,已经25岁了,相当于一个75岁的老人一样。”

  “是的,”皮埃尔缓缓地说,“是的。我也75岁了。我再也见不到约瑟夫了。”

  “你当然可以见到,”雅克轻声说道,“它就在马厩里,看起来很安然,去看看它吧。”

  皮埃尔向前迈了一步,又转了回来。“不....不......你,你不懂的,雅克。”

  雅克拍拍他的肩:“我们会给你另找一匹马,像约瑟夫一样棒。然后,不出一个月,你就能教会他知道所有的住户,就像约瑟夫那样。我们会......”

  皮埃尔的眼神制止了他。多年来,皮埃尔一直戴着一顶又大又沉的帽子,帽沿一直垂过他的眼睛。它可以遮挡刺骨的寒风。现在,雅克注视着皮埃尔的眼睛,他看到令他震惊的东西。那是一双呆滞而毫无生气的眼睛。

  “休息一天吧,皮埃尔。”雅克说。但是皮埃尔已经走了,跌跌撞撞地去了。他走到拐弯处,进入那条街。一辆大卡车迎面而来,司机大叫:“小心!”........一阵刺耳的急刹车声传了过来,但是皮埃尔置若罔闻。

  5分钟后,一位医生说:“他已经死了.....当场死亡。”

  “我无能为力,”卡车司机说,“他冲着车走来。我觉得他根本就没看见。怎么回事儿,他走路像瞎子。”

  医生弯下腰去检查皮埃尔的眼睛:“瞎子?他当然是个瞎子。看见那些浑浊物没有?这人已经瞎了5年了。”他转向雅克,“你说他为你工作?难道你不知道他是瞎子?”

  “不知道.....不知道.....”雅克喃喃地说,“没有一个人知道,只有....只有一个除外,是他的一个朋友,叫约瑟夫......这是一个秘密,我想,是一个只属于他们俩的秘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1:06:45

用智慧叩开财富之门时间:2012-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239次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该市一家电器商店老板,在奥运会召开前向巴塞罗那全体市民宣称:“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10枚,那么顾客自6月3日到7月24日,凡在本商店购买电器,就都可以得到退还的全额货款。”

  这个消息轰动了巴塞罗那全市,甚至西班牙各地都知道了这件事。显而易见,大家此时在这家电器商店买电器,就等于抓住了一次可能得到全额退款的机会。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到那里购买电器。一时间,顾客云集,虽然店里的电器价格较贵,但商店的销售量还是大幅度地猛增。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才到7月4日,西班牙的运动员就获得了10金1银,正好超过了该商店老板承诺的退款底线。此时距7月24日还有20天的时间。如果以前购买电器的退款已成定局,那么在后20天内购买的电器无疑也得退款,于是人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抢购电器。

  据估计,电器商店的退款将达到100万美元,看来老板是非破产不可了!当顾客纷纷询问商店什么时候履约时,老板却从容不迫、出人意料地说:“从9月份开始兑现退款。”

  “这是为什么?他能退得起吗?”人们的心里难免有类似的疑问。

  原来老板早作了巧妙的安排。在发布广告之前,他先去保险公司投了专项保险。保险公司的体育专家仔细分析了西班牙可能得到的金牌数,一致认为不可能超过10枚金牌。因为往届奥运会,西班牙得到的金牌数最多也没超过5枚,于是保险公司接受了这个保险。

  可对于电器老板来说,却得到了一个旱涝保收、只赚不赔的保险。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不超过10枚,那么电器商店显然发了一笔大财,保险公司也无须赔偿,结局是双赢。反之,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了10枚,那么电器商店要退的货款,届时将全部由保险公司赔偿,而与电器商店毫无关系,那么电器商店无疑发了更大一笔财。不管得到多少块金牌,电器商店的老板都是只赚不赔。

  最能干的人,不是等待机会的人,而是善于攫取机会,运用机会,征服机会,驾驭机会为自己服务的人。文无定体,商无定市。经商贵在斗智,善谋者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1:06:56

种花的邮差时间:2012-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328次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 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著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 「对了,就是这个!」 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著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 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著野花种籽。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1:07:10

简单与复杂时间:2012-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256次   某学院法律系副教授费成对当代法律研究颇有建树,因而常被邀请到各地讲学。当地一家报纸开辟一个有关法律常识的专栏,读者提出问题,由费教授解答。

  此专栏一开,深受读者欢迎,报纸发行量也日渐上升。专栏办得如火如荼,有提出婚姻问题的,也有提出财产问题的,更有提出贪污受贿问题的,无所不有。不管读者提出哪类问题,也不管提得多么尖锐深刻,费成教授都回答得无懈可击,尽善尽美。

  因而,费成教授在当地便有第一秀才之美称。

  然而,再聪明的人,也有犯难之时。最近,费成教授自己就犯难了自己。

  原因是这样的,自从费成教授出了名腰包胀了后,涂脂抹粉的女子便追上门来了。起初,费成教授还是个正人君子,他知道自己已有家室,绝不能染指。但渐渐的,他始终抵挡不住一个叫玲玲的姑娘的诱惑,终于与其同床共枕。

  玲玲年方二十,生得水灵秀气,尤其是那眼睛,很迷人,那声音,娇里娇气,很招魂。费成教授便是糊里糊涂被她招了魂的。

  起初,费成教授只是逢场作戏,但后来,竟将她藏起来,成了“二奶”。费成觉得,玲玲很有女人味,这品味是他老婆无可比拟的。因而,他隔天就要来品味。

  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蚁行多了便有路。费成教授包二奶的事被人揭发了。

  费成教授老婆闹得好凶,闹得满城风雨。闹得费成教授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摆平此事,费成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好对策,只好私下找了在纪委工作的好友老曾,请他出谋献策。

  老曾听后,感到事情也非常棘手,的确不好处理。不承认吧,这已是事实,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承认吧,会受到处分。再说,现在组织尚未收到揭发信,费妻手中也无凭无据,承认了,也确有点……老曾最后皱眉说,此事你还是去找老吴吧,他有经验。

  老吴是公安局的一个科长,是费成教授的老同学老知己。费成教授流着涕对老吴说:老兄,这回你可真的要救救我了!老吴沉思片刻,也感到无能为力,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也很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最后只好介绍费成教授去找董卓,说董卓处理过类似的事情,也顺顺当当。

  费成教授也和董卓有过交情,更深知姓董的身世。董卓以前是一名中学教师,因耐不住清贫下海开了公司,带有黑性质的那种。黑也罢白也罢,到了这田地,费成教授只好硬着头皮去找董卓了。

  岂料董卓一听,竟哈哈大笑地说,此事好办,小菜一碟。你给她十万八万打发她回四川不就行了?

  “倘若她不回呢?”

  “不回我叫帮兄弟绑她回去!”

  “行吗?”

  “好人靠吓,恶人靠打,谁不怕死?”董卓说,“这样的事用这样的方法我已处理不少,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费成教授将信将疑,便对玲玲说:“我给你十万元,你回四川吧?”

  岂料玲玲却说:“我跟你好不是看上你的钱。给我一百万,我也不回去!”

  费成教授真的头疼了。他真不知该怎么解决这事。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徘徊。不知不觉,他来到了“灵光寺。”

  “先生,看你愁眉苦脸的,”有位占卜的问他,“要不要求支签?”

  “不是我有事,是我一位朋友遇了难。”费成教授便将自己的事移到朋友上去了,“你说该怎么处理?”

  “这事嘛,确实不好处理……”占卜的眼睛一亮,说,“也很好处理。你去找费成教授吧,就是某学院的那位。他在报上开了个法律常识专栏,无事不能解。像你朋友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对啊!真是石破天惊!自己的事为什么不找自己呢?自己为别人解决了千万种难题,就不能为自己解决吗?

  费成教授想了一夜后,终于给组织,给妻子,给玲玲各写一份检讨书,检讨书写得深刻透彻,肺腑感人。

  鉴于费成教授能主动坦白交待问题,组织从轻处理了他,妻子也跟他和好如初,玲玲自觉没趣也回四川了。

  一件看似非常复杂的事,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费教授不愧为教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1:07:25

老师讲的故事时间:2012-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369次   老师已退休,现居乡下。

  一天,几个同学聚到一起,讲起了他们的老师,在校时,他们都曾受到老师的器重,现在,他们大小都成了点气候。有人提议,教师节那天,去看看老师吧,要带上自己的车,给老师壮壮脸儿。提议得到了几位同学的赞同。他们都是有车的人,虽然都是公车。

  教师节这天,他们坐着自己的车,先后到了老师的家,唯独小喜还没到。小喜是老师这个村所在乡的乡长,上任还不到半个月。一个戴眼镜的同学不满地说,小喜最近来得最慢。眼镜说着,就拨打小喜的手机,但总占线,眼镜就一遍遍重拨。他终于与小喜联系上了。打过手机,眼镜说,小喜马上到。

  说话间,就有车声传来。他们迎到门口时,小喜的桑塔纳已停院门口了。小喜下了车说,对不起,对不起,路上遇到了点儿麻烦。

  老师关切地问,啥麻烦?

  小喜入坐后说,到这个乡报到后,秘书建议我换台车,要不就换换车牌子。我想,换了好像要与前任乡长势不两立一样,影响不好,就没换。今天,我坐这车来到刘村村口,有台拖拉机迎面开来,路虽不宽,但完全可以会车。可拖拉机硬是占着路中间不靠边。拖拉机手瞪着眼,凶凶地看我们。司机让他往一边靠靠,他脖子一拧说,好人不给坏人让路。我听了这话感到好没道理,就下车问他,你认识我吗?他摇头。我说,你不认识我怎么说我是坏人?那人看一下车牌说,坐这车的没好人。司机说,这是新来的乡长。乡长有急事,你这位大哥行行好,让我们过去吧。那人看看我,很不情愿地让了路。路上,司机给我吐露了真情,原乡长看上了这个村的两个女人,乡长夜间经常自己驾车在村头轮换着与这两个女人约会,这车成了那乡长的活动别墅。我恍然大悟:难怪秘书建议我换车换牌号呢。

  小喜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眼镜说,那开拖拉机的恐怕是乡长情人的丈夫,他没误你一顿就不错了。

  众人哄一下笑起来。

  老师摆了家宴,请学生入座。酒过三巡,话过情谊,话题不知怎么就又拐到了车上。同学又讲了几个有关车子的奇话、趣话。老师只是听。一个学生怕冷落了老师,就打断话题,给老师让酒。老师喝了酒说,我也讲个车的故事吧。学生们连声说好。

  老师问。知道农科所的老黄吗?

  学生们说知道,知道,有名的玉米育种专家。他前一段升了,正处。

  老师点头。

  老师说,这个村,是农科所的一个玉米育种繁育基地。老黄要升官的消息那天传到了村里。这村的大人小孩没有不认识老黄的。那年,村里玉米苗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玉米苗由青变黄,由黄变枯,然后大片大片死去。村里去请老黄,老黄来了连口水都没喝,就直接到大田察看苗情,然后配制农药。经过几天几夜抢救,苗保住了,这年秋季,还获得了丰收。在这之后,老黄将这个村定为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使农民每亩地的收入翻了一番……老黄对这村有恩哩,黄要升官了,他们咋不高兴呢,可他们心里却不黄离开。村长和几个已知消息的人却和老黄话别……一位老人拉着老黄的手说,走吧,人往高处走,水往海中流。走后,甭忘了咱村,这儿是你的家,村里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啥时想家了,就来看看,啥时育出了好种子……也甭忘了……给咱家的田留一些,咱的田肥哩……老人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村长说,哭啥,老黄升了,喜事哩。村长劝说着别人,自己竟也落起泪来。

  后来,村长问老黄,走前,有啥让村里办的没有?

  老黄想想说,明天给我找台拖拉机吧。

  村长一时不解,上面不是派轿车来接你吗?

  老黄说,我想再坐一次咱村的拖拉机。

  村长说,老黄,只要不嫌弃,甭说一台,十台也行。

  第二天清早,老黄起床开门一看,大门口外蹲了好多人,他们身后,停了一大片拖拉机。

  他正纳闷,村长走过来说,听说你要走,大家都要来,就都来了。

  老黄说,这不行,不行。这么多拖拉机,交警不让上路的。

  村长说,老黄,不让他们上大路,让他们开车送你到大路口总行吧。

  老黄拗不过大家,便上了一台拖拉机,其它就一字排开送老黄赴任…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学生们听了,好一阵沉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1:07:38

一美元的故事时间:2012-03-02 作者:小小Z 点击:448次   2000年5月的一天,美国画家迪安・布莱希没精打采地把手伸进信箱,心里想着里面一定还是像过去半年中的每一天一样,空空如也。诧异和惊喜的神情迅速掠过他的脸,信箱里居然满满地塞着明信片和信件!是他那个“胡思乱想”的主意开始有结果了?

  6个月前布莱希在银行开了个户头,存进去1万张面值1美元的钞票。每张钞票上有他手写的几行字:“这一块钱去哪儿了?寄张明信片告诉我吧!D.D.B.,密苏里州,海兰维尔,282号信箱,65669。祝你愉快!”

  接着,来信以平均每周70封的速度飞进他的信箱。现在已经有7400多个素不相识的人给他回信。史蒂文去买星巴克咖啡的时候在钱包里发现了带字的钞票。“这是我和我漂亮的新娘共度蜜月的第一天,”他在明信片上写道,“过去一个星期,你的这一美元跟着我们畅游了加利福尼亚海滨……祝你天天开心!”

  一个业余诗人给自己设计的签名是一张笑脸。他写道:“收到一美元,现在已花掉。尊姓和大名,我很想知道。缘何发奇想,涂鸦写钞票?寄诗以相赠,聊以博一笑。”何止这位诗人,所有寄来信件和明信片的人都不知道布莱希为什么在钱上写那几行字,更不知道这种奇怪举动背后的伟大计划。布莱希1999年去西雅图看过一个马赛克美术作品展。参展作品都是由几百枚手工精心着色的小方块拼成的图案。他忽然想到,如果把几百张明信片拼在一起,不就创作出自己的巨大马赛克画儿了吗?他想,只要散出去几千张1美元的钞票,准能集起制作几幅画用的明信片。

  咨询过联邦财政部铸印局,确认在钞票边缘写字在美国不违法后,布莱希把1万美元全部换成1块钱1张的新票儿。他一连干了10个星期,终于写完了所有的钞票。光阴似箭,6个月过去了,没有一点儿回音。布莱希大失所望。意外的是,从2000年5月开始,明信片雪片一样飞来了。

  11岁的伊丽莎白从佐治亚州写来明信片说:“亲爱的D.D.B.,你的一美元在我这儿。我有两个讨厌的坏哥哥、两只小鸟、一只猫,还有两只狗。你也有坏哥哥和小动物吗?”柯里斯,出租车司机,写了一张特大号的明信片:“你干吗写给不认识的人呀?我正开着我的出租车,旧金山的天儿特好,阳光明媚。我收了一张写了字的1块钱。我猜海兰维尔不像旧金山,这里到处是咖啡馆和比萨饼店。”

  柯克从佛罗里达寄来一个邮包,里面有一份星期天的《迈阿密先驱报》、他的宠物们(一只狗、一只猫和两只鹦鹉)的彩色照片,还有一只鲜绿鲜绿的椰子。凯伦从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寄来她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她正把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塞进嘴里。“这就是我,正在表演我的绝活儿。”

  没过多久,旅行手册、地图、菜单、不干胶贴画、冰箱门吸铁彩扣、棒球卡、彩票,统统到布莱希那里集合了。人们用这些东西细致描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观点,还有他们所在的城市。

  “你的一美元已经跑到林肯市了,”另一个住在西部的人来信说,“我们这个地方很有名,原因有三:有因为电影《大河流过》而闻名的河,有冬天零下70度的严寒,还有,他们是在这儿逮住校园炸弹杀手的。”(凯辛斯基,数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教授。极端的科技罪恶论者,认为科技造就病态社会,1978至1995年,先后13次投寄邮包炸弹袭击大学里的科技工作者。)有人在回信里像和亲密朋友叙谈一样告诉布莱希他们的不幸和痛苦,让人看了几乎掉眼泪。一位父亲刚失去了爱子。他说:“请在你的工作中用上这张明信片,好吗?算是对我儿子的纪念。”

  布莱希散出去的钞票,有的曾经被放在艳舞女郎的袜带里,有的曾在赌场上被用来下注,有的曾被慷慨地捐给慈善机构。各色的回复让布莱希大开眼界。他相信,这些都是美国人生活和精神的缩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12:01

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时间:2012-03-01 作者:小小Z 点击:301次   半个多世纪以前,确切地说,是1945年的春季。在美国,一名华裔木匠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木匠正在赶着做一批板条箱,那是当地教堂用来装衣服运到中国去救助孤儿的。干完活回家的路上,木匠伸手到他的衬衣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他的眼镜不见了。

  木匠急得出了一身汗,在脑子里把他这一天做过的事细细地过滤了一遍,最终意识到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眼镜从衬衫口袋里滑落出去,掉进了他正在钉钉子的板条箱里。他又急又恼又无可奈何。

  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木匠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吃紧,而那副眼镜就是那天早上他花了20美元买来的。

  木匠为要重新买一副眼镜而伤心不已:“这不公平。”在回家途中,他沮丧万分,不停地嘀咕。

  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休假。并拜访了木匠所在的芝加哥地区的那所小教堂。

  传教士一开始讲话,就热情地感谢那些援助过孤儿的人们。

  “最后”,他加重语气说,“我必须感谢去年你们送给我的那副眼镜。大家知道,日本人扫荡了孤儿院,毁坏了所有的东西,包括我的眼镜,我当时几乎绝望了。就算我有钱,在当时也没法重新配一副眼镜。由于眼睛看不清楚,我开始天天头疼,我和我的同事天天祈祷着能有副眼镜出现。然后,你们的箱子就运到了。当我的同事打开箱盖,他们发现一副眼镜躺在那些衣服上。”

  “各位朋友,当我戴上那副眼镜,我发现它就像是为我定做的一样!我的世界顿时清晰,头也不疼了。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做了这一切!”

  人们听着,纷纷为那副奇迹般的眼镜而欢欣,但是他们同时也在想,这位传教士老兄肯定搞错了,我们可没有送过他眼镜啊―――在当初的援助物资目录上,压根儿没有眼镜这一项。

  只有一个人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他静静地站在后排,眼泪流到了脸上。

  在所有的人当中,只有这个普通的木匠知道,上帝是以怎样奇特的方式创造了奇迹。

  “原来,是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送给了他认为更需要的人。”

  木匠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泪水打湿了他的双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12:14

圣徒时间:2012-03-01 作者:小小Z 点击:200次   这对兄弟招人喜爱,但是他们不怎么守规矩,骨子里有着一股子野性。有一次,他们犯下了大错,他们偷了当地村民的羊――这在很久以前,在那样一个偏远又笃信宗教的地方,是很严重的罪行。这对窃贼很快就被抓住了。当地的居民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这对兄弟的额头上被印上ST两个字母,即Sheep Thief(偷羊贼)。这个印记将伴随他们终生。

  其中一个兄弟觉得羞愧难当,他逃离了这个村庄,再也没人听到过他的消息。

  另一个兄弟,满怀着愧疚顺从了命运。他留了下来,用自己的行为弥补曾犯下的错误。起初,村民们对他仍心存怀疑,不愿意跟他有什么交往。但是,这个年轻人下定了决心要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

  村里不管是谁病了,这个额头上印着“偷羊贼”的年轻人都会跑过去用暖汤和爱心来照顾他。不管是谁家的活缺了帮手,这个“偷羊贼”都会跑过去帮上一把。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偷羊贼”都乐意伸出援助的手。而且,他从未为他的善行收取过任何报酬。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活。

  许多年过去后,一个游客途经他们的村庄。他坐在路边的小餐馆吃午餐,他的附近坐着一个老人,他发现老人的额头上印着一个奇怪的标记。他还发现,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表达他们的敬意,与老人说上几句话;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外地人十分好奇,问餐馆老板:“老人额头上印的那个标记是什么意思?"

  “我不清楚,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老板回答道,接着他想了想,说,“我想那两个字母代表着‘saint’(圣徒saint的缩写也是ST)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12:25

最后一趟生意时间:2012-03-01 作者:小小Z 点击:309次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惟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

  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12:37

拾海星的故事时间:2012-03-01 作者:小小Z 点击:308次   一个人到墨西哥旅游。一天黄昏时他在一个海滩漫步,忽然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在跳舞似的。走近发现原来是一个土著在沙滩上拾起一些东西,然后用力地抛到海里去,并且重复不停地把拾起的东西抛到海里。

  再走近些时,他看清楚原来这土著在不停地拾起由潮水冲到沙滩上的海星,把它们抛回大海去。 他于是好奇地问土著:“朋友,我不明白你在干甚么。”

  那人说:“我在把这里的海星抛回海里。你看现在正是退潮,海滩上这些海星全部是被潮水冲到岸上来的,很快这些海星便会因缺氧而死了!”

  “我明白。不过这海滩有数不尽的海星,成千上万的,你可有能力把它们全部送回大海吗?你可知道你所做的作用不大啊!”

  那位土著微笑着,继续拾起一只海星,一边抛一边说:“但起码我改变了这只海星的命运呀!”于是他恍然大悟,是呀,虽然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我们不能去实现,但从现在做起,兴许就改变了一切!
页: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