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6:31

老板的精明之处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28次   他学历不算很高,却有一手难得的好技术,在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上班。

  他的老板非常器重他,许诺为他改善居住条件。老板开出的条件非常奇特,不说给他买多少平方米的房子,也不说贴他几十几百万钱。老板只是说:你自己去挑房子,看中了,我支付一半,你自己支付一半。

  他一愣,难道没个上限吗?

  没有。老板说。

  这下他可犯难了。按这条件,当然是买得越大越贵越划算,可一半得自己付,也得根据经济实力来啊。

  他算了一下自己的积蓄及日常开支,买个中等的还差不多。他想再等一等再看一看,多攒点钱再说。可以买好的,尽量好一些。多买一万就是多赚一万啊,这账谁不会算?

  老板也待他好,总是说,慢慢来,不着急,我开出的条件,是不会变卦的。

  没想到这两年房价节节攀升,他怕老板埋怨自己不够抓紧,错过了好时机。但老板仍然轻描淡写,没关系的,买房子是大事,总要让你满意才是,慢慢挑好了。

  挑挑拣拣,好几个年头过去了。他的房子尚未买成,他所在的企业却发展势头良好,在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来,他的老板独具慧眼,老早看准他是个非常难得的、不可替代的人才,同时也看透了他是个心思活络、非常能盘算的人。那一阵同行竞争十分激烈,怕留不住他,才出此下策。

  他果然中计,心无旁骛地为老板卖力,把所有的活络心思都用在了看房选房上。

  他终于看好了一套满意的房子,价格不菲。

  与老板说,老板很爽气地付了全部的房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6:45

不可能或我可能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213次   有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Pontiac)部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

  “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由于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所以我们家每天在饭后才投票决定要吃哪一种口味,等大家决定后我就会开车去买。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问题就发生了“你知道吗?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它的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

  我要让你知道,我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猪头。为什么这部庞帝雅克当我买了香草冰淇淋它就秀无法发动,而我不管什么时候买其它口味的冰淇淋,它就一条活龙?为什么?为什么?”

  事实上庞帝雅克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

  当工程师去找这位仁兄时,很惊讶的发现这封信是出之于一位事业成功、乐观、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

  工程师安排与这位仁兄的见面时间刚好是在用完晚餐的时间,两人于是一个箭步跃上车,往冰淇淋店开去。

  那个晚上投票结果是香草口味,当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又无法发动了。

  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车子“无法发动”。

  这位思考有逻辑的工程师,到目前还是死不相信这位仁兄的车子对香草过敏。因此,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

  工程师开始记下从头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根据资料显示他有了一个结论,这位仁兄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它口味的要少。

  为什么呢?原因是出在这家冰淇淋店的内部设置的问题。

  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畅销的口味,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取拿,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至于其它口味则放置在距离收银台较远的后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知道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时就会无法发动?

  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工程师很快地由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气锁”。

  因为当这位仁兄买其它口味时,由于时间较久,引擎有足够的时间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花的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气琐”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即使有些问题看起来真的是疯狂,但有时候它还是真的存在。

  所以碰到问题时不要直接就反应说那是不可能的(IMPOSSIBLE),而没有投入一些真诚的努力。

  仔细观察“不可能”这个字【IMPOSSIBLE】,你也许可以看到“我可能”【I'MPOSSIBLE】

  这个差别的关键乃在于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及“理解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6:56

选择并非越多越好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439次   有选择好,选择愈多愈好,这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识。

  但是最近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选项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负面结果。科学家们曾经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一个让一组被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另外一组被测试者在30种巧克力中选择。结果,后一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太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

  另一个实验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以食品种类繁多闻名的超市进行的。工作人员在超市里设置了两个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会停下试吃;而260个经过6种口味的摊位的客人中,停下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摊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购买东西。

  太多的东西容易让人游移不定,拿不准主意。
  同理,对于管理者,太多的意见也会混淆视听。
  不要以为越多的人给出越多的意见就是好事,其实往往适得其反,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给出意见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所以太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容易让自己拿不定主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7:08

穿越1万公里的鱼时间:2012-02-22 作者:小小Z 点击:234次   一条鱼,原来生长在南极洲冰冷的海水中,后来却来到了北极圈内,被格陵兰岛上的渔民捕捉了去。

  岛上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鱼,于是专家来了。他们说这是深海鲈鱼,应该生活在南半球的,一般不可能出现在北极圈内。

  没有人知道这条鱼是如何从南极圈附近到达北极圈的。或许是有人把它带来,然后放生到格陵兰岛的海域里?专家希望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所掌握的资料证明不是。它是自个儿游来的,可能它是那个迁移家庭中的一员。它只朝着一个方向游,在深海中穿行,躲过了天敌的攻击,它的家庭成员在长途迁徙过程中死去。最终它穿过温带的海水,经历了赤道的酷热,以及1万公里的路程,在某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顺利地到达了同样严寒的空间里。

  不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做,央视的早间新闻说,专家也无法断定这条鱼为什么会来到格陵兰岛。这真是一个问题!我说的不是那条鱼,我想知道除了鱼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进行令人不可思议的穿越?

  也许真的太少。哺乳类动物的奔跑速度赛过了鱼,但从来没有发现过南极洲企鹅会跑马拉松到北极,它们只会生长在既定的环境里,与世隔绝,也不希望被外界打扰。人可以借助交通工具到达某个地方,但那只是惊鸿一瞥,浮光掠影一番后,又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空间。还有更多的人,留恋自己的家园,即使是穷山恶水,也会把自己的滚烫的血肉一点点在那贫瘠的土地上挥霍一空。

  人类基因科学家破译了人类的遗传基因,黄色人种的起源地应该是在非洲,科学家列举了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存在的基因相同数字。科学家说,在很久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曾经从非洲大陆上出发,经历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到了亚洲大陆。他们在这个亚洲大陆上繁衍,然后就再没有走出亚洲大陆一步。当美洲发生疯狂移民的时候,亚洲大陆还在沉睡。

  到底是谁羁绊了我们的脚步?

  20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一架飞机低空掠过一个偏僻的山坳,一个孩子在想“长大以后我要飞向远方,很远很远的地方”。20年后,孩子有了飞翔的资本,但是他舍不得故土,舍不得亲情,舍不得爱情,舍不得安逸的环境。

  那个孩子就是现在的我。我被故土围住,也被故土所伤。

  现在我想起了那条鱼,那条穿越了1万公里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鱼,心中就升起敬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7:44

“怕”让你成功时间:2012-02-19 作者:小小Z 点击:850次   老同学聚会,谁也没想到马小华是混得最好的人,但更没想到的是:从毕业至今,他竟然在一家公司做了十年!

  十年,现在还有谁会在一家公司呆上十年?能呆上五年就已经是奇迹了。他现在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生产部经理,年薪30万,他是自己开小车来的,全班仅他一个,我们齐声向他讨教成功之道,谁知他的答案只有一个字:怕!

  他说其实我也曾想过换环境,但一想到新的地方还得熟悉,再说找工作太难,而且你不能保证新工作会比原来的好,我就怕了。怕折腾,与其这样,倒不如把找工作的精力放到现在的工作上,多学点。我在生产线呆了五年,然后当技术员两年,后来是副经理,现在把副字去掉了。

  兄弟们,熬吧,别一山望着一山高,熬时间长了,机会也就有了。我是我们公司所有技术人员中学历最低的,但我在公司的时间最长,我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工作经验,我甚至熟悉机床上每一颗螺丝钉,没有谁比我对公司的生产线更了解,所以我当了经理。

  真的,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执着,踏实地走稳每一步,就一定有回报的那一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7:55

永争第一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48次   在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万教授,经常会有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也搬到大学课堂?

  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

  谁知教授紧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

  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于是,教授又自鸣得意地提了几组类似的问题。非常奇怪,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万教授很高兴,似乎成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却莫名其妙,不知教授在玩什么花招儿。幸好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原来,教授是在鼓励我们要永争第一呀!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

  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教授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总会让那些应聘者莫名其妙地选座位。教授淡然一笑:“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过知道谁爱坐前排罢了。”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道:“不是说一定要你们抢坐前排,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有永争第一的精神状态,才会不断进步,达到事业的高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8:04

第三块砖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19次   那是初中时的一堂翻越障碍墙的军训课,因为我们这些学生个子都太矮小,教官在障碍墙前的起跳处摞起了两块砖,又在上面盖了一块帆布。同学们虽说动作不算规范,但都相继翻了过去。

  轮到我了,我是班里最矮的,紧张得心怦怦乱跳。默默重复着教官讲解的要领,开始助跑、起跳、搭手、抬臂……没等肘臂抬上障碍墙,我就滑跌了下来。当我在教官的命令声中第三次滑跌到地上时,眼前那两米多高的障碍墙在我心里已成为一座高山,无法翻越。我仰面躺着,泄气极了。

  “再来一次!”教官喝令着。“能加一块砖吗?”我试探着请求。教官深思片刻,点头应允。教官摆放第三块砖时,我已重新站到了起跑处。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跳、搭手、抬臂、跨腿……我终于站到了障碍墙的另一面。“就差一块砖。”我嘀咕着。教官一脸严肃地把我叫到障碍墙前,示意我揭去覆盖砖块的帆布。我莫名其妙地伸出手,然后,我惊呆了!帆布下面,摞着的依然只是两块砖,第三块砖平放在后面。“其实,第三块砖就在你心里。”

  教官的河南口音从此回荡在我的生命中了。

  许多时候,我们对自身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常常希望依仗身外的帮助。而一个人躺倒之前总是信心先躺倒的。所以,战胜困难,首先就是战胜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8:18

敞开你的门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229次   那一年,我大学毕业进了一所设计院。我们这所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很好,整整占据了一个楼层,从院长到普通的设计员,每个人都有单间办公室。

  或许是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太好了,也或许是我们的工作特别需要安静的环境吧,反正大家都习惯于关起门来工作。因此无论何时来到我们的设计院,总是一片静谧。

  可是,刚刚步出校门的我,却很不适应那样的环境。我在大学里是有名的活跃分子,平时总是喜欢和朋友们闹在一起,要我一个人关起门来工作,那还不被憋死!我希望能和同事们有更多的交流,于是,每天一到单位,我就把办公室的门开得大大的。然而整整一周过去了,很少有人走进我的办公室。

  即便这样,我还是坚持每天开门办公,因为我觉得,开着办公室的门,至少在心理上不会感觉那么的憋闷。

  一天,终于有一位女同事跑进我的办公室来了。她说有批新到的书需要搬上楼来,想请我帮忙。我二话没说,立即跟她下楼,很快将八大捆书一一搬上楼来。

  慢慢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的同事们逐渐多起来了。当然,并不是来串门聊天,而是有工作需要我配合的,这对我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作为刚进单位的新人,我最怕的是无所事事,只要能和大家多交往,多做点事、多吃点苦对我来讲根本没啥。

  一个月很快过去,我也和大家混熟了。因为我的办公室总是开着门,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总是会第一个来找我。我感觉自己在院里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了,这种感觉很好。

  某天,院长手里拿着一叠稿纸,急急地从我办公室的门前走过,看到我的门开着,他突然又退了回来,对着我说:“那个,你……”

  院长显然对我还不太熟悉。我赶紧站起身来,说:“许院长,我叫林友光,是刚刚从浙江大学毕业到院里工作的。许院长您有什么吩咐?”

  “哦,小林。”许院长看了我一眼,问:“你打字快吗?我这里有一份材料,下午开会就要用的,得马上打印出来。”我们设计院的规模并不大,因为大家都非常熟悉电脑操作,因此也就没有聘专门的打字员,平时有什么材料要打印,院长都是临时抓差的。

  “没问题,许院长,我一会儿就能打好。”我胸有成竹地说。

  一个小时后,我把那份8000多字的材料打印并装订整齐,送到了院长室。许院长接过材料,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除了同事们经常会找我帮忙,许院长也经常在我办公室门口喊一声,吩咐我做一些事,可能他感觉到喊一声比敲门方便多了。

  渐渐的,我成了设计院里最忙的人,大事小事,不用谁指派,都会自然而然地落到我的头上。而各市地院长只要有什么重要的事务,也总是会叫上我。

  前年年底院里决定提拔一名院长助理,民主推荐时,工作才一年多的我被大家一致提名。在大家心中,我早已经是院长助理了。

  后来因为恋爱的原因,我去了别外一座城市,应聘到了一家民营公司。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虽然大家都坐在一个大开间的隔断式办公室里,但同事之间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大家都把自己的内心包藏得死死的,生怕被对手掌握了底细,让别人在竞争中占了上风。

  对于我这种外向型的人说,新的环境实在太让人压抑了。可是我初来乍到,还没在这座新的城市里站稳脚跟,眼前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暂时还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工作,那我何不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一下环境?我想到原先在设计院工作时敞开门的情景。现在这个大家内心封闭的环境里,如果我能率先对大家敞开心扉,是不是也能博得大家的信赖呢?

  于是,我利用午休的时候,主动找大家聊天。双休日的时候,我还邀请和我一个部门的同事去泡茶吧、打保龄球。

  其实人都是需要沟通的,我真诚地和同事们交往,把我的喜怒哀乐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果然也得到了他们的回应。几位原本极有可能成为关系紧张的竞争对手的同事,如今都成了关系和谐的同事加朋友。当然,我们之间的竞争依然是存在的,但这种竞争是光明磊落的,堂堂正正的,带给我们的是动力而不是内耗。

  更叫人欣慰的是,同事们见我以诚待人,都乐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我。我能感受得到,在大家心目中,我是可以依赖的人。

  今年春节过后,我被提拔为设计部副经理,这一次,又是大家民主推荐的结果。面对我的晋升,有的人跟我开玩笑说,林友光,你进公司还不到一年,怎么提得这么快啊,你的机遇可真不赖啊。

  是的,只要随时敞开你的门,机遇就会悄悄地溜进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8:29

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敬畏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78次   为逃避服兵役,韩国当红歌星刘承俊入了美国国籍,此举招来韩国民众大怒,于是骂声一片,刘承俊拍的广告被束之高阁,主持的电视节目被替换。就在前不久,当他从美国飞抵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时,被韩国法务部拒绝入境,昔日的大歌星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美国。

  韩国人对背叛祖国的情况之激烈让人震惊。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人排着长队向国家捐献金器。为举办国际性的赛事,韩国人一改喜吃狗肉的习惯,大大小小的狗肉馆一律关闭。一脉下来,在国家意识很重的韩国人看来,逃避服兵役的人不可宽恕,哪怕他是红极一时的人物。失去一个歌星事小,失去公民为国家尽义务、为国尽忠的规矩事大。韩国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可谓立场坚定,寸步不让,其国家性展示的一面着实让人敬佩。

  做一个有品位的公民,总有一些不能动摇、不能通融的东西要牢牢地坚守;维护一个民族的生存,总有一些事关民族荣辱的东西不可亵渎,就像“高压线”一般悬在百姓心头,令人敬畏,不可越雷池一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9 15:28:41

冷漠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248次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的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的反应:第一种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第二种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母亲身上;第三种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而第四种“母亲”的身上居然布满了铁钉。但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的“母亲”身边赶开,惟独第五种体内灌有冰水的母猴使幼猴躲在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母亲。

  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的优秀拉开了同他人的距离,其实冷漠才是造成自己孤独的原因。
页: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