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0:12
为总结“失败”点赞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总结季”,公司上下都会要求上报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有要求,要结合实际,要总结经验与教训等等。但大都还是千篇一律,有的甚至不排除夸大其词、言过其实。近日,在汇总各管理人员上交的工作总结时,发现了一个总结“失败”的总结,对于失败或错误大家大都讳莫如深,哪有自揭伤疤的道理?我仔细看了后,觉得真的该为其点赞!
关于重点工作督查的“失败”,他如此总结:1-11月共下发督查通知单46个,督查分厂重点工作事项579项,督查工作虽大多完成。但长期以来却积攒下来30余项遗留事项,虽然几经折腾,因各种原因久拖未决,仍未处理。例如:4月7日下发的编号为201504123督查事项,内容为接地电阻测试不合格处理,后续因牵扯到土建审批,费用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还有就是9月7日下发的编号为201509481督查事项,内容为废料处理,但因为废旧钢材价格大跌,中标单位迟迟未清理转运。
他就是如此坦诚的承认自己工作中的“失败”。其实失败并不可怕,一定程度它更让我们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不足。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10年间换了四家单位,工作时间短的大概一两年,长的有三五年。但无一例外,他所在的企业最后都破产倒闭了。当他从最后一家企业离职后,就到微软去应聘。面试官看了看他的履历摇了摇头,遗憾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你的履历没有成功可取之处,我想这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这位年轻人却冷静答到:“我所在的公司破产了,这并不代表我的能力不行。要知道成功的公司,成长的过程大都大同小异。但每个失败的企业,破产的原因却各有不同。我想这样的经历,正是我的可取之处。”最终微软选择了他,他也给予了微软丰厚的回报,他就是原微软大中华区总裁唐骏。
工作中的失误或失败更不可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你怎么去面对已成事实的过失。最后他在工作总结中写道:“面对工作中存在的这些疑难问题,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只能勤、只能好、只能优……”。
我为这样的“失败”总结点赞!
王有臣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0:24
我们班的奥特曼
“你去旁边转转休息休息,喝口水,一直站着也累了吧,让我来操作,咱这配料岗可是个重要的岗位。”。这是当初来到配料岗位,赵端师傅常对我说的话。但是最近他由于身体不适,请假了,现在岗位上就剩下王勇一个人了。王勇这个小伙子年纪二十出头,虽说是班组年纪最小的,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是既认真有能干,班组人都称他为“奥特曼”。
配料的好坏和下料的速度,对回转窑温度影响很大,虽然岗位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岗位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小奥,小奥,报数啦!”要是哪次上班对讲机里头没有这句话,那一定是出了什么事。通常,奥特曼就会回话:“窑温咋样,上升还是下降?”虽然他不是炉前工,但是他总会对这个数据很敏感,每次都要问上一问,只要温度不符合要求,他就会立刻调整下料速度,保证炉温稳定。一次浸出渣料仓堵塞,下料不足,窑温直升,又是空气炮又是振打,可是浸出渣任凭百般虐待就是不肯出来。这时奥特曼毫不犹豫操起捅杆就对料仓里面的浸出渣进行清理,由于只有他一个人,中间不时的需要调整圆盘转速,又要间歇开振打和空气炮,真是忙的一锅灰。过了十多分钟了,情况还是不见好转,温度持续升高,这时“奥特曼”已经开始闪红灯了,但并没有停止战斗。哗啦啦~一阵响,料仓里的浸出渣终落了出来,这时“奥特曼”也松了口气,看的出来他已经累的够呛了。
如今我也是锌业公司的正式员工了,我们都应该拥有“奥特曼”精神,自己的工作要认真负责,坚持到底,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既然选择了工作,就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
赵晨阳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0:34
细节决定成败
清晨,太阳睁开惺忪的眼睛,慢慢露出笑脸。我的心情也如同这逐渐明亮的天空一样轻松。下班后朋友约我去踏青,我的心早已飘向郊外。
怀着愉快的心情,我开始作下班前的最后一项工作:巡检设备并打扫氧压机。股份制氧厂生产的低压氧气通过氧压机提高压力供给股份公司各生产厂,其安全性要求很高,巡检就十分重要。自从公司开展5S现场管理以来,制氧厂对设备的管理比以前更加严格:设备定人定时巡检,记录参数,如果设备正常,翻点检牌确认。每天重复巡检现场,打扫设备,令我感到有点烦,有必要如此吗?我边干边想,快下班了,偷个懒,不巡检了,把设备打扫干净就行了。突然,我感觉到氧压机的二级缓冲罐,震动非常大,漏气声音,十分不正常。我走进缓冲罐仔细观看,发现固定的缓冲罐底部出现许多裂纹,正在罐体上延伸,太危险了。我赶紧向主控室报告,采取紧急措施,停机处理。一场即将发生的事故及时被制止了。我想想就后怕,氧压机缓冲罐内充满8公斤的氧气,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将会造成大量氧气泄漏,设备报废的严重后果。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认真巡检,再不敢存侥幸心理,麻痹大意了。
细节决定成败。制氧厂内,不仅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有高温管道,有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液体,还有各种压力设备,能安全运行十四年,靠的是制氧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啊,朋友们,我们只有坚持上班的每一分钟,做好工作的每个细节,把工作当做事业来经营,以百倍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其中,才能保证卓越高效的完成任务,才能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王丽花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0:44
项修亮点汇
12月份,熔炼厂底二系统开始为期10天的项修。此前,项修物资、需现场制作的设备部件都已按计划到位,工人和维修人员也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将项修在短短的十天内圆满完成。届时,不仅为明年“首季开门红”做好了准备,还能为本年度产量冲刺再添新功。
项修汇聚民意。此次项修与以前相比有所不同,检修直击一线操作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内容多来自一线操作工合理化建议,旨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计划项修前一个月工段就积极动员一线员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踊跃提出本岗位设备缺陷和创新整改的合理化建议,并作为项修重点进行研讨商榷,计划通过积极采纳员工意见来一次“民意性项修”,让项修更贴近实际生产。同时挖掘设备潜能、使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节约人力资源、降低能耗做出贡献。项修内容侧重于清洁化稳产、节能降耗和降低作业难度,计划通过此次项修一举解决困扰已久的底吹炉烟道、锅炉、电除尘积灰频繁转炉维修现象,消除还原炉漏煤、布袋收尘器烧布袋等能耗和环保的双重压力,解决还原炉二级流铅槽不堪负重、屡屡漏铅给生产造成的影响和给工人操作带来的麻烦等等。
工段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段长苗向阳负责所有项修项目进度协调、各班组分工与安排、现场安全监护等工作,副段长张晋负责项修所有备件的组织与协调、项修期间职工考勤、及部分项修软件工作,工段管理员苗五星负责底吹炉、还原炉炉前项修项目的进度与协调、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监督,抽调中控工李嘉林到工段负责项修期间所需材料的领用与组织协调工作,并根据停炉后部分设备降温的先后次序详细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表公示于工段留言板上。大活图片标记工作进度,小活责任到人、实行包干制。
人员调配到位,工作时间合理,作业任务饱满,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炉前人员项修前几天作业安排以两班老白天、两班机动为主,采用“车轮战法”攻坚,作业时间采纳李志强班长提出的“八小时工作轮换制”。李班长综合多年检修经验说:攻坚不宜兴疲劳之师。人就那么一股劲,高强度作业不能再上“十二制”,疲劳作业不仅容易影响工作进度,而且有效作业率也会降低,干八小时就休息,下一班人接住班又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作业率自然会很高。合理安排人员,采用精兵攻坚制,尽量避免一哄而上,从而避免个别人吃大锅饭、滥竽充数、出工不出力的浑水摸鱼现象,让大干实干、出成绩出效率的人真正得到多劳多得的实惠。以后的以后,我们班便成了“夜猫子”,八小时的零点班,夜夜奋战,班班都努力完成任务,工作量也恰到好处,段长现场检查时很满意,直夸李志强班长责任心强、计划合理,执行力度才如此的好。
每次检修时,我们都会发现各种亮点,这些亮点实际上就是工人的智慧火花,这些火花点燃的动力也为企业的不断前行持续助力!
(李牛群)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0:55
消防演练见闻
火灾无情猛于虎,祸不单行电解中。
触目惊心挺遗憾,痛定思痛改前非。
防患未然早行动,消防设施已完善。
锌三电一为试点,紧锣密鼓来预演。
领导重视当回事,职工踊参提素质。
一技之长都掌握,艺不压身防安全。
十月三十好天气,上苍恩赐送良机。
生机勃勃数电一,精兵悍将待汇演。
消防应急为主题,现场直播熟记心。
公司上下聚于此,安全知识好普及。
领导带队前排站,职工紧随后肃立。
全场气氛挺紧张,千人观摩有期望。
一声令下拉开幕,操作不慎引火端。
监护操作纷扑火,火借风势难控制。
情况不妙逐级报,各级领导急赶到。
审时度势来掌舵,应急预感急启动。
军令如山接任务,增援队伍全到齐。
严阵以待有秩序,一切行动听指挥。
安全第一牢记心,先用水枪把火灭。
消防队员真勇猛,火灾险情被控制。
突击队员紧随后,救治伤员显身手。
被困人员全撤离,贵重物品已转移。
火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
兄弟单位献爱心,众志成城克难关。
现场演练虽虚拟,警钟长鸣永记心。
用心良苦都领情,关键时刻派用场。
锌三电一杨生春
2015.11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1:06
小创新改善大环境
锌业三厂杨生春
环保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是每个单位和个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自今年九月份新班子组件已来,时任锌业三厂电一工段的工段长卫怀森和杨武杰深知肩上重任。采用“三条红线,环保开道;全面发展,科技兴环;人人做环保,环保为人人”的战略。
作为湿法炼锌的电解工序,破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液体外排和管道泄漏。为此,工段上下群策群力,通过技改创新来扭转乾坤。
第一 技改确保“零排放”口碑雷打不动
“零排放”是电一环保对外的承诺和底线。但一直被外界质疑:当遇到意外泄漏或阴雨天气能做到么?说句实在话,在过去的确是捉襟见肘,压力挺大。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如今这个已经不是个事,现已焕然一新。
车间周围原先仅5立方米的小池重新改为可容百余立方米的大池。并将污水和应急两池合二为一。事先的污水泵只能淹没叶轮(池的三分之二液面)方能打液,如此,遇意外事故,池容量太小,满足不了生产需要。通过多次调研,本工段机修工薛鲁杰自制一台真空泵,可随时把液面打到最低。留下最大的容积已除后患。如遇困难,还有掏槽班两个真空泵备用。让电一的“零排放”板上钉钉,言而有信。
另外,为了使废水充分利用和现场提升。把以前摆在地面上的污水钢丝软管改为专线上架的高度聚丙烯管,并与新液罐底流排渣口新液泵坑、新液管道串通,可酌情利用污水冲洗地面或冲刷管道。如遇冬天污水池和管道内液体上冻结冰,可让新液冲刷解冻,可保证污水管道畅通。
第二 技改确保管道泄漏率降到最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管道泄漏在所难免,它是电一工段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
管道是电解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外桥架上的管道常年风吹日晒已被侵化。泄漏就像“隐形炸弹”随时就会有引爆可能。
就算加强巡检,及时发现。光凭管中余液就造成不小的麻烦;若不幸发现稍晚。泄漏就成“灭门之灾”,后果不堪设想。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再加上最近增产,管道承受更是雪上加霜。这让电一工段为防环保整体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身受磨难的电一人据理力争,多次上报整改方案。经领导慎重审核、科学验证。最终尘埃落定,废液管道(5趟250余米)改为流槽式。当下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年底投入使用。这样,废液管道缩短了长度,减缓了压力,增加了寿命,降低了泄漏率。
另外,优化循环管道也是防止泄漏的主要途径。由于天气转寒,根据生产需要循环管道只需2-3趟进入冷却塔之中。其余的一律改进为大溜槽。这时可抽出人手集中对备用的管道和冷却设备进行彻底地清理和维修。整理过后,可作为备用或调换。
这些举措大大减缓了管道的承受力,始终处在安全状态。让泄漏消除与萌芽状态,确保零泄漏,改善周边环境。
第三 高科技完善环保高枕无忧
以防不测,对常发地段增设摄像头,加强监控力度。另外在地沟处安装液体报警开关。
这真是:
环保至上世人不可小视,
环保意识渗透各行各业。
科技创新改善人居环境,
蓝天白云人人神圣向往。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1:25
多措并举提升工程质量
近日,由锌业动力厂冯长征厂长牵头组织,动力厂技术组人员以及机电仪等主要施工工段负责人参加,对锌业动力厂在2015年全年中的重要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施工情况,运行情况进行了回访,并与各分厂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施工质量提升交流,落实施工过程中有待提高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施工过程标准化建设。
锌业公司动力厂不但承担着锌业公司全部的机械,电气,仪表的维修,维护工作,还要抽出技术人员,进行锌业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施工。机电仪各工段在克服人员不足,施工经验欠缺的困难,积极完成锌业公司安排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得益于锌业动力厂对质量的重视,对质量的严格把关。具体措施如下:
举措一,今年年初以来,锌业动力厂积极开展“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的活动,大力宣贯施工质量及标准的重要性。工程技术标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严格学习标准,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项目安装的质量,才能保证项目运行的安全。机电仪各工段人员积极学习“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施工,不严格,不合标准都要求重新返工。
举措二,锌业动力厂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还出台了《电气施工规范》,内容涉及并规范了电气,仪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施的具体细节,要点。《施工规范》出台在这忙碌紧张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范,做到施工有规范,验收有标准。
举措三,临近年尾,锌业动力厂各施工工段还在冯厂长的组织带领下,对一年来所做工程进行回访,听取使用单位意见和建议,做到有意见,有改进,有质量提升,争取的明年的项目,施工改造过程中,工程质量在今年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锌业动力厂多措并举提升项目工程质量,为了公司产品的持续竞争力,我们全面加入质量管理中去,质量管理,旨在打造精品高质量工程,旨在打造高水平的安装,施工队伍。 2016年,锌业动力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升之路还有很长!紧抓质量,砥砺前行!
锌业动力厂李承亮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1:38
一次志愿活动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济源救援队招募志援者,给山区孩子送温暖包,壹基金会提供,于是在一个天空晴好的早晨,我到达指定集合地
点,看到有很多志愿者都已经早早的到了。
集合完毕,车队准时出发,目的地是邵原花园口小学。温暖包里有羽绒服、手套、围巾、耳暖、鞋子、书包文具等。听说这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大约六七岁的孩子,穿的很破旧,有的手和耳朵都冻了。当看到这些孩子时,我立马想起了小时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了同情和说不出的感觉。短暂的核对签名以后,我们为这些孩子们穿上崭新的衣服、鞋子,背上可爱的书包、手拿着小玩具的孩子脸上流出灿烂天真的微笑。在现场一些爱心人士,单膝跪在地上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腿上换鞋子。有些人还细心的为他们整理着衣服,犹如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一位中年模样的阿姨为一个小女孩整理头发,扎起漂亮的马尾辫。
爱心满满的现场,看着可爱的孩子,穿着崭新的衣服鞋帽,这个冬天不再寒冷,因为爱心在他们心里播撒下种子。
离开花园口小学,我们的爱心活动继续传递。当我们到达邵原实验小学时,孩子们还没有下课,我们把物资卸下车稍作等待,伴随着一阵铃声响起孩子下课了。蜂拥而至好奇的他们,看看爱心包,在老师的帮助下,点名签字,大家仍是小心翼翼的为孩子们换上崭新的衣服和鞋帽。在换衣服时,我和一个朋友简单交谈,问及小女孩回家有人接送还是住校时,她眼里闪闪泪花,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走不方便,只能选择住校。我不敢再问了,只是心里一阵阵酸楚,细心地为她整理着衣服,带上围巾,并给她背上书包。整个过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他们太需要关爱,需要帮助。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所能,让他们不感觉到孤单和寒冷,在这个冬天让爱和温暖在他们心里流淌。
活动中,我渐渐地想起了一些儿时的记忆,那些已经远去几乎快淡忘的记忆,如今回忆却又都是那么的真切。我们都有童年,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童年,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充满爱和阳光的环境里健康茁壮成长。
这次的志愿者活动很有意义,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积极参与,做志愿者,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传递正能量,让人间大爱,在你我心间传递。 (叶永茂)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2:02
一个都不能少
“田总来了没有,等着他照相呢”,熔炼厂底一工段一班人正在嘻嘻哈哈地说笑,突然一起将目光转向了刚走进来的还原炉炉长田卫锋,只见他不紧不慢地站定了,然后笑眯眯地问大家:“下班了,伙计们咋都不走?”“你现在升田总了,我们都得和你照过相才能走,少一个都不行。”大伙儿也戏谑着说。只见田卫锋咧开大嘴哈哈地笑起来。
这件事从何说起呢?原来这是熔炼厂创新交接班制度之后出现的现象。现在交接班要将班组全体人员开班前班后会的照片上传至微信群,加强了交接班的管理。
原来也有交接班制度,但执行中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股份公司就公布过一些人迟到早退的现象,甚至还有某些岗位的人为了洗澡提前脱岗。工段为此三令五申,但是总有个别人不自觉。今年十月份熔炼厂出台了新规定:交接班必须由班长负责,全员照相,上传分厂微信群,使厂领导、工段管理人员能监督交接班的执行情况。
制度一出台,效果立竿见影。首先是劳动纪律明显好转。锅炉岗位的小张是新进员工,由于年纪小,夜里爱和同伴们相约出去玩,玩得晚了,早上就起不来,迟到次数最多,被班长说过多次,年轻气盛的他也和班长顶撞过。可现在他却再也不迟到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迟到了,他说:“现在都立此存照了,我还敢迟到,不是等着挨罚呢,再说了,我这么帅,绝对能给班里提升颜值。”还有原来班里的个别女工,总想早走一小会,碰到班长说几句,还说班长一个大男人和女人们斤斤计较,小心眼。现在要求全员上微信群,女工们都自觉地呆在岗位上,跟着大家一起交接班,我行我素的现象消失,还开玩笑说,照相的时候要摆好姿态,照得漂亮一点呢。
其次,炉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原来都是只剩负责人管交接,其他人拍拍屁股都走了。一次,临交接时底吹炉铅口突然冒渣,情况紧急,可却只有两三个负责人、一个班长在场,忙得是焦头烂额,差点就出现设备事故。现在好了,全班人都在等待交接班,有事一喊,人马上就到场,有运泥,有开铸铅机,有打大锤……现场有条不紊,隐患很快能得到消除。
至于班长当然也高兴了,原来喊破喉咙效果也不佳,现在呢,天天照个“全家福”,有了事情,大家一招呼,抬抬手就把活干了。工段长也高兴,交接班再也没有推诿扯皮的现象了。
交接班上了微信群之后,班组成员一起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一个班组就是一个整体,“一个都不能少”的做法加强了大家的集体观念,劳动纪律加强了,人际关系改善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个创新的管理办法真的是打开了工作的新局面。(杨正平)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7 21:42:19
拥 抱
我,一个50岁的老职工,平生第一次被人打了。施暴的是我的老战友毛燥。
一直以来,生产厂都是把“安全、环保、质量”当成企业发展的红线“穿”到各个部门。我们车间和公司别的单位一样,实行了轮职安全员制度。每个人都要戴着红袖章,红卫兵似的,值上一个月的班。说是安全员,其实什么都管,还要抓违章,促使大家互相监督,让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的,干完活,回去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乐儿。
可谁都嫌这活惹神遭罪的,不好干。九月份华豆儿值班。在班前会上讲得头头是道,干活间隙,一有空就到各处去转转、看看,哪个敢胡弄,照样嚷得他狗血淋头的。
近日,轮到我了,在一块儿共事的工友们,知道我干啥丁是丁,卯是卯,“六亲不认”,把我惹厌得不轻。背后偷偷地叫我“倔老头儿”。这会儿,见我从华豆手里接过袖章来,都畏惧地侧着眼看我。
一上班,我总是趁同事们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像一条嗅觉灵敏的老军犬,从头到尾,把每个岗位都挨次巡视一遍。瞅瞅大伙儿的防护面具戴好了吗;有没有把口罩变成下巴罩的。
班中一有空,我的“镜头”就开始专项摄制,就是重点监督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了。看见吊放成品的不用工具,直接上手,就提醒一下;看见有人在设备下面停留,就吆喝一声。来到大工房内,电车载着钢包,宛如一辆装甲车隆隆而来。地面操作工在车子停稳后,就请钢包上了天车大钩。这钢包盛十二吨钢水,里面,一千多度的高温烤得几寸厚的钢制包体红中泛白。吊到锅台栏杆外面的时候,我蓦地看见我的战友毛燥立在锅边。我们俩曾在某部队当过兵,他真名毛军平,当过我的班长。参加工作后,因为性子急,做事冒失,得了个毛燥的浑名 。
这会儿,他又毛燥上了!我大声狂吼着让他下来。他却不理不睬,坚持等钢水倒入锅内才下了楼梯。我霹雳闪电地训斥道:“胡闹台!千叮咛万嘱咐,倒钢水儿时不准锅台站人,你为啥一定要顶风作案,不想活了?!”他满不在乎地顶了一句:“你不用咋呼,我偶然弄一回不要紧!”我的火被激得更高:“我的老班长,过半辈儿了还是毛毛燥燥的,你说咱能稳重点儿?”他听不下去,当时和我闹成了一锅浆。我立马决定他是本月的违纪人员之一,罚款50元。他一听就恼了,脱下安全帽,力劈华山,向我的打来。我头一晕,险些栽倒。愣过来,就赶快善后,嘱咐大家说是我自己跌的:我们俩打架,会让人笑得满地找牙不说,弄不好会叫他背上党纪处分。
班上没几个人,很快,红袖章又转到了我这儿。午饭后,我又到吊运处“监工”。毛燥虽然没理睬我,但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放肆。看到钢包起吊,规规矩矩地下了台阶。他刚撤到安全地带,天车方向失灵,包底坐在了栏杆上,向外一斜,钢液像水库排沙一般喷薄而下,溅起两米多高,车间里顿时成了火海。毛燥惊魂甫定,成串地下着泪,哭喊着:“我的老哥哥呀!”呼的一声撞入我怀,这次要不是他抱得紧,我会重重地摔个屁股墩儿!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