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这就去。”保管员刘春红跑到班组休息室内,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从中拿出两根别致的“绣花针”。这可不是绣花针,它是专门用来缝合大包装产品外包装袋的缝袋针。
低压班组大包装产品装运过程中,外包装袋有时会刮破。为解决装车现场外包装袋易破损问题,班组从车间领回来几根针,但这种普通的针不易穿线,而且拿在手里爱打滑,缝合起来费时又费力。王秀梅想,能不能把普通的针进行改良,让员工用起来更顺手呢?经过反复琢磨、不断改进,她最后研究出了一个专为缝合大包装袋而设计的缝袋针。她拿着自己画的图纸到市场上找到专业制作师傅。很快,师傅就按照她的想法制作出了这款不同寻常的缝袋针。
这款缝袋针长约15厘米,针尖一侧微微向上弯曲约15度角,针眼处呈扁平状,方便拿捏。缝袋针的针眼处被钻大,容易穿线。员工缝合时不仅方便、快捷,缝出来的针脚也好看、结实。
现在,这种弯弯的缝袋针已成为保管员们的贴身好帮手,既减少了大包装袋的浪费,又保证了产品完好出厂。
任慧伟 “现在,我们的修理厂可是大变样了。”“杨主任的招数可真多,招招都有硬功夫。”说起杨春华,运输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几乎无人不知,尤其是在他接受管理哈尔滨配送中心修理厂之后,他的招招“硬功夫”,让修理厂发生了变化。
设备陈旧落后、修理现场线路混乱、尾气污染严重、修理人员维修作业行为不规范,种种现状摆在刚刚接手管理中心修理厂的哈尔滨配送中心副主任杨春华面前。为改变现状,杨春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实现了“维修效率提升,存厂周期缩短,作业安全环保”的工作目标。
他多次进行市场调研,陆续为修理厂配备了气动千斤、制动蹄片铆压机、气动磨光机、新式黄油加注机、油箱清洗机等各类新设备,大大地提升了车辆维保作业效率、质量和安全。
他结合车辆实际维修作业情况,组织人员改造了维修电路、气路,将气泵、总电源等集中管理,通过空中架线,在工位间设置了电路、气路快接阀,实现了各自独立操作。改造后的修理工间,可满足4台车同时保养,使原来电气使用受限及维修作业排队状态得以改变。
他还对修理厂的照明设施进行了全面改善,对厂房上部的灯光全部进行了更换,并自己制作了6个可调节高度的近距离照明灯,便于夜间作业。他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安装尾气排放设备,每两个工位间增设了一条尾气排放管路,在修理工位需要启动的车辆,必须连接尾气排放管,杜绝了修理工作间内的尾气污染,降低了尾气排放对修理工的身体伤害。
为提高维修人员工作积极性,他进一步调整薪酬,细化分配机制,有效激发了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严格遵守现场调度指派,按指定进行车辆维修,避免了以往修理工的抢活、躲活的现象。
实行谁干活谁签字,一个工单上的各个维修项目均由具体维修作业人员签字,每天由管理人员统计维修工的工时,月末统一计算并公示,按照工时提成分配办法进行薪酬分配。
李冬梅 “B51-3掺水流量自控仪又出现设定值落零!”6月7日,华北石油二连数字化保障服务中心宝力格驻站点带班工程师颜小伟向阿尔善技术支持发出紧急求援。
掺水流量自控仪设定值落零,意味着掺水停止,油井管道温度就会下降,不能及时提温,会造成井管结蜡甚至更严重后果。
按照“老配方”,维修人员先排查仪表供电和485信号,再更换表头、阀芯等。但反复出现此故障,证明“老配方”疗效不好。颜小伟向中心副主任刘浩、责任工程师鲍裴波请教,几个人一起开动脑筋琢磨“新处方”。
他们大胆地对设备信号组合器上的线位调整,修改程序,避开干扰,问题终于解决。
设备正常运行了,颜小伟仍有些不踏实。他对宝一联计配间20块掺水表逐一测试,发现只有38-57表可以单独执行计量,其他掺水表无法执行按序列自动流量计量。不能计量流量,就无法核实油产量和掺水配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联合站的生产。
排除仪表故障,重新刷入程序,问题依旧存在。怎么办?在排除各种外在因素后,工程师们再次拆开仪表电动执行器,仔细观察下达动作指令时执行阀执行情况,最终发现设备内部一个触发继电器有不足1毫米的错位,导致命令无法执行。
“一毫米错位也不行,不能让‘次品’在咱们手里出现。”工程师们对触点进行精细微调,问题终于解决。
丁健英 http://news.cnpc.com.cn/epaper/zgsyb/2017/20170609/image/0236552006.jpeg
6月4日,淄博销售临淄敬仲站经理路向娟在加油现场忙碌着。这时来了一辆大车,“加油!”车停稳后,从车里下来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当他看到挂牌价后有些生气,说:“你们站的油价怎么这么贵?”路向娟赶紧解释:“师傅,我们站油品质量有保障,加油不能光看价格。”
这个司机听了路向娟的话没吱声,转身去了卫生间。同行的司机告诉路向娟:“他因超载,刚被交警罚了500元,心情不好,到现在还没吃午饭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路向娟让员工给客户车辆加油,她把客户带到了休息室,让客户先休息,转身去了厨房。不一会了,她端出两碗热腾腾的水饺,放在两位司机面前说:“你们是第一次来我们站加油,这两碗水饺算我请客。出门在外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要放平心态,安全最重要。”听着路向娟的暖心话,再看面前香喷喷的水饺,客户很感动。
“第一次享受如此温暖的招待,以后就认准你们站了。”吃完饭后,其中一位司机告诉路向娟,“我们一起跑运输的物流车有15辆,能否给予适当优惠,我们将说服其他车辆来这里加油。”路向娟当即向公司反映了相关情况,并落实了给予适当优惠的政策,于是其他车辆也都定点到临淄敬仲站加油。
薛东强 http://center.cnpc.com.cn/pic/0/00/09/01/90175_290995.jpg 吴守炼(右一)与助手维修汽车部件。
“吴师傅,我们钻机旋转马达上的四颗螺丝断了,麻烦帮忙取一下,工地上等着用呢。”
“调度、调度,打微测井井位的铁马车一进工区就坏了,请吴师傅出来救下急,工地上几十台钻机都在等井打。”
4月下旬开始,吐孜103井随着塔里木盆地吐孜洛克二维地震勘探项目的启动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担负项目施工的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所属第四测量工程队、第四钻井工程队、第四运输队相继把项目运行的支撑点设在了这里。前面提及的吴师傅,就是第四运输队驻守在这里的汽修组组长吴守炼,连他一起共有7名员工的汽修组,担负着32台运输保障车辆的维修保养。
汽修组算是项目施工的最小作业单元,车辆维修是汽修组的本分。按工种条块划分,测量和钻井维修他们是管不着的,可只要这些工序人员找上门,吴师傅他们就出手相助。
5月中旬的一天,已经很晚了,第四测量工程队测量工小张摸黑来到汽修点,找到汽修组组长吴守炼,说是GPS测量仪器天线安装螺丝滑扣了,今晚不修好,明天就无法施工,一脸着急的样子。吴师傅听到后马上翻身起床,从他的“百宝箱”里找出匹配的螺丝换上,保证了测量组第二天按时出工。为钻机旋转马达取螺丝,工地车辆出了故障需要救急等,吴师傅的汽修组都是随叫随到。据统计,今年从3月6日车辆启封到6月10日发稿时,吴守炼汽修组维修车辆达187台次。在5月上旬进驻吐孜103井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维修车辆近百台次。
谈起吴守炼,找他帮过忙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5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人们隐约看到大门外有灯亮着。走过去一看,吴守炼正在用头顶灯照亮排除汽车车灯故障。这天晚上,驾驶员赵国平的车右侧前大灯在途中坏了,回到驻地已过午夜,他找吴师傅帮忙看看。已经休息的吴守炼马上起床,来到车边检查车灯线路,直到把车灯修复才去休息。吴守炼说,工地上有故障的车回来,如果不是待料,当天晚上不检修好就睡不着觉。
5月30日晚,一场突发的暴雨袭击了吐孜洛克项目工区,供电线路遭到损坏,营地顿时一片漆黑。第二天一早,吐孜103井基地守护员谢师傅找到吴守炼,说是高压线遭雷击断,修复至少需要四五天,基地有个50千瓦的发电机,近5年没有使用,想请吴师傅帮忙看看能不能用。这时测量和钻井属地负责人也相继赶来,请吴师傅帮忙修复,要不就会耽搁专业队施工,影响项目施工计划。
吴守炼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喊上同伴直奔发电机房。一个锈迹斑斑、灰尘覆盖的大家伙呈现在大家眼前。吴守炼和同伴开始打扫灰尘、检查机器、整理线路。检查测试完毕,喊同伴小曹和老龙搬来备用的电瓶,很快,这个睡了近5年的大家伙就“轰隆隆”地叫唤起来。“来电了!来电了!”大家奔走相告。营地工作、生活用电全都恢复了正常。
吴守炼的履历表上显示,今年55岁的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技艺精湛的汽车维修技师,他还精通柴油机、钻机等勘探机械的维修,是地震勘探设备维修的多面手。迄今他已在新疆探区连续工作了23年,先后荣获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多种荣誉称号。
马登良 赵月1988年出生,在管道设计院机械室工作,她的丈夫邢春雷1986年出生,在设计院工艺室工作。两人2011年大学时代就开始了异地恋,好不容易熬到赵月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一起来到管道设计院工作,满心欢喜地结束了3年的朝思暮想,可婚后新的异地生活又开始了。
赵月的婚礼原定在2014年5月,但邢春雷当时在新疆西三线担任EPC设计经理,配合施工走不开,只能把婚礼推到9月邢春雷换季休息。匆匆忙忙地把婚礼办完后,邢春雷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新疆。赵月说,有时候她也觉得委屈,人家婚礼后都有个蜜月,而自己的婚礼像是邢春雷出差过程中抽空回来结个婚。
一转眼2015年春节到了,邢春雷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新疆西三线配合施工的工作。小两口商量着将双方父母接到武汉过年,然后一同出游。谁知这时邢春雷又接到了新任务,担任孟加拉单点系泊项目经理,要求春节期间留在单位加班赶工期。赵月说:“当时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难过的是我们好不容易盼到能在一起过年、出游,结果美好的憧憬又要泡汤了;欣慰的是,老公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也让我庆幸自己没有看错人。”就这样,邢春雷退了火车票,赵月收拾好行囊一个人回到了武汉。除夕夜,小两口在微信视频聊天中度过了婚后的第一个春节。
2015年,邢春雷一心扑在单点系泊项目上,赵月也在参加加纳特码子弹罐设计及其他几个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忙碌中时间仿佛过得异常快,转眼就到了2015年年底,他们这个小家也迎来了一件高兴的大事:新房终于交钥匙可以装修了!赵月高兴得像只小燕子似的叽叽喳喳跟邢春雷憧憬着未来小家的样子。可就在这时,邢春雷作为单点系泊项目经理,又接到了去孟加拉国配合EPC进行谈判的消息,这不仅意味着赵月要肩负起新家装修的全部工作,而且他们婚后的第二个春节也要在相思中度过了。
2016年1月,邢春雷出国后,赵月的心一直被孟加拉国的形势牵动着。孟加拉国旱季干燥,由于水土不服加上长期的熬夜加班导致邢春雷经常流鼻血、皮肤干裂,还患上了失眠症。赵月疼在心里,可人不在身边也没办法照顾,她只能在电话中多加叮嘱。孟加拉国地震,邢春雷从驻地跑出来后第一个给赵月打电话;孟加拉国雨季雷击频繁,赵月急在心上却不敢打电话,只能给丈夫发信息:“你一定要减少外出,注意安全……”
2016年春节到了。除夕,当赵月听到从国际长途里传来邢春雷的声音时,眼泪就像开闸的水一般。邢春雷却来了一句:“老婆,今天是除夕,好不容易有通话的机会,一会儿还得加班去呢,你要是再哭,咱俩可真说不上话了!”一句话又把赵月逗笑了。
经过7个月,邢春雷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谈判任务,可回国后床头柜上还要放个小本本和笔,晚上睡觉,有时忽然就起来记点啥。他说,这大约就是做项目的管道人的“通病”吧。
小两口说,作为石油管道人,这样的故事很平常,我们不后悔,既然选择了石油管道事业,就要接受管道人特有的“非典型”异地恋。
李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