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浅秋

“文心雕龙擂台赛”995期

发表于 2010-7-10 11:20:04 | 查看全部
新手上路,贵在学习,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在煤矿提到创新,许多一线职工不免联想到高科技,认为创新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然而重庆能源集团天府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二班职工对现有生产工艺的大胆革新,让这一切变得不再神秘。
                                                                                                                                                                    创新,不再是神秘的事情

    “班长,听说过几天集团公司要到我们班开推广会,推广我们班的中深孔爆破技术?”7月7日,笔者刚来到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会议室,就听到二班职工刘兴权正在向班长罗贵川证实推广会的消息。
    “是呀,队里让我们准备多媒体资料哪,到时好向兄弟单位进行介绍。”罗贵川回答道。
     6月初,二班对传统的中浅孔爆破进行了大胆革新,摸索出了中深孔爆破技术,工效提高了近40%。在传统的爆破基础之上,采用深浅眼结合的方式,眼深由1.8米增加到2.5米,即保证了爆破效果,又节约了时间和工人的体力,月进尺增加45米,实现了掘进进尺历史性的突破。这不,罗贵川正带领全班职工准备推广会传经论道的资料。
     这个班由于平常工作中注重学习,研究新工艺,创新在他们班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去年在-115米水平辅助井开凿施工中,二班在矿上率先提出使用270米耙渣机长绳提矸技术并大胆尝试、不断改进,不仅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这项技术还顺利通过安全论证,迅速在全矿推广。
     “创新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施工成本,职工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我们班职工平均工资由去年的2000块左右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块,而且多次被矿评为技术创新班组,创新成果不仅在矿上而且在集团公司推广,赚足了面子。可以这样说吧,技术创新,真是让我们名利双收!创新对我们班来说,不再是神秘的事情。”班长罗贵川深有感触地向笔者说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2:05:28 | 查看全部
连老师哪去了?很希望能得到您对修改稿的即时点评。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2:30:00 | 查看全部
各位老师:

作为一名新人来改老师的东东有点不敢下手的感觉,所以先前我只是在看。但看了《老师,您为何不愿参加活动?》的文章后,我有所醒悟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就当这是一种学习和培训吧。有不对之处请老师一定指出来啊!!!

分析:

这篇文章的新闻点很好,解释的也十分详细。但是,我个人觉得事例没有主次,结构有点乱。如果是经验型介绍又不像,是消息?是通讯?(我基本功不扎实,不好意思)让人无法定义。仅凭自己的感觉改了改,请老师们斧正。谢谢!!!

一定要喔!!!!


在创新中“名利双收”


据悉,重庆能源集团将在天府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会议室,召开 “中深孔爆破技术” 推广会。这一消息,笔者在7月7日从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二班班长罗贵川处得到了证实。这已是该班第三次为公司兄弟单位介绍创新技术经验了。

在煤矿系统,掘进工作大多是一个力气活,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也没多少技术含量,工人每班体力消耗大,感觉非常累,工效也低。然而,重庆能源集团天府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二班作为该矿的技术创新班组,却在作业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效果显著。6月初,这个班对以前的传统的中浅孔爆破进行了创新,创新出了中深孔爆破,采用深浅眼结合的方式,由以前的眼深1.8米增加到2.5米经过一个月的试行,工效提高40%,节约了时间和工人的体力,进尺月增加45米,从而突破100米大关,达到120米,实现了掘进进尺历史性的突破。该班在创新中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职工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能、职工收入,多项技术创新在天府矿业公司得到广泛推广。

据了解,改班进行技术创新的一次成巷技术就为天府磨心坡矿节约了50余万元,职工收入由原来的2000块左右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块。正如该班副班长王光华说的:每次创新都为我们班职工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同时提高了我们班的知名度,我们好高兴,好有面子。可以这样说吧,技术创新,真是让我们名利双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2:43:56 | 查看全部
老师们,为了公平起见,组委会将在每期活动结束后,统一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09:59:32 | 查看全部
222_5645_4bdcbe3d086dffa.jpg
朱庄矿员工自创安全守护神
图为 7月7日,徽淮北矿业朱庄煤矿员工肖斌,正细心维护他们自创的安全守护神:气动阻车器;该矿300套新型气动阻车器,由员工们自行设计制造,能做到常闭阻车,过车时通过气缸带动阻车器开启,不需人员手动搬运,因而操作更能保证运输安全,使用半年来,如神仙般灵验:实现斜巷运输无安全事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11:06:23 | 查看全部

回 21楼(cw101) 的帖子

为了公平起见,组委会将在每期活动结束后,统一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11:15:28 | 查看全部
中国工人,既有象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专家冷春生一样,用科技创新去解决胰岛素生产的世界级难题,令人羡慕,更有广大的班组工人,用小发明等“五小”,不断破除生产中的出现的艰难险阻,从而提高工效,降低成本,流出创新的鲜活泉水。
“五小”开凿创新源泉
  杨建 刘长兵 彭娇妍
(一)小发明:提效降损
7月7日,笔者采访了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矿修车间支架大修二班高级钳工陈思学,他向我说了发明装缸工装的经过。
该班装修液压支架上液压缸时,近年来,都是一样的工艺,但装修时,O型密封圈、摩擦环等容易发生损坏现象,哪怕只有一丁点的破损,就经不起试压检测,只好返工重新装修,损坏的零、配件必须更换,发生这种费工费料的事,最让装修工友窝火,更让人恼火的是,该车间是计件工资制,这种返工是没有工资的!自费。
怎样才不会出现这种让人头痛的事呢?陈思学的想法是求书本,看液压原理,液压系统维修等方面的书,但就是缺少这种知识,被这一问题困苦了许多年,他说:“返工的苦是尝够了的”。
有一次,陈思学和工友抢修一个联轴器,其中一个部件要专门的导向装置才能装配,这让他找到了灵感:为何不给装缸时的活塞等设计一个,能够导向又能够快速取下的工装呢?那样不是能装得又快又好了吗。
于是,他下班后,针对这一问题连夜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多个方案,最后选择了一个绘制成草图,第二天,交车间领导和技术员审核,认定为可行,于是,车间安排技工,照陈思学的设计要求制作出装缸工装。
这个工装的主体是两个加工精度高的、材质优的半圆体,主要是利益快速拆卸并耐磨,装修缸时合拢,起着活塞等部件的导向和保护作用,这样O型密封圈等易损件不被损坏,装配就更容易,现已经装修506件,全部一次就检试合格,无返工了,因而提高了工效,装修时无零、配件损坏,节约了生产成本。
该厂质检员丁安忠说:“百分之百的合格率,陈思学发明的工装功不可没,也让人佩服!”。
(二)小创新:名利双收
7 月7日,重庆能源集团天府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二班罗贵川,他就为我介绍起他们班创新的历程来——
去年下半年,我们在-200米水平中茅口大巷施工过程中,发现原来的二次成巷既费时又费力,材料消耗也大,工程质量也难以控制,于是提出了新的一次成巷技术,经过一个月的完善,一次成巷技术优势突显,不仅施工方便,工效明显提高,材料消耗大幅减少,为矿节约了50万元,而且工程质量到了保证。
    今年6月初,我们又对以前的传统的中浅孔爆破进行了创新,创新出了中深孔爆破,采用深浅眼结合的方式,由以前的眼深1.8米增加到2.5米经过一个月的试行,工效提高40%,节约了时间和工人的体力,进尺月增加45米,从而突破100米大关,达到120米,实现了掘进进尺历史性的突破,过几天为公司兄弟单位介绍的就是这种技术,
由于创新提高了工效,提高了工效就降低了施工成本,职工没以前累了,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由原来的2000块左右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块,而且被评为矿的技术创新班组,公司还让我们推广介绍经验,提高了我们班的知名度,小创新,真是让我们名利双收!”
(三)小革新:节能又环保   
7月5日上午,中国石化荆门石化动力厂锅炉车间输煤大班明德慧、赵振玲在例行巡检时,面对干净、整洁的运煤通道,感到心情格外舒畅。原来,这是他们自己设计并在锅炉煤场加装的小革新:“循环小喷头”发挥了作用。
因为运煤车辆的车身沾有残煤,在原煤的运送过程中,常常会撒落在道路和煤场附近,对附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班员们决心对这个破坏环境的微小因素进行革新。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他们分别在煤场的进口和出口处加设了两个前端为钻有小孔的直排钢质喷头,后端水管与煤场沉煤池输水泵相连的喷淋装置,对过往的运煤车辆进行冲洗。
为不至让冲洗下来的含煤污水任意乱排,班员们又在煤场出口的下坡处开设了一带有盖板的函道,对污水集中收集,并用污水泵送回至煤场的沉煤池。
在沉煤池内,经过沉淀的原煤被重新回收,其中的污水,被再次用作了冲洗煤车用水。
经过班员们的测算,这个投入不足千元的 “小喷头”, 在每月为车间回收因1500余斤因运输而造成的丢失原煤的同时,还将煤粉尘、污染等阻挡在煤场外。
广大中国工人阶级,身在班组,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但用小发明等“五小”,不断破除生产中的出现的艰难险阻,脚踏实地去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节能又环保,流出创新的鲜活泉水,锤炼出民族创新的灵魂!
注:“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2:09:59 | 查看全部
很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谢谢老师们对活动的支持!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17:15:28 | 查看全部
我也试着改改文字稿,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班组三次创新  工资增加两千
磨心坡矿掘进二队职工创新得实惠

        近段时间以来,重庆能源集团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二班职工连续三次技术创新获得成功,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资收入,他们创新的“中深孔爆破技术”还即将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可谓双喜临门,职工们格外高兴。
         “罗班长,听说过几天公司要到我们队开推广会,让你介绍我们的中深孔爆破技术?”7月7日,笔者慕名来到掘进二队想就他们的中深孔爆破技术进行采访,刚进门就听到该班职工刘兴权向班长罗贵川打探消息。
         “那是不假,这可是我们班第三次为公司兄弟单位介绍创新经验了!”罗班长满脸自豪地说。
         “由于以前的掘进工作大多是一个力气活,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也没多少技术含量,工人每班体力消耗大,感觉非常累,工效又低。”说起班组的三次创新经历,班长罗贵川就浑身是劲,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由于弟兄们不满足凭蛮力干活的现状,就对一些传统工艺进行了创新改进。咳!没想到三次创新都获得了成功!”
        “第一次创新是2009年。”罗班长回忆,那是在—115米水平辅助井开凿建设中,他们第一次率先创新出使用270米耙渣机长绳提矸技术,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前近一个月贯穿,为辅助井投入使用创造出了良好条件。
        由于第一次创新尝到了甜头,班组员工的创新精神就更加强烈了。去年下半年,他们在-200米水平中茅口大巷施工过程中,提出了新的一次成巷技术。经过一个月的完善后,不仅方便施工,而且提高了工效,保证了质量,并为矿节约了50万元,在全公司创下了第一个质量标准化免检工作面。
        今年6月初,该班组又对以前的传统的中浅孔爆破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中深孔爆破,即采用深浅眼结合的方式,由以前的眼深1.8米增加到2.5米经过一个月的试行,工效提高40%,进尺月增加45米,达到120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你不要小看这些创新,每创一次新,我们就会从中得到很大的实惠!”班长罗贵川说,由于创新提升了功效,增加了效益,他们的人均工资已由原先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4000多元。
        “创新才能创效,创效才能创收!”如今,该班组的创新精神和目标已成为了激励天府矿业公司各个班组员工不断超越自我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2:47:33 | 查看全部
感谢向老师百忙之中参与活动。只是老师交稿时间比较晚,我的总结已经交给夏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