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19年第9期有一说一组稿】你对工作必须“留痕”怎么看?

发表于 2019-8-17 15:24:11 | 查看全部

优化考核制度让“留痕”适度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工作“留痕”亦是如此。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详细记录工作落实情况,让工作“留痕”,不仅为总结工作经验提供参考,还为监督考核保留客观凭证。但“过度留痕”不仅增加工作负担,挤占真抓实干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甚至会人为留下一些“假痕迹”。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优化考核制度让工作“留痕”适度,做到考核以痕迹作依据,以足迹为依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优化考核设置。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将日常监督情况、群众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多标准评判、多层面印证,注重基层群众的口碑和工作实绩的参照,而不是在纸堆里搞考核。比如,企业工会去基层慰问困难职工,既看图片、文字,又要询问基层群众,看看具体做了什么,达到了啥样的效果。
        二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科学选人用人,让兢兢业业的“黄牛干部”得到重用、让热衷作势的“孔雀干部”失去市场,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氛围。比如,通过暗访、调查、公开竞聘等方式,选择真正干事者当干部,督促爱“做样”者改变观念,齐心干事创业。
        三要树立严明的纪律规矩。通过制度创新,强化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防止滋生走程序、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注重实地走访调研。比如,设立举报箱,定期组织职工对“走过场”行为进行无记名投票,了解群众所需,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总之,工作中,必要的“留痕”是必须的,但独凭痕迹来判断,并不合理,依靠群众来打分,才是王道。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梨园矿    卫红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9 15:32:36 | 查看全部
工作“留痕”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到工作效果,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管理方式不是针对哪个人设置的,而是为了杜绝某些员工消极怠工,或者用工作之名行一己私事,造成的工作被动,“留痕”就是要把那些爱钻空子的人从制度上、从环境上进行约束。笔者所在的单位现在推行的“日清单、周总结、月总结”就是非常好的“留痕”方式。要求管理人员每日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和工作完成情况,并且在QQ群里接受大家监督,每月进行总结考核,工作进展如何,一目了然。现在不用领导交代,自己根据情况灵活分配工作,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也较好促进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这种“留痕”既是他人对自己的监督,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监督,长此以往,必将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进步的同时也杜绝了形式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9 16:59:58 | 查看全部
笔者所在单位,近期在单位领导的组织下,召开专题会议,集体学习职代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单位上下非常重视,力争在管理上更上一个台阶。由于笔者办事员的工作性质,接触到较多的临时性工作,前不久领导交代让临时去广告公司办事,时间匆忙没有打卡,担心月底进行考核,我向领导承认错误,领导坦言,只要把工作做好,不是故意不打卡,可以免于考核。对此,笔者内心感触深刻。现在不用别人督促,自己就会在工作纪律方面加以注意,转变作风从细节做起,从劳动纪律做起。

  豫光集团     葛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9 17:22:20 | 查看全部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害死人,,历来是工作中的大忌,并为人们所诟病,,形式主义就是不踏实工作,不注重实际,善于搞花里胡哨或作样子摆架子,犹如拍照中的摆拍,给人不真实,存在虚浮的现象,工作留痕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克星.对于整治那些工作不认真,不踏实对组织安排的进行,哄,瞒,骗.的作法无疑不是一种良好的办法.,比如签字,打卡,拍照,工毕汇报,对方的签字盖章等等,这些都是留痕的形式.但也要防止留痕中的虚假现象,比如没去工作现场,不了解情况,签字走人,没有去贫困户家访,而是在另一家门前拍照走人,没有参加会议或晚一会到达,让人代签,本来没有到贫困村工作,而是在电话中说正在该村走访,凡些种种,这种虚假的留痕是应该整治的重点对象,另外说假话,说瞎话欺骗组织也是不能饶恕的,有些人靠说假话,瞎话哄骗组织和领导,得到提拔重用,享受福利待遇,这也是留痕工作重点治理的对象.我觉得留痕用意是好的,但不要让基层一些有关人员念歪了经,曲解组织意图,或利用留痕制造新的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留痕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是唯一的办法,至少对那些善搞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的人产生一种震慑和警示作用.随着各项制度更加严密,科学,有针对性,在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党和政府会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对于那些善于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干部和党员们.不踏实工作,工作不务实,靠欺上瞒下的人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整治,而且生存环境会更加铗窄,.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是党的政策强烈要求..其实也实是求是的作风的再现,作者陆上丝绸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16:13:17 | 查看全部
过分的讲究和要求让“工作留痕”完全变了味,一定程度上难免得不偿失。工作留痕不是留痕工作,针对这种新的形式主义,我公司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上级机关优化考评考核,重形式更重内容,重结果更重过程,下级机关优化工作作风,努力抓工作落实,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践中,真抓实干,让各项政策在执行中不打折扣,争取让“工作留痕”真正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 (呼和浩特分公司  赵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09:16:23 | 查看全部
“留痕”管理切忌形式大于内容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对工作的开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微信群,可以在群里沟通交流工作心得体会,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同时也可以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现象通过拍照形式,直观地看到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进,这就是留痕“管理”。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渡依赖留痕管理,会导致许多工作形式化、表象化。拍照留痕成了检验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只要照片显示了,就说明开展工作了,至于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不去过问。或者说搞个活动,摆个姿势,拍张照片就算了事,意义和收获有多大,还需另当别论。  “留痕”管理切忌形式大于内容,不要为了“留痕”,而留下工作中存在的“伤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4 11:32:09 | 查看全部
我反对干什么事情拍个照就算干了、留个影就算到基层了的形式主义的工作留痕。这种工作留痕实际上就是糊弄人,不负责任,长此下去,就会养成一些人工作偷懒、耍滑、刁钻的坏毛病。所以形式主义的留痕必须清除。
        在我们输油生产企业,生产岗位工人负责众多的设备装置都在室外,而且生产现场很大,所以每隔1小时就要对关键重点要害部位进行一次巡检,从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未然。但是一开始在生产现场设置的巡检点多达40多个,生产岗位工人一次巡检下来就需要40多分钟,基本上又到了下个点的巡检了。由于巡检点多,巡检时间长,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巡检情况,保证工作留痕,就造成了个别生产岗位工人巡检不仔细,走马观花。结果一些生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不利于安全生产。自从去年开始,单位有关部门发现了巡检工作中刻意留痕的弊端,结合生产实际,一方面精简了巡检点,将原来40多个巡检点减少一半。一方面将一些不生产运行的设备装置巡检点根据季节气温变化由原来一个小时巡检一次,逐步改为两个小时、四个小时巡检一次。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岗位工人巡检的工作量,巡检也不需要原来那样急匆匆地赶时间,而是有充足的时间精心精细地巡检,也能够及时发现处理生产问题。
        另一方面,有效的“工作留痕”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首先,“工作留痕”是对工作的再思考。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即使方案准备再充分、预想情况再细致,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始终无法做到与工作开展实际相吻合。“工作留痕”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在“留痕”中进行反复思考,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周到、更具成效。其次,“工作留痕”是对工作的再负责。完成工作标准是落地见效,并不是单纯的部署,而从部署到见效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跟踪问效才是落实工作的关键。“工作留痕”往往可以让责任人更具责任心,时刻督促责任人跟踪工作落实的进度、过程。最后,“工作留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更高标准地开展好各项工作。(曹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4 20:52:40 | 查看全部
            工作留痕,适可而止
        工作留痕由来已久,并不是近几年才新兴的。作为一项印证工作开展的支撑材料,适当留痕并无不可。留痕有很多种,但最普遍的就是拍个照、录个影。如果工作真实开展了,在过程中顺手拍照录影是很正常的。怕就怕,一些工作没开展,为了应付各级检查,被动摆拍,那就和工作留痕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单位有项针对班组月度开展大讲堂的要求,要求大讲堂开展的初衷是让大家能够提升相关的业务和工作水平,对于自觉开展大讲堂的班组,留存过程资料是一件顺手的事儿,并没有增加什么负担。但是偏偏有的班组的大讲堂没有真实开展,为了完善资料,他们不得不人为增加一些工作痕迹,这就让这类班组对工作留痕产生了负面情绪。
        当然,工作留痕要有度。不能一味的要求所有资料都要留痕,比如在一些工作抢修的时候,本来工作人员就很忙,再抽出人来拍照录像就纯属胡闹。所以,笔者认为工作留痕,适可而止。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夏津县供电公司   刘洪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5 16:25:58 | 查看全部
莫把痕迹当实绩
        当前,很多公司都会把工作留痕当做检视员工工作的一种手段。不可否认,工作留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起到督促员工照章办事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员工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再思考,从而有利于将以后的工作做得更细致、更高效。
        然而,如果单纯用痕迹的多少来检验工作的成效,就会致使留痕流于形式,大量的留痕也会挤占有效的工作时间,违背了留痕的初衷。其实,只要正确认识留痕,科学运用这一手段,也可以使留痕发挥良好的效果。拿我们部门举例,刚开始实行“日清单”工作制时,笔者内心也有些抵触,觉得每天都上报当日工作计划和昨日工作完成情况很麻烦,但实行一段时间后,也切身感受到,这种留痕确实起到了督促自己工作的作用,花费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列个计划,也会使自己工作得更加充实而主动。同时,在每月的考评中,“日清单”并不是评价我们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而是通过民主评议、计划完成度等多层面的考评来检视我们的工作成效。
        在公司的层面,我们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比如,通过OA来优化工作流程,让领导审批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做到了留痕,又节约了时间。再比如,在文件管理方面,对“穿靴戴帽”严重的责令退回修改,不以文件数量与内容的多少来衡量工作落实的成效。诸如此类的一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杜绝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
        重迹不如重绩,留痕不如留心。只有清醒认知留痕的意义,才能让留痕真正成为踏实干事的员工的保护伞,成为工作懈怠的员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10:26:10 | 查看全部
凡事都要求“留痕”的做法,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派,既占用了基层的宝贵时间,也助长了造假之风。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凡事都要求“留痕”故不可取,但对必要的“留痕”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有些重要会议,没有会议纪要,不行;一些重要活动,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也很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工作,也应有必要的材料可供追溯。因此,我们万不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借口,而让一部分懒人有了不去保留珍贵资料的遁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   李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