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6月21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09:0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重庆北碚区作孚小学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通讯员 张晓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6月14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北碚区作孚小学EPC总承包项目所有主体结构完成全部混凝土浇筑,顺利封顶。

项目建设团队克服项目施工强度大、高压电线迁移等诸多不利因素,从方案策划、技术推演、施工组织、安全质量监督全方位强化施工管控,团结一心、锚定目标、全力攻坚,带领300余名施工人员,仅用195天完成从基础开挖到主体结构封顶。下一阶段将全面进入装饰装修和总平施工阶段,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完成交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09:2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捧来一碗白玉香”

6月20日,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工会开展“捧来一碗白玉香”送清凉活动,为一线职工及现场施工人员送上一碗碗海南特色美食“清补凉”以及西瓜等防暑降温食品,有效缓解了一线职工的疲劳与燥热。
据悉,近年来,每年4月至9月,该公司工会每天为现场外操室配送凉茶,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配送菊花茶等冷饮。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通讯员 吴淑汕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1:3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国石化燕山石化为职工开展亲子教育讲座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周慧圆
为提升职工家庭幸福指数,帮助职工培养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近日,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工会特邀知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开展主题为《懂孩子胜过爱孩子》亲子关系讲座,来自公司各单位80余名职工听讲座。

讲座中,卢勤通过案例分享和个人的真实经历,生动地诠释了家庭教育的真谛,强调教育是唤醒。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家庭就是孕育这颗种子的土壤,家长想要唤醒这颗种子,就需要先懂孩子,需要通过满足孩子对被关注、被认可、被信任、被倾听、体验和使用等6种渴望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次专题讲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起了在场职工的共鸣。不少职工表示,老师举的事例与职工实际生活非常相似,可借鉴性非常强,希望公司能够经常举办类似的讲座,帮助职工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2:0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顺利合龙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付孟

6月18日,历时近30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由广东交通集团投资,广东交通院设计,中铁大桥局参建的潮汕环线高速三期工程京灶大桥项目主桥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至此榕江南河南北两岸的汕头和揭阳两市成功“牵手”,实现全线贯通,为项目建成通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一阶段,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项目将完成桥面护栏、桥面铺装,机电、照明等附属设施施工,预计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有效解决潮汕地区榕江南河两岸数十万群众交通往来的需求问题,为沿线乡镇等地农产品运输提供便捷通道,加快实现“汕潮揭同城化”的发展构想,对实现粤东地区的“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2:2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节能减碳 新疆油气企业发展“含绿量”足

经济参考报记者 顾煜

一台台错落有致的抽油机在绿色的环绕下频频颔首,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区块在沙漠戈壁中星罗棋布,一条条绿色环保的油气生产线在天山南北不断延伸……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作为我国油气主产区,天山南北各油气企业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走进新疆各油气企业生产现场,一口口油井、一条条管线、一座座场站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幅“景中有井,井在景中”的生态画卷。

油气生产 植绿同行

石油化工是新疆经济支柱性产业,堪称新疆工业经济“龙头”,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因为油气勘探开发“长”出了点点绿洲。

穿行在我国首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等级公路——塔里木零碳沙漠公路,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绿意盎然的植被,梭梭、沙拐枣、红柳等植物生长茂密,不时有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散布其中,从南至北横跨而过的绿色生态长廊,将漫漫黄沙斩为东西两半。

“塔里木石油人在戈壁荒漠中植绿面积已超483平方公里,相当于6.76万个足球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塔中采油气管理区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春介绍,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成群的野生动物在油区“做客安家”,油田作业区周边的黄羊、狐狸、野兔等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

一直以来,塔里木油田坚持“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理念,在气候干旱、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塔里木盆地向荒漠要绿色、在戈壁建家园。

为阻止沙漠扩张、保护生态环境,在距离塔中采油气管理区不远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作业区内,人工种植植物成活率超过了85%,在大漠戈壁中绿化面积达到180余万平方米,筑起道道绿色屏障。

视线转向天山以北,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位于“戈壁油城”克拉玛依市东南方向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造林减排作业区内枝繁叶茂,林间鸟声呖呖,沙枣、胡杨等林木生气勃勃、随风飘动。

长期以来,新疆油田着力推进群众性植树造林,如今已建成人工林8.5万亩,为当地打造了健康“绿肺”。在广泛“植绿”的同时,新疆油田推进绿色企业、绿色矿山建设,18个采矿权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如今,在新疆油田各作业区内,候鸟迁徙停驻,普氏野马、野驴、鹅喉羚等珍稀保护动物不时徜徉。

“节”尽所能 绿色发展

在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转变的“双碳”背景下,新疆油气企业把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推进节能降耗减碳扩绿,力求生产用能低碳化、减排措施效益化,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黑色”资源“绿色”开发。塔里木油田始终把环保工作作为发展的底线,贯彻油气开发全过程,以绿色低碳数智化新型采油气管理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零散气回收、火炬治理、清洁替代、示范区建设,培育创建8个绿色低碳数智化新型采油气管理区,建成轮南、英买、迪那三个低碳节能示范区。

与此同时,塔里木油田不断探索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新途径,持续加大油气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加快固废源头减量化、过程规范化、末端资源化的“三化”措施落地,形成从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置闭环管控,有效提升了固废处理效能,实现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度持续下降。

同是在沙漠戈壁中勘探开发的西北油田也坚持环保优先,多举措加速绿色转型,将安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到油田勘探开发每一个环节,实现废水达标处置率、废气达标处理率、危险废物达标处理率均为100%。

“我们将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通过高压回注,目前已累计驱替采出原油1020万吨。”西北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副经理黄江涛说。目前,该油田在4个联合站扩建了污水处理系统,采油废水处理能力达4.39万立方米/日,废液处理合格率达100%。目前,塔河油田污水100%井口回注,废液100%回收及再利用,实现了“绿色注水”。

“井下清洁作业全覆盖,确保不让一滴废液落到地面。”中国石油吐哈油田所在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帕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世界著名文化遗址也都在此地。近年来,吐哈油田全面实施全过程清洁生产,形成了较完善的清洁作业技术体系。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吐哈油田应用清洁作业超6000井次,减少固废量超3000吨,废液量超15000吨。

“碳”路未来 追光逐“绿”

在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同时,新疆油气企业统筹内部清洁替代、外部绿色供能,大力发展新能源新业务,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开展全过程清洁低碳行动,全力打造绿色低碳能源企业。

依托当地强大的石化工业基础,新疆油田当起了“埋碳翁”,即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实现原油增产的同时把二氧化碳埋存地下。随着先导试验的深入推进,新疆油田对二氧化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捕集的碳源也从位于克拉玛依市的炼化厂,扩展到环准噶尔盆地周边的多家化工企业,为新疆碳减排提供更广阔空间。“变碳为宝”“入地驱油”正成为助推新疆油田走向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新疆油田11个CCUS注碳试验区的日注碳量达到1500吨以上,比去年同期提升910吨。新疆油田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经理孙凯说:“今年我们将把5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用于原油开采,这相当于2708万棵大树一年所消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安全平稳运行超340天。该项目管理专家方虎介绍,这座光伏站面积相当于9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制成的氢气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

除此之外,塔里木油田一体推进清洁替代、光伏发电、伴生资源利用等工作,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同时,塔里木油田立足新疆地区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加快光伏项目实施落地,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建成投运1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年生产绿电能力达24亿千瓦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放眼天山南北,新疆油气企业正加快减碳加绿步伐,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含绿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2:3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从养殖技工到段长再到场长,杨晞把知识写在养殖一线(引题)

养猪场里有个“辣妹子”!(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陈梦雨




“看,这只猪很调皮,总是抢同伴的饲料,说明它长得很好!如果看到猪不吃食了,就说明健康出现问题了”……6月底,一只只长势喜人的养殖猪在凉爽的智能化猪舍内惬意地进食或睡觉,杨晞很享受喂食的时刻,她用手欢喜地逗弄着身边的猪崽。

“我是重庆‘辣妹子’,现在已经在河南扎下了根。”作为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周口区域鹿邑牧原3场3区场长,这名27岁的女孩进场4年把知识写在养殖一线,带领场内80多名农户增收致富,完成从养殖技工到段长再到场长的成长蜕变。

改进管理提升整体效益

2020年7月,动物学专业毕业的杨晞通过校招,以生产储备干部的身份加入牧原,在一线养猪历练。入职不到1年后,她被调往鹿邑牧原9场2区担任场长,

“公司不论资历的用人理念,给了年轻人很多成长的机会。”杨晞说。

然而,机会的背后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刚到场区时,猪只成活率低,场子的效益上不去、员工挣不到钱、人员不稳定。”杨晞告诉记者,不仅仅自己要弄懂养猪的实践技能,人员、设备、环保、销售等各种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挑战。

为了提升场区整体效益、帮助农户和员工增收,杨晞认真复盘,认为人员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一场之长,一定要带领员工养好猪,让他们得到高回报。场子有效益,员工日子才有奔头。”杨晞说。

随后,她果断根据员工能力调整适合的岗位,并持续改革,优化养殖技工的考核与奖励机制。改变很快发生:饲养员不再被动工作,而是主动关注猪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饲料,精心护理弱猪;工段长也不再只是简单巡视,而是与饲养员们一起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分析原因,教技术教方法。

经过有效改革,场区的业绩迎头赶上,并一跃成为公司优秀场区。“场子的效益上去了,收入高了一大截,月均工资能到1万元以上,大家干起活来更有劲了!”饲养员王贺贺笑着说。

在养殖一线扎实历练

从学会自己养猪到管理一个年出栏10万猪的大场,对刚走出校园的杨晞而言,离不开在养殖一线的扎实历练。

每天早上6点,杨晞就起床直奔猪舍,跟着师父观察每一头猪的情况,从食欲、毛色、神态到呼吸频率等,每一个细小指标,都要认真记录。她郑重地说:“选择养猪行业绝不是头脑发热,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做好!”

就在独立接猪第三天,猪群突发严重腹泻,健康情况急转直下。“之前从没有遇到过这么严重的情况,我一下子慌了神,赶紧向上级汇报。”杨晞说,负责的猪出现了问题,自己既担忧又自责,整晚睡不着觉,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到猪舍检查一下。有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看到刚断奶的小猪一天天恢复健康,这种成就感又让她坚定了迎接挑战的信心。

经过一周的奋力救治,猪群的病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这件事也让杨晞认识到自己在养猪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更加潜心钻研起养猪技术。她回忆道:“整日守在猪舍里向老师傅请教经验,弄明白每种猪病的成因和预防救治方法,那段时间成长得非常迅速。”

响应时代需要增强技能

“大学生毕业养猪,是不是学历浪费”“这小姑娘细皮嫩肉的,吃得了苦吗?”“这么小的个子,估计连猪都掂不起来”……初到工作岗位,难免会受到质疑,如今,具备专业技能和养殖经验的杨晞选择一笑置之。

听起来似乎并不光鲜的养殖工作,干起来也并不轻松。为了精进养猪技术,杨晞整日穿着工装待在猪舍里,研究与猪有关的大小事务,有时还会跟猪“聊聊天”。“猪群一有风吹草动,我就睡不着觉。”她调侃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曾经我连猪都掂不动,后来锻炼得和成熟的养猪技工一样,也让养殖员们对我有了很大改观。”杨晞的话中既传递着成长的自豪,又透露着这个重庆女孩的倔强。

上岗数年后,这个倔强的“辣妹子”对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现在养猪行业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比如牧原就创新使用空气过滤猪舍、‘猪群咳嗽管家’、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环控传感器等一系列智能设备。作为新一代的养猪人,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3:4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从养殖技工到段长再到场长,杨晞把知识写在养殖一线(引题)

养猪场里有个“辣妹子”!(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陈梦雨




“看,这只猪很调皮,总是抢同伴的饲料,说明它长得很好!如果看到猪不吃食了,就说明健康出现问题了”……6月底,一只只长势喜人的养殖猪在凉爽的智能化猪舍内惬意地进食或睡觉,杨晞很享受喂食的时刻,她用手欢喜地逗弄着身边的猪崽。

“我是重庆‘辣妹子’,现在已经在河南扎下了根。”作为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周口区域鹿邑牧原3场3区场长,这名27岁的女孩进场4年把知识写在养殖一线,带领场内80多名农户增收致富,完成从养殖技工到段长再到场长的成长蜕变。

改进管理提升整体效益

2020年7月,动物学专业毕业的杨晞通过校招,以生产储备干部的身份加入牧原,在一线养猪历练。入职不到1年后,她被调往鹿邑牧原9场2区担任场长,

“公司不论资历的用人理念,给了年轻人很多成长的机会。”杨晞说。

然而,机会的背后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刚到场区时,猪只成活率低,场子的效益上不去、员工挣不到钱、人员不稳定。”杨晞告诉记者,不仅仅自己要弄懂养猪的实践技能,人员、设备、环保、销售等各种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挑战。

为了提升场区整体效益、帮助农户和员工增收,杨晞认真复盘,认为人员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一场之长,一定要带领员工养好猪,让他们得到高回报。场子有效益,员工日子才有奔头。”杨晞说。

随后,她果断根据员工能力调整适合的岗位,并持续改革,优化养殖技工的考核与奖励机制。改变很快发生:饲养员不再被动工作,而是主动关注猪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饲料,精心护理弱猪;工段长也不再只是简单巡视,而是与饲养员们一起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分析原因,教技术教方法。

经过有效改革,场区的业绩迎头赶上,并一跃成为公司优秀场区。“场子的效益上去了,收入高了一大截,月均工资能到1万元以上,大家干起活来更有劲了!”饲养员王贺贺笑着说。

在养殖一线扎实历练

从学会自己养猪到管理一个年出栏10万猪的大场,对刚走出校园的杨晞而言,离不开在养殖一线的扎实历练。

每天早上6点,杨晞就起床直奔猪舍,跟着师父观察每一头猪的情况,从食欲、毛色、神态到呼吸频率等,每一个细小指标,都要认真记录。她郑重地说:“选择养猪行业绝不是头脑发热,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做好!”

就在独立接猪第三天,猪群突发严重腹泻,健康情况急转直下。“之前从没有遇到过这么严重的情况,我一下子慌了神,赶紧向上级汇报。”杨晞说,负责的猪出现了问题,自己既担忧又自责,整晚睡不着觉,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到猪舍检查一下。有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看到刚断奶的小猪一天天恢复健康,这种成就感又让她坚定了迎接挑战的信心。

经过一周的奋力救治,猪群的病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这件事也让杨晞认识到自己在养猪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更加潜心钻研起养猪技术。她回忆道:“整日守在猪舍里向老师傅请教经验,弄明白每种猪病的成因和预防救治方法,那段时间成长得非常迅速。”

响应时代需要增强技能

“大学生毕业养猪,是不是学历浪费”“这小姑娘细皮嫩肉的,吃得了苦吗?”“这么小的个子,估计连猪都掂不起来”……初到工作岗位,难免会受到质疑,如今,具备专业技能和养殖经验的杨晞选择一笑置之。

听起来似乎并不光鲜的养殖工作,干起来也并不轻松。为了精进养猪技术,杨晞整日穿着工装待在猪舍里,研究与猪有关的大小事务,有时还会跟猪“聊聊天”。“猪群一有风吹草动,我就睡不着觉。”她调侃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曾经我连猪都掂不动,后来锻炼得和成熟的养猪技工一样,也让养殖员们对我有了很大改观。”杨晞的话中既传递着成长的自豪,又透露着这个重庆女孩的倔强。

上岗数年后,这个倔强的“辣妹子”对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现在养猪行业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比如牧原就创新使用空气过滤猪舍、‘猪群咳嗽管家’、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环控传感器等一系列智能设备。作为新一代的养猪人,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3:5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东航北京分公司工会举办东航北京职工书屋乔迁重启暨读书分享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兆敏 通讯员 王铭博 李桐
6月18日,东航北京分公司工会与东航资产北京大兴项目部在东航北京大兴核心区A6楼一层东航北京职工书屋联合举办“书香东航之遇‘荐’好书,悦读你我”东航北京职工书屋乔迁重启暨读书分享会。北京分公司工会主席钟鸣,东航资产北京大兴项目部副总经理艾明星出席活动,并共同为东航北京总部启用的首台“云锦书香 驻足时光”智能书柜揭牌。北京分公司各单位、部门管理人员、职工代表近50人参加活动。

钟鸣说,期待广大职工常来职工书屋读书借阅,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艾明星介绍,东航资产北京大兴项目部为东航北京职工书屋配置的智能书柜将智能科技与传统阅读相结合,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更便捷、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来自运行指挥中心等基层工会的6位职工分别做“遇‘荐’好书,悦读你我”读书分享,分享人向大家推荐好书,诵读书籍中的经典片段,将个人成长经历、工作经历与作品内容相结合,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活动为获奖职工颁发荣誉证书。据了解,这次大赛为“书香东航”系列读书活动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4:5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东航北京分公司工会举办东航北京职工书屋乔迁重启暨读书分享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兆敏 通讯员 王铭博 李桐

6月18日,东航北京分公司工会与东航资产北京大兴项目部在东航北京大兴核心区A6楼一层东航北京职工书屋联合举办“书香东航之遇‘荐’好书,悦读你我”东航北京职工书屋乔迁重启暨读书分享会。北京分公司工会主席钟鸣,东航资产北京大兴项目部副总经理艾明星出席活动,并共同为东航北京总部启用的首台“云锦书香 驻足时光”智能书柜揭牌。北京分公司各单位、部门管理人员、职工代表近50人参加活动。



钟鸣说,期待广大职工常来职工书屋读书借阅,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艾明星介绍,东航资产北京大兴项目部为东航北京职工书屋配置的智能书柜将智能科技与传统阅读相结合,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更便捷、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来自运行指挥中心等基层工会的6位职工分别做“遇‘荐’好书,悦读你我”读书分享,分享人向大家推荐好书,诵读书籍中的经典片段,将个人成长经历、工作经历与作品内容相结合,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活动为获奖职工颁发荣誉证书。据了解,这次大赛为“书香东航”系列读书活动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5:0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吉林油田第一口小井眼天然气井在低投资下喜获高产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李志东 彭东喆

“6月11日投产见气,6月16日喜获高产”,近日,吉林油田英深3-16井传来喜讯,这也标志着该公司第一口5寸套管小井眼井气井技术试验取得实质性成果。

吉林油田英台地区营城组气层储层埋藏深、物性差,单井开发成本始终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现状,吉林油田决定在这一区块开展小井眼井钻采配套工程技术试验,并由旗下非常规资源开发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小井眼井钻采配套工程技术在吉林油田无相关技术储备,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探索。接到任务后,非常规资源开发公司组织技术团队不断寻找破题办法和途径。

2023年,该公司在英深3-3井上首次实现4500米深井二开完井;压裂以“适液多砂”为基本技术理念,通过钻压技术升级优化,单井成本大幅下降。目前,该井日产气2.4万方,366天累产960万方。英深3-3井的成功,证实多年未动储量可实现效益建产。

在此基础上,聚焦进一步降低单井投资、提高单井收益率,2024年,非常规资源开发公司重点对小井眼井钻采配套工程技术展开积极探索,经过团队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适用于松南地区的小井眼建井配套工程技术。

英台气田资源品位低,效益开发难度大。为最大限度实现降本增效,非常规资源开发公司成功试验二开5寸套管固井完井技术,并积极实施优化井身结构、钻压总包等措施,多角度降低投资。为节约运费,该井首创并实现了支撑剂直达现场,单井投资持续大幅度降低。

据了解,这个公司还通过强化钻井施工精细管理与技术把关,成功将单井钻井周期缩短至36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