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6月21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5:3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2024“中国品牌500强”发布,海尔连续21年上榜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丁军杰

6月19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办的第21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在这份基于财务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分析的报告中,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海尔位居前三。

其中,海尔连续21年登上这一榜单,蝉联榜单前三,品牌价值高达5408.29亿元。同时,在这份分析报告中,海尔还被评价为“2024年度最佳表现品牌”。



今年是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中国品牌报告”的第21年,作为品牌建设的风向标之一,这一榜单也见证了中国品牌建设的跃迁。据了解,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总价值为38.57万亿元,比去年增加4.24万亿元,增幅为12.35%。

今年榜单的显著特征就是第一阵营品牌的价值继续大幅度提高。2000亿以上的品牌数量达到了50个,比去年增加8个;1000亿以上的品牌数量总共有108个,中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

品牌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能够真正全心投入创造品牌,并非易事。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所言,自主创牌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海尔在创业之初就坚持全球创牌战略,并带动中国家电业实现了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

自1984年创业以来,海尔就始终坚持自主创牌,从1991年批量出口算起,海尔用30多年的时间打造出引领的全球品牌。如今,海尔已经凭借成熟的高端创牌、“三位一体”布局的全球化战略、生态化布局,率先步入了收获期。

当下,海尔在全球建立了包括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Candy、斐雪派克及AQUA在内的七大高端品牌矩阵,覆盖超高端、高端、大众、年轻等群体,并实现高端品牌的全球引领。得益于全球布局的35个工业园、143个制造中心、23万个销售网络,海尔产品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0亿用户家庭,成为深受全球用户喜爱的本土化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5:55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顺利合龙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付孟
6月18日,历时近30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由广东交通集团投资,广东交通院设计,中铁大桥局参建的潮汕环线高速三期工程京灶大桥项目主桥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至此榕江南河南北两岸的汕头和揭阳两市成功“牵手”,实现全线贯通,为项目建成通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一阶段,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项目将完成桥面护栏、桥面铺装,机电、照明等附属设施施工,预计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有效解决潮汕地区榕江南河两岸数十万群众交通往来的需求问题,为沿线乡镇等地农产品运输提供便捷通道,加快实现“汕潮揭同城化”的发展构想,对实现粤东地区的“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16:0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欧班列(武汉)首开全程时刻中欧班列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张科 李莎
6月19日,随着风笛一声长鸣,满载55个集装箱大柜货物的X8017次中欧班列(武汉-德国杜伊斯堡),从吴家山车站缓缓驶出。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正式迈入全程时刻表行列。同时,德国杜伊斯堡至武汉的回程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也同步发出,实现武汉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双向对开。这为武汉乃至湖北地区加速推进对外发展开启新篇章。

全程时刻中欧班列的开行,相当于普通货物班列实现了客车化的准点运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沿线各国运行期间,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后,不仅固定了车次、线路、班期及运行时间。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沿线各口岸站的换装、交接等作业的关键环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各口岸站,通过明确接续时刻要求,采取“优先编组、优先挂运、优先发车”的原则,实现中欧班列(武汉)在境内外各轨距段铁路开行时的高效运转,为货物运输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执行全程时刻表后,中欧班列(武汉)每周开行数量由原来的5列增加至7列。
“该趟武汉至德国杜伊斯堡的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预计将于当地时间7月2日到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运行约312小时,与普通班列运输时效压缩了24%左右,预计节约90多小时,大大提升了货物运输效率。”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车站站长王有能表示。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将持续提升铁路运输时效,积极争取更多的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线条,提高中欧班列全程开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努力以高水平的通道建设构建稳定的亚欧国际物流供应链,持续推动形成快捷稳定的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时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2:2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漫评美式人权顽疾之种族主义:“根深蒂固”

漫画作者:谭希光
近日发布的《2023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指出,美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美国种族主义根深蒂固,种族歧视情势严重。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指出,美国的种族主义至今仍以种族定型、警察杀人以及许多侵犯人权的形式存在。美国少数族裔面临系统性、持续性、全面性的种族歧视,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在当地社会广泛流行。皮尤调查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大多数黑人成年人表示他们经历过种族歧视(75%),其中13%的人表示经常受到这种歧视,62%的人表示偶尔经历歧视。受访者表示,种族歧视的经历让他们觉得这个社会的制度是为了他们失败而设置的。许多受访者称,黑人必须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才能获得成功。(陈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2:3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喜见“黄冠军”变身“黄导师”

据近日《浙江日报》报道,找商家的最初100米,是困扰新骑手的难题之一。作为饿了么杭州西溪银泰商圈队长、外卖骑手的“带教导师”,黄晓琴给新人上的第一课,就是从这样的“跑圈”开始。

黄晓琴现在已经是外卖圈的“大拿”了。4年前,她从普通骑手做起,第一年行程总距离达到8.6万多公里,配送订单高达4.1万单,总体好评率超99%,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跑了127单。去年,黄晓琴更是拿下了首届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你别小看骑手这个行业,都说行行出状元,其实送外卖也是一项智力活和技术活,不然为啥有的外卖员一天能送出百余单、一年行程总距离8万多公里呢?“黄冠军”变身“黄导师”后,她的心得能让新骑手豁然开朗吗?比如以西溪银泰为例,共有6栋楼,室内面积12万平方米,步行街面积3万平方米,有大大小小餐饮店和零售店250多家。每家店的位置、类型、结构,骑手脑子里都能有一张“活地图”吗?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也需要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包括像黄晓琴这样能够熟练自身职业技能的“精细型”劳动者。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诚哉斯言!

无论是创新型产业还是传统产业,“传帮带”一直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不懈的动力,这样的范例举不胜举。毋庸置疑,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期待“黄导师”多多益善,让更多的从业者成为行业的“冠军”!(吴杭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2:56 | 查看全部

绘画/李明姝 文字/李靖
“扫码抽水杯”“扫码领雨伞”“先别拆 领20元红包”……快递单上类似的“福利”不少,似乎轻松可得,但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些扫码抽奖中奖率极低,抽中的多是充值送话费券、送白酒等其他“大奖”。在领奖页面的层层跳转中,不少消费者遭遇充值陷阱,或是推销套路,不少人人被套取了个人隐私信息。(据《新京报》6月18日报道)
快递单上的小广告,链接背后可能潜藏着大问题。几年前就有媒体关注这一现象,时至今日,这样的“牛皮癣”广告依然肆虐,给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安全及财产安全构成了不少威胁。这其中商家、快递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各方权责关系混乱,利益链错综交织,给监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顽疾虽“顽”,该治还得治。有关部门有必要深入调查,下沉一线,理清快递单广告产业链上的各种关系,强化源头治理,加大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的主体严惩不贷。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做好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普法和防骗宣传,提醒他们绷紧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勿因“小利”而酿“大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3:1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他信:人到晚年,再遇波澜

毕振山

本来可以安度晚年的泰国前总理他信,近日再次卷入一起案件。

泰国刑事法院当地时间6月18日发表声明说,该院当天受理了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针对前总理他信的起诉,他信被指控在2015年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的言论涉嫌违反泰国刑法第112条以及《计算机犯罪法》。不过,在他信支付了50万泰铢(约9.8万元人民币)保释金并上交护照后,刑事法院批准了他信的保释申请,并要求他信未经允许不得出境。

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是在今年5月18日决定起诉他信的,理由是他信的相关言论涉嫌侮辱君主制,因此违反了刑法第112条。该条款规定,任何人诋毁、侮辱或威胁国王、王后、王室继承人或王室成员,都将被判处最高15年有期徒刑。对于这些指控,他信完全予以否认。刑事法院计划于8月19日审理此案。

现年74岁的他信过去20多年经历了大起大落。2001年到2006年,他信两度担任泰国总理,受到民众广泛支持。但是在2006年,他信政府遭军方政变推翻,他信被迫流亡海外,只在2008年短暂回国。

尽管如此,他信家族在他信去职后仍继续在泰国政坛发挥影响力,并与保守派和军方势力进行了长期博弈。在此期间,他信妹夫颂猜和妹妹英拉先后出任总理,但巴育2014年出任总理,标志着他信家族暂时失败。

2023年5月泰国国会下议院选举,他信女儿贝东丹率领为泰党打算东山再起。保守派势力在大选中受挫,但远进党成为第一大党,该党党首皮塔向总理之位发起冲击。然而,远进党要求改革刑法第112条的一系列主张无法得到保守派的认同,皮塔没有在保守派控制的上议院获得足够支持,从而与总理之职擦肩而过。

远进党出局给了第二大党为泰党机会。该党主动抛弃远进党并与巴育、巴威等人领导的保守派政党妥协,从而使该党候选人赛塔在2023年8月成功当选总理。赛塔当选总理当天,他信也结束多年流亡生活回到泰国。

此后,他信先是因之前受到的多项指控而被逮捕并判刑8年,随后又被泰国国王特赦,刑期减至1年。今年2月,他信获得假释回到家中,正式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过,赛塔执政并不意味着泰国保守派与改革派之争的终结。今年1月,泰国宪法法院裁定远进党要求修改刑法第112条涉嫌冒犯君主罪,泰国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遂提请宪法法院下令解散远进党。6月18日,宪法法院决定将此案推迟到7月3日再审。

赛塔与保守派的合作也不是一帆风顺。今年5月,赛塔任命他信的亲信皮彻为总理府办公室部长。皮彻曾因试图贿赂法院官员被判处6个月监禁,上议院40名议员于是指控赛塔此项任命违宪,要求宪法法院罢免赛塔。宪法法院同样在6月18日决定将此案推迟到7月10日再审。

有泰国媒体指出,赛塔和他信双双被指控可能是保守派向为泰党发出的警告。赛塔政府的一些政策被认为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而他信获假释后颇为活跃,也引起保守派的担忧。

目前,泰国正在进行上议院选举,这被认为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以前上议院被保守派控制,250名上议院议员可以左右总理选举。而根据宪法,新一届上议院议员将减为200人,且无权选举总理。这200人将从20个行业和领域中选出,选举结果预计将于7月初公布。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新一届上议院无权选举总理,但可以影响宪法法院和选举委员会的任命,所以选举结果如何仍可能关乎泰国未来政局走向。他信和赛塔的命运如何,远进党是否会被解散,现在看来都还是未知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3:2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在防汛抗旱大考中彰显“人民至上”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党员干部是防汛抗旱队伍中的“带头人”,也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防汛抗旱这件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行动上,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抗旱救灾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行。

未雨绸缪,切实在思想上“绷紧弦”。“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体现。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争最好结果。要充分认清当前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把灾情掌握准、把问题分析透、把保障想周全,及时完善方案预案和应对措施,集中精力做好各项工作,让“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主基调、最强音,切实打好有准备之仗。

厉兵秣马,切实在防范上“拉满弓”。“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面对极端、异常、突发等天气形势,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把灾情防范关。以“防”为先,重在“统筹”,以“实”托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游紧密衔接,从细从实抓好隐患排查、预报预警等关键环节,筑牢安全底线。要提前规划转移群众避险的路线,也要考虑如何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医疗服务;既要加强日常演练,也要想办法防止因灾致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把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周全,确保物资“跟得上”、交通“通得了”、救援“有力量”,以万全的准备防止万一的发生,切实打好有把握之仗。

守土尽责,切实在落实上“铆足劲”。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每一次应对灾害都是一场考试,既检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也检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善于审时度势,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确保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周密部署,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抗旱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真正做到哪里有问题,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坚守在哪里,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让“时时放心不下”成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现实写照,牢牢把握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主动权,齐心协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陈泽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3:3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普法“搬”上网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

编者按:今年,我国迎来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回首中国互联网走过的30年,既是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网络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30年。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白皮书。结合白皮书内容,央广网策划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央广时评·法治网事》,与您共同梳理总结30年来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普法工作也与时俱进,将普法内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随时随地接触到法律知识,了解各项最新政策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提高着法律知识的传播效率,也扩大了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普法“搬”上网,不仅是普法形式的创新,更是普法理念的革新,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对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与追求。网络普法提供了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邮件、留言板等,人们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反馈意见,使得原先单向的法治宣传,变为双向的传播互动,更有助于普法工作者及时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宣传策略,进一步实现精准宣传。

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网络普法的形式更多样化,各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微短剧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综合宣传。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活化宣传贴近群众,使普法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灵活,让法律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群众面前,增强受众的关注与兴趣,也使得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网络平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作出大量优秀网络普法产品,普及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解答网络传播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发布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等,收效良好。“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吸引超220万人报名参赛,竞赛访问量逾1.64亿;全国建立以普法为主要任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视频号等超过3万个;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注册学校超过21万所,用户数1.78亿……人们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持续提升。

网络普法在网络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善于灵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去探索普法教育的新路径,创作富有吸引力的普法内容,让网络流量变成法律知识的传播工具,共同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以期达到更好的普法效果,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江德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4:23:4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筑牢法治基座,网络强国建设蹄疾步稳(主题)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系列解读二(副题)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进入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础。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网络订餐、在线学习、网上约车等越来越让人们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当然,互联网也是把“双刃剑”,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毒草”。前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法治工作,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坚持依法治网,国家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截至目前,我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法规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起中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网络强国建设蹄疾步稳。

良法善治护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制定出台了电子商务法等多部互联网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国家网信办还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实践,加快开展“小切口”立法,对网络直播、网络支付、在线旅游、网络招聘等活动加以规范。在良法善治的护航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从2014年的16.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56.1万亿元,GDP占比从25.1%升至44%左右。

坚持依法治网,开创网络法治工作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推进依法治网,建设网络强国,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来源。驻足回望,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奋力开创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新局面,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支撑和保障,让数字文明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亿万民众。

(杨飞,作者系陕西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