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9|回复: 45

2024年7月1日新闻综合

发表于 2024-7-1 13:3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在渝央企参建的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试运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王鑫洲


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历经建设者7年艰苦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建设,实现全线通车,深中通道从“Y”到“A”打通黄金内湾,深圳、中山正式进入“同城时刻”,往来珠江口东西两岸可不再绕道虎门大桥,车程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深中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跨珠江口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过万顷沙互通与南中高速连接,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24公里,全线桥梁工程总长度约17公里。

在渝央企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参建的深中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主跨1666米,是深中通道关键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两座主塔高均为270米,桥面距离海面高度为91米,通航净空高度达76.5米。大桥两个锚碇各采用两个外径65米的“8”字形地连墙基础,单个锚碇总重量约100万吨。大桥创下了全离岸海中钢箱梁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海中锚碇体量最大、主缆钢丝强度最高、颤振检验风速最高等5项世界纪录。

今年4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高分通过荷载试验,并获得有桥梁界“诺贝尔奖”美誉、国际桥梁大会授予的“乔治。理查德森奖”,展现了业界对深中通道内在质量优和外在品质美的肯定。为更好地区分位置,便于日后运营管理,深中通道各关键构造物都有自三的名字。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介绍。依据《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深中通道跨越珠江口,作为关键结构物的悬索桥和海底隧道分别命名为“深中大桥”和“深中隧道”,与全线名称“深中通道”一脉相承。

大桥建设过程充满挑战,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为确保工程稳步推进,充分调动资源要素,强化现场管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为解决深中大桥全离岸海相淤泥区锚碇建设难题,项目团队提出“锁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平行钢丝索”自平衡柔性围堰,实现45天快速成岛,开创了宽阔海域建造大跨度悬索结构体系桥梁工程的先河;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研发应用国内首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塔柱施工速度最高可达1.2米每天,减少高空操作人员近60%,取得了一体化智能筑塔设备及成套建造技术的创新研发将超高混凝土桥塔的传统建造技术升级为工业化建造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工,将工厂化设施搬到施工现场,将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高度融合到桥梁建设中,为桥梁超高索塔的建造再次带来革命性的转型升级成效;针对钢箱梁节段超宽超大、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研发建造850吨级智能化缆载吊机,解决了大吨位、大跨度悬索桥箱梁节段吊装同步稳定性差、起重能力和起升速度无法保证的难题。

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深中通道项目经理黄厚卿表示,“深中通道工程规模宏大、综合建设技术难度高,项目开始即制定了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和‘交通强国’‘质量强国’重大工程标杆为目标,全面落实现代工程管理,积极推行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相继在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建设关键技术、宽阔海域大型海中锚碇快速筑岛技术、混凝土桥塔钢筋部品及智能筑塔施工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行业空白,高品质、高精度、高工效推进了工程高质量建设,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了中交智慧。”

深中通道东连广深沿江高速、机荷高速和广深高速,西连中开高速、广澳高速和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并与南中高速(在建)、南沙港快线相接。

深中通道通车后,自中山侧向东行驶,经深中大桥、海底隧道后,在隧道内水下互通设第一个高接高匝道,驶出后接入广深沿江高速,可前往虎门和前海、香港方向;自主线隧道直行驶出海底隧道后,第一个收费站出口驶出,可前往深圳机场与深圳宝安区;自主线直行,接入机荷高速,可前往深圳市区和龙岗区、惠州等;前行后可高接高转入广深高速,前往深圳市区或东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39:2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北沿江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3号主墩顺利出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孟庆虎 莫代国
6月30日02时20分,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V标崇启公铁长江大桥3号主墩第一节(标准节)塔柱施工完成,标志着大桥3号主墩已顺利出水,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4.09公里,横跨长江入海口北支航道。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39:44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观摩智慧工地 筑牢应急防线
通讯员 江浪 王辉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子元
6月26日,厦门地铁建设工程2024年度防震减灾及盾构质量安全技术专题讲座暨智慧化工地观摩交流会在中铁一局厦门轨道3号线南延段项目部举行。观摩会以防震减灾知识进企业专题讲座、盾构质量安全技术专题讲座和智慧化工地观摩交流为核心内容,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精神,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的浓厚氛围。
现场,厦门市地震局局长蔡欣欣讲授了“提升防灾意识、护航生命安全”地铁专题讲座,厦门厦工中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刘恒进行了厦门地铁盾构质量安全技术管理讲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0: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运管工匠”走进“道德讲堂”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刘喜冬
近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南昌维管处赣州维管段组织开展了由“运管工匠”讲述个人事迹的“道德讲堂”。全体在岗员工参加了讲堂。

讲堂上,运管工匠-吕子亮围绕自身成长经历,向广大员工展现了“学习在岗位、创新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的工匠精神,用自身的“小气候”温润了企业“大团体”,真正起到了“运管人讲运管故事 运管故事激励运管人”的目的,切实激发了运管人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本次讲堂效果良好,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将会以此次讲堂为起点,以先进为引领,以优秀为标杆,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大展身手、建功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0:1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崇启公铁长江大桥筑牢转序过程安全防线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孟庆虎 崔永兴
近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由水中基础施工全面进入墩身塔柱、钢梁架设等上部结构施工。中铁大桥局集团沪渝蓉高铁站前V标项目部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聚焦转序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紧盯大桥机械设备、高处作业、工地防汛等安全重点,强化对产业人员“穿透式”管理,认真排查梳理重大安全风险,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筑牢转序过程安全防线。

项目部通过智能建造信息化监测系统对施工栈桥每天进行冲刷监测和沉降监测,定期对基坑围堰进行应力和变形监测。研究并实施水上高墩作业模架一体化施工技术,变高空作业为平地作业、水上作业为陆地作业。全方位地对大型起重吊装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与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进入梅雨季节,项目部成立防汛抢险队,在大桥南北两岸及崇明东平梁场分别建立防洪防汛应急物资仓库,确保应急物资满足现场防汛抢险的需求。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月活动,扩大“畅通生命通道”的宣传面、影响力,保证一线产业工人安全学习、安全培训、安全考核、安全检查、安全演练全覆盖,促进沪渝蓉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安全有序稳步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0:2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海信集团开展外籍员工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通讯员栾恒)“这不仅是对我们技能的认可,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像中国员工一样享受集团的技能补贴。”日前,海信集团首次在墨西哥工厂开展外籍员工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通过自主评价的外籍员工兴奋地说。海信集团海外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是山东省内自主评价企业首次对海外工厂的外籍员工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也是国内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应用于国外技能认定工作的有益探索。

据了解,为保证海信集团国外工厂首次自主评价的顺利实施,青岛市人社局通过“现场+远程”等方式指导企业参照企业备案的自主评价标准,结合墨西哥工厂生产实际,制定与岗位内容相匹配的专业理论、技能实操考试题库,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岗位人员,规范组织实施理论、实操考试和综合答辩,最终共7名技能水平过硬的外籍员工顺利通过电子设备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并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每月享受技能津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0:4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兰州至张掖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段开通运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新建兰州至张掖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段(以下简称兰张高铁兰武段)6月29日开通运营,丝路重镇武威市接入全国高铁网,进一步完善了河西走廊的轨道交通网络,对于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兰张高铁兰武段开通运营后,丝路重镇武威市将接入全国高铁网。兰张高铁全线建成后,将成为河西走廊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兰新高铁兰州西至西宁至张掖西段共同构成兰州至张掖间的高铁双通道,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地区高铁网,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促进沿线城镇化进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0:58 | 查看全部
【改善劳动环境 守护职业健康】

原标题:设立“健康小屋”,改善工作环境,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多举措打造健康企业——(引题)

“在‘绿色工厂’上班,舒心!”(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李芳

“啾啾啾”,近日清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公司广场龙头竹上阵阵鸟鸣声,迎接前来上班的职工,连排的绿树形成绿廊浓荫,四季桂香气四溢,职工们感言“就像在公园里上班”。

“公司好,我们职工才能真的好!”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职工尹立越感慨道。近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职工身心健康,着力为职工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连续5年获得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先进企业,获评广西健康企业、绿色工厂,以及钦州市文明企业等称号。

打造园林式工厂

“青年果园里的鸟很多,我想买点饲料,喂喂海鸥,让北方的同学羡慕羡慕呢!”职工小孟指着不远处的青年果园,一眼看过去,就像进到农家果园里,微风吹过,阵阵泥土混合着青草的清香袭来。“在‘绿色工厂’上班,舒心!”职工赵鹏爱附和道。

他们所说的这片果树,从2009年种植到现在,每年都能收获各类水果。据了解,为了让职工在园林式工厂上班,广西石化在设计之初,借助南方气候湿润的优势,按照 “以树为主、乔灌搭配,园景结合、以美取胜”的原则,以建设一座环境友好型现代化炼厂为目标,共完成全厂绿化养护面积107.8万平方米。同时做到层次搭配、品种搭配、色彩搭配,让职工在园林式工厂中工作,视觉不疲惫,心情更愉悦。

此外,广西石化更是下大力气,加大环保投入,推进VOCs治理和 LDAR监测,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固体废物合规处置率100%,“三废”处理设施、在线监测设施等按标准配置齐全,完好投用。公司于2021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随时监测职工健康

2023年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70余项次,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为低风险;杜绝了一般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型”班组达标率9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职业健康检查率100%,荣获广西“健康企业”称号……这一连串“健康”数据,被详细地记录在了广西石化的年度工作报告当中。

记者了解到,为了随时监测职工身体健康,广西石化还为职工打造“健康小屋”。“健康小屋”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为职工提供免费测量血压、体重、体脂、血糖、尿酸、中医体质、心电图等常规监测服务,并配备按摩椅、筋膜枪、吸氧机、频谱仪等辅助健康设备,让医疗服务更加近距离、易获取。“我们的职工足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据健康企业推进人谷宗昌介绍,广西石化还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健康共促,在职工健康体检、急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如今的广西石化,从制度上落实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按照不同年龄段,配置不同体检项目。劳动保护用品除满足日常的同时,为女职工每个月增发20元的特殊劳保费,充分体现对女职工的关爱。

健康理念蔚然成风

午间时分,来到广西石化运动场馆,很远处就听到“砰——砰——砰——”的击球声,3个羽毛球场地各4人正在双打。“这是钦州市目前最好的羽毛球场馆之一,场地够宽敞,空调、照明也都一应俱全,重点是24小时免费开放。”在旁边观看比赛的工会工作人员翟好闪介绍,这是公司致力于让职工热爱健康、热爱运动蔚然成风的一项举措。

据悉,运动场馆内满足了职工的基本运动。此外,公司公寓内也分别设置了健身房、台球室、羽毛球室等室内健身场所;各基层单位建设的“职工小家”内,还配备了简单的健身器材。同时,依托公司工会,成立了13个体育协会,保障了体育活动“月月有”,并两年开展一次职工运动会。

在关注职工身体健康的同时,广西石化还重视职工心理健康。公司在钦州港公寓专点开设“心理咨询室”,为青年职工进行心理疏导,保障青年职工身心健康。公司工会副主席谭中一介绍,公司每年都以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还邀请地方中学老师为家有中高考考生的职工开展专项心理知识讲座,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心理健康理念贯穿职工日常工作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1:19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深地工程创奇迹,端牢“能源饭碗”更有底气】
原标题:为了开采油气在地下钻出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引题)
“深地一号”向地心挺进(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津农 周怿 张翀
图为中国石化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该井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新华社记者 马嘉帅 摄
[align=justify]
多年来,我国石油行业企业为了找到和开采新的石油、天然气,不断突破理论和技术限制,向地球深处进军,实施一个又一个深地工程,现已成功建设新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基地、山东济阳页岩油基地和川渝天然气基地,并在贵州、湖北等地进行勘探和开采,均已取得突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工程。
打出亚洲陆地第一深井
“跃进3平台位于塔里木盆地胡杨林保护区内,共有3口井。通过大位移施工获得地下资源,3口井井深、位移依次增加。其中,跃进3-3XC井设计即为亚洲最深的水平井,施工难度极大。”为了探寻“深地一号”最深井的诞生过程,6月15日,记者来到施工单位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采访,该公司技术发展部副经理胡云峰介绍说,为了全力打成打好这口井,公司成立现场项目钻井组,紧紧围绕施工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改变思维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经过150天的紧张施工,提前20天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
“这口井完井深度达9432.55米,垂直深度7202米,水平位移为3473.53米,相当于在地下钻出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该公司副总经济师熊智慧说,这项工程针对二叠系、三叠系易漏易垮以及大位移井眼清洁等世界性难题,成立了专项创新团队,坚持“边实施、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的创新思路,逐渐构建超深大位移井高效钻完井技术体系,制定形成了钻井工程、钻井液、定向、故障复杂预控4大技术系列10余项技术标准和推荐做法……目前,跃进3-3XC井是新疆顺北油气田基地的最深井,它刷新了亚洲陆地最深井纪录,也是亚洲陆地第一深井。
“深地一号”的宝藏
顺北油气田基地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也被中国石化誉为“深地一号”。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油藏具有超深、高温、高压等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是世界陆上最深的商业开发油气田之一,也是中国石化向地球深处进军的重要代表。目前,“深地一号”钻探垂直深度超过8000米的油气井达41口,平均深度已是全国之最;“深地一号”油藏丰富、产量高,其中顺北803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244.3吨、天然气97万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在“深地一号”,现在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标志着这一全球埋藏最深的油气田成功勘探开发,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以塔里木盆地为例,仅埋深在6000米至1万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分别占其总量的83.2%和63.9%,超深层油气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19%。
深地找油的技术创新
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持续攻克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世界级难题,不断刷新深地纪录,目前已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深地技术系列。
深层、超深层地下是否有油,地质理论创新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面对顺北极限地质条件,科技工作者不断深化地质理论创新,率先突破了8000米超深层油气勘探“死亡线”,形成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海相油气成藏理论。
深地找油,技术突破至关重要。经过数年研究,科技工作者团队创新形成超深层储层立体成像技术和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相当于给地球深部做CT扫描,断裂识别精度从30米提高至15米。该技术已经应用在顺北1.4万平方公里的地震资料处理中。目前,根据该技术形成的地震资料部署井位达80余口,建成产能超过百万吨。
深地采油,中国石化已掌握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攻克了超高强度套管、钻杆、钻井液、测控仪器、完测工具等关键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顺北特色的8000米级复杂超深层井身结构设计及配套技术和标准规范,实现了由“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不断刷新深地纪录,创造了新的奇迹,为端牢中国“能源饭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3:41:32 | 查看全部
【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前沿】

原标题: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津农 周怿

“我们这里开采出来的深层页岩气,与涪陵页岩气不一样,含有较多的水、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必须进行脱水、脱硫、脱碳,然后才能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6月14日,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建南镇黄金三组天然气净化组,江汉油田采气一厂采气一站站长谭定勋指着脱硫塔等装置对记者说。

在该站监控室,记者看到该站所有装置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我们对现场装置运行实时监控,发现情况立即处置;每2个小时,还进行一次巡检,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谭定勋说。

“我们这里每天大约净化页岩气50多万立方米,目前正抓紧建设第二个页岩气净化组,今年底或明年投入使用后,供气能力将达到每天180万立方米。”江汉油田采气一厂党委副书记徐志平介绍说,产能快速增长,得益于红星地区二叠系勘探、采气的突破。

据介绍,与已实现商业开发的涪陵志留系页岩气相比,红星二叠系页岩气具有“一薄三复杂”的特点,即厚度薄、岩性岩相复杂、构造变形复杂、地形地貌复杂,一度引起了对其资源丰度、施工工程难钻、难压等质疑。为此,科研团队进行了长期调查与研究,特别是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进行压裂攻关,解决了这些难题。

在此基础上,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实现了埋深从3500米到4500米再到大于4500米的不断突破,测试日产量实现了从8.9万立方米到15.2万立方米再到32.35万立方米的“三级跳”,初步实现了红星整体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气的勘探突破,开辟了我国继志留系之后又一个超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勘探开发新阵地。这一重大突破,入选了2023年度地质找矿十大重大成果。

“目前,红星地区已投产二叠系气井15口,部署气井55口。其中,今年1月投产的红页7号井属于超深井,井深达6800米,日产量可达32.9万立方米。”江汉油田采气一厂运营部主任王周杰介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