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7月24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3:0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多措并举防高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袁烜
自六月份以来,为应对高温天气对施工生产带来的影响,切实保障作业工人身体健康,中铁大桥局汉南长江大桥项目部超前部署积极开展防暑降温各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项目部成立防暑降温专项工作小组,项目党政领导为组长,各部门为组员。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与值班表,提前采购防暑降温慰问品,每天由工区书记带领工作小组午九点半和下午三点半向现场产业工人送去酸梅汤、西瓜等清凉慰问品和相关药品;及时设置纳凉点,供现场工人在纳凉遮阴处休息,在大堤上设值班房内设空调,供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开展工作和调整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6:3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本桓高速八工区龙头隧道左洞顺利贯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谢桂芹

日前,随着最后一层岩土的成功破壁,由中铁(辽宁)本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本桓高速公路八工区项目龙头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第一个实现双联拱隧道贯通,比预计工期提前52天。

龙头隧道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是全线两个双联拱隧道之一,左线长300米,属浅埋隧道,采用CD工法,施工速度慢,安全风险高。针对施工难题和安全风险,项目团队积极组织技术攻关,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采用超前水平钻探、帷幕注浆、隧道初支湿喷工艺、台车防空洞报警等先进工艺技术,有效攻克了隧道突水、岩爆、掉块等难题,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自动化台车、装配式中隔墙等新工艺,高效组织施工生产,实现了左洞顺利贯通。

据悉,本桓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通车后将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3小时交通半径快速交通网,同时完善辽东地区乃至辽宁省交通路网,推动辽东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辽宁省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助力提升本溪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6:4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广东省技工教育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赵思远 通讯员 吴琼 肖劼 牟利平
近日,中建四局承建的广东省技工教育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完全建成投用后,可容纳2万名全日制在校学生,成为一所集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校师资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校企合作和技工教育国际交流示范窗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技工教育示范基地,为广东乃至全国技工教育事业提供教育资源和先进经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大国工匠”,助推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技工教育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石滩研发创意园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建筑设计结合了岭南风格,打造一个“远眺碧水青山、近观书香四溢”的校园环境,彰显新时代人本化、园林化、生态化的风貌,建设成为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广东技工教育示范基地。
近年来,广东全面对接国家所向、湾区所需,聚焦“制造业当家”和“百千万工程”,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推动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推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随着广州科教城、广东省技工教育示范基地等一批“职教新高地”的落成投用,广东高职院校将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广东职教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7:05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全部灯桥顺利完成拆旧立新
通讯员 郝玉虎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7月17日,随着格尔木南站最后一组灯桥平台顺利合拢架设完毕。标志着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公司负责承建的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控制性节点工程灯桥全部顺利完成拆旧立新,为下一步格尔木南站顺利站改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格尔木南站灯桥为钢结构,为三柱两跨,单跨长度为40+38米,重量为9.2吨+9.6吨,灯桥总高度为18.5米,总重量为44吨。本次作业钢柱和钢横梁均为现场组装焊接,全部拼装完成后,两跨分别吊装。同时受既有接触网供电线及站改场地影响,所有灯桥组立及吊装均为天窗点内作业,每天只有150分钟施工时间,并需采用220T+260T汽车吊,跨15股道同时进行作业,时间紧、任务重。
为保证施工顺利开展,指挥部多次联系灯桥厂家及设备管理单位到现场进行对接调查,商讨吊装位置、进出场道路等,结合现场实际编制了科学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在现场全体人员的密切配合之下顺利完成了既有灯桥拆除与新建灯桥组立的施工,为今后灯桥的施工作业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7:2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西十高铁建设者协助抢修道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刘一均 刘瑜 祝盼
7月21日,在陕西商洛商州区黑山镇306县道,由于连日来的持续性大雨,导致山体滑坡、洪水冲毁路面及道路塌陷等,现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机械设备正紧急配合施工,20余名中铁七局西安至十堰高铁(西十高铁)项目建设者正对道路加紧抢修。


原来,近日陕西省商洛市各地区连降大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造成道路中断,部分区域严重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正在商洛市商州区修建西十高铁项目的中铁七局建设者们主动与属地政府联系,积极参与到属地防汛救灾工作要求。自7月20日晚接到抢险任务后,该项目部迅速行动,连夜组织抢险人员,紧急调配各类机械设备,奔赴受灾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最终,成功排除6处道路险情。截至目前,现场抢险救援还在持续中,由于受灾严重,多处道路受损,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不能快速进场,施工人员一边对道路进行抢修,一边对现场抢险方案进行讨论研判。
“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们一线建设者们将继续坚持‘工程建设与抢险救援’两手抓的原则,全力推进现场抢险救援工作,为早日实现306县道恢复通车,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铁七局西十高铁相关负责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7:4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战高温 保安全
通讯员 万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7月22日,大暑。自入夏以来,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北京维管段管内气温持续升高。为保证牵引供电设备在高温时段可靠运行,运管人坚守岗位,无惧“烤”验,加强对管内所区巡视,加强对设备参数监控,加强对重点设备检查结合管内线路设计气象条件为40℃,在气温达到35℃时开展专项巡检,及时做好温度变化,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有效保证设备在极端天气下的正常运行。

同时组织段各工区开展高温时段专项巡视,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问题,作业期间包保干部全程监控,每名作业人员克服高温天气等困难,从作业前的准备,到作业中的每个步骤,全部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全力确保检修任务顺利完成,对室外避雷器、隔离开关等重点设备进行了全覆盖无死角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了整修,检查上跨电力线路两侧杆塔及线索状态,有效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高温仍在持续,北京维管段全体员工,斗酷暑,保质量,促生产,保卫夏日供电安全,以实际行动守护铁路运营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7:5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五工区项目葵大区间左线盾构顺利始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蒋正鹏
近日,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五工区项目迎来重大节点,葵涌站至大鹏站盾构区间(简称葵大区间)左线顺利始发,进入盾构双线并进阶段。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起自深圳龙岗区龙城站,途经龙岗、坪山,止于大鹏新区新大站,线路全长39.4公里,采用城际铁路制式,设计时速160公里。五工区项目位于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负责741米超长车站——葵涌站和葵大区间1.67千米盾构施工任务,该盾构区间岩溶发育强烈,需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并下穿(侧穿)葵涌中学人行天桥、葵涌河公路桥、惠深沿海高速等多个构筑物,安全和技术控制要求高。
为确保长123米、总重1300余吨、开挖直径为9.13米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始发,项目团队充分总结右线始发工作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并自主研发了短套筒技术进行辅助始发。为确保盾构机顺利完成掘进任务,项目团队结合工况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使盾构机具备泥浆辅助保压、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盾构姿态预测以及同步注浆自动控制等创新性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8:1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供给

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一季度下降0.3个点,与2023年同期持平。

分行业看,二季度社会服务业中小企业的订单、销售、流动资金、效益指数均有所上升,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与一季度持平,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指数呈下降态势。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中小企业运行仍面临成本高、效益下降等压力。未来,随着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更多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效果也将逐步显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朱玉说。

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仍然突出,普遍面临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需求偏弱、应收账款拖欠等问题。

为此,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并面向社会征集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执法检查不规范、违约拖欠账款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线索。对各方反映的具体问题,督查组将切实做好线索核查,并以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督促有关方面抓好整改落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督查工作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有利于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朱玉建议,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开展专项行动,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建立问题跟踪解决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期限,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回应和妥善处理,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

“从政府角度而言,更多还是要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统筹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服务网,推动国家、省、市、县四级服务网络互联互通,汇聚整合政务、市场等各类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专精特新是必由之路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经之路。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我们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尤其要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金壮龙说。

一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工信部联合财政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联合国资委等部门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另一方面,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德州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干燥、杀菌微波设备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于设备出厂后销往全国各地,售后服务一度面临差旅费用高、故障排查时间长等痛点。为此,浪潮云洲为立威生物搭建了设备远程运维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加装物联网关,平台能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告警信息等数据,并经过内置的算法模型分析,实现预测性运维,减少设备意外停机等故障发生。设备远程运维数字化改造给企业带来较好收益,高价值烘干设备远程监测维护率达到100%,售后响应时间缩短35%,运维成本降低17%。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总经理庞松涛表示,浪潮云洲创新业务模式,夯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及敏捷式技改服务,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深化数字技术在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模式变革,增强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专精特新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川说。

朱玉从产业配套角度给出具体建议: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产品配套、供需对接,助力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承载更多增值服务,参与强链补链建设。以政策资金扶持,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建专业化、互利性的“供需联盟”,共享订单、共抵风险、共谋发展。

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产品和解决方案。但也要看到,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度,其发展仍面临挑战。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认知、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田川分析,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根据自身既有资源和能力动态调整转型策略,硬件设备改造有限、软件应用率不高,数字化转型技术基础较为薄弱,数字化转型投入回报不确定性高,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有顾虑。

转型供需适配存在需求整合度不高、供给产品较少两方面不足。首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参差不齐,碎片化、多元化需求要求清单分类工作进一步细化,共性问题提炼应更加精准。其次,服务商更愿意把资源投放在大企业定制化项目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需求强烈但供给相对不足。

为此,要持续丰富数字化服务供给。“重点梳理企业生产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供应链、智能管理决策等各类场景的数字化改造需求,并与设备更新改造、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田川建议,技术创新方面,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需求强烈、国产供给相对不足的领域,研发一批“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将这些产品和方案纳入标准化资源池,对池内资源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和动态管理。

“全国已经构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朱玉表示,下一步,应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数据管理、数据治理相关法律、政策、标准等制度体系。同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数字化转型机制,围绕核心业务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4:18:2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央企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璐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以来,中央企业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质效向好,1至6月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年化净资产收益率6.9%,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同比稳定增长。

会议强调,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高质量的稳增长,持续深化提质增效,紧盯“一利稳定增长,五利持续优化”目标,更加注重经营业绩的含金量,加强现金流管理,强化精益管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做好重要基础产品保供稳价,从严抓好中小企业账款清欠,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会议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新兴产业持续突破,纵深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实施“AI+”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支持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精准、差异化、长周期的科技创新考核体系,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鲜明标定了国资国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

会议明确,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抓紧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进行细化分类,及时完善工作台账,确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