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25

2024年7月26日新闻综合

发表于 2024-7-26 09:08: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深圳“科技初创通”授信放款2507万元

科技日报深圳7月24日电(记者罗云鹏)24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的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6月末,“科技初创通”已服务10家初创科技型企业,授信放款2507万元。

“科技初创通”由深圳首创推出,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会同深圳市市监局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创建,是为初创型科技企业“画像”的征信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初创通”融合应用公共数据和商业数据,挖掘社保、税务、知识产权等数据中隐藏的科创信息,旨在为所需企业生成《科技初创通授信综合解读报告》。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造潜力科创企业评估模型,覆盖企业基本面、人才竞争力、未来成长力3大评分12维指标体系。”该负责人说,“科技初创通”从“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角度动态化、实时性、全覆盖评估企业科创潜力,充分挖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未来之星”。

据统计,深圳现有20万家企业持有知识产权,其中700余家已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万余家进入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名单内企业获得融资相对容易,但名单外的科技初创小微企业由于人员少、抵押少、不确定性高等天然特征,银行难以按照传统风控标准为其提供融资支持,尤其是从无到有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科技初创通”帮助银行破除“培育名单”依赖,揭开“早期、小型”科创企业的神秘面纱,解决科技初创小微企业“最初一公里”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08:53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搭建“连心桥” 温暖职工心
通讯员 贾奇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天气炎热,大家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重劳逸结合,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近日,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工会工作人员为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送上防暑降温药品,叮嘱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和安全防范。
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工会工作人员陈艳介绍,一直以来,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工会切实当好职工的“娘家人”,从职工切身需求出发,通过心理疏导、体育锻炼、关心关爱、教育赋能等方式,让职工感到舒心、温心、定心。
通过心理工坊小屋,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工会以“一对一、心交心”的方式,对职工开展心理疏导、谈心谈话,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课程、健康检查、健康讲座等活动,通过短视频、轻音乐、小游戏等方式,帮助职工释放压力。
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工会为职工技能提升搭建比武成才平台,举办配电线路职业技能竞赛,利用媒体平台,开展分部最美员工、劳模工匠等宣传,激发和凝聚职工的创业心、奋斗情。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班组微课堂”,为职工提供主动学习、知识分享、经验交流的素质提升平台。结合节日时点,开展迎新春、情浓端午、元宵节游园等主题活动,让传统佳节的氛围愈加浓郁,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09:1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奋斗精神代代传,劳模走进企业讲党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在海外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危险的。比如在伊拉克时,刚好赶上了‘两伊’战争,当时大部分国家的人都已撤离,但危急时刻下的我们都有着非常强烈的组织纪律和担当精神,作为共产党员,我坚持到了最后。”近日,上海市劳动模范万林祥走进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为党员和青年职工带来一堂精彩的党课,分享老一辈共产党员们投身海外建设的奋斗故事。
“我们那时候,需要和工人师傅一起劳动,可是自己本职工作任务也很重,我就白天劳动,晚上学习,最终拿到了钢筋工的资格证书,本职工作也获得组织认可,获破格提拔。”万林祥从自己的年轻岁月讲起,作为原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对外公司的干部,他曾走出国门,投身海外建设。
“青年们该如何立足岗位弘扬工匠劳模精神和党员先锋作用这一课题该如何解答?我认为鲜活的故事最能触动人心引起共鸣。”万林祥梳理了自己走出国门,援建蒙古国、伊拉克、冈比亚、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故事。
听着行业前辈的讲述,中建五局安装公司的青年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并表示将以更加激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奋进姿态,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除了将外面的劳模工匠“请进来”,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也积极推动内部工匠“走出去”,推出“工匠523助企行服务包”,即整合公司5名地市级“工匠”“能手”资源,开展送课堂进班组、送技术送企业两项服务,实现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培养新一代劳模工匠三大目标。通过“劳模助企行”专项行动,实现劳模工匠资源交互共享,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09:2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两岸青年轨道交通爱好者探访智慧轨交建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通讯员 雷靖 张迪

7月22日,由两岸青年轨道交通爱好者组成的参访团来到中铁一局电务公司苏州地铁7号线机电项目的建设现场,开展观摩交流,“零距离”感受姑苏城建设的新脉搏。

苏州地铁7号线全长29.6公里,是古城东侧重要的南北客流骨干通道。为向大陆及台湾青年展示数智轨道交通建设新技术,本次活动选取了7号线的特色车站——枫津路站进行参观。枫津路站以都市闲庭为主题,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智能建造技术、环保节能设计、BIM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成集出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地铁车站。车站装修设计采用了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手法,贯穿始终的“科技蓝”,穿插“星光白”“水墨灰”,形成一条别具特色的未来科技线。同时在车站装修和公共区域布置融入了苏州的园林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让大家在乘坐地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苏州的独特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09:3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滴水苗城”水产业品牌亮相第8届南博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黎浩

7月24日,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上,云南省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滴水苗城”水产业品牌发布会,推介品牌内在价值,树立“生态大围山,天然火山泉”的产品形象。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滴水苗城”水产业品牌秉持“绿色、健康、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让屏边的水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屏边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总量达到13.7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是全国三大火山岩饮用天然泉水产地之一,当地以“滴水苗城”水产业为品牌,让“生态水”变为“财富水”。

红河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商务局副局长廖泽芳介绍,屏边县的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滴水苗城”作为屏边县水产业的旗舰项目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蚂蚁河畔,该项目总投资达1亿元,涵盖碱性水、婴幼儿专用水以及富氧水。

据悉,屏边县“滴水苗城”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三条碱性水生产线,日产18.9升(大桶)12000桶,4.5~10升(中桶)4800桶,350~550毫升(小瓶),120000瓶;二期建设婴幼儿专用水生产线;三期建设富氧水生产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09:5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本桓高速二工区获评“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何婷婷
近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辽宁省2023年度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由中铁八局参建的辽宁省本溪至集安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辽吉界)段PPP项目荣获辽宁省2023年度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

据了解,本桓高速二工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建工程全长21.34公里,路面工程55.43公里。自开工以来,参建项目先后获得2023年度本桓项目试验检测机构现场检测技能比武第一名、2023年度本桓高速公路PPP项目试验检测机构比对试验第一名等荣誉。

据悉,本桓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通车后将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3小时交通半径快速交通网,对完善辽东地区乃至辽宁省交通路网,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和全省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10:1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企业标准助推茶饮行业健康化发展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近日,喜茶邀请中国标准化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制定了以“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为基础的《新茶饮 现制茶饮》企业标准,并在标准统一公示平台公开,为健康茶饮消费提供参考。

据悉,“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明确提出,健康真茶饮应该是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全线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秘书长吴佳表示:“企业标准代表着企业自身的高要求和自律,往往会提出更严格的标准。喜茶这个标准过去一直在企业内部执行,这次以企业标准的方式公开出来,有助于茶饮行业健康化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10:3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运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陈维仑 李昕辉
7月22日,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投资建设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开诊、正式运行。作为四川省重点工程,医院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设期3年,运营期15年。

在设计、建设阶段,医院建设团队就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空间规划,搭建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标本及药品可以能够快速、准确地在医院各科室之间传输,提高物资传输效率。
鏖战三年半,一航局勇担央企社会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医疗工程建设,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在凤凰山下让一座现代化综合三甲医院拔地而起,不仅让区域患者就医更加便捷,也为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提供了新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10:4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隧道建设“国家队”勇挑重担,攻克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引题)

从打通崇山峻岭到穿越江河湖海(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李永斌

近日,随着中铁隧道局参与研发的“明珠湾号”顶管盾构机安全下穿莞佛高速(东莞—佛山高速公路)高架桥,广州南沙凤凰大道项目三车道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成功攻克了临近桥梁桩基等施工高风险技术难题,填补了业内超大断面顶管下穿重大结构物的技术空白。

“明珠湾号”宽14.82米、高9.45米,是华南地区第一大矩形断面顶管盾构机。其采用多刀盘组合开挖、自动减摩等技术,解决了超大断面矩形顶管盾构施工一次开挖成型、主机姿态控制以及土体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明珠湾号”顶管盾构机的研制和应用,展示了企业在盾构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施工技术水平,是企业坚持隧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10年来,中铁隧道局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先后研发了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技术、TBM隧道软弱地层与岩爆地层施工技术、高地温隧道修建技术、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长大隧道下台阶与仰拱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复杂条件下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

通过对以上成果的推广应用,中铁隧道局不仅突破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也使科研成果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隧道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推动提升行业科技水平,中铁隧道局打造众多高端科研平台,先后设立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隧道结构智能监控与维护企业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隧道智能装备与建造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状态监测与评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核心期刊《隧道建设(中英文)》高端平台。

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洪开荣表示:“作为隧道建设的国家队,中铁隧道局将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国隧道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中铁隧道局坚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承担了具有“三高四活跃”特征的世界最难隧道——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施工任务,极力攻克高地温、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岩爆、TBM频繁卡机等难题。

从打通崇山峻岭到穿越江河湖海,中铁隧道局始终在急难险重中奋力前行。10年来,中铁隧道局5次穿长江,19次穿黄海、东海、南海,14次穿珠江,24次穿钱塘江、赣江、闽江、邕江、松花江、大运河等水下施工……一次次穿江越海,创造出一个个不凡纪录。

无论任务如何急难险重,中铁隧道局始终坚持推出精品工程。企业建设的中俄管道长江穿越工程,承建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等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正在施工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隧穿越地层种类多达17种,包括19条断裂带,堪称铁路建筑史上的“地质博物馆”,国内最深铁路竖井便是在此建设。

中铁隧道局还走出国门,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地打造众多标志性工程。建成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创造了用900天成就火车900秒穿行大山的奇迹;施工设计总承包的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工程,以中国工程的走出去带动中国设备、中国物资、中国技术走出去,是中国企业承建的首个海外高端市场轻轨项目;承建的格鲁吉亚南北公路KK隧道是世界最大直径TBM隧道,在格鲁吉亚创造了“中国速度”;建成秘鲁首条通往古印加帝国古城遗址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中铁隧道局充分发挥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施工领军企业的专业优势,展现了中国隧道实力。

近年来,中铁隧道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主业,聚焦机械化配套产业、大盾构管控体系、地下智慧停车场三大核心产业,瞄准“专精特新”企业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推进核心产业发展。

洪开荣说:“中国隧道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紧跟国家建设的发展步伐来进行,也就是向更深、更长、更大的方向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09:11: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西渝高铁康渝段全线首座大桥连续梁合龙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吴宇

记者从京昆高速铁路西昆有限公司获悉,7月23日凌晨2时许,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安康至重庆段(以下简称:西渝高铁康渝段)龙滩河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这是西渝高铁康渝段全线首座合龙的连续梁,标志着该项目桥梁建设进入新阶段。

龙滩河特大桥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兴镇,全长1253.35米,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五局承建。

西渝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北京至昆明的京昆通道和包头、银川至海口的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网地位十分重要。项目建成后,推动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