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8月28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48:5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国石油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8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4年上半年公司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高效运行,主要生产指标稳定增长,财务状况健康良好。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5.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1亿元,同比增长3.9%,年化平均投资资本回报率10.4%。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务状况持续稳健,资产负债率为近十四年同期最低水平,资本负债率为近十六年同期最低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49:3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攻坚一线攥紧拳头治扬尘
通讯员 张水兵 蔡天彬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兰德华
近日,绍兴市建设局会同市轨道交通集团、中铁一局等单位联建党支部在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开展扬尘治理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座谈宣讲与实地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参建单位进行扬尘治理宣传和政策解读。

座谈会上,绍兴市市建设局结合近期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工地扬尘治理情况,向轨道交通工程参建单位解读最新扬尘防治标准和措施,并发放《房屋市政工程精细化治尘指导手册》。各方围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共谋对策,将“文明规范绿色施工”理念带入工地一线。
随后,联建各方党员组建巡查小组、宣传小组和清扫小组,分别前往2号线二期梁祝大道站、称山南路站等站点开展联合巡查和志愿服务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49:4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海油服天津片区举办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玺 通讯员 张强 李昊

记者日前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获悉,该公司天津片区2024年“蔚蓝1+快乐e夏”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活动受到职工广泛欢迎。为让小学员们展现自我、放飞梦想、铭记这欢乐而充实的暑期生活,中海油服天津分公司工会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汇报演出。

在中海油服天津产业园区多功能厅,伴随着孩子们灵动的舞姿与悠扬的歌声,爱心暑托班汇报演出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孩子们尽展夏日所学的“百般武艺”,中国舞《白马》、朗诵《红旗的一角》、独唱《花木兰》、英文戏剧《灰姑娘》等16个节目轮番上演,展示出朝气蓬勃的少年风采,以及孩子们在夏日实践中的满满收获。最后,分别为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肯定小学员们的优异表现,参与家长们共同见证孩子们在爱心暑托班的成长。

本次“蔚蓝1+快乐e夏”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共持续5周,让片区150余名职工子女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期。办班期间,爱心暑托班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仅开设了国学、书法、美术、声乐、朗诵、舞蹈、英文戏剧、海油文化等特色课程,还开发多种益智运动类课程,体能训练、科学实验、思维逻辑训练、团队协作训练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海洋石油行业的了解和认同。特别是联合滨海新区公安局少儿警校推出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校园防霸凌系列安全课程,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提升自护能力,厚植爱警情怀。

爱心暑托班始终将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要求,上、下学实行家长接送签到制。蔚蓝志愿者在课内、外维持班内秩序。园区二期餐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及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健康、营养、美味兼顾。

目前,作为2024年“蔚蓝1+快乐e夏”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的延续,天津分公司工会正在与滨海新区民警训练基地联合组织少儿警校训练营活动,提升职工子女安全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0:06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中建一局北京公司在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中斩获佳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通讯员 郜璐璐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落下帷幕。中建一局北京公司2名选手与全国各地的班组长同台竞技,其中翁佳鑫挺进全国前10强并获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来自电力、铁路、建筑等10个行业赛道近65万名班组长参加。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其中北京公司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积极部署,统筹做好全过程备赛工作,本着“全面动员、全面覆盖”的原则,号召各专业班组长踊跃报名,7名班组长入围复赛,2名班组长进入决赛。
入行6年,一路摸爬滚打,“红旗杯”大赛让翁佳鑫迎来了职业生涯高光时刻。“这是建功新时代的荣耀时刻,我将以获得此次荣誉为起点,时刻对标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积极投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伟大实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新作为。”手持获奖证书和奖杯载誉归来,他和大家分享喜悦时这样说道。
一直以来,北京公司始终把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水平作为落实深化班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充分激发一线班组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为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技能高超、善于管理的班组长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将充分发挥班组长“兵头将尾”和示范引领作用,引领班组在时代洪流中勇于争锋,在行业竞争中敢于争锋,勇做新时代强国建设排头兵,保持冲刺状态,“筑”力强国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0:2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国海油“璇玑”系统高端制造能力升级,助力实现海外规模化作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8月2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首条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智能化生产线生产的“璇玑”系统,在伊拉克米桑油田实现累计总进尺40000米,总井下时间10000小时的新里程碑,标志着“璇玑”高端制造能力和规模化作业能力取得新突破,对全面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高端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璇玑”系统是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技术,是我国石油钻井、测井领域一项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被誉为石油钻井技术“皇冠上的明珠”。它可以精准控制钻头在地下几千米深的岩层中钻进油藏,大幅提升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效率。
本次在伊拉克米桑油田作业的“璇玑”系统,是中国海油“璇玑”智能化生产线输出的首批产品。通过智能生产线的工艺升级,“璇玑”系统实现了抗研磨性、造斜稳定性和井下参数监控能力的大幅提升,2年来高质量完成48口井的作业,作业成功率100%,成为首个完成“40000米进尺,10000小时作业”的海外规模化应用单元。
“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为打造“璇玑”高质量、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的交付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璇玑”全球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0:4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家庭开放日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日前,由中远海运重工、上海船研所联合主办,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协办的2024年“暖心聚力 筑梦远航”家庭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持续落实公司党委“暖心聚力工程”建设,增进企业与职工家庭之间情感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着眼于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强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树立职工家庭爱国爱企爱家之志的重要载体。
来自中远海运重工、上海船研所、上海中远海运重工70多个家庭近200名职工和家属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大家乘坐大巴参观企业生产区域和工作园区,感受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势头;看着一艘艘巨轮跃然眼前,孩子们为父母感到自豪与骄傲。
一个个精心策划的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亲子活动项目,增进了家庭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完成了活动主题“暖心聚力 筑梦远航”的拼画。
企业家庭开放日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年,活动致力于架起一座企业和家庭沟通的桥梁,深耕“家文化”,坚持“以家聚人、以文化人”,共筑家园力量,积极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家文化”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心气添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1:03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空调医生”为列车清肺
通讯员 王光辉 程锦龙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摄影 陕飞飞
“小马,车推进来了,准备开始作业。”看见调车机把敦煌返回兰州的K9668次列车车体推进整备场9道,马方正立刻喊上同伴马志驰,拿上安全带、检查锤和万用表,冒着滚滚热浪爬上车顶,开始对客车的空调进行检修保养。
空调检修保养的作业人员常被大家称为“空调医生”,他们的作业过程也常被比喻为给列车“清肺”。空调机组对旅客而言,犹如“肺叶”,不仅起着制冷作用,更对车体通风换气,确保列车行驶中,不断地把新鲜空气吸入到车内,再把车内的空气排到室外,实现车厢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为旅客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
临近暑期末尾,铁路迎来出行高峰,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将列车空调附属装置的检修由原来的2趟检修1次,调整为每趟检修1次,保证每一列列车的空调系统在高温天气下正常平稳运转。
立秋后,甘肃兰州气温连续几天维持在33度以上的。8月21日,兰州气温再度飙升至34摄氏度,兰州车辆段客车整备场内阳光炙烤,列车车顶温度一度接近60多摄氏度,热得烫手。
马方正穿戴好防护设备后,爬上了4米多高的车顶,熟练地开始对制冷系统、管系、压缩机组接线、冷凝器、蒸发器、伴热系统等进行检查,汗水湿透后背,汗珠沿着脸颊不断地往下流……
“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等部件在长时间的高温运转下,容易因积灰、散热不良等原因,造成制冷效果差,需要我们不定期对空调机组内外进行清理。”马方正说。
一节车一个空调机组,每一次检查在车顶上就要暴晒近两个小时,完成车顶的检查项目后,又匆匆钻进了车厢检查配电柜状态。此时,经历了几个小时暴晒后的车厢就像一个“大蒸笼”,配电柜触摸显示屏显示,车内配电室温度达51摄氏度。
马方正两手拿着红黑表笔,一根线一根线地测量,一个开关一个开关地检查,目不转睛地盯着万用表上的刻度。
“暑运出行高峰,保证列车运行过程中空调的正常运转极为重要,作为空调的第一把关人,我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节上线运行列车的空调状态良好。”马志驰一边检查一边说道。
结束“大蒸笼”内的配件柜检修作业下车后,马方正抖了抖“粘”在身上的衣服,一瓶矿泉水一饮而下,还没有休息,对讲机里又传来了一个指令。
“马方正,Y668次列车车体即将进场,请做好686151车厢的空调故障处理……”
在火热的整备场上,像马方正和马志驰这样在“大火炉”中穿梭的“空调医生”还有很多。整个暑运期间,他们每个人每天来回穿梭在股道之间,检查近9列130多辆车的空调和电气设备,保证上线运营的每一辆列车设备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1:2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全球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硐室实验室建成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通讯员 吴万超

8月21日,由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历时2年打造,硐室空间达9000立方米的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硐室实验室在湖南省长沙市落成。标志着全球首个大体量人工硐室型压气储能试验设施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据介绍,该实验室是压气储能领域全球最大规模、最先进的人工硐室原位试验平台,可为大容量、超长时、高效率、高安全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布局,提供关键技术科学实验和工程验证,将拓展压缩空气储能选址灵活性,加速推动储能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该实验室可在真实的岩体环境中开展储气库长期耐压和充放气循环试验。实验室准确模拟压缩空气储能实际运行工况,利用配套的“打气筒”可向“超大轮胎”每小时注入10500立方米常压空气。基于大型现场原位试验硐试验,可对材料和结构的密封性能、储气库围岩稳定性及硐室变形、储气库温度场分布及热力学特性、高温高压高湿多场耦合环境下材料的耐压耐温耐老化特性等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室的落成将对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选址、设计、建造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加速推动“沙戈荒”地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布局,有效解决中国三北地区绿电外送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1:4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段正式开通运营
通讯员 雷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8月23日,中建四局参与建设的广东佛山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在建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佛山到广州机场的快捷通道正式开通,半小时进入佛山中心区、一小时通达广佛核心区的目标成功实现,佛山城市轨道交通网中最便捷“南北大动脉”正式贯通。
佛山市地铁三号线线路全长69.5公里,覆盖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区域,是佛山最长的地铁线。中建四局参与建设其中的四站三区间,分别为西约站、叠窖站、中山公园站、敦厚站,区间全长3.7公里。叠窖站是佛山地铁3号线与佛穗莞城际线换乘的最深换乘车站,是全线首个叠线车站、首个侧式车站、首个半盖挖车站、首个使用双轮洗成槽工艺车站。中山公园站,车站以琼花会馆为主题进行装饰,墙上设有粤剧代表人物、典型脸谱,极具粤剧特色,为居民的出行增添舒适感。
作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佛山地铁3号线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建四局施工段进场以来在生产履约、施工进度等方面获多次表扬,项目建设团队以精诚之心促进优质履约,全力筑就精品民生工程,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3:52:01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天路职工深夜鏖战为道岔“舒筋壮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党敏嘉 马正俊
8月24日凌晨0时30分,青藏铁路湟源站内热闹非凡,挖掘机、清筛机、多功能铁路筛分机、液压捣固机等机械声和作业人员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天窗命令已下达,大家认真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后开始上道作业。”随着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重点维修车间施工负责人游亮的一声令下,120余名工务“小黄人”纷纷带上机具奔向铁路,12台大型机械缓缓驶入,只为争分夺秒完成当日道岔清筛作业。
“清筛作业是通过清挖旧砟、筛掉污土、填换新砟,消除因风吹日晒、列车碾压造成道床板结、翻浆冒泥等病害,恢复道床弹性,保持线路排水通畅。”游亮介绍说。
挖掘机挥动着巨大机械臂,硕大的铁爪将轨枕下的石砟尽数掏出,后面的清筛机无缝衔接,扒链高速转动,耙齿强有力地向脏污道床开挖,将混有泥土的道砟重新过滤后再送回原处,挖掘机再补充新道砟,最后将筛出的弃砟与泥土转运至指定的弃砟点。
“捣固时大家拿好机具,注意前后安全距离,听口令统一行动。”工长张俊奎对捣固组人员不断叮嘱。现场漫天沙尘,依然没有影响施工进度,职工们埋头作业,清筛作业完成后,立即进入匀砟、回填道床作业,对清筛地段设备外观进行整治。
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鏖战,凌晨4时整施工作业圆满结束,看着干净整洁饱满的道床,天路职工们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据了解,目前除了湟源站之外,哈尔盖、海石湾、双寨站内也将持续开展道岔清筛作业,计划完成管内101组道岔的清筛工作。清筛施工完成后,不仅提高了道床的排水性和大修周期,还提升了列车运行安全和舒适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