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2℃,湿度60%,如此舒适的“宝藏空间”就隐藏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卷包车间,这里是工艺质量科卷包质检室。最近,一声声“师傅”和“为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
“师傅,为什么内控标准上没有尺寸量化,怎么判啊?”“为什么端部落丝量只测5包?”“小盒触伤,触伤长度是竖着量还是横着量?”根据红河卷烟厂工艺质量跨部门培训工作的安排,卷包车间一年期和两年期的操作工陆续来到卷包质检室,开展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和交流。 |
“质检工作就像一把精准的‘尺子’,衡量着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批产品质量。”卷包车间操作工黄楠在这次质检轮训交流时说。“尺子学院”的称呼因此得来。 |
“带问题来,带答案回去,随时带着问题再来。”是工艺质量科负责人在每期轮训开班时都会说的话。在这里,“大尺子”(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小尺子”(学生)倾听、学习、成长。 |
“内控知识已植入我的大脑” |
“这些是近几天B、C类质量缺陷留样样品,你们现在回忆一下早上理论课学过的内容,再对照内控标准,将这些样品区分等级,分好后我过来看。”王雪娅师傅说道。 |
 |
“内控知识已植入我的大脑,师姐,你们还缺人吗?我努力再学几天,然后你们考考我看有没有成为质检员的潜力。”00后“小尺子”说。 |
“尺子量、尺寸说、仪器判” |
“师傅,小盒拉带错牙目测1毫米了?”“用尺子量。” |
“接装纸长短我看有0.5毫米了?”“上尺子看。” |
“斜角露卡看着好明显,扣不扣分?”“量了再说。” |
面对“小尺子”的“差不多”结论,“大尺子”贺莉师傅的回复简洁明了:“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尺子量、尺寸说、仪器判!” |
 |
在“尺子学院”的实操课堂,青工们深度体验怎么当好“质检员”,取样、测样、提数据,学标定比对、了解仪器间允差……“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质量的全新的视角,增强了对质量内控标准的理解,深刻体会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今后将更好更准地控制好产品质量。”培训复盘小结中,“小尺子”李晨昊坚定地说。 |
从“为什么”到“原来如此” |
每一期轮训结束,工艺质量科都会召开复盘总结会,大家再一次进行深度交流,内容涉及机组优势、劣势指标,工厂KPI、生产过程保障能力测评,员工个人成长、职业通道等。从“为什么”到“原来如此”,复盘总结让大家对质检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 |
 |
青工和质检员们共同思考、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让新工的技能不断提升,质检员的水平不断精进,双方共同把质量标准这把有形的“尺子”,融进对质量的重视和敬畏、融进全员质量意识这把无形的“尺子”中。(文:馨遥 李一 陈明 图:陈明会 任可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