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9月24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5:1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带动企业从内卷、博弈关系走向数据同源、利出一孔的生态融合(引题)

一个工业品平台的重构实践(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张益晓

不久前,约旦商人穆德来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脉链数智产业园,在选品中心,他看中电源启动器等30多款新产品,不到3小时,下订单近500万元。

随之,脉链工业品“B2F”能力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脉链平台)开始“派活”,下单给工厂、系统录订单、安排人员跟进生产等。

“这批货将发往阿尔及利亚等地,共有15家中小微企业协同生产。”脉链集团地中海一区区域经理蓝剑说。

脉链平台由脉链集团打造,重在解决上游客户品牌国际化成本过高与下游客户全球采购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眼下,多数中小微企业仍面临缺少核心技术创新、开发系统管理、专利分析能力、产品测试标准等难题,无法一蹴而就。

为此,脉链平台踩准企业痛点,提供研发与设计、制造代工、技术赋能等服务,解决企业技术创新、标准、零部件集采问题。一方面,将实验室、零配件超市、研发装配线等设施共享出来,让中小企业也能享有大企业的研发测试能力;另一方面,将技术标准平台共享出来,使不同企业能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发产品,最终形成通用技术标准的系列产品。

2023年,脉链平台为21个企业提供测试服务、为23个企业提供3D打印服务、为15个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服务等。

蓝标工具于2022年底入驻产业园。公司负责人周吉辉说:“除了能解决订单、场地、资金问题外,我最看重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2023年,蓝标工具销售额同比增长60%,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进步,其中设计成果转化额达3000万元。

今年,脉链平台还与金华市工业设计协会、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等联手,引入更多工业设计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本地及区域内产业发展。

“通过成立服务综合体,与政府、学术机构、研究机构、金融资本等多方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贸易拓展,形成闭环的科产贸生态系统。”金华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苏天宝对这一模式给予好评。

另外,对中小微企业来说,自建国际化品牌和开拓全球渠道面临高投入、高风险,且耗时长。对此,脉链推出共享品牌服务,助力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出海”。

脉链品牌共享中心总监周斌说,在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和包装设计的基础上,让上下游企业共享“皇冠”系列品牌,推动产品快速进入新市场。

浙江耀鼎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台州,专业生产水泵,是脉链平台的产业带合作工厂。今年4月,公司销售总监王亨利跟着脉链集团前往哈萨克斯坦,“不仅不用担心出行、翻译、食宿,还能与当地客户面对面交流,真正实现了销售前置。”这次“出海”令他感到非常满意。

截至目前,脉链集团通过“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园”链接了245家配附件工厂、150家整机工厂、33家品牌商家、8家国内省级服务商、38家海外国级服务商、256家国内地县级服务商、410家海外州邦省仓储配送维修服务商和2000家国内线下门店。

其中,脉链产业大脑以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依托,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运营为一体,使各区域数字园在充分发挥自身产品、价格、工艺等优势的同时,共享采购、仓储、物流、商旅、直播等各种服务,最终得以实现数据共享共建。

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深耕电锤电镐35年,致力于研发高性能、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工具与机械,已与脉链平台合作10多年,销售额持续增长。几个月前,恒友机电向沙特阿拉伯出运了首批100万美元订单,且客户反馈都很好。“利用产业大脑,产业带企业实现了柔性化生产、精准化营销、品牌化发展。”脉链平台研发中心负责人左宁说。

记者了解到,脉链平台为卖家提供海外本地销售、数智供应链管理、共享品牌、五金科创、供应链金融、园区生态、企业数智化等七大服务;为买家提供选品服务、本地交付资金服务、售后、培训、销售下沉赋能服务、连锁加盟和本地制造等同样七大服务。

“实践证明,好平台能推动企业从内卷、博弈关系走向数据同源、利出一孔的生态融合。”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说,通过重构流通端,依托数智化,让中小微企业产销协作更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6:1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企事录

去年全国政府采购七成以上购自中小企业

事件:根据财政部消息,202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其中,货物、工程、服务政府采购规模分别为7738.1亿元、14486.8亿元和11704.8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比例为22.8%、42.7%和34.5%。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为25239.8亿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金额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4.4%。

点评:此前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规定,采购人在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全面落实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中小企业扶持措施。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但由于经营规模、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制约,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常面临许多挑战。眼下,国内多地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号召,通过发挥政府采购职能、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持续消除中小企业准入门槛,支持其参与政府采购,为中小企业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尽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采购政策环境已大为改善,中小企业自身更应“苦练内功”,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政府采购竞争力,才能赢得广阔的商机。

中国船舶重组方案出炉

事件: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近日双双发布公告称,将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成为存续公司。

点评:我国已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并成为2023年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需求,我国造船行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船舶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步伐不断提速。

可以预料的是,合并后的企业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同业竞争,在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实现更高效的运作,也将会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同时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推动船舶制造技术的创新升级。从推进船舶行业的全球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在全球造船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两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造船巨头合并,这无疑将扩大规模效应,加速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有助于中国造船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强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

支线航司一二三注销登记

事件:9月22日,东方航空发布了一份“关于一二三航旅客客票特殊处理”的通告,称自9月22日起,东航与一二三航合并运行,由于实际承运人发生变更,为保障已购买一二三航班旅客的合法权益,东航制定了相关客票退改规定。一二三航空注销后,国内纯运营支线飞机的客运航司,只剩下天骄航空一家。

点评:东航作为国有三大航空央企之一,旗下成员航司众多。其中,上海航空、中联航、一二三航空为东航下属全资公司。支线航空一般是指具备地区性、主要在某一地区经营,使用100座以下的小型飞机执飞定期航班飞行。支线飞机日利用率低并不是一二三航空一家的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面临国内发达的高铁运输竞争,我国支线航线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客源不足。

随着国产支线客机ARJ21的放量交付,对于拥有支线飞机的航司来说,如何发挥差异化优势、创新支线航线商业模式、创新航空产品结构,已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6:2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10台智能机器人“上岗”开焊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近日,10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在广东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同步开焊。此次焊接机器人在建筑工地的应用,是建筑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有力探索。

“我们项目应用的焊接机器人装载了高精度的线激光传感器,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可以自动识别焊缝坡口,误差能控制在1毫米以内,焊接接口十分整齐。”中建五局C塔项目总工程师单宏伟表示,本次应用的柔性焊接机器人为中建钢构研发,使用后工效可提升约30%,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5%,同时较传统焊接可实现节能减排约20%。目前项目已累计投入15台不同类型的焊接、除锈机器人,主要用于东塔10根直径2.5米外框钢柱、约7000吨钢构件的现场焊接任务,约占项目柱类构件的90%。

记者了解到,由深圳湾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建五局总承包、中建钢构参建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十字双轴”中心。建筑最高高度400米,是全国连廊双子塔第一高楼,入选深圳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6:3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突破600万家 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5.53%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赵文君)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突破600万家。

这是记者2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的。数据显示,2024年1至8月,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产业集中度及产业链成熟度优势明显,制造业企业总量占比最高。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区位优势独特,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幅最大。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国家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开始显现。

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达到603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5.53%,其中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企业51.53万家,占制造业企业总量的8.55%,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6.35%。

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总量387.2万家,占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64.21%。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五省制造业企业合计339.05万家,占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56.22%。

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总量113.39万家,占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18.8%。2024年1至8月,中部地区新增制造业企业6.97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6.55%,与其他地区相比增幅最大。

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总量75.59万家,占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12.54%。2024年1至8月,西部地区新增制造业企业3.76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5.23%。

东北地区制造业企业总量26.83万家,占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4.45%。2024年1至8月,东北地区新增制造业企业0.99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3.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6:50 | 查看全部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20家工会驿站建在支行网点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 通讯员苏孟迪)“您好,进来歇歇脚吧,尝尝我们刚做好的酸梅汤。”民生银行北京分行金融街支行工会驿站服务人员热情邀请附近工作的户外劳动者。

近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依托各支行网点设立了20个工会驿站,除了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空调、座椅等基础休息设施外,还自制了季节性饮品,夏天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的酸梅汤、绿豆汤,冬天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的红糖姜茶。

为确保工会驿站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该公司工会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定期面向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及时了解工作人员在户外劳动者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标准化解决方案。通过统一配备标识和物料、制定服务标准和操作流程等方式,让户外劳动者在20家不同的工会驿站享受到同样的温暖服务。

该公司工会驿站除了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手机充电、车辆打气等基础服务,还专门配备急救箱、一次性雨衣、针线包等应急物资,并开展健康义诊活动,邀请医护人员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健康服务,确保户外劳动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7:0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吊装火箭摇摆5厘米以内!这家“链主”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庞玉强
圆满完成海射运载火箭的吊装任务,吊具摇摆控制在5厘米以内,这样的行业大牛企业,竟“藏”在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的一个小镇上。

日前,记者走进“全国起重机械第一镇”——新泰市羊流镇。该镇共有起重机械产业链企业1636家,是全国第二大起重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而山东省第一条现代化起重机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也即将在此调试上线运行。
在山东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进“龙辉欧式起重机智能柔性生产线”改扩建项目。记者走进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刚刚建设完成的2万平方米主体车间内,员工正在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第一条现代化起重机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作为新泰市起重机械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该公司正推动建立起一条齐全完备的起重机械产业链,带动全镇60余家起重机械制造企业共同成长。
“近年来,我公司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赋能传统制造业质量提升,形成了一条从产品设计、生产管控、检验检测到售后服务的完整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工艺设计协同化,材料管控追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检验检测规范化,售后服务体系化,及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实现了由传统的批量制造转型到按单制造,向定制化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在生产车间现场,山东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大龙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龙辉起重机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种通用桥门式起重机、欧式起重机、电动重卡充换电站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业务。秉承“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的理念,该企业将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纳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2020年9月份,在某次海射运载火箭发射中,龙辉公司研制的双梁桥式起重机圆满完成运载火箭的吊装任务。起重机制造标准严、技术含量高,运用了该公司核心专利技术防摇摆设计,吊具摇摆控制在5厘米以内。

记者了解到,龙辉公司目前建有7个省、市级研发平台,并依托这些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授权各种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77项,还有7项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质量提升活动,不仅产品质量提升,更关键的是管理理念的提升,我们在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完成了‘三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标准修订,已参与两项行业标准起草,还有三项团体标准正在审查中。”和大龙说。
据介绍,羊流起重机械产业链现有企业1636家,其中整机生产企业114家、配套类企业45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规模以上企业55家,涵盖从设计、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配套、整机制造、检测、安装、维修保养到交付客户使用的完整起重机械产业链。该镇先后获得“全国起重机械第一镇”“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镇”等荣誉称号。2023年,该镇起重机械产业链企业总营收突破58亿元,税收1.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营收30.2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7:2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48.8%

中工网北京9月23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群)今天,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3亿千瓦,同比增长14.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5亿千瓦,同比增长48.8%;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

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328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3小时。1~8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976亿元,同比增长5.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330亿元,同比增长23.1%。

另有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9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用电量5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用电量19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7:4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这家酱香老字号,开始机器人酿酒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庞玉强
9月12日,在山东青州云门酒业(集团)股份公司厂区,走进传统酿酒车间,一股温暖而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忙着摊晾粮食,拌匀酒曲。成堆的褐色酒醅热气腾腾,在5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着神奇的“阳发酵”。不久后,今年第七轮,也就是本年最后一轮酱酒就要出酒了。

“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山东青州云门酒业(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光金说,“云门酒业是国家酱香型白酒标准三大制定者之一,通过标准制修订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质。仅乳白瓶陈酿一个单品,就实现销售额过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北派酱香领袖。”
据了解,去年,云门酒业新建的智能化酿酒车间正式投入使用,原酒储存能力达13000升,配备两条自动化酿酒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200吨,是江北第一个集创新应用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先进技术为一体的大曲酱酒生产项目。张光金笑着说,“区别于传统的酿酒车间,该车间用工少,可以说酿酒过程主要依靠‘机器人’来实现。目前,该车间出酒率接近40%,从数据来看还是很可观的。”
酿酒是一门岁月沉淀的手艺活儿。窖池、工艺、原料、储藏等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决定着一款酒的好坏。因此有很多人认为,人工酿酒无法被机器替代。但事实上,国内已经有许多白酒厂家探索智能化技术改造,云门酒业也不例外。记者看到,在智能化酿酒车间,运粮、摊晾、起堆等过程都是机械化操作,存酒、勾酒、发酒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在公司一楼的智慧大屏上,数十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地下储酒区、封坛区、老酒定制区的情况。这些密密麻麻的陶罐里,都是香醇的美酒佳酿。口味既有主打的酱香型,还有浓香型、兼香型,以及近年来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清香型。据介绍,相比之下,清香型酒体更加清透,口感绵柔甜净,适口性较高,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目前,云门酒业年产原酒能力一万千升,优质酱酒能力六千千升,制曲能力一万余吨,基酒储存能力五万千升。
机器参与酿酒会不会让白酒“变味”?大可不必有此顾虑。张光金告诉记者,机器虽然能取代部分人工,但用料、下曲等工艺并不会改变。据透露,云门酒业正在规划五粮浓香车间、辅料清蒸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改造。

好品凭质量。为确保产品质量,云门酒业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体系认证,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每一瓶云门酱酒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实行全程可追溯管理,连接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每个环节,实现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全面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云门酒业还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成立“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研究院”,探索北方酱酒酿造奥秘,在酱酒特色酿造微生物研究、固态发酵过程调控、白酒风味品质研究技术保障、食品安全等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7:5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数字化如何锻造特钢“六最”产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 朱国亮 王皓然

通过大量传感器和上百个算法模型实现高炉“黑箱透明化”、5G组网和智能上下料助推平均不到2分钟就生产一块钢板……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澄特钢”)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基本每7年整个产品迭代,并穿越钢铁行业周期波动、保持30年持续盈利。记者近日来到这一全球特钢行业首座“灯塔工厂”进行了实地采访,探寻科技“炼”钢的奥秘。

走进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兴澄特钢厚板分厂,记者在偌大的厂区几乎没有看到工人身影,只有机器在运转,火红的钢板一块接一块被轧制成型输送至冷却台。厚板分厂综合室主任奚正信告诉记者,厂区实现了5G组网、智能上下料,平均不到2分钟就能生产一块钢板。

置身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数智中心,仿佛走进了一个科幻的世界,蓝色的大屏环绕着整个中心一圈,屏幕上展示的是炼铁、炼钢、轧钢各环节的实时数据。兴澄特钢智能及信息化部工程师李锰涛介绍,高炉、转炉、精炼炉内部状况,以及各环节用水、用电、用气、用料情况,在这里都一目了然。

“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为兴澄特钢实现‘高定制’‘高品质’‘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打下了基础。”兴澄特钢副总经理王永建说,“在最新一轮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兴澄特钢部署了40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先进用例,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生产效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王永建举例介绍,在炼铁环节,通过大量传感器和上百个算法模型,实现了高炉“黑箱透明化”,由此烧结矿质量稳定率从98.1%提升至99.5%,高炉异常时间下降84.8%,高炉焦炭用量下降了19.1%,年节约煤气约1亿立方米,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在炼钢环节,因成分、过程得到实时管控,产品合格率提高了23.3%;在轧钢环节,通过建立AI模型,实现了加热炉智能燃烧,构建了智能轧制模型、强冷模型,钢坯驻炉时间下降9%,钢板轧制机时产量提升15%,在线冷却量提升32倍,交货周期缩短50%。

“特钢是科技炼成的。”在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展厅,这句总结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永建说,过去30年,兴澄特钢一直专注于钢铁,专注于工艺水平提升,特别是2000年以来,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牵引,不断推进管理与工艺创新,每年淘汰10%的产品,基本每7年实现整个产品迭代。这也是企业持续盈利的秘诀所在。

目前,兴澄特钢最引以为傲的是拥有全球“六最”产品:最纯净的轴承钢——氧含量平均达到4.5个ppm(ppm为百万分之一);寿命最长的弹簧钢——疲劳寿命超1亿次;最高强度桥梁缆索用钢——强度高达2200兆帕;屈强比最优系泊链钢——R6级极限性能系泊链钢填补世界空白;直径最大连铸圆坯——直径达1.32米;最细金刚线盘条——拉拔至0.044毫米却能做到绕地球两周不断丝。

“一米宽,万米深。保持专注,不断深耕,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曾走访兴澄特钢的企业研究专家周放生说,不断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是全世界制造业发展的铁律,兴澄特钢30年前从普钢生产转为特钢生产,30年来又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工艺创新,不断推动产品升级,保持30年持续盈利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已经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减量优化”阶段,对于不少企业来说生存形势严峻,全行业都面临着降成本问题。过往降成本的常规手段空间有限,很难消化下行压力,依靠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成材率已经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国内钢铁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已经走在了前列。从目前已公布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来看,在41个工业门类中,钢铁行业入选数量占比达6.9%,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张龙强表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并不均衡。目前,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一些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但也有一些钢铁企业仍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够,数字化转型路径不清晰,融合应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深入。

王永建表示,今后,兴澄特钢在全流程、全工序数字化层面还将继续深耕细作,并总结推广过往经验做法,为行业发展贡献“特钢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5:58:0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内蒙古及东北地区首家民营企业投建增量配电网项目220kV变电站投运

中新网通辽9月22日电 (记者 刘文华)21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广星电网晨丰220kV变电站顺利并网,标志着内蒙古及东北地区首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具备全电压等级的增量配电网项目正式投运。

奈曼旗广星配售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余说:“奈曼旗增量配电网目前有3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当运营的增量配电网规模比较多时,在企业需求与地方的资源匹配上就会实现更高效的配置。”

据了解,广星配电网供区面积17.11平方千米,由3个互不相连的片区构成,晨丰220kV变电站就坐落在其中最大的一个片区,集变电、运维、检修、营销以及调度业务于一体,工作人员可短时间到达供区各点位,保障服务响应时间。

项目出资人、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闵介绍:“增量配电网项目是我国第二次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截至目前,在奈曼旗配电网区域内,供电的到户电价是0.38元。对比大电网,降价幅度大概在26%左右,为当地企业节约用电成本每年达到1亿元以上,并为当地上缴利税达到3000万以上。”

奈曼旗人民政府副旗长李敏坦言,“项目的建成投运,将大幅提升奈曼旗招商引资优势,为当地工业园区绿电需求和用电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目前,奈曼旗广星配售电有限责任公司已为园区内33家企业提供供电服务,涵盖不锈钢生产加工、玻璃纤维制品、复合新材料、医药等多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