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10月2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15:1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合肥西站建设有新进展 二期钢结构首吊成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通讯员 杨军
9月29日,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合肥西站项目圆满完成二期工程钢结构首吊。首节钢柱长6.16米,重量21.8吨,采用200吨汽车吊吊装。随着首根钢柱精准就位,标志着该项目二期工程正式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阶段,也标志着项目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而首吊作为施工的关键环节,项目部秉承着方案先行的理念。在吊装前,对施工重难点进行充分研讨,严格核查作业条件和安全施工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协调一致,配合默契,项目管理人员全程监督,圆满完成钢结构首吊。
自今年5月开始,完成了三次营业线的拨接工作。8月10日,合肥西站二期工程正式进入施工。受雨季、台风影响,大量土方外运困难,营业线施工、多种专业交叉施工、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难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挂图作战,定岗定责,划分施工区域,细化岗位人员职责,组建专班组和质量技术攻关小组,提前策划、优化方案,量化生产管理目标,实现全部门高效管理,为合肥西站的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合肥西站处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京港通道上,车站总规模为8台18线,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合肥铁路枢纽三大客站之一。此次钢结构首吊成功,为合肥西站早日开通运营奠定基础,对进一步完善中部地区高速铁路网,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合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16:3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黄百铁路跨都香高速公路特大桥首墩浇筑完成
通讯员 李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9月25日,由中铁二局黄百铁路1标项目承建的跨都香高速公路特大桥15号墩顺利浇筑完成,这是黄百铁路(贵州段)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桥梁工程首墩,标志着项目桥梁工程进入新阶段,为后续墩身施工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此次墩身浇筑顺利完成,中铁二局项目部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墩身浇筑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全程盯控,对墩身各个关键工序、控制要点进行严格卡控,把好每道工序的安全质量关。同时推进桩基环切工艺、墩身钢筋定位卡具、墩身喷淋养护等工装使用,确保了首墩顺利浇筑完成。
据了解,黄百铁路全长312.62公里,新建桥梁74座、总长26.876公里,新建隧道43座、总长114.937公里,桥隧比达81.6%。黄百铁路的建设,对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将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及西南西北地区通江达海的最便捷大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18:05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醉心科技创新
原标题:十年死磕“芯片”难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在中国自主芯片产业化征途上,有一支青年队伍,他们用不到10年的时间,帮助国家解决部分领域“芯片”卡脖子难题;从高铁芯到汽车芯,从轨道交通延伸至高压、直流输电、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碳化硅(SiC)等领域。
这支队伍就是中车株洲所半导体产业化青年团队。
在为高铁提供持续动力的牵引电传动系统中,有一块巴掌大小的IGBT模块,它把控着车辆自动控制和功率变换的“命脉”,是高铁的“心脏”。就是这样的核心部件,多年来我国一直依赖进口,吃尽了苦头。
2006年,为了满足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需要,中车株洲所以高于国际市场3倍的价格,买到了一批IGBT芯片。这批芯片运到株洲时,大家视若珍宝,晶闸管的技术负责人黄工曾这样描述:“跟捧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触摸到的,是未来的希望!”
可是在芯片被封装好送上试验台做基础测试时,芯片竟然炸了。当时,国外售后人员一口咬定,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
经过国内技术专家反复论证之后,得出一个让人心痛的结论:“高价买的这批芯片是别人生产中的残次品。”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车株洲所主要负责人痛下决心,我们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于是,中车株洲所青年研发团队开始进行IGBT功率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一批批青年接续攻关。
与难点对弈,和时间赛跑。缺测试工具就自主研发,缺测试环境就自主搭建,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青年团队渴了喝凉水,饿了啃面包,用显微镜盯着研究对象,眼睛常常红肿发痛。
“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一连数月开启‘24小时运转’模式。”IGBT芯片设计主管姚尧仍清楚记得,每攻克一个核心技术难关,都需要对温度、气流、工艺时间等成百上千个参数进行反复验证、分析和微调。
“没有别的捷径,就是咬着牙死磕。”姚尧说,当时没有信息化系统,团队成员为了定位一个平面工艺异常问题,往往只能抱着盒子,带着纸质流程卡,一趟趟跑,挨个找工程师纠错。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支青年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让驰骋在世界各地的高铁都用上了“中国芯”。
在新能源产品线青年团队的眼里,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站在世界前沿,才是半导体人的追求。
2018年1月,国内首条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6英寸SiC芯片生产线首批芯片试制成功,成为当时国际SiC芯片生产线的最高标准生产线。
与IGBT相比,SiC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减小系统装置体积与重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可使高速列车电力转换损耗降低30%至50%。
时代电气半导体事业部SiC产品开发部部长李诚瞻介绍,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经历了晶闸管、IGBT和SiC三代技术,SiC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也是未来的行业主流。
早在2010年,时代电气就开始构思SiC芯片。当时最新的技术都被国外垄断,团队通过完全自主摸索,一点一点完成可实施方案。
关键技术组主管罗烨辉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将升级版‘中国芯’推向市场,项目组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22年,国家“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国内新能源迎来大爆发。科研技术团队多年来的坚持不懈,再次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迎来了高端、智能、绿色时代。
“目前已有来自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订单,很多企业前来对接,我们要尽快扩大产能。”罗烨辉说。
中车株洲所团委书记陈禹介绍,中车株洲创建了芯动力、智能交通、驭风等11个首批青年创新工作室,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前沿科技探索、共性技术攻关、产品升级换代中挑大梁、当主角。
作为中车株洲所半导体产业化团队骨干之一,95后青年工程师李贵生对技术创新有着疯狂的热爱。自2018年7月加入以来,他和团队一起参与开发了L7/L8等功率密度领先世界产品,推出了新能源混动车型“最受欢迎的”功率模块新型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中车株洲所以数十亿元的巨额投资,成功突破IGBT、SiC芯片等技术瓶颈,掌握了功率半导体从核心元件到核心部件,再到核心系统集成的全套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19:49 | 查看全部
醉心科技创新

原标题:十年死磕“芯片”难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在中国自主芯片产业化征途上,有一支青年队伍,他们用不到10年的时间,帮助国家解决部分领域“芯片”卡脖子难题;从高铁芯到汽车芯,从轨道交通延伸至高压、直流输电、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碳化硅(SiC)等领域。

这支队伍就是中车株洲所半导体产业化青年团队。

在为高铁提供持续动力的牵引电传动系统中,有一块巴掌大小的IGBT模块,它把控着车辆自动控制和功率变换的“命脉”,是高铁的“心脏”。就是这样的核心部件,多年来我国一直依赖进口,吃尽了苦头。

2006年,为了满足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需要,中车株洲所以高于国际市场3倍的价格,买到了一批IGBT芯片。这批芯片运到株洲时,大家视若珍宝,晶闸管的技术负责人黄工曾这样描述:“跟捧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触摸到的,是未来的希望!”

可是在芯片被封装好送上试验台做基础测试时,芯片竟然炸了。当时,国外售后人员一口咬定,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

经过国内技术专家反复论证之后,得出一个让人心痛的结论:“高价买的这批芯片是别人生产中的残次品。”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车株洲所主要负责人痛下决心,我们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于是,中车株洲所青年研发团队开始进行IGBT功率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一批批青年接续攻关。

与难点对弈,和时间赛跑。缺测试工具就自主研发,缺测试环境就自主搭建,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青年团队渴了喝凉水,饿了啃面包,用显微镜盯着研究对象,眼睛常常红肿发痛。

“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一连数月开启‘24小时运转’模式。”IGBT芯片设计主管姚尧仍清楚记得,每攻克一个核心技术难关,都需要对温度、气流、工艺时间等成百上千个参数进行反复验证、分析和微调。

“没有别的捷径,就是咬着牙死磕。”姚尧说,当时没有信息化系统,团队成员为了定位一个平面工艺异常问题,往往只能抱着盒子,带着纸质流程卡,一趟趟跑,挨个找工程师纠错。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支青年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让驰骋在世界各地的高铁都用上了“中国芯”。

在新能源产品线青年团队的眼里,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站在世界前沿,才是半导体人的追求。

2018年1月,国内首条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6英寸SiC芯片生产线首批芯片试制成功,成为当时国际SiC芯片生产线的最高标准生产线。

与IGBT相比,SiC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减小系统装置体积与重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可使高速列车电力转换损耗降低30%至50%。

时代电气半导体事业部SiC产品开发部部长李诚瞻介绍,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经历了晶闸管、IGBT和SiC三代技术,SiC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也是未来的行业主流。

早在2010年,时代电气就开始构思SiC芯片。当时最新的技术都被国外垄断,团队通过完全自主摸索,一点一点完成可实施方案。

关键技术组主管罗烨辉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将升级版‘中国芯’推向市场,项目组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22年,国家“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国内新能源迎来大爆发。科研技术团队多年来的坚持不懈,再次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迎来了高端、智能、绿色时代。

“目前已有来自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订单,很多企业前来对接,我们要尽快扩大产能。”罗烨辉说。

中车株洲所团委书记陈禹介绍,中车株洲创建了芯动力、智能交通、驭风等11个首批青年创新工作室,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前沿科技探索、共性技术攻关、产品升级换代中挑大梁、当主角。

作为中车株洲所半导体产业化团队骨干之一,95后青年工程师李贵生对技术创新有着疯狂的热爱。自2018年7月加入以来,他和团队一起参与开发了L7/L8等功率密度领先世界产品,推出了新能源混动车型“最受欢迎的”功率模块新型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中车株洲所以数十亿元的巨额投资,成功突破IGBT、SiC芯片等技术瓶颈,掌握了功率半导体从核心元件到核心部件,再到核心系统集成的全套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20:0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南昌西二绕城高速公路(石鼻至罗亭段)通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姚思超 金水 刘斯翔

9月28日,由在鄂央企中铁大桥局参建的南昌西二绕城高速公路(石鼻至罗亭段)正式通车。由此,结束了周边众多乡镇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沿线6个乡镇超20万居民实现了15分钟上高速公路的“小目标”。

此次实现通车的石鼻至罗亭段涉及全线3个标段,其中,由中铁大桥局负责施工的TJ3标主线全长19公里,包含3座特大桥(南潦河特大桥、北潦河特大桥、东阳特大桥),共有预制箱梁2810片,标段内设2处互通及1处服务区。

据中铁大桥局南昌西二绕城高速项目负责人介绍,东阳特大桥建设跨越潦河,地段地质结构复杂,在东阳特大桥桩基施工阶段,复杂的地质条件成为了施工的难点,为能够在花岗岩地质情况下顺利完成桩基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下足“绣花功”,不断实践,优化施工工艺,最终采用旋挖钻分级钻孔(小钻头取芯,大钻头扩孔)的成孔方式,完成了难点的突破,成为南昌西二环全线第一个上部结构浇筑的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20:4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南昌西二绕城高速公路(石鼻至罗亭段)通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姚思超 金水 刘斯翔

9月28日,由在鄂央企中铁大桥局参建的南昌西二绕城高速公路(石鼻至罗亭段)正式通车。由此,结束了周边众多乡镇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沿线6个乡镇超20万居民实现了15分钟上高速公路的“小目标”。

此次实现通车的石鼻至罗亭段涉及全线3个标段,其中,由中铁大桥局负责施工的TJ3标主线全长19公里,包含3座特大桥(南潦河特大桥、北潦河特大桥、东阳特大桥),共有预制箱梁2810片,标段内设2处互通及1处服务区。

据中铁大桥局南昌西二绕城高速项目负责人介绍,东阳特大桥建设跨越潦河,地段地质结构复杂,在东阳特大桥桩基施工阶段,复杂的地质条件成为了施工的难点,为能够在花岗岩地质情况下顺利完成桩基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下足“绣花功”,不断实践,优化施工工艺,最终采用旋挖钻分级钻孔(小钻头取芯,大钻头扩孔)的成孔方式,完成了难点的突破,成为南昌西二环全线第一个上部结构浇筑的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21:0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长江产业集团读书会启航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彭静 实习生 汪颀伟
近日,长江产业集团读书兴趣小组——长江读书会成立,并开启了“数字蓝海”首航活动,仅两天时间,长江读书会就吸引近200名职工自愿参加。

9月20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数字蓝海”读书会启航活动,邀请了湖北省委党校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瑾老师做专题讲座,张瑾老师以《把握发展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为题,引导大家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核心含义,并分析了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如何构建新的技术体系。集团旗下北斗公司现场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博闻·AI大模型知识管理平台,演示了AI如何辅助用户高效生成各类文档、演示文稿、表格、图像和视频等,让会员们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的奥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21:3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金沙江干流上游旭龙水电站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完成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昌云 邮进
9月28日凌晨1时30分,随着主厂房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水电十四局承建的旭龙水电站岩锚梁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这一关键节点的顺利实现,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坚强保障。

主厂房岩锚梁的浇筑工作,涵盖了2468.1立方米混凝土和330.5吨钢筋,施工过程中坚持温控措施,保障混凝土质量,经过多次模拟试验,形成了最佳施工方案,为顺利完成浇筑任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浇筑过程中,水电十四局旭龙电站项目部面对复杂的工程环境,及时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调配资源,组建党员攻坚小组,调动各方力量,制定详细的技术支撑措施、现场管理方案以及精准的抢工计划,团队成员通力协作,严格执行安全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过程高效衔接,最终实现了各工序验收合格率100%,顺利完成了主厂房岩锚梁混凝土浇筑任务。
旭龙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与四川省得荣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游河段,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之一。
旭龙水电站最大坝高213米,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105.14亿千瓦时,计划2029年投产发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22:3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长春市四环路下穿南湖中街隧道顺利通车

通讯员 冯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9月28日,中铁七局承建的长春市四环路提升改造二期工程下穿南湖中街隧道主线顺利通车。四环路提升改造工程主线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体系,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长春市四环路主体结构形式敞开段采用U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隧道封闭段采用地下双舱单层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工程建设过程中,中铁七局积极调集资源、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工艺、科学调整资源配置,紧张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进行。

下穿南湖中街隧道的顺利通车,标志着四环路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建设完成一项重要里程碑,提高了与城区主干道的连接,改善了区域道路通行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19:23:2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开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国庆假期,重庆市民游客又多了一处游玩地。9月28日,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址馆正式对外开放,到此可以近距离感受亿年前神秘的恐龙世界。
据了解,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已圆满完成,市民游客可从游客接待中心乘观光车至恐龙化石遗址馆。该馆全长约180米,宽约30米,馆内现存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侏罗纪原址大型化石展示墙。
中交四航局云阳恐龙地质公园项目负责人曾鸣介绍,建设期间施工团队顶住工期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提前部署,精心组织,数次增派作业人员与施工机械设备,紧急调配施工物资材料分批进场,全力以赴组织协调现场施工,确保各项施工工序有序衔接,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累计抽调作业人员200余人,机械设备10余台,为如期开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项目是2022年川渝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0个重大项目之一,是云阳县积极打造南部文旅融合发展增长极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云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