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10月19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4:09:4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职工病危急需输血,工友齐心提供献血证帮解难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田丰华
“在我性命攸关之际,是你们解了我燃眉之急,给了我生机和希望……”近日,因病住院的吴建国在见到前来探望的车间党总支书记时,不由感激地握住了对方的手。

今年46岁的吴建国是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第二ABS车间员工,患有肝硬化和重度贫血等病症。10月3日,他在家突然昏厥,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其腹腔大量出血。医院告知家属,治疗过程需输血,但由于血库存血不足,按照相关规定,必须提供患者亲属或同事近期献血证明,才能优先给予输血治疗。
由于吴建国需要的输血量大,符合输血条件的亲属有限,其家人只好向吴建国所在单位寻求帮助。闻讯,第二ABS车间党总支书记王晶立即联系员工,询问有谁在近期献过血。很快,丛国强、刘运生、梁书生、周贺4名员工做出回应,并提供了总计1000CC的献血证。
“工厂就像一个大家庭,看到身边的同事有困难,伸出援手是应该的。”提起这事,员工梁书生说。王晶表示,这次献血证的筹集,体现了员工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彰显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4:09:5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阳光新能源发布电站“魔方”技术平台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10月18日,阳光新能源在北京召开“以‘不变’应万变——电站创新技术发布会”,发布新能源电站“魔方”技术平台,集中展示阳光新能源电站技术创新成果,率先定义电站技术,持续加码电站硬科技,引领行业创新思潮升维进阶。

阳光新能源董事长张许成介绍,“魔方”技术平台以高效发用电、数智寻优、场景融合三大技术为核心,构建一个稳固灵活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不变”的技术底座,应对万变的场景和需求。其中,“极立方”高效发用电技术,通过高效发电、多能协同优化、电力运营交易优化实现电站效益最大化;“灵立方”数智寻优技术,通过数智化平台工具,从选址、评估、设计到运营打造全生命周期数智化的电站;“融立方”场景融合技术通过电站多场景的技术融合,让电站更友好地服务生产生活,融入生态环境。

会上,安踏集团、松赞集团分别与阳光新能源启动战略合作,在工商业电站、别墅光储充电站深化合作;阳光新能源还与高德启动合作,围绕阳光充电站智能选址、精准引流、数字运营等展开合作,普及绿色出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4:10:1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重大突破!哈电集团成功研制首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通讯员 王学善 实习生 刘逸尘
10月18日,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扎拉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亦称分流管)顺利完成加工制造,这是首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国大唐集团投资建设的扎拉水电站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电站,藏东南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核心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作为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扎拉水电站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唯一的500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电站共安装2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是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功率最高、技术最先进且制造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机组。
哈电集团电机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数十年的技术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哈电特色的冲击式水电机组设计方法,先后参与研制了国内外30座电站67台(套)冲击式水电机组,掌握了冲击式水电机组最新前沿技术,在水力开发和模型试验、结构设计,关键部件加工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配水环管作为冲击式水轮机最重要的基础受力部件和通流部件之一,工作条件极为严苛,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时刻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力,对机组的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在项目业主的统一组织下,针对扎拉配水环管开展了自主化研制,着力为用户提供紧凑适用的高能效产品。电机公司为该项目研制的配水环管由12节环管构成,具有水力性能好、设计压力高、尺寸规模大、岔管应力水平适中、结构布置合理等特点。其最大单节环管的长度超10米、管口最大尺寸达3.7米;宽大的管径显著增加了进入机组的水流量,使水流的流速更低、机组的运行性能更加稳定。同时,电机公司还采用了高强度钢板和特殊焊接加工技术,配水环管总装配后的平面布置面积达到592平方米,总装配重量达到370吨,可以承受12.6兆帕的试验压力。
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对配水环管的精巧结构设计,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件的加工和装配难度。为确保各节环管一次性装配验收合格,电机公司创新性地融合了多项技术进行加工制造。针对配水环管钢板强度高、焊接加工难、空间尺寸大等特点,电机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生产技术攻关行动,全面保证了钢板成型的质量要求,并应用激光跟踪仪进行辅助测量和调整,将精密测量的实际数据与理论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显著减小了相邻管口的焊接误差,有效提升了产品焊接和加工质量,实现产品焊接、加工和装配等生产环节综合提效30%以上,最终成功自主研制了首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扎拉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推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4:10:2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

黑龙江:建设现代化新森工 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实习生 陈诗婷

10月17日,记者从“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上了解到,龙江森工集团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统一部署,加速推进国有林区和国企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强化核心业务,经济指标稳步提升。企业治理显著改善,正在逐步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写好新时代“林区三问”新答卷。


据龙江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齐丰介绍,龙江森工集团对标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战略布局,构建营林绿化、森林农业、森林食品、生态旅游(康养)、中药材和碳汇经济六大产业体系,全面打造“两山”理念的实践地。实施“一网两库四园百圃”建设工程,建设黑龙江最大苗木网络、2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4处国家级种子园、100处标准化、智能化、机械化苗圃,现苗木年保有量突破2亿株。森林农业播种面积603万亩,粮食产量27.5亿斤。开发“森”标高端品牌13大类、160多种森林食品。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60多万亩。以“雪乡”为核心的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集团营业总收入完成110.6亿元,同比增长10.11%,利润总额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101.72%。

下一步,龙江森工集团将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委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建设现代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坚持“政治建企、生态立企、产业富企、人才强企、文化润企、民生筑企、法纪治企”的建企方针,发挥国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控制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森工,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龙江作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4:10:3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国家高钢级大口径油气长输管道全面应用全自动焊技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通讯员 王鹏宇 郭祥 王瑞

近日,在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川渝鄂段项目线路一标段的全自动焊1机组焊接作业现场,3个焊接工棚的34名操作人员正形成一条工序流水线,一道直径约1.2米的环焊缝40分钟即可焊接完成。截至目前,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负责建设的国家重点长输管道工程全面推广连续机械化作业,实现100%全自动化焊接、100%全自动超声检测、100%全机械化防腐补口。

国家管网集团创立之初即围绕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主流方向,引领行业技术前沿,推动以自动焊为代表的第三代管道建设技术在国家重点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全面应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率先为全自动焊技术发展提供实践平台。中俄东线黑河-长岭段的外径1422毫米、728公里长的管道线路,100%采用自动焊焊接工艺,为8万余条环焊缝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国家管网集团还通过优化设计标准、强化市场导向等多种形式,推动开发适用于国内外多种焊机、多种壁厚的内焊机+双焊炬外焊机全自动焊工艺技术及世界首创的连头组合自动焊工艺技术,形成覆盖一系列复杂地段的全自动焊工艺。今年,该集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口径油气管道柔性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提前完成柔性内焊机器人样机研制和产品测试,并于7月、8月完成柔性内焊机器人中试验证及新产品鉴定,后续按计划将在国家骨干油气管道工程实现6万道焊口、20万米焊缝长度的应用示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14:48:07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